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Fi無線上網到底對人體有沒有危害?

2021-01-17 太平洋電腦網企業頻道

  【PConline資訊】其實這個問題可以分成2個小問:
  ·輻射對人體健康有沒有危害?
  ·Wi-Fi輻射對人體健康有沒有危害?

  分開來看的話,答案就很明確了。這裡我們並不想將「Wi-Fi產生的輻射強度不足以影響人體健康」的老俗套搬出來,而是希望傳達一個觀念:宇宙中存在的,可以被看作輻射源的物質比比皆是,Wi-Fi的無線信號只是海中沙,只不過是我們經常接觸,變得敏感罷了,僅此而已。


Wi-Fi無線路由輻射對人到底有沒有危害?

  微波爐,這件已然成為家庭必需品的小家電,卻永遠跟輻射脫不了干係,它在所有常用家電輻射排行榜上的霸主地位,和可怕的工作原理註定可以讓你感到恐懼。可即便如此,微波爐在市場上依舊賣得火熱,用戶依舊絡繹不絕,那是因為只要我們正確使用它就不會波及健康。那麼,相比輻射強度弱微波爐10萬倍的無線路由器,是不是小巫見大巫了?

  微波爐這玩意完全可以看作是一個定向的無線信號發射塔,工作電壓高,輻射強度大,但作用距離卻很短;無線路由器則恰恰相反,工作電壓要低得多,輻射強度比微波爐弱10萬倍,不過它卻是一種全向發射,作用距離相對較遠的設備。那麼,你是希望看到微波爐故障還是無線路由故障?

  ps,附贈大家一副Wi-Fi的簡要進化史:


Wi-Fi無線技術 進化史圖表

  小編上來拿微波爐和Wi-Fi輻射做對比,意在讓大家了解,不管是輻射強度本身就高的設備,還是輻射作用範圍廣的設備,只要正確使用,養成好習慣,做好預防,我們大可不必擔心它們會危及人體健康。Wi-Fi技術也在加速演進,有效降低無線信號輻射也是科研人員努力的一個方向。具體的分析和預防建議跳轉往下看吧。>>

  Wi-Fi輻射並不可怕
  至少未到危機人體健康的地步

  無線信號和光波、聲波,包括引力一樣遵循「平方反比定律」,即距離加倍,能量減少為1/4。換言之,信號強度會隨著距離的增減變化,而且幅度很大。在一般的距離上,Wi-Fi無線網絡的信號強度接近於電視信號、交流電包括各種電器和電子實體,甚至更低,弱到根本無需過度擔心。


平方反比定律 示意圖

  數據顯示,Wi-Fi無線網絡信號的波長和宇宙背景輻射的波長相同,均為12cm,沒錯,就跟你常從家電賣場工作人員那裡聽說的「一米建議」一樣,理論上只要同設備保持在1M開外,受到的輻射影響便近乎於零。波長一樣的Wi-Fi信號,同理。當然,就算設備在你身邊,也不會產生直接影響,但我們應該儘量避免長時間這樣接觸。

  電磁波譜包括了從波長非常長的無線電信號到波長極短的伽馬射線的範圍,其中就包括了可見光的波長範圍。


電磁波譜 示意圖

  眾所周知,波長短於可見光的電離射線是有害的,例如紫外線、X射線和伽馬射線。太陽光中的紫外線成分當然也是有害的,但是,波長比可見光長的非電離射線卻是無害的,這其中就包括紅外線、微波以及我們要討論的無線電波。>>

 

  Wi-Fi輻射只是潛在風險
  預防比盲目迴避更重要

  試驗人員曾經做過上百次的嘗試,想要證明無線路由器或手機產生的輻射可以危及人類健康,均無功而返。雖然事實印證Wi-Fi無線信號無法對人體產生直接威脅,但卻無法證明這是一個潛在風險,因為畢竟在我們看來它是不小的輻射源。

