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看過很多微信文章。什麼孕婦不能用路由器呀,胎兒會畸形啊。還有用手機殺精等等,可以說是相當奇葩了。假的說成真的,真的吹成邪的。特別恐怖。我們今天就來聊聊生活中家電輻射的那些事兒!
必須要指出的是,輻射幾乎存在於我們生活中的各個角落,我們每天沐浴的陽光,手機實現通話上網,電腦工作,甚至說植物都有輻射。
這是因為輻射是由場源發出的電磁能量中一部分脫離場源向遠處傳播,而後不再返回場源的現象,能量以電磁波或粒子的形式向外擴散。自然界中的一切物體,只要溫度在絕對溫度零度(-273.15攝氏度)以上,都以電磁波和粒子的形式時刻不停地向外傳送能量。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太陽底下會感覺到熱的原因,太陽通過輻向我們源源不斷輸送熱量。
電磁波是以小微粒光子作為載體的。高頻率(短波長)電磁波的光子會比低頻率(長波長)電磁波的光子攜帶更多的能量。一些電磁波的每個光子攜帶的能量可以大到擁有破壞分子間化學鍵的能力。在電磁波譜中,放射性物質產生的伽馬射線,宇宙射線和X光這類電離輻射就足以破壞分子,影響人體健康。
組成我們現代生活重要部分的一些電磁場的人造來源,像電力、微波、無線電波,在電磁波譜中處於相對長的波長和低的頻率一端,它們的光子沒有能力破壞化學鍵,這些輻射我們無需擔心。
那麼就會有消費者問了,我之前檢測到家裡電器上千的輻射!其實這個檢測出來的數值是電場強度,是衡量輻射強度的一個單位。那麼電場輻射要不要擔心?
任何一條接電的電線都會產生電場,生活中的家電必定會有電場。而電場強度的大小是以伏/每米(V/m)為單位來衡量的。
電場在距離電荷或者通電的導體距離很近的時候強度最大,強度會隨著距離的增大而迅速衰減。
第一,拋開劑量談毒性都是不科學的。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生活電器都是在50Hz頻率下工作的,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以及我國環境部現行的標準,電磁輻射公眾暴露的限值是電場強度4000V/m。
曾經有媒體做過測試,日常生活中的家用電器,如檯燈,電視,冰箱等等都有一定的電場輻射,但是都遠低於國家標準的4000V/m,而且當距離電器一定距離時,輻射值則大幅度下降,不必擔心這些家用電器產生的輻射影響到人體。
(來源:江蘇公共微視新聞)
來源:https://www.jrtzb.com.cn/qiye/qc/202007/57848965.html
責任編輯:趙洋 校對: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