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子取代電子?未來計算機處理器將變得更小更快!

2020-12-03 環球創新智慧

導讀

據澳大利亞雪梨大學官網近日報導,該校研究人員與德國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模塊化方法來設計納米器件。他們將最好的傳統晶片設計與光子架構結合到一個混合結構中。該混合方案允許在納米尺度上操控光線,而且器件尺寸能縮小100倍。

背景如今,人類正處於一個信息大爆炸的年代,使用和生產的數據都在急劇增長。

(圖片來源:謝菲爾德大學)

如此龐大的數據,使我們對於能源效率和通信帶寬的要求越來越高。然而,基於「電」的傳統電晶體技術正在迅速逼近其物理極限。作為一種替代方案,「光」正在逐漸佔據計算機與電信領域中信息處理的領導地位。

(圖片來源:RMIT)

與電子相比,光子穿越材料時不會產生熱量,可有效降低能耗。此外,用光通信代替電通信,能使晶片上和晶片間的通信速度增加千倍。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光子已經成為通過光纖進行洲際通信的黃金標準,正在取代電子成為整個光網絡中信息的主要載體,並進入計算機本身非常核心的地方。

光纖(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然而,要想完成從電子到光子的轉變,我們還需要克服大量的工程障礙。支持光的工業標準矽電路,比現代電子電晶體大一個數量級。一種解決方案就是採用「金屬波導」壓縮光線。然而,這不僅需要新的製造設施,而且光線與金屬在晶片上相互作用的方式,意味著光子很容易丟失。

創新

近日,澳大利亞與德國的科學家已經開發出一種模塊化方法來設計納米器件。他們將最好的傳統晶片設計與光子架構結合在一個混合結構中,來幫助克服這些問題。他們的研究於5月15日發表在《自然通信(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

技術

這種混合方案允許在以納米(十億分之一米)尺度上操控光線。科學家們已經證明,他們可以在比攜帶信息的光波長小100倍的情況下實現數據操作。

使用金屬的片上納米器件(稱為「等離子體」器件)實現了傳統光子器件無法實現的功能。最值得注意的是,它們將光線有效地壓縮至幾十億分之一米,從而實現了極大增強、無幹擾的光與物質相互作用。

這種模塊化方案允許晶片中的光偏振快速旋轉,這種旋轉迅速使得納米聚焦降低至波長的約百分之一。

絕緣體上矽混合等離子體電路的簡略圖和掃描電子顯微照片(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

價值

雪梨大學納米研究所與物理學院的論文領導作者亞歷山德羅·圖尼茲(Alessandro Tuniz)博士表示:「我們在工業標準的矽光子系統和金屬基波導之間架設了一座橋梁。這種波導在保持效率的同時,尺寸可以縮小100倍。」

圖尼茲博士還說:「這項技術不僅帶來革命性的通用處理,而且對納米光譜、原子尺度傳感和納米探測器等專門的科學過程也非常有用。」然而,他們的通用功能由於依賴專項設計(ad hoc designs)而受到阻礙。

圖尼茲博士表示:「我們已經證明,兩個單獨的設計可以結合到一起,增強以前沒有特殊功能的普通晶片。」

雪梨大學副教授、雪梨大學納米研究所納米光子學領頭人、論文合著者之一的斯特凡諾·帕隆巴(Stefano Palomba)表示:「這種效率和小型化對於將計算機處理轉變為基於光的處理來說及其重要。它也對開發量子光學信息系統非常有用,量子光學信息系統對於未來量子計算機來說是一個很有前景的平臺。最終,我們預計光子信息將遷移到現代計算機的心臟CPU中。IBM公司已經制定了這樣的願景。」

量子光子集成電路(圖片來源:Ali Adibi, 喬治亞理工學院)

雪梨大學光子與光科學研究所主任馬蒂金·德·斯特克(Martijn de Sterke)教授表示:「未來的信息處理,很可能涉及使用金屬的光子,從而允許我們將光線壓縮至納米尺度,並將這些設計集成到傳統矽光子學中。」

關鍵字

納米、光子、晶片

參考資料

【1】Alessandro Tuniz, Oliver Bickerton, Fernando J. Diaz, Thomas Ksebier, Ernst-Bernhard Kley, Stefanie Kroker, Stefano Palomba, C. Martijn de Sterke. Modular nonlinear hybrid plasmonic circuit.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0; 11 (1) DOI: 10.1038/s41467-020-16190-z

