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科普】燕山地區真的是個隕石坑?

2021-01-18 今日燕山

近日

有網友爆料:

青海玉樹囊謙縣疑有隕石墜落

23日18時許

@中國地震臺網速報 稱:

青海地震臺網

記錄到了此次事件

落地時間發生在7時25分

落地經緯度看圖↓↓↓


23日17時35分

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

發文解讀此事↓↓↓


目前可以基本排除人造天體太空垃圾再入大氣的可能。下落速度快,持續時間長,落地時亮度達到最大,等等跡象都表明,這次很可能是一顆地外天體進入大氣形成的火流星,落地時極高的亮度說明其並沒有在空中燃燒殆盡,預計會有大量隕石到達了地面。


其實每天平均都有大量地外天體進入大氣層,總重量要以十噸來計算,包括小行星、彗星、人造太空飛行器的殘骸等等,但是絕大多數都因為體積小、速度快,在到達地面之前就燒沒了,能夠被人類看到,還能留下隕石的是非常幸運的。


那麼問題來了,此前很多人猜想的,燕山地區是個隕石坑,是否真的有科學依據呢?

請繼續閱讀本期趣科普

燕山地區真的是個隕石坑嗎?


猜想

進入網際網路時代以後,有個說法在網媒上流行起來,那就是:北京西南的燕山地區,也就是燕山石化公司所在的區域,是一個隕石坑。


概念

隕石坑(meteorite crater),是行星、衛星、小行星或其它天體表面通過隕石撞擊而形成的環形的凹坑,較大的隕石坑又稱環形山。直徑超過4公裡的隕石坑中心可能會形成中心錐。隕石坑內可能會因降雨等原因充水,形成撞擊湖。


依據

從形態上看,燕山地區基本符合隕石從東南方向撞擊地球後的理想形態:周圍山體基本呈圓形分布,中間(鳳凰亭一帶)有撞擊隆起(中心錐)。周邊山體呈300度環形分布,上圖從六點鐘方向,順時針依次是:太平山、貓耳山、鳳凰嶺、連泉頂以及霧嵐山。



判定

關於隕石撞擊坑的判別,國際科學界明確了三項診斷指標:1、礦物擊變面狀頁理2、礦物擊變玻璃3、擊變礦物高壓多形轉變


在自然界中,除了地外天體超速撞擊引起的衝擊波作用外,任何其他天然過程或地質作用均不能在地質體中引發這類礦物物理變化。常見的證據有:柯石英、柯石英、超石英、斜鋯石等。也就是說,除非發生隕石撞擊,否則地球表面是不可能有柯石英、柯石英、超石英、斜鋯石的,如果在燕山地區發現上述礦物,就可以斷定燕山地區是個隕石坑。


遺憾的是,目前,還沒有人能在燕山地區發現上述礦物和礦物擊變現象。


而且,從尺寸來看,燕山地區這麼大的隕石坑,勢必造成比恐龍滅絕還嚴重的災難。目前,也並沒有相關跡象表明,燕山地貌形成時期,有過生物大滅絕。


最後,權威機構意見:

今日燕山就這個問題諮詢了國際隕石協會,得到的答覆是:並沒有證據表明燕山地區是一個隕石坑。燕山地區的地質地貌形態,與隕石坑形態類似,只是一個偶然現象。


所以

我們石化人一定要言之有據

流言止於智者

我們要用專業的力量

證實猜想!