  將潛在風險最小化無可厚非,但對無關痛癢的事情這樣做就是做無用功,如果非要證明,就得先拿手機開刀:人們使用手機通常距腦部很近,然而你卻沒有傻到把無線路由也捧到腦袋上的地步。專家做過很多次試驗證明,打一通20分鐘的電話,人吸收的微波輻射比使用一年的無線路由還多;20臺筆記本加上2個無線路由的微波輻射才抵得上一部手機。


手機輻射不容小覷

  對於任何生活中存在的潛在風險,盲目地迴避都不如花時間在預防上。如果你對無線信號的輻射非常敏感,那就請和無線路由器保持1米或更遠的距離吧,另外最好把在腿上用筆記本的毛病改一改。雖然小編也常年生活工作在各種水深火熱的無線信號輻射網下(誰又不是呢?),但是好習慣是可以養成的,與其面對風險,不如在它潛在的階段就給與預防,所謂防患於未然。


壞習慣是養成的,但幸運地是你還可以改

  在微波爐問題上,小編再補充一下~你之所以敢肆無忌憚地用微波爐熱東西,是因為它的設計就在於箱體可以很好地防止微波洩漏。在熱東西的時候,保持1米距離就可以了。打開微波爐門沒有危險,因為那時候磁控管會停止工作,但是,如果微波爐出了故障而且還在繼續運轉,門開著就不要傻到拿自己身體的某個部位去做實驗了。>>

  完美迴避Wi-Fi輻射的4點建議(如果你能做到的話)

  1、回歸有線;
  2、聽說過「法拉第籠」嗎,那玩意基本上就是一個翻過來的微波爐,你不妨造一個,但最好保障它能隨身攜帶,而且最好能把你家也包起來;


「法拉第籠」示意圖

  3、鋁箔可以起到簡易的法拉第籠效果,你可以用鋁箔把手機或無線路由罩住,但或許你會經常聽到電話裡傳來「您所撥打的電話暫時無法接通」,「沒有可用的Wi-Fi網絡」,沒有顯示?那說明沒有效果唄,直到顯示為止……另外據說,被稱作TF200型的熱防護絕緣材料和Celotaex纖維板同樣可以起到法拉第籠的效果;


你肯定聽說過防輻射貼,雖然這東西看上去就不靠譜

  4、遠離家人,遠離鄰居,遠離任何人,如果你可以做到的話。因為他們之中一定有人依賴著Wi-Fi或在使用其他帶著高輻射的設備;

  第1條貌似是個好辦法,而且還能避免丟包,提高網速和網絡穩定性。還沒有Wi-Fi無線技術的時候,人們不是照樣用固網,插網線嗎,相比其他3條,或許你可以回歸有線上網,當然,如果你真的可以做到的話。>>

  相比成年人,兒童更易受輻射影響

  世界衛生組織就輻射問題進行了長期深入研究,得出這樣的結論,「在過去30年間,大約有25000篇關於非電離輻射的生物學影響和醫學應用的文章發表。除了一小部分堅持要進一步研究的人,剩下的已經去做更有意義的事了」。

  在這些已經發表的文章中,最終產生影響力的,都有一個不謀而合的觀點,「不存在任何證據表明暴露在低強度的電磁場中會危害健康。」,但專家也提醒,實驗和調查結果表明(讓兒童和成年人使用10年以上手機後的影響),雖然差距並不大,但兒童較成年人更易受電磁輻射影響,這是事實。


相比成年人,兒童更易受到電磁輻射影響

  小結

  你可以對輻射敏感,甚至患上強迫症,可以想盡一切手段降低Wi-Fi的信號輻射,也可以一鼓作氣離開網際網路,甚至不再用任何家用電器。但我要通知你的是,很不幸,你迴避的輻射恐怕只是你「看到的」,而真正容易被忽視,產生威脅的卻是那些「看不到的」,只有瘋子才會和「不存在的」東西較勁。而且,你考慮過家人、社交,你的生活工作了嗎?如果這些你都離不開,還是敞開胸懷大方地迎接它們吧。[返回頻道首頁]