相關焦點

  • 物理學家使電子納米雷射變得更小
    甚至可以在超級計算機,工作站,智慧型手機和其他設備的微處理器內部將其付諸實踐。這要求使用光通信線來互連純電子組件,例如處理器核心。結果,大量信息幾乎可以立即在整個晶片上傳輸。擺脫數據傳輸的限制,可以通過堆疊更多的處理器內核來直接提高微處理器性能,以至於創建一個1,000核處理器,其速度實際上是其10核處理器的100倍。半導體行業巨頭IBM,HP,Intel,Oracle等。
  • 「摩爾定律」走向終結,光子晶片將成為電子行業的未來?
    不過近年來隨著傳統電子晶片發展速度的放緩,「摩爾定律」正逐漸走向歷史。未來,基於光子技術的新型晶片,或將打破電路元件的限制,建造出運算速度更快的計算機。「摩爾定律」——半導體電路電晶體的體積越來越小,單個晶片上可容納的電晶體數變得越多,並呈每 18 到 24 個月翻一番的速度在迭代增長。
  • 光子,正在取代電子,成為主要的信息載體,成為計算機的核心!
    文章來自:博科園官網(www.bokeyuan.net)隨著人類對能源效率和帶寬需求的增加,光子正在成為計算機和電信信息處理的主要工具。光子已經是通過光纖進行洲際通信的黃金標準,它正在取代電子,成為整個光網絡中的主要信息載體,並進入計算機本身的核心,然而,要完成這一轉變,仍然存在大量的工程障礙。
  • 人類細胞可製造計算機晶片,更小運行速度更快!
    未來將出現由人類細胞製造的計算機晶片,體積更小,運行速度更快。新浪科技訊北京時間10月2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未來的計算機將變得更小,目前科學家表示,將人體細胞連接在一起的細胞骨架(cytoskeletons),未來可用於製造計算機晶片,這將是計算機發展史上一個創新裡程碑事件。
  • 製造電晶體,未來的計算機將可以更小
    隨著智慧型手機、筆記本電腦和計算機變得更小、更快,它們內部控制電流和存儲信息的電晶體也變得越來越小,但是傳統的電晶體只能縮小這麼多。現在,史蒂文斯理工學院科學家已經開發出一種新的原子薄磁性半導體,它將允許開發以完全不同方式工作的新電晶體;它們不僅可以利用電子的電荷,還可以利用其自旋的能量,為創造更小、更快的電子元件提供了另一種途徑。
  • 製造電晶體,未來的計算機將可以更小!
    文章來自:(www.bokeyuan.net)隨著智慧型手機、筆記本電腦和計算機變得更小、更快,它們內部控制電流和存儲信息的電晶體也變得越來越小,但是傳統的電晶體只能縮小這麼多。現在,史蒂文斯理工學院科學家已經開發出一種新的原子薄磁性半導體,它將允許開發以完全不同方式工作的新電晶體;它們不僅可以利用電子的電荷,還可以利用其自旋的能量,為創造更小、更快的電子元件提供了另一種途徑。
  • 光通信未來方向:矽光子現狀及前景解讀
    3、美開發出迄今最小分光器美國猶他大學的工程師在研製比現有機器快數百萬倍的下一代計算機和行動裝置方面邁進了一大步:他們開發出了迄今最小的超緊湊型分光器,可將光波劃分為兩個獨立的信息通道。這個新裝置使製造利用光而非電子來計算和傳輸數據的矽光子晶片更接近現實。
  • 摩爾定律終結之後的展望:光子學取代電子學 PDA取代EDA
    過去,我們將年度預測重點放在電子產品(IC和EDA)上,但是最近將重點轉向了光子學,因此我對2020年的預測主要集中在這一領域。從歷史上看,光子學一直是砷化鎵技術。過去,現在和將來將永遠是未來的技術。分析師們永遠在預測光子學的興起。明年,隨著摩爾定律在電子領域的終結或放慢,光子學將自成一體,進入其發展的曲棍球棒階段。
  • 光子處理器達到前所未有的計算密度
    一個國際研究人員團隊開發了一種用於光子處理器的新方法和體系結構,可加快機器學習領域的複雜數學任務。越來越多的AI應用程式的出現(例如在自動駕駛汽車,智能城市和語音識別中)給當前的計算機處理器帶來了沉重的負擔,無法滿足需求。
  • 光子處理器:加速光學計算領域的變革
    但是,持續增加的數據量在為人工智慧(AI)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的同時,也對用於 AI 的電子計算硬體提出了更多的挑戰,無論是在計算速度,還是在功耗方面,都已經成為嚴重製約 AI 發展的主要瓶頸之一。 如今,隨著用於自動駕駛汽車和語音識別等機器學習方法的出現,這種數據增加的上升趨勢仍將繼續下去。所有這些,都給當前的計算機處理器在滿足人們需求方面帶來了沉重的負擔。
  • 光子處理器:為 AI 加速 「變革」AI硬體
    據論文描述,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的方法和架構,通過使用基於光的處理器或光子處理器,將處理和數據存儲結合到單個晶片上。研究結果首次證明,這些設備可以快速並行處理信息,而這種能力是現有電子晶片無法做到的。   研究人員表示,通過這種利用光的獨特屬性來加速 AI 處理的方式,可能會加速光學計算領域的變革。
