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細胞可製造計算機晶片,更小運行速度更快

2020-11-30 IT之家

北京時間10月2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未來的計算機將變得更小,目前科學家表示,將人體細胞連接在一起的細胞骨架(cytoskeletons),未來可用於製造計算機晶片,這將是計算機發展史上一個創新裡程碑事件。

一支科學家小組表示,我們基於細胞骨架發明了一種計算機晶片製造方法,細胞骨架是賦予細胞形狀的蛋白質腳手架。

他們聲稱,上世紀80年代對計算機發展帶來革新的矽晶片,不久將成為過往歷史。之前科學家使用DNA製造計算機晶片,但是西英格蘭大學專家提議用一種完全不同的微觀結構製造新型計算機晶片。

該細胞因子是由僅25納米寬的蛋白質結構組成,它們大約是肝炎病毒細胞長度一半。研究從員表示,運算信號可以通過組成細胞因子的兩種蛋白質發送,它們是:肌動蛋白和微管蛋白。

細胞骨架是由蛋白質構成的微小支架,它們賦予細胞形狀,並幫助細胞移動。如圖所示,這是一個細胞和它的細胞骨架的顯微圖像,它主要是由蛋白質肌動蛋白(圖中紅色部分)和微管蛋白(圖中綠色部分)構成的管狀結構。

它們通過原子和電子運動在細胞中傳輸數據,科學家可以操縱這些信號運算基礎計算指令。依據研究小組最新理論模型,這些信號可用於製造邏輯門——數字計算機的基本單元之一。

他們表示,細胞骨架製造DNA晶片具有一定優勢,因為它們非常簡單、能夠更好地處理信號。如果細胞骨架計算機研製成功,這些晶片將帶領人們進入一個新的計算時代,計算機晶片將變得更小,更加高效。

細胞骨架非常小,因此它消耗能量很少,這使得它們比傳統矽晶片效率更高。它們也可以製造成3D結構,相比之下,矽晶片必須保持平整。這意味著細胞骨架晶片能在不佔用太多空間的情況下,積累形成數百萬計晶片構成的處理器鏈。研究人員稱,由DNA或者人體細胞骨架構成的生物晶片將徹底改變超級計算機。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研究員羅斯·金(oss King)稱,當前一臺超級計算機消耗的能量相當於數千臺細胞骨架計算機所需能量,使用生物晶片,你可以獲得數量級的變化,它可放置在更獨小的空間中。未來不久,你將擁有一臺桌面大小的超級計算機,僅需耗電很小一部分。