素材來自:環球網、百度百科,今日燕山整理髮布

相關焦點

  • 【趣科普】企鵝的「老家」在哪裡?
    【趣科普】企鵝的「老家」在哪裡?>企鵝的祖先可能是因為南極地區的食物比較豐富,開始往更南、氣候更嚴寒的地區移動。企鵝們隨著洋流旅行,擴散到不同地區。
  • 哈爾濱發現新隕石坑,中科院「出手」了……
    為進一步解秘依蘭隕石坑的形成和演化,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開始勘查。隕石坑是小行星撞擊地表而成據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陳鳴介紹,「依蘭隕石坑」是一個形成在地球造山帶(地殼強烈活動區)的隕石坑,直徑1850米,深度150米,初步判斷隕石坑形成在白堊紀花崗巖基巖上。
  • 【石化科普】「防爆膜」是個什麼鬼?
    剛才,很多燕山地區的小夥伴都聽到了「砰」的一聲悶響,隨即很多微信群傳出廠區裝置防爆膜爆炸的照片和視頻。
  • 中國第二個被發現的隕石坑—黑龍江依蘭隕石坑
    其實,目前世界上一共發現了190個隕石坑,而中國這麼大的國土面積,迄今為止僅有「遼寧岫巖隕石坑」唯一一個撞擊坑獲得了國際認可!因此,依蘭隕石坑一旦獲得國際認可,將成為我國第二個被確認的撞擊坑。中國及周邊已經發現的部分隕石坑位置(圖中白色的氣球代表隕石坑)迄今為止中國唯一獲得國際認可的隕石坑——遼寧岫巖隕石坑
  • 趣科普|各國的世界地圖都長什麼樣?
    以歐洲為中心的地圖每個國家的人們都喜歡把他們自己放在世界地圖的中心,比如歐洲和非洲的人們喜歡以歐洲為中心的地圖,而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人則喜歡使用以西太平洋為中心的地圖比如中國和日本澳大利亞世界地圖當然使用上南下北地圖的南半球國家顯然不止澳大利亞一家;雖然不常見,但早在動蕩的20世紀70年代,當時南美洲殖民地秩序受到攻擊,許多南美左傾政黨提議扭轉世界地圖(說真的
  • 中國科學家發現大型隕石坑 或形成於白堊紀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據印度媒體消息,中國科學家日前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依蘭縣發現了一個直徑1850米、深度150米的新的隕石坑——依蘭隕石坑。該隕石坑位於三江平原西部邊緣、小興安嶺餘脈南麓的低山丘陵地帶。
  • 中國的隕石坑—岫巖隕石坑
    因多年來一直關注隕石坑地質學的研究進展,2018年4月專程前往參觀了巴林傑隕石坑,了卻心中多年願望。為此將歷年收集的資料進行整理而成就本文,期望能有助於相關知識的普及。2018年5月22日於新疆克拉瑪依    在世界上領土面積超過700萬平方千米的國家中,隕石坑的分布為:加拿大31個,美國28個,澳大利亞27個,俄羅斯19個,巴西7個,中國只有1個,即岫巖隕石坑。
  • 依蘭發現我國第二個隕石坑,第一個是誰?它們在哪裡?長啥樣
    近幾日,科研人員在黑龍江依蘭縣發現了一個隕石坑。依蘭隕石坑在小興安嶺餘脈上,和依蘭縣城隔江相望。隕石坑是流星撞擊地球留下的遺蹟,也是人類和太空對話的窗口,有極高的科研價值和旅遊價值。依蘭隕石坑發現能為黑龍江旅遊帶來一個新熱點。
  • 我國東北發現一個隕石坑,專家:可能有一波尋找隕石的風潮
    12月24日,發表在《科學通報》雜誌上的一篇文章引起了廣大的關注,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依蘭縣發現了一個新的隕石坑,這個隕石坑稱為依蘭隕石坑。這是我國發現的第二個隕石坑,第一個隕石坑實在2009年發現的,稱為岫巖隕石坑。兩個隕石坑發現的時間間隔相差了10年。
  • 「微趣科技|科普領航」潛望鏡
