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子,正在取代電子,成為主要的信息載體,成為計算機的核心!

2020-10-18 博科園

文章來自:博科園官網(www.bokeyuan.net)

隨著人類對能源效率和帶寬需求的增加,光子正在成為計算機和電信信息處理的主要工具。光子已經是通過光纖進行洲際通信的黃金標準,它正在取代電子,成為整個光網絡中的主要信息載體,並進入計算機本身的核心,然而,要完成這一轉變,仍然存在大量的工程障礙。支持光的工業標準矽電路比現代電子電晶體大一個數量級以上。

一種解決方案是使用金屬波導「壓縮」光,然而,這不僅需要新的製造基礎設施,而且光與晶片上的金屬相互作用方式意味著光子信息很容易丟失。現在澳大利亞和德國科學家已經開發出一種模塊化方法來設計納米級的設備,以幫助克服這些問題,將傳統晶片設計的精華與光子架構結合在一個混合結構中,其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期刊上。

來自雪梨大學納米研究所和物理學院的主要作者亞歷山德羅·圖尼茲博士說:我們在行業標準的矽光子系統和金屬波導之間搭建了一座橋梁,這種波導可以在保持效率的同時縮小100倍。這種混合方法允許在納米尺度上操縱光,單位是十億分之一米。科學家們已經證明,可以在比攜帶信息的光的波長小100倍情況下實現數據操作。雪梨大學副教授斯特凡諾·帕隆巴(Stefano Palomba)表示:

這種效率和小型化對於將計算機處理轉變為基於光的處理至關重要。它也將對量子光學信息系統的開發非常有用,量子光學信息系統是未來量子計算機一個有前景的平臺。斯特凡諾·帕隆巴是雪梨大學的合著者,也是雪梨納米的納米光子學領袖。最終,預計光子信息將遷移到任何現代計算機的核心CPU上,IBM已經制定了這樣的願景。

使用金屬的晶片上納米級器件(稱為「等離子體」器件)實現了傳統光子器件所不具備的功能。最值得注意的是,它們有效地將光壓縮到幾十億分之一米,從而實現了極大的增強、無幹擾的光與物質相互作用。同樣來自雪梨光子學和光學科學研究所的圖尼茲博士說:除了革命性的一般處理,這對納米光譜、原子尺度傳感和納米尺度探測器等專門的科學過程也非常有用。然而,由於依賴於特殊設計,它們的通用功能受到了阻礙。

研究已經證明,兩種不同的設計可以結合在一起,以增強以前沒有什麼特殊功能的普通晶片。這種模塊化方法允許晶片中的光偏振快速旋轉,並且由於這種旋轉,迅速允許納米聚焦到比波長小約100倍。雪梨大學光子學和光學科學研究所所長馬提金·德·斯特克教授說:信息處理的未來,很可能涉及使用金屬的光子,這種金屬能夠將光壓縮到納米級,並將這些設計集成到傳統的矽光子學中。

