「我們不能打一輩子星際,但我們可以做一輩子的朋友。」
「小時候我不是很理解這句話,但長大了後覺得這句話挺精髓的。如果沒有星際爭霸這個遊戲,我覺得我的圈子可能就在自貢那個很小的城市裡,就不會在全國甚至世界各地都認識很多人。」——黃旭東
上世紀九十年代,星際爭霸發行
1982年出生的黃旭東從小生活在四川自貢,少年時期,男孩子間的娛樂活動大多是打球、打遊戲。
上世紀九十年代,家庭電腦還未完全普及,網吧成為遊戲愛好者的聚集地。黃旭東也是在這個時期第一次接觸到了星際爭霸。
1998年星際爭霸發行,這款即時戰略類遊戲立馬受到了眾多玩家的追捧,星際也一度成為男生間的談資。
圖/星際爭霸遊戲
有意思的是,黃旭東經常去的那家自貢本地網吧裡聚集了不少星際高手,這些高手組建了一支星際爭霸戰隊,在全國都赫赫有名。
還在念高中的黃旭東當時還只是一名普通玩家,只能站在這些「大神」身後觀摩他們的操作。
「他們就像江湖裡的武林高手,我很想融入進去,但我打得太菜了。」回憶起網吧那段經歷,黃旭東表示自己只有羨慕的份。
在上大學之前,星際爭霸並沒有佔據黃旭東太多的時間,一來父母並不支持他打遊戲,二來去網吧太貴。
2001年,黃旭東上大一,一個具有歷史性意義的賽事出現了,那就是WCG(世界電子競技大賽)的舉辦。這是一個綜合性的電競賽事,星際爭霸是比賽項目之一。值得一提的是,那一年,WCG「星際爭霸2V2」項目的冠軍是中國的馬天元(MTY)和韋奇迪(DEEP)。
黃旭東發現星際火了,「以前想成為遊戲高手挺虛無縹緲的,WCG的出現讓你有一個目標成為世界第一。」
成為星際爭霸解說的機緣
WCG的出現慢慢孵育出電競職業選手的概念,也讓黃旭東深受觸動,但他清楚自己的水平不足以支撐他成為一名職業選手。
2004年,國內出現了一個叫CEG的比賽,這是由體育局舉辦的全國電子競技大賽,「當時體育局會招一些當地的記者,因為有主客場,比如四川的比賽就要招四川的記者來寫報導,稿件發往北京這樣。所以我就報了名。」
黃旭東解釋自己當時的想法很簡單,一是雖然做不了職業選手,但可以做相關的事來維繫對星際的熱愛;二是補貼點網費,畢竟生活費不太夠。
因為記者的這段經歷,黃旭東漸漸認識到一些圈內人,有人推薦他去廣州的一家電競網站實習,那一年他大四。
在廣州網站實習一年後,CEG正好在廣州舉辦比賽,賽事方缺少星際爭霸的解說,有人找到黃旭東問他能不能試一試。
在此之前,黃旭東從來沒有做過解說。「他們要求我穿襯衫,因為我小時候踢球,穿的都是球衣,後來還是借了一件襯衣。」
第一次的解說順利完成,讓賽事主辦方看到了黃旭東的潛力。他們向黃旭東發出邀請,希望他能參加接下來西安站、成都站等分站的比賽,除了報銷機酒費用,還會支付他800元/次的酬勞。
於是黃旭東開始在全國各地奔走,並用小色這個名字作為解說身份的代名詞。
2006年Neotv在上海成立,那一年Neotv拿到了WCG在中國的轉播權,需要招募一批星際爭霸的解說,黃旭東投了簡歷。在黃旭東眼裡,「能解說WCG是一件很牛的事,是能完成夢想的事。」這是黃旭東與Neotv連接的開始,當時的他還未意料到這將是他奮鬥十幾年的地方。
2008年至2013年WCG中國賽區的賽事都是由黃旭東與同事兼好友的周寧負責。漸漸的,黃旭東從一個編輯解說,變成一個賽事的管理者,再到後來變成一個製片人,十二年的時光讓黃旭東在星際圈裡穩穩地站住了腳跟。
圖/黃旭東(中)見證星際爭霸沉浮十幾年
作為星際圈的老人,黃旭東清楚地知道星際在中國發展的困境。2010年星際爭霸2發行,老一代的星際1選手難以維繫生計,紛紛退役轉行。
而國內電競行業起步晚,一時未找到盈利模式,沒有一套完整的賽事體系,中國星際選手收入非常少。到了2012年,國內星際選手、相關工作人員數量呈現斷崖式下跌,沒有人認為靠著對星際的一腔熱情還能一直不求回報。
「首先得讓他們有口飯吃。星際爭霸職業選手培養有2-3年的成長期,這個時期沒有任何收入,他們如何堅持下去?」黃旭東認為星際爭霸錯失了2010年-2012年最好的發展時期。
2014年,網易拿到了暴雪(研發出星際爭霸的遊戲公司)在中國的運營權,開始在在國內舉辦各種賽事。
形勢稍有好轉,國內漸漸出現了出現了周航(ID:IA)、李培楠(ID:Time)等優秀年輕的星際爭霸職業選手。
圖/星際爭霸職業選手IA
但是困難依然存在,國內星際選手始終難在世界舞臺上取得好成績,韓國和歐美在星際這個項目上仍處於霸主地位。
「其實比賽是打不完的,前提是你得有競爭力。」
這些黃旭東都看在眼裡,2018年他從Neotv辭職,和周寧、孫一峰等好友一起創立了星際老男孩公司。憑藉在星際圈的地位,他們也得到了不錯的回報。
圖/黃旭東(左)
近幾年,黃旭東和團隊負責星際爭霸黃金戰隊聯賽的賽事策劃,為的就是讓選手和俱樂部們有更多比賽的機會來增強中國星際的實力。
如今的黃旭東已近四十歲,因為長時間通宵解說導致身體出現了各種問題,甚至還進過醫院,在短暫的休養之後,他又回到了工作狀態。
「創業之後,我反而比以前更忙一些,因為很多事都需要你去處理。」但他說自己還能拼一把,「如果別人因為喜歡我們而喜歡上星際,那一定是令人開心的事。當然,光用愛發電也不現實,我們因為有不錯的回報才能堅持這麼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