    微趣科技科普領航節目介紹《微趣科技,科普領航》是一檔趣味科學短視頻欄目,由包頭市科技少年宮科技中心教師團隊錄製並製作,於2020年推出,每周五更新,短視頻以新奇實驗、手工製作、趣味科普為系列主題,為廣大青少年開啟一個學習知識
  • 「依蘭隕石坑」是如何發現的?
    陳鳴提供  12月24日,一個重大發現正式公布: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公布了最新科研成果——在哈爾濱市依蘭縣境內新發現一個隕石坑。依蘭隕石坑是我國目前為止發現的第二個隕石坑,從此我國該類型地質構造增添了一個重要的新成員。  消息公布後,引發強烈關注。尤其對於哈爾濱市民來說,這更是一份驚喜:「中國第二個隕石坑,就在哈爾濱,就在咱家門口!」
  • 科學網—在黑龍江依蘭發現我國第二個隕石坑
    中科院廣州地化所
  • 深圳七娘山,由「燕山運動」形成,攀登至少2個小時
    這裡山勢險峻雄偉,山中樹木蔥蔥、風景宜人,它的形成起源於「燕山運動」,近年來成為了很多戶外運動愛好者攀登的挑戰地之一,最快2個小時可以登頂。說起深圳七娘山,不得不說一下它的歷史,它位於深圳市大鵬半島南端,保存著未經人為破壞的常綠闊葉林,山高谷深,溪澗蜿蜒。七娘山是華南沿海地區「燕山運動」留下的一個典型的火山巖噴發地,「燕山運動」是全球地殼演化過程中一次重大的地質歷史事件。
  • 在黑龍江依蘭發現我國第二個隕石坑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陳鳴課題組最近在我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依蘭縣發現了一個新隕石坑,即依蘭隕石坑。12月24日,相關研究在線發表於《科學通報》。據悉,依蘭隕石坑是一個星球撞擊遺蹟,它的發現為我國該類型地質構造增添了一個重要的新成員。
  • 豬年科普展揭秘趣:豬不笨還有驚人記憶力
    豬年科普展揭秘趣:豬不笨還有驚人記憶力
  • 【趣科普】你了解這些透明的海洋「異形」嗎?
    【趣科普】你了解這些透明的海洋「異形」嗎?神秘的大自然~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它做不到來源:青島水族館原標題:《【趣科普】你了解這些透明的海洋「異形」嗎?》
  • 【趣科普】鯨魚是噴氣還是噴水?
    這種呼氣採樣相比以往的糞便採樣和活體採樣,可以實時、高效且重複地採集來自同一頭鯨類的樣品,還不會給鯨類帶來傷害,是個對鯨類和研究人員都比較友好的體檢方式。但呼氣採樣所採得的樣品仍然有可能受到些許汙染。正如我們前面說的,噴潮裡的水分除了來自鯨類體內的水蒸氣,還有可能來自海水。
  • 入月球「永久黑暗」隕石坑中的物質,可能會被凍結數十億年!
    但是月球不會像這樣傾斜,取而代之的是,月球兩極附近的隕石坑永遠不會接收到任何陽光。這些隕石坑被永久地吞沒在寒冷的黑暗中,被恰當地稱為冷阱。月球隕石坑是幾十億年來撞擊彗星留下的傷疤,這些彗星是由水蒸氣、二氧化碳和甲烷等化合物組成。
  • 北美洲已確認的60個隕石坑簡介(多圖預警)
    ,其中加拿大31個,美國28個,墨西哥1個。與周圍陡峭嶙峋的勞倫山脈相反,隕石坑相對平坦,有利於人口生活,現在Charlevoix地區90%的人口居住在這個隕石坑內。它是美國境內含產油地層的六個最大的隕石坑之一。
  • 第一個被確認的隕石坑---巴林傑隕石坑
    ,那是因為真的有隕石「坑」。(世界第一個確認的隕石坑,巴林傑隕石坑)這張圖片現在大家見到一眼便會認作隕石坑,而事實也的確如此。它是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弗拉格斯塔夫(Flagstaff)東部55公裡處的巴林傑隕石坑,約形成於5萬年前。其寬約1264米,深達174米,是地球上保存最完整的最大的隕石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