相關焦點

  • Wi-Fi賜予我電量吧——MIT的「真」無線充電設備
    自2012年Nokia首次推出Qi標準無線充電(即磁感應無線充電)手機Lumia 920開始 [1],「無線充電」作為一項吸引眼球的新功能,如今已是不少旗艦手機的標配。雖然已經應用多年,大眾似乎對這一新技術並不感冒。究其原因主要是這一充電手段並不能完全擺脫充電頭和插座的依賴,比起傳統的「線充」,目前的「無線充電」還需要多帶一個需要插電的無線充電基板,所以也被一些媒體稱為「華而不實的噱頭」。
  • 我們都錯了 Wi-Fi的縮寫不是它
    客戶是個美國人,他愣了一下,說自己不清楚,但推測應該是wireless fidelity,和 hi-fi結構相同。我慚愧地低下了頭,作為設計師整天說hi-fi lo-fi prototyping,怎麼就沒想到是wireless fidelity呢。但反省過後,我開始質疑(客戶)了,Wi-Fi真的是wireless fidelity的縮寫嗎?
  • 5G Wi-Fi如何設置 網速更穩定
    以您自己路由器的設置方式為準)打開5Wi-fi。如果關閉無線功能,則可以關閉5gwi-fi。用更少的人設置Wi-Fi頻道和頻道帶寬一般來說,如果5GHz附近的人很少,則可以使用149、153、157、161和165。事實上,路由器可以支持超過這些通道。
  • Wifi信號對孩子危害有多大,今天來聊聊無線的輻射的危害
    提起無線路由器,估計大家都不陌生。但是當家裡有了寶寶,每天讓他「覆蓋」在無線網絡之中,會不會對他的身體有危害呢?如果有,危害到底有多大呢?無線路由器、無線網卡的輻射量——沒有你擔心的那麼可怕WLAN無線網卡的發射功率一般在40mW左右,而且離人體的距離也比較遠,不像手機一樣貼在身體上,到達人體一般都不到1mW。無線網絡中另一個對人體的輻射來自發射無線信號的路由器,但無線路由器的發射功率一般都不超過100 hW,對人的影響要小得多。
  • 巧用啤酒罐自製Wi-Fi信號放大器
    感謝淘金幣首頁的投遞以下圖片教你如何用一隻啤酒鋁罐自製wi-fi信號放大器.管用嗎?一試便知.
  • 筆記本無線網絡找不到無線網絡
    隨著無線網絡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了「低頭族」。對於他們來說,無線網絡已經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尤其是在周末,很多人利用無線網絡來消磨他們的閒暇時間。但我相信很多朋友在家裡使用筆記本電腦上網時會遇到,但突然無法搜索無線網絡,讓這隻親密的兔子為大家分析一下筆記本電腦無線網絡找不到原因和解決辦法,希望能有所幫助。其原因幾種情況:忘記打開筆記本電腦的wi-fi卡或無線開關。2. 無線路由器的設置有問題。
  • 0配置上網神器,專治大戶型WiFi不靈!
    其實看到這組數據時真的很有共鳴,我就是那種一秒都不願等的主。現在的家一共170平,而且因為習慣邊玩電腦邊隨意走動,所以家裡幾乎所有的上網設備都是靠wi-fi支持噠,手機、平板、電腦,還有兩個客廳和臥室的電視盒子,林林總總加起來有10來個設備,再加上家裡房間隔斷多,經常會碰到wi-fi速度特卡,於是就懷疑是被某個信號很強的設備佔了網速,或者被人偷網。
  • 水垢對人體到底有沒有危害?
    1.水垢對人體是否有害?水垢,我們通常稱其為「水鹼」。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鎂等。實際上,醫生給病人補鈣的主要藥物之一就是碳酸鈣。在我國在《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條文裡,允許水中含有一定量的碳酸鈣。但是,水垢對人體到底有沒有危害?
  • Wi-Fi控的「理想國」—全無線工作環境
