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福安」微信開通【福安科普】頻道。該頻道由福安市科協主辦,將精心選擇貼近公眾需求、貼近生產生活的科普知識,讓您能更簡單、快捷和方便地了解科技動態和最具時效性的技術信息。
您可以從「今日福安」微信首頁下方「微官網」進入,也可以直接掃描以下二維碼進入【福安科普】頻道,更可以點擊底部「閱讀原文」直接進入。
現在很多人到了陌生的地方,要問的第一件事就是:有Wi-Fi嗎?人們一邊享受Wi-Fi帶來的便捷的網絡連接,一邊也心存疑慮, Wi-Fi信號這麼強,幾層牆壁都能穿過去,那它會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焦點訪談》:無線連接連了禍?
因擔心輻射影響胎兒 住戶求鄰居勿用Wi-Fi
前不久,福州晉安區一位網友稱發微博稱,一戶人家因家人懷孕逐門逐戶要求鄰居不要使用無線路由器。這條微博被迅速轉發上萬次,就連多家國內知名媒體也紛紛轉發,不少孕婦對Wi-Fi信號輻射憂心忡忡。
網絡瘋傳阿根廷科學家證實Wi-Fi輻射殺精
而另外一條「Wi-Fi殺精於無形,精子DNA受損嚴重」的微博更是在網上瘋傳。傳聞稱,阿根廷研究人員將29名男子的精液放在距離連接Wi-Fi的筆記本電腦旁,發現4小時後25%的精子停止活動;若將精液放在離電腦較遠的地方,則只有14%的精子停止活動;若放在關閉Wi-Fi連接的電腦旁,則不會產生影響。
△Wi-Fi電磁波波段
Wi-Fi屬於非電離性輻射 強度不到手機一半
據了解,Wi-Fi無線上網使用的電磁波波段一般是2.4GHz到5GHz,民用級為2.4 GHz,和手機使用的射頻電磁波波段比較接近,屬於非電離性輻射。
第三方獨立檢測機構摩爾實驗室的射頻實驗室主管彭華睿表示,在Wi-Fi路由器最大發射狀態下檢測結果是14.32dbm(約等於25毫瓦),而通常手機是在33dbm左右,連它的一半都不到。
△線蟲實驗
線蟲實驗證明Wi-Fi對人體並無影響
軍事醫學科學院是中國研究輻射的權威研究機構,軍事醫學科學院放射與輻射醫學研究所研究員張成崗介紹,秀麗線蟲對環境變化非常靈敏,是一種理想的模型生物。因此他將Wi-Fi放置在距離秀麗線蟲非常近的地方,對它持續輻射30分鐘並觀察。
張成崗介紹,當Wi-Fi打開之後,瞬間值到200伏每米,但持續時間非常非常短,很快就進入穩定期,平均值是31.9伏每米。實驗中,線蟲行動非常自如、正常,因此並沒有因為Wi-Fi信號出現行為異常。
中國Wi-Fi輻射強度標準更為嚴格 實驗結果均屬安全範圍
據專家介紹,人體所能承受的最大Wi-Fi輻射強度,需參照國際上對於電磁輻射劑量的安全標準。
目前國際上有兩大主流標準,一個是ICNIRP標準,它是國際非電離輻射防護委員會發布的標準;另一個標準是美國的IEEE標準。
而中國所採用的標準比上述兩種更為嚴格。比如,在900MHZ頻段上,中國規定的公眾照射上限為40微瓦每平方釐米,而歐盟標準為450,美國為600;在1800MHZ的頻段上,中國規定的公眾照射上限為40,歐盟為900,美國為1000。
而記者在摩爾實驗室裡取得的Wi-Fi輻射最大值遠遠低於國家標準,屬於安全範圍。
無證據表明Wi-Fi輻射對孕婦有害 殺精實驗設計不科學
張成崗表示,目前整個國際的學術研究都沒有數據能夠得出Wi-Fi輻射對孕婦有害的結論。專家還稱,電磁波不是直線傳播而是通過電磁場產生作用,無處不在,因此孕婦穿防輻射服意義不大。
另外,張成崗認為阿根廷科學家有關Wi-Fi殺精的實驗設計不科學,是讓精子細胞遠遠脫離體內的正常環境所導致的問題。
來源/央視新聞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科普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