相關焦點

  • 人類細胞可製造計算機晶片,更小運行速度更快!
    未來將出現由人類細胞製造的計算機晶片,體積更小,運行速度更快。新浪科技訊北京時間10月2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未來的計算機將變得更小,目前科學家表示,將人體細胞連接在一起的細胞骨架(cytoskeletons),未來可用於製造計算機晶片,這將是計算機發展史上一個創新裡程碑事件。
  • 未來計算機晶片由人類細胞製造?科學家:可3D構建 體積更小運行效率...
    未來計算機晶片由人類細胞製造?科學家:可3D構建 體積更小運行效率更高  Evelyn Zhang • 2018-10-26 17:39:28 來源:前瞻網 E820G0
  • 人類身體蛋白可製造計算機晶片?更小運行速度飛快!_遊俠網 Ali213...
    10月2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未來的計算機將變得更小,目前科學家表示,將人體細胞連接在一起的細胞骨架(cytoskeletons),未來可用於製造計算機晶片,這將是計算機發展史上一個創新裡程碑事件。
  • 《科學》:碲化鉍可大大提高計算機晶片的運行速度
    矽谷在不久的未來也許就要更名了,美國科學家已證實,碲化鉍可大大提高計算機晶片的運行速度和工作效率。
  • 會「學習」的超導人工突觸:讓神經形態計算更快更節能!
    不同於傳統的馮·諾依曼計算機體系結構,神經形態計算的靈感來源於人類大腦,它模仿神經突觸和神經元,將負責數據存儲和數據處理的元器件整合到同一塊晶片中,更節能、更快速、更高效地處理和學習數據。之前,筆者介紹過一種特殊的電子器件:憶阻器。
  • IBM利用碳納米管「生長」晶片 速度可提升10倍
    IBM利用碳納米管「生長」晶片 速度可提升10倍鳳凰科技訊 北京時間11月15日消息,據外媒報導,矽在晶片領域的主導地位可能終結。多年來,研究人員和企業家希望碳納米管能給晶片設計帶來一場革命。從理論上說,這種分子水平的結構,能用來製造速度是現有產品6-10倍、能耗大幅降低的晶片。除更快和更節能的筆記本、智慧型手機晶片外,處理能力強大的微型處理器還可以催生新型技術,例如可彎曲計算機和可注射入體內的微型晶片,或殺死人體內癌細胞的納米機器。
  • 晶片知識小科普:存儲器主要分為哪幾類?
    大家通常對運行速度更快、能夠運行更大應用軟體的電子產品有著更多的偏好,而決定這些電子設備性能高低的核心部件,除了我們所熟悉的處理器以外,存儲晶片提供的讀取速度能力也是重要影響因素之一。我們通常會看到eMMC、UFS、LPDDR、SSD等這些名詞,它們都屬於存儲晶片嗎?有什麼區別?
  • 革命性的計算機技術:金屬碳電路元件可在更快,更高效的碳基電晶體...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化學教授費利克斯·費舍爾(Felix Fischer)表示:「將這種技術整合在一起,是在碳纖維材料領域內,停留在相同的材料中,」他指出,用相同的材料製造所有電路元件的能力可以製造出來。更輕鬆。「這是在全碳基集成電路架構的全局中缺少的關鍵事物之一。」
  • 未來計算機處理器將變得更小更快!
    他們將最好的傳統晶片設計與光子架構結合到一個混合結構中。該混合方案允許在納米尺度上操控光線,而且器件尺寸能縮小100倍。背景如今,人類正處於一個信息大爆炸的年代,使用和生產的數據都在急劇增長。作為一種替代方案,「光」正在逐漸佔據計算機與電信領域中信息處理的領導地位。(圖片來源:RMIT)與電子相比,光子穿越材料時不會產生熱量,可有效降低能耗。此外,用光通信代替電通信,能使晶片上和晶片間的通信速度增加千倍。
  • 製造電晶體,未來的計算機將可以更小
    隨著智慧型手機、筆記本電腦和計算機變得更小、更快,它們內部控制電流和存儲信息的電晶體也變得越來越小,但是傳統的電晶體只能縮小這麼多。現在,史蒂文斯理工學院科學家已經開發出一種新的原子薄磁性半導體,它將允許開發以完全不同方式工作的新電晶體;它們不僅可以利用電子的電荷,還可以利用其自旋的能量,為創造更小、更快的電子元件提供了另一種途徑。
  • 製造電晶體,未來的計算機將可以更小!
