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無線充電技術對人體是否有很大的危害(三)

2020-11-28 電子發燒友

目前的無線充電技術對人體是否有很大的危害(三)

電瓶修復技術中心 發表於 2020-11-13 15:01:36

後來發現了宇宙射線,人們再一步認識到了電磁的作用,如果不是地球這個強大的磁場,宇宙射線將殺死人類以及大多數生物,可以說,人類本身就生活在電磁保護中,如果地球磁場消失,人類將面臨滅絕的危險。

說到輻射,電磁波發射塔輻射最強,大家都知道,輻射強度「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隨著距離的增加而迅速減少,那麼生活在發射塔附近的人,早就應該得癌症、甚至更厲害的疾病了吧?但調查發現:生活在發射塔附近的人,並沒別的地方在疾病方面有什麼異樣。而很多醫療設備中,都是電磁極大的輻射強度的,核磁共振、電磁治療儀等,都是利用的強大的電磁波。

那麼,電磁波就沒有危害了嗎?為什麼有些書上說電磁波有危害呢?電磁危害論的再次提起,與20世紀發現的基因變異有極大的關係。

經實驗發現:極高頻率的電磁波,能引起基因變異,這一發現忽然被醜化,一夜間那些知識淺薄的、又想顯示自己有知識的人,大量宣傳,造成了人們談輻射色變的情景,這與一些小媒體的無知是分不開的。

那麼,電磁波就沒有危害了嗎?不,還是有的。實際上,我們談到的電磁危害,大部分情況下是指的電磁兼容的危害,就是說幹擾,但有些人把概念弄混了。

既然電磁波真的有危害,能引起基因變異,那麼怎麼知道我的電磁波有沒有危害呢?請記住:「頻率超過6GG的電磁波,可引發某些基因變異」,就是說,只有6GG以上的電磁波,才能真正的對人體有害。6GG以下的頻率,沒有直接的證據對人體有害,但還是有某些科學家認為一些頻率「有可能有危害」,而另一些科學家認為「沒有危害」,這就是另一個領域:有爭議的領域,這是一個頻率段。另一個頻段,是公認沒有危害的頻段。(具體頻段略)如果有興趣,大家可以一起談談,謝謝。