博科園|研究/來自:雪梨大學

研究發表期刊《自然通訊》

DOI: 10.1038/s41467-020-16190-z

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

關注【博科園】看更多大美宇宙科學

相關焦點

  • 光子取代電子?未來計算機處理器將變得更小更快!
    然而,基於「電」的傳統電晶體技術正在迅速逼近其物理極限。作為一種替代方案,「光」正在逐漸佔據計算機與電信領域中信息處理的領導地位。(圖片來源:RMIT)與電子相比,光子穿越材料時不會產生熱量,可有效降低能耗。此外,用光通信代替電通信,能使晶片上和晶片間的通信速度增加千倍。
  • 「摩爾定律」走向終結,光子晶片將成為電子行業的未來?
    不過近年來隨著傳統電子晶片發展速度的放緩,「摩爾定律」正逐漸走向歷史。未來,基於光子技術的新型晶片,或將打破電路元件的限制,建造出運算速度更快的計算機。「與光子學結合的晶片技術,將成為電子行業的未來。」——以密西根大學材料學家 Arnab Hazari 為代表的科學家表示。目前,電晶體依賴於電子移動來實現信息傳遞。而在晶片中由於光子不受電磁阻力等的影響,所以其傳播速度比電子快,可達二十倍以上。
  • 光子晶片有望成為下一代晶片技術發展方向
    不過,隨著摩爾定律逐步逼近物理規律極限,微電子技術集成電路發展瓶頸已經出現,而利用光信號進行數據傳輸、處理和存儲的光子晶片有望成為下一代晶片技術發展方向。 作為一項新興技術,光子晶片技術有望帶動整個信息技術產業進入「從電到光」的轉變,並在未來光存儲、光顯示、光互聯、光計算,以及醫療衛生和航天、國防等領域的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
  • 將能成為納米技術的信息載體
    科學家成功為光創造出了量子自旋波,這可以成為未來納米技術的信息載體,但有一個獨特的轉折:它們只朝一個方向流動。納米級的信息技術依賴於操縱電子和光子等粒子。作為電荷載體的電子是費米子,而作為信息長距離傳輸器的光子是玻色子。費米子和玻色子之間最重要的區別是它們如何「旋轉」。
  • 將能成為納米技術的信息載體
    科學家成功為光創造出了量子自旋波,這可以成為未來納米技術的信息載體,但有一個獨特的轉折:它們只朝一個方向流動。納米級的信息技術依賴於操縱電子和光子等粒子。作為電荷載體的電子是費米子,而作為信息長距離傳輸器的光子是玻色子。費米子和玻色子之間最重要的區別是它們如何「旋轉」。
  • 摩爾定律終結之後的展望:光子學取代電子學 PDA取代EDA
    過去,我們將年度預測重點放在電子產品(IC和EDA)上,但是最近將重點轉向了光子學,因此我對2020年的預測主要集中在這一領域。從歷史上看,光子學一直是砷化鎵技術。過去,現在和將來將永遠是未來的技術。分析師們永遠在預測光子學的興起。明年,隨著摩爾定律在電子領域的終結或放慢,光子學將自成一體,進入其發展的曲棍球棒階段。
  • 計算機作為資訊時代的主要載體和工具,正擔負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計算機作為資訊時代的主要載體和工具,正擔負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作為課程,計算機在各級各類學校設置成為必需,而且由於計算機教育貼近現實,有著其他課程無可比擬的可操作性、實用性、實效性,作為素質教育的一環,在素質教育中佔據了極其重要的地位。 一、 計算機能力是學生學習能力的決定性因素 所謂計算機能力,是指利用計算機解決問題的能力。
  • 電子速度已無法滿足需求,每秒運算千億次的光子計算機能實現嗎?
    如果用光子取代電子,計算機將能達到一千億次每秒的運算速率,可以幫助人類探索外太空、模擬大腦運作,甚至可能會徹底改變地球的面貌。那麼光子計算機真的能實現嗎?人類攻克光子計算機的路途中,有哪些困難需要克服?
  • 光子計算機能夠替代現今的電子計算機嗎?
    如何進一步提升計算機的計算速度呢?現在的電子計算機,就快要迎來摩爾定律的極限了。摩爾定律是說每過18到24個月計算機的計算能力就可以翻一倍,其實說計算機晶片上的電晶體可以越做越小。但是,電晶體不能做的無限小,因為再小的話,量子力學的效果就要出現了,量子力學的效果一出來,電子計算機的計算原理。就崩潰了。例如我們知道計算機工作是靠0和1的信號,而量子力學是隨機的,如果量子效果顯現的話,0和1的信號就會有一定的概率出錯,這樣就不能進行準確無誤的計算。因此要在從根本上提升計算能力,新的計算原理就必須要被發明出來,其中一個方向就是光子計算機。
  • 光子晶片的技術原理以及應用前景
    ,當晶片工藝發展到5nm以下的製程後,這種材料無法滿足工藝要求時,就會被淘汰,便會尋找其它材料來取代。 因此,隨著集成光子技術的日益成熟,在晶片表面構建更大、更複雜的光子電路的可能性越來越大。光子晶片與電子晶片相似之處在於,都是在晶片表面實現的。 但兩者的不同之處在於,光子晶片主要通過使用晶片上的光波導、光束耦合器、電光調製器、光電探測器和雷射器等儀器來操作光信號,而不是電信號。電子晶片擅長數字計算,而光子晶片則擅長傳輸和處理模擬信息。