    文章來自:(www.bokeyuan.net)隨著智慧型手機、筆記本電腦和計算機變得更小、更快,它們內部控制電流和存儲信息的電晶體也變得越來越小,但是傳統的電晶體只能縮小這麼多。現在,史蒂文斯理工學院科學家已經開發出一種新的原子薄磁性半導體,它將允許開發以完全不同方式工作的新電晶體;它們不僅可以利用電子的電荷,還可以利用其自旋的能量,為創造更小、更快的電子元件提供了另一種途徑。
  • 三種晶片材料出奇招 讓量子計算機跨越應用「冰山」
    經過60年的發展,計算機已變得更小更快,價格也越來越便宜。但矽基電晶體的尺寸和運算速度已接近極限的邊緣,如何使傳統計算機突破上述極限,研究人員似乎已計窮智竭。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科學家們開始尋求用基於光子的量子計算機取代傳統矽基計算機。量子計算機能更快執行各種複雜計算,研究生物系統,創建加密和大數據系統,解決許多涉及多種變量的難題。
  • 科學研究表明:聰明人的大腦「運行速度」更快
    人腦是一臺有機計算機嗎?
  • 分子計算機的運算過程是蛋白質分子與物理化學介質的相互作用過程
    分子計算機  分子計算機體積小、耗電少、運算快、存儲量大。分子計算機的運行是吸收分子晶體上以電荷形式存在的信息,並以更有效的方式進行組織排列。分子計算機的運算過程就是蛋白質分子與周圍物理化學介質的相互作用過程。
  • 等離子體開發的新材料讓電晶體的運行速度更快
    昆士蘭科技大學的Ken Ostrikov教授表示,新材料可用於開發新的電子和光電探測器的電晶體器件,用於光纖通信系統和環境傳感等應用。"電晶體是微型電子開關,構成計算機晶片,運行LED等照明設備,以及光電檢測器,檢測不同顏色和強度的光,"Ostrikov教授說。"這些都是物聯網中傳感和通信設備的要素,是下一代智能設備。
  • 新光子晶片助力深度學習,神經網絡算法可採用新型光子技術更快實現
    基於人工神經網絡算法的計算機深度學習系統已成為目前計算機領域研究的前沿熱點,它的原理是使人工神經網絡算法模仿人腦從實踐中學習的方式進行學習。它除了可以用來實現面部和聲音識別以外,還可通過搜尋大量的醫學數據來進行醫學診斷,或者通過搜尋化學方程式來尋找潛在的新藥合成方式。
  • 碳基計算機時代來臨,首個完全碳基的電晶體金屬線被成功製造
    為打破傳統矽基晶片發展面臨的物理制約瓶頸,科學家們近年來開始研究替代矽基晶片的新型材料,碳基電晶體以其優越的性能,成為提高計算機運行速度,降低電子設備功耗的一代新星。但是,多年來一直面臨製造工藝、材料等方面的發展難題。
  • 科學:團隊發現突破性的半導體材料,可以帶來更快的電子產品!
    科學:團隊發現突破性的半導體材料,可以帶來更快的電子產品!由元素錫和氧或一氧化錫(SnO)製成的半導體是僅一個原子厚度的2D材料層,允許電荷比諸如矽的傳統3D材料更快地穿過它。這種材料可用於電晶體,是臺式計算機和行動裝置中所有電子設備的生命線,如計算機處理器和圖形處理器。該材料是由猶他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副教授Ashutosh Tiwari領導的團隊發現的。描述該研究的論文於2016年2月15日星期一在線發表在Advanced Electronic Materials期刊上。
  • 新型絕緣體有望讓計算機晶片更小
    一個國際團隊設計了一種矽分子絕緣體,有望打破電晶體尺寸限制,製造出更小型化、功能更強大的計算機晶片。6日發表在英國《自然》雜誌網絡版上的研究說,這個由美國、中國和丹麥科研人員組成的團隊合成出首個納米尺寸上的絕緣矽分子,可有效防止電晶體縮小後產生的洩漏電流。研究人員說,電流洩漏的原因是「量子隧穿效應」,這種效應導致電子等微觀粒子能夠穿過它們本來無法通過的「牆壁」。
  • 意法半導體(ST)先進電機控制晶片讓自動化系統尺寸更小,運行更順暢...
    意法半導體的STSPIN820 IC讓下一代基於步進電機的機器人運行更順暢、更安靜,尺寸更小,精度更高,功耗更低。利用其高速輸入和精確的微步算法,這款晶片可以讓電機轉子旋轉很小的度數,使列印頭的移動速度高於500mm/s,其亞微米精度使列印速度非常快,列印面非常地光潔,還能控制精度極高的運動,例如,下一代臨床自動化系統中的樣品加載、封裝/開封、存取。在採用這款驅動晶片後,其它醫療設備,例如,平皿機械臂處理系統、液泵、血液分析儀和呼吸機,可以變得更安靜、更緊湊、更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