fqj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目前的無線充電技術對人體是否有很大的危害(二)
    打開APP 目前的無線充電技術對人體是否有很大的危害(二) 電瓶修復技術中心 發表於 2020-11-12 10:53:24
  • 目前的無線充電對人體是否有很大危害?(連載3)
    那麼,電磁波就沒有危害了嗎?為什麼有些書上說電磁波有危害呢?電磁危害論的再次提起,與20世紀發現的基因變異有極大的關係。那麼,電磁波就沒有危害了嗎?不,還是有的。實際上,我們談到的電磁危害,大部分情況下是指的電磁兼容的危害,就是說幹擾,但有些人把概念弄混了。
  • 紅外無線充電技術亮相:可支持數米距離傳輸,能量幾乎無損失
    摘要:眾所周知,目前市場上廣泛應用的無線充電設備基本都是基於電磁感應技術的,這種無線充電技術僅適用於短距離的無線充電,因為其不僅要求接收端與發射端之間的間隔距離非常小,同時對於擺放的位置也有較高要求。比如蘋果新推出的Magsafe無線充電器,就是通過磁吸與iPhone 12的無線充電接收端進行緊緊貼合併精準對位。
  • 無線充電各種原理方案的比較 無線充電的技術瓶頸
    目前,實現無線電力傳輸主要有以下四種方式: 電磁感應方式 簡單地講,電磁感應方式即利用電流通過線圈產生磁場從而實現近場無線供電。展開來說,電磁感應充電的設備,類似於變壓器,在發送端(供電端)和接收端(受電端)各有一個線圈,發送端線圈連接有線電源產生磁場,接收端線圈感應發送端的磁場從而產生電流給用電設備。
  • 無線充電的電磁輻射有多強?微波爐為何能給手機充電
    手機的普及讓我們告別了電話線,藍牙的普及讓我們告別了耳機線,WiFi的普及讓我們告別了網線,如今,無線充電技術的推廣與應用,讓我們開始擺脫已然束縛了多年的充電線。科技讓我們愈發地生活在一個"無線"的時代,未來,我們也許可以隨時隨地為手機充電,如同使用WiFi一樣。
  • 無線充電器輻射汙染對人體危害多大?
    大牌手機無線充電功能的加入,讓無線充電技術漸漸被大眾所知,這個不是什新奇的技術,卻很多人對它還不了解。其中一點就是無線充電有無輻射的問題。有網友甚至說:「無線充電器的輻射比手機網絡輻射還要大?」那麼,看似高科技的無線充電器,我們在日常使用的時候,到底會帶來多大的輻射呢?會不會傷害我們的健康安全?下面就和大家細細聊聊。
  • 電動汽車電池輻射是否對人體有危害
    電動汽車電池輻射是否對人體有危害 發布時間:2020-09-16 10:57:50 原創 來源:中華網 閱讀:63
  • 韓聯社:韓國世宗大學研發出一種基於紅外線的手機無線充電技術
    IT之家11月24日消息 據科技日報援引韓聯社日前消息稱,韓國世宗大學研究團隊開發成功一種基於紅外線的手機無線充電技術。據介紹,這種紅外線充電使用半導體光放大器件產生的高功率紅外光線,是一種真正的遠距離無線充電技術。
  • 無線充電黑科技:磁共振技術
    繼共享單車後,共享充電寶成為又一個備受資本追捧的「風口」。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院數字所的無線充電創新團隊,他們正研發一種高效率的無線充電「黑科技」,這支團隊由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終身教授,IEEE Fellow王曉東帶領,核心成員有六名博士,均有研究無線通信和電子電路的背景。團隊依託深圳先進院數字所,專注於磁共振針對小功率應用場景的技術研發、產品定製。
  • 紅外線手機無線充電技術:不產生電磁波 能量幾乎無損失
    試想下,如果你的手機進入某個區域,直接就能無接觸的充電,這是不是很科幻?據韓國媒體報導稱,韓國世宗大學研究團隊開發成功一種基於紅外... 試想下,如果你的手機進入某個區域,直接就能無接觸的充電,這是不是很科幻?
  • 高通Halo無線充電系統設計原理解析(高通Halo無線充電工作原理)
    目前市面電動以及混動車型所採用的鎳氫電池、鋰離子電池、甚至鉛酸電池幾乎都可以通過Halo進行充電。本文主要高通Halo的概念,Halo的安全性以及高通Halo的感應大功率無線充電工作原理發展前景,一起來看下文。        Halo是什麼?
  • Wi-Fi無線上網到底對人體有沒有危害?
    【PConline資訊】其實這個問題可以分成2個小問:  ·輻射對人體健康有沒有危害?  ·Wi-Fi輻射對人體健康有沒有危害?Wi-Fi無線路由輻射對人到底有沒有危害?  微波爐,這件已然成為家庭必需品的小家電,卻永遠跟輻射脫不了干係,它在所有常用家電輻射排行榜上的霸主地位,和可怕的工作原理註定可以讓你感到恐懼。
  • 紅外線無線充電技術開發成功 不接觸遠距離工作、能量幾乎無損失
    打開APP 紅外線無線充電技術開發成功 不接觸遠距離工作、能量幾乎無損失 雪花 發表於 2020-11-24 09:20:27
  • 無線充電原理詳解及最新充電技術
    每次要幫手機、電腦,或者其他各種電器充電時,總是要接一條充電線,充電線一多,還常常接錯,實在非常麻煩。幸好,現在愈來愈多的電子產品,開始使用無線充電的技術了!
  • 科學範|無線充電之路
    該公司主要研發無線輸電技術,已經與汽車製造商奧迪、寶馬、克萊斯勒、捷豹、日產和豐田合作。2009年,WiTricity公司的新技術由CEO Eric Giler在牛津舉辦的TED大會上展出。這次大會上,其展示了對一臺電視和三部手機進行同時無線供電。二、無線的傳輸之道無線供電的歷史就介紹到這裡,下面我就來看看這個過程到底是怎麼完成的。
  • 電動汽車無線充電電磁安全性的最新研究進展
    電動汽車(EV)以其清潔節能、低噪聲、起步平穩等特點受到了廣泛關注,而無線充電技術具有安全、便捷等優點,是電動汽車供電技術未來發展的趨勢之一。但是,隨著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的推廣,其安全問題也勢必會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之一,在安全性問題中,電磁洩漏是亟待研究和解決的問題。電磁洩漏與能量的有效利用、人體健康等都直接相關。
  • 5米無線充電射頻技術成真
    有分析師指出,iPhone 8除了會將現有5V1A充電器升級為5V2A之外,還會支持無線充電方式。這意味著iPhone 8充電便可以擺脫數據線的束縛,無線充電市場也將迎來一個新的高潮。近日,高度集成電源管理、AC/DC電源轉換、充電和藍牙低功耗技術供應商Dialog半導體公司與Energous聯合推出了下一代RF無線充電解決方案–WattUp。
  • 線圈感應式無線充電系統設計方案
    無線充電是指具有電池的裝置透過無線感應的方式取得電力而進行充電,其方便性可以讓消費者願意支付額外的費用購買無線充電相關產品;因為有商機才會有廠商願意投入相關產品開發,目前可以知道非常多知名品牌廠商已經將無線充電這個功能列入新一代的產品的規格之一
  • 特斯拉效應引發無線充電革命
    編者按:短期內無線充電技術還不太可能應用在電動汽車之上。目前無線充電技術的效率和傳輸功率還很低,只能滿足小型消費設備的充電需求,距電動汽車的電能需求還甚遠,且當傳輸功率提升之後,隨之而來的還有電磁輻射等設備安全和人體健康相關的新問題湧現。
  • 首部國標出爐 無線充電前景無限
    「無線充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決電動汽車用戶的『充電焦慮』。而且,電動汽車無線充電國家標準有利於解決無線充電技術標準不同、無據可依、各自為戰的局面,掃除種種障礙,加速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和市場的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