  • 比量子計算機穩定:中國科學家研製出新型可擴展光子計算機
    大家還記得去年穀歌聲稱,自己成為了全球第一個拿到了「量子霸權」這件事情麼?在當時他們說根據他們提出的理論模型設計出來的量子計算機,只用3分20秒,就能完成現如今全球第一超算:Summit超算系統花費整整一萬年才能完成的運算。
  • 量子技術新突破:矽晶片中電子自旋與光子的耦合
    不同於經典計算機存儲信息所採用的比特位(0或1),量子計算機表示信息所用的是量子位。量子位是一個雙態量子系統(例如:光子偏振態或電子自旋態等),它可同時處於「即是0又是1」的狀態。這種量子計算機的核心是由矽製成。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科維理納米科學研究所( Kavli Institute of Nanoscience Delft)以及 QuTech 的教授 Lieven Vandersypen 解釋道:「這是一種我們非常熟悉的材料。矽廣泛應用於電晶體,存在於所有的電子器件中。」然而,對於量子技術來說,矽也是一種非常有前途的材料。
  • 比超級計算機快一萬倍 "光腦"究竟是什麼?
    超高速運算光子計算機並行處理能力強,因而具有更高的運算速度。電子的傳播速度是593km/s,而光子的傳播速度卻達3×10^5km/s。對於電子計算機來說,電子是信息的載體,它只能通過一些相互絕緣的導線來傳導,即使在最佳的情況下,電子在固體中的運行速度也遠遠不如光速,儘管目前電子計算機運算速度不斷提高,但它的能力極限還是有限的。
  • 量子科技將成為數字科技的核心力量之一
    量子科技本身,是數字科技的核心內容之一,是推動數字經濟時代的核心力量。什麼是量子?量子是現代物理的重要概念,指的是一個物理量所存在的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單位,和以牛頓力學為代表的經典物理有根本的區別。一時間量子科技成為熱詞,網上還出現了大量針對「量子科學」、「量子通信」關鍵詞的搜索和解讀,這三個詞不要混淆。
  • 每秒1000億次的運算速率,光子計算機將改變我們的生活
    有人腦洞大開,可以直接用光來做計算機,用光子取代電子,這是基於光子學和光子技術基礎的光子計算機,理論上光子計算機可以將現代電腦的運行速度提升幾百上千倍,如果用光子來計算,那首先考慮的問題就是怎麼使光束表達出數字電路中的0和1,還要開發出光子晶片,它的基礎原理就是光學開關器。
  • 光通信未來方向:矽光子現狀及前景解讀
    而以光為信息載體的光纖通信網絡也承載了全球通信數據容量的90%以上,成為信息社會的「主動脈」。如今,矽光子學開始走進光纖通信行業,正在影響光纖通信產業的走向,改變信息技術的未來。矽光子技術,即利用CMOS微電子工藝實現光子器件的集成製備,該技術結合了CMOS技術的超大規模邏輯、超高精度製造的特性和光子技術超高速率、超低功耗的優勢。
  • 這篇Nature裡的「光子晶體」,讓量子計算機觸手可及
    1987年,物理學家Eli Yablonovitch預測,光子晶體材料(PBC)能夠通過當前微電路處理電信號的方式來處理光,也就是說,讓光可以像電子在半導體中作用的方式一樣得到操控!在矽晶體半導體中,波是電子,並且帶隙意味著某些能量的電子並不存在,從而使電晶體之類的現代電子器件成為可能。Yablonovitch認為,從理論上講,對於光波,可能會發生類似的帶隙現象,但僅適用於某些透明材料製成的微觀顆粒形成的具有鑽石晶格的晶體結構。膠體晶體有趣的是,微小的顆粒往往會自發地排列成類似有序的結構,稱為膠體晶體。
  • 中國科學家研製出新型可擴展光子計算機
    2月2日,記者從上海交通大學集成量子信息技術研究中心獲悉,該中心金賢敏團隊研製出一種結合集成晶片、光子概念和非馮諾依曼計算架構的光子計算機,新計算機不僅在解決某些難題方面擁有超越經典電子計算機的潛力,且物理尺度可擴展。該研究提供了超越經典計算機計算能力新思路,預示光子計算機未來可期。
  • 這篇Nature裡的「光子晶體」,讓量子計算機觸手可及
    1987年,物理學家Eli Yablonovitch預測,光子晶體材料(PBC)能夠通過當前微電路處理電信號的方式來處理光,也就是說,讓光可以像電子在半導體中作用的方式一樣得到操控!在矽晶體半導體中,波是電子,並且帶隙意味著某些能量的電子並不存在,從而使電晶體之類的現代電子器件成為可能。Yablonovitch認為,從理論上講,對於光波,可能會發生類似的帶隙現象,但僅適用於某些透明材料製成的微觀顆粒形成的具有鑽石晶格的晶體結構。
  • 光子晶片研究進展及展望︱大家
    晶片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也是現代電子信息產業的基礎和核心。小到手機、電腦、數位相機,大到5G、物聯網、雲計算,全部都是基於晶片技術的不斷突破。  半導體光刻工藝水平的發展是以晶片為核心的電子計算機的基石,目前半導體光刻的製造工藝幾乎是摩爾定律的物理極限,隨著製造工藝的越來越小,晶片內電晶體單元已經接近分子尺度,半導體製作工藝的「瓶頸效應」越來越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