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0年Bungie被微軟收購開始,《光環》也逐漸成為了FPS遊戲的代表之作,《光暈1》650萬份,《光暈2》850萬份,《光暈3》1300萬份,而該製作室《光暈:致遠星》在發售的首周全球銷量已達到驚人的400餘萬套,《光環》系列也成為Bungie最暢銷的作品。
而07年Bungie與微軟的分崩離析也並不代表FPS遊戲大作的終結,雖然微軟依舊憑藉《光環》吸引眾多玩家,不過Bungie卻依然擁有著一拼的實力,2014年,Bungie工作室與動視暴雪的合作也帶來了全新的FPS遊戲《DESTINY》。
2014年9月9日,《DESTINY》登陸Xbox 與PS平臺,憑藉強勁實力的Bungie為後盾,《DESTINY》能替代《光環》成為新一代的科幻FPS之王嗎?
看起來就感覺美好
在最初發布的時候,《DESTINY》就為廣大玩家提供了一個激烈槍戰以及出色載具的世界,而製作商Bungie也為其製作出了一個宏偉的宇宙世界觀,即使你早已玩慣了《光環》四部曲中的各大星系,《DESTINY》的四顆主星也足夠令你迷路了。
作為第一人稱射擊類遊戲,單一主角在《DESTINY》的遊戲世界中早已被摒棄,獵人、術士和泰坦作為守護者,無時無刻不在守衛著這個宇宙,而玩家也可以選擇這三個擁有不同技能與被動特效的角色進行戰鬥。
遊戲在選擇人物上增加了不少其他流行遊戲的風格設定,捏臉,作為一個可以拼顏值的設定,出現在一款第一人稱的FPS射擊類遊戲中,是不是會讓眾多玩家覺得疑惑?當然這還不是全部,遊戲之中,你也許還會見到更多熟悉的場面。
雖說是單機遊戲,不過全程聯網的設定讓這款遊戲必須依靠較好的網絡,否則在遊戲過程中就會出現掉線的情況,遊戲的全英文設定讓整款遊戲的難度頓時提高了不少,不知道又有多少小夥伴為了玩遊戲,而惡補那該死的英文。
不得不說,製作商Bungie在《DESTINY》保留了眾多《光環》的設計思路,如果光看遊戲開場的CG動畫,熟悉的人物設定,是否會讓你感覺到如此的熟悉,沒錯非常像《光環》中的士官長約翰。
不過,即使在上時代的硬體上運行,整個《命運》中的外星場景在細節上也是大師級的,除了少數幾個重複的角落的縫隙,每塊巖石的外型、村莊和廢墟都看起來都像是手工製作一樣,甚至連星空的渲染都可以達到以假亂真的效果。
在遊戲方面,《DESTINY》依然採用了《光環》中移動戰術的遊戲感,隨著速度與流動性的增加,《命運》中的槍戰比起它FPS的老祖宗們更加動態。在運動戰的過程中,增加了滑翔、短距離傳送等方式,近戰攻擊的打擊感對於《光環》來說更顯強力。
在操作上沿襲了FPS的基本方式,簡單粗暴的戰鬥流程,複雜的戰鬥環境以及擁有不同智力程度的AI角色,還有一些擁有噴氣背包、隱形裝置或者大規模護盾的AI來援助前線隊員。
而且不同與《光環》經過長時間遊戲而導致的疲勞與眩暈感,《DESTINY》在戰鬥系統的處理則顯得非常獨特,雖然血條逐漸被護盾能量所取代,不過在這裡敵人的生死線,還是可以一覽無餘,對於新手來說,遊戲的操作更顯簡單。
當然,Bungie將眾多元素糅合到了整款遊戲之中,軍銜等級,裝備,凡是現階段流行遊戲中可以出現的元素,都可以在這裡發現。
《DESTINY》是將《光環》拉下神壇的一匹黑馬嗎?
在TGS(東京電玩展)2014到來之前,《DESTINY》的發售提前掀起了一場主機玩家們的狂歡。據發行商動視(Activison)表示,遊戲在第一天的出貨額就超過5億美元,刷新了該公司新遊戲的銷售記錄。
作為老牌遊戲製作商Bungie,《光環》的出現將PS獨佔遊戲《殺戮地帶》從FPS神壇上拉了下來,巨大的成功讓玩家也對《DESTINY》產生了不小的期待。之前Bungie營運長Pete Parsons在接受GamesIndustry的採訪時表示,這一科幻新作有望超越《光環》,成為新一代的科幻FPS之王。次時代主機與技術的相結合,能否造就另一個FPS遊戲的神話?
說到DESTINY,提起Bungie,不能不提光環系列。我們都知道Bungie之前為微軟主機保駕護航的遊戲光環(Halo)系列從第一作開始就獲得了好評,龐大複雜的世界觀,性格鮮明的人物,以及對抗性很強的對戰等特點,這些都是光環系列收到玩家喜愛的原因。
不過再回頭看DESTINY,這部跨平臺跨新舊主機的作品,面對的玩家已經不再是士官長的粉絲了,原創作品也意味著一些新的改變。
作為橫跨新老平臺的原創遊戲,遊戲的畫面不是特別出彩,但表現力絕對不算差。整個畫面所要營造的氛圍非常到位,荒涼的地球,廢棄的建築,幽暗的通道等,一切結合起來顯得非常得自然。
雖然DESTINY自詡為一款全新的FPS遊戲,不過玩家可以在遊戲系統中發現眾多RPG、MMOFPS遊戲的影子,經驗等級、殺怪掉寶等元素,讓這款遊戲更接近與網遊模式,而之後,組隊副本、練級的刷刷刷模式更與《無主之地》相類似。不說跟前輩《光環》系列,哪怕和《使命召喚》系列這種一路殺將過去的遊戲相比,劇情都不算是 DESTINY之中的重要體驗,更多的則是戰鬥的快感和面對眾多日常任務的反覆操作。
這款作為Bungie脫離微軟的第一部作品可以算得上是一個大膽的嘗試,將MMOFPS的遊戲方式帶入到了主機玩家習慣的FPS模式中,試圖打造一個全新的遊戲類型。對於玩家們來說,畫面效果、戰鬥體驗可以算的上是頂尖水平,不過遊戲中涉及到多種遊戲方式,讓DESTINY在整體表現力上並不算突出。
總體來說,DESTINY對於前輩《光環》可以算是開啟了一個新的模式,不過對於長達十多年造詣的《光環》,DESTINY還是非常年輕,就Destiney的素質來看,可以說Bungie的目的達到了,足夠多的遊戲內容,網遊的聯機與不輸與《光環》的戰鬥方式,都讓這款遊戲有了足夠的成長性來進一步延長遊戲的壽命。
不過,無論製作出的遊戲是好是壞,全英文無漢化還是小瞧了中國玩家,即使遊戲評分在高,在國內玩家的眼中,一切沒有漢化的遊戲,都是耍流氓。
電科技專注於TMT領域報導,青雲計劃、百+計劃獲得者。榮獲2013搜狐最佳行業自媒體人稱號、2015中國新媒體創業大賽總決賽季軍、2018百度動態年度實力紅人等諸多大獎。
投稿請登錄:http://www.diankeji.com/member
商務合作請洽:marketing#diankeji.com
聲明:本站原創文章文字版權歸電科技所有,轉載務必註明作者和出處;本站轉載文章僅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電科技立場,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