    在相當長的時間裡,Wi-Fi一直作為「有線的補充」而無法衝破線纜穩定、高速的陰影,正如2000年網際網路泡沫的破裂並沒有澆滅網際網路的普及一樣,Wi-Fi作為網絡的「共生」一直在家庭網絡、企業WLAN,或是城市公共設施中自然生長著。  IBM是最早倡導移動辦公的全球性企業之一,今天IBM已經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員工移動辦公。
  • 手機直連馬斯克衛星Wi-Fi上網?你想多了
    任由謠言擴散的話,估計將有一大波釣魚熱點在靠近你~~~有人調侃,用「Tintin A」、「Tintin B」這樣的名字做釣魚熱點,應該可以吸引很多人上當,而且上當時還欣喜萬分,免費上網,輕鬆fanqaing……
  • Wi-Fi輻射危害真的很大嗎?
    電磁波波長有長有短,相應的頻率就有低有高,會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就取決於能量的高低。生活中低強度電磁波的輻射,是不會導致身體損害的。Wi-Fi輻射有危險嗎?Wi-Fi是無線保真技術Wireless Fidelity的縮寫。Wi-Fi其實就是一個小的區域網,主要做數據傳輸。
  • 目前的無線充電技術對人體是否有很大的危害(二)
    打開APP 目前的無線充電技術對人體是否有很大的危害(二) 電瓶修復技術中心 發表於 2020-11-12 10:53:24
  • Wi-Fi探針是什麼原理介紹 怎麼有效防範Wi-Fi探針方法
    這世上有沒有神不知道,但昨晚央視315晚會上曝光的一種名為Wi-Fi探針的技術,就能做到上面這種精準用戶窺探,無處不在的監視著你的一舉一動,並且這一切都是在你完全不能察覺的情況下實現的。洩密的,竟是你每天形影不離揣在口袋或包包裡的智慧型手機!
  • 目前的無線充電技術對人體是否有很大的危害(三)
    打開APP 目前的無線充電技術對人體是否有很大的危害(三) 電瓶修復技術中心 發表於 2020-11-13 15:01:36
  • 正經答疑:Wi-Fi、咖啡和泡菜,到底誰對身體更有害?
    最近小編看到一則歡樂的新聞:國外不是一直有人害怕Wi-Fi信號對人體有害嗎?問題來了,Wi-Fi信號對人體到底有沒有傷害呢?Wi-Fi無處不在首先要說明下Wi-Fi信號到底是什麼。(請打開中學物理課本)Wi-Fi信號是一種頻率在2.4GHz-5GHz的電磁波,和陽光沒有本質上的區別,都屬於電磁波中的微波波段,電磁波的頻率越高穿透力就越強,可見光的頻率是Wi-Fi的十幾萬倍……
  • 【福安科普】Wi-Fi輻射影響胎兒還能殺精?
    現在很多人到了陌生的地方,要問的第一件事就是:有Wi-Fi嗎?人們一邊享受Wi-Fi帶來的便捷的網絡連接,一邊也心存疑慮, Wi-Fi信號這麼強,幾層牆壁都能穿過去,那它會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焦點訪談》:無線連接連了禍?
  • Wi-Fi到底是什麼?一篇文章帶你全方位了解Wi-Fi的前世今生
    WiFi到底該怎麼寫?Wi-Fi早期使用了這樣的廣告語——「無線保真(Wireless Fidelity)的標準」。這主要是參考了音頻裡面Hi-Fi(High Fidelity)的叫法。但是實際上,Wi-Fi並沒有任何的意思,不是任何單詞的縮寫。Wi-Fi聯盟(成立於1999年,作為一個擁有WiFi商標的行業協會),確定其正式的名稱為「Wi-Fi」。Wi-Fi聯盟不承認「WiFi」,「Wifi」,或「wifi」等字眼。
  • 無線路由器產生的輻射對人體健康危害?真的假的?
    但在另一方面也引發了一個問題,跟人手一個手機產生的輻射會不會影響人的身體一樣,很多人也想知道,產生WIFI的無線路由器會不會產生輻射危害到人體的身體健康。與人體貼身的手機相比,人們可不會常常把無線路由器「背」在身邊。通過手機和無線路由器的輻射量的對比,大家應該就能夠清楚問題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