  • 人類細胞可製造計算機晶片,更小運行速度更快
    北京時間10月2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未來的計算機將變得更小,目前科學家表示,將人體細胞連接在一起的細胞骨架(cytoskeletons),未來可用於製造計算機晶片,這將是計算機發展史上一個創新裡程碑事件。
  • 科學家在原子尺度實現鐵電性,將使未來電子設備變得更小
    科學家在原子尺度實現鐵電性,將使未來電子設備變得更小  Connor Feng • 2020-04-26 09:20:18
  • 製造光子晶片,將給計算機帶來革命性變化!
    如果計算機使用光子而不是電子來傳輸數據,它們的性能會更好,耗電量也會更少。科學家們目前正在研究一種新的矽和鍺發光合金,以獲得光子晶片,這將給計算機帶來革命性的變化。光子,即構成光的粒子,已基本取代電子在通信網絡中進行數據傳輸。光信號的高帶寬推動了電話系統、電視廣播和網際網路的巨大增長,然而,光子還沒有取代計算機中的電子。
  • 傳說中的光子計算機將直接擊潰摩爾定律
    在過去幾十年中,計算機處理器的發展一直都遵循摩爾定律,這個由戈登·摩爾提出的定律一直都推進著電子行業的發展。而光子晶片則被認為是在未來比較有潛質的發展方向之一。    牛津大學在最近宣布光子晶片方面的研發已經取得了一定突破,已經開始能夠模擬人的神經突觸來形成可以告訴差un第信息的「光子突觸」,這種技術可能在未來有效的提高計算機的處理速度。這種類似人腦運行的計算機在儲存大量新的同時,也有很低的能耗。而光的傳輸速度非常快,也不會發出大量的熱。
  • 美軍投巨資研製光子晶片 將成戰爭「最強大腦」
    利用光子晶片構建光計算系統,運算速度快、信息失真小、消耗能量低。理論上,光學計算機可以在啟動的一瞬間完成所有信息處理,可對高複雜度、大數據量計算實時並行處理。  光子晶片具有明顯的速度優勢。以光速進行的高效計算,只要在數位訊號處理器上附加一個光學加速器,就可以製成光學數字信息處理器,可使傳統電子晶片的運算速度得到巨大提升。
  • Nature:用光子處理器提升人工智慧計算速度
    但是,數據量的快速增長給AI中使用的電子計算硬體帶來了巨大的挑戰,計算速度和功耗問題已成為人工智慧的主要瓶頸。Xu等人和Feldmann等人的兩篇論文報告了一種通過利用光的獨特屬性來加速AI處理的光子處理器。這些報告引發了光學計算的復興。隨著人工智慧的興起,傳統的電子計算方式逐漸達到其性能極限,遠遠落後於可處理數據的快速增長。
  • 量子計算機迎來最新突破 量子處理器將成計算之王
    性能優異的處理器則是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的,而人們在傳統的處理器研發方面,也正在趨於研製的極限,不管是理論上的極限,還是物理條件下的極限,那麼應該怎麼突破處理器的發展困擾呢?量子計算機就是一個很好的發展方向,雖然現在的量子計算機還只是相當於初代的傳統計算機,但是,在這個方面人類所獲取到的進步已經讓很多人開始認識到這絕對是未來計算世界的計算之王!而現在人類在固態量子計算平臺上又獲得了新的進展,為人們製造更大更靈活的處理器鋪平了道路,這個進展就是:一種可編程的二量子比特處理器,它可以執行兩種不同的量子算法!
  • 電子和光子互相轉換?在這個電晶體中就能做到
    圖片來源:jorik/Shutterstock.com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新型的電晶體雷射器,它可以轉換電子和光子這兩種穩定的能量狀態。在未來,這種電晶體的數據傳輸速度能比傳統的數字設備快100倍。電晶體雛形具備雙穩態特性,這是一種可以在光學和電信號輸出之間交替轉換的能力,有助於發展基於光的計算機系統。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的微電子工程師Milton Feng表示:「將具備雙穩定性的電晶體植入計算機晶片中,將顯著提高處理速度,因為這些器件可以在不受電子電晶體限制的條件下進行通信。」
  • 新光子晶片助力深度學習,神經網絡算法可採用新型光子技術更快實現
    但是這類的系統的計算非常複雜,對機器要求很高,即使對於現有性能最強的計算機也不是件容易的事。然而,來自於MIT的研究團隊和他們的合作者,提出一種新的方法,用光子代替電子,來進行計算。他們表示這種方法將會大大提高計算速度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