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古生物學家陳丕基去世,曾解開中華龍鳥的身世之謎

2021-01-22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他,打破了恐龍和鳥類之間最重要的一道障礙,澄清了「中華龍鳥」不是鳥,而是恐龍。他參與的著作《中國的葉肢介化石》,完成了我國葉肢介學科的奠基工作。因痴迷於白堊系研究,他被同行稱為「陳白堊」。他是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古生物學家陳丕基。

  7月9日,因病醫治無效,陳丕基在西安逝世,享年83歲。「老師生前最記掛的是熱河生物群古氣候的研究進展。」陳丕基的學生、南京古生物所研究員李罡告訴現代快報記者。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劉靜妍 胡玉梅

  他讓世人知道:鳥類是恐龍的後代

  鳥兒是恐龍的後裔?最直接的證據,便是中華龍鳥。它有羽毛,卻是恐龍。而最早指出中華龍鳥是恐龍的人,便是陳丕基。

  「陳丕基老師首次提出中華龍鳥是一種帶羽毛的恐龍,打破了恐龍與鳥類之間最重要的一道障礙。之後的科學家最終證實恐龍沒有滅絕,鳥類是恐龍的後代。」南京古生物所綜合處處長陳孝政說。

  1996年,在我國遼西熱河生物群發現帶毛恐龍化石——中華龍鳥。一開始,科學家們對它存有「誤會」,認為是鳥。1998年,陳丕基、董枝明、甄朔南合作在英國《自然》雜誌上發表論文《中國義縣組一個保存完美的獸足類恐龍》。這篇文章完成了對中華龍鳥分類學的修訂,澄清了中華龍鳥不是鳥,也不是鳥類的直接祖先,而是全身被覆原始羽毛的獸足類恐龍。

  這篇論文引起全球關注,並於2000年9月25日獲得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ISI)在北京頒發的「經典引文獎」,這是1981-1998年的18年間被SCI和SSCI刊物接收發表的20萬篇中國論文中選出213篇具有高影響力論文之一,是當時國內地學和生物學領域唯一入選論文。

  中華龍鳥的橫空出世,標誌著恐龍研究的一個新起點,為後來的鳥類起源研究提供了關鍵信息,可以說是一個裡程碑式的發現。

  心系科研,一直牽掛研究進展

  1955年,陳丕基考入北京大學地質系,學習地層古生物專業。1960年,進入南京的中國科學院古生物研究所,也就是現在的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從大學開始算起,他從事地質工作已65年,南京古生物所也是他陪伴了一甲子的地方。「老師對南古所感情很深。」李罡說。

  李罡是陳丕基的學生,1990年從北京大學畢業以後,便跟著陳丕基攻讀碩士和博士。李罡說,老師一生都奉獻給了科學研究。陳丕基多項研究成果獲國家級獎項,與導師張文堂和師弟沈炎彬合作編著的《中國的葉肢介化石》完成了我國葉肢介學科的奠基工作,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與周志毅合作主編的《塔裡木生物地層和地質演化》一書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一等獎;他還對郯廬斷裂的大平移時間、塔裡木——華南地塊與華北地塊的碰撞有獨到見解……

  「我老師學問很深,取得過很多重要研究成果,是我仰慕的人。」在李罡的記憶中,陳丕基不僅做學問非常嚴謹,而且說話慢條斯理,從沒發過脾氣,但對學生要求卻很嚴格。

  儘管年事已高,身體也不大好,但陳丕基依然堅持關注著項目進展,「他一直把學科推進放在心上,不計較名利。」李罡和現代快報記者說,退休後,老師還堅持上班。最後一次上班是去年10月,是為了關心「熱河生物群及其地層研究」的進展,這也是他一直牽掛的事。

  「熱河生物群是1.25億年前的生物群,當時的古環境如何?這是我和老師、瑞典學者正在進行的科研項目。老師一直很關心這個項目,還叮囑我們,最好能發表。可惜,他沒能等到論文發表。」李罡說,他們會努力完成老師這個未了的遺願。

相關焦點

  • 著名古生物學家陳丕基逝世,他讓世人知道鳥兒是恐龍後裔
    △陳丕基   他參與的著作《中國的葉肢介化石》,完成了我國葉肢介學科的奠基工作。因痴迷於白堊系研究,他被同行稱為「陳白堊」。   他是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古生物學家陳丕基。△中華龍鳥化石   每天,我們都會聽到鳥鳴。這些披著羽毛的鳥兒,它們其實是恐龍的後裔。最直接的證據,便是中華龍鳥。它有羽毛,卻是恐龍。而最早給出中華龍鳥是恐龍這個答案的人便是陳丕基。
  • 中華龍鳥---恐龍身上的第一縷毛髮
    中華龍鳥的命名者季強細細端詳化石,這個生物體態很小,長度大約70釐米,寬大約50釐米,樣子就像是一隻奔跑中的野雞。與雞不同,化石中保存的動物外形更像恐龍,它的嘴中長有銳利的小牙齒,前肢短小,後肢長而粗壯。化石中動物的尾巴特別長,共有50多節尾椎骨組成,長度甚至超過了全身的一半。在季強眼力,最吸引他的是化石中從頭部到尾披覆的一層像毛髮一樣的皮膚衍生物。
  • 秦可卿的身世之謎
    秦可卿的身世是一個謎。 《紅樓夢》裡只對關鍵之處進行了點睛式的描述,並沒有詳細的分析。那麼,秦可卿身上到底隱藏了什麼秘密?她到底影射了誰?如果我們把小說的作者聚焦於愛新覺羅.弘時,讓時間迴轉到1722年12月中華大地發生的一件大事,我們就不難發現,原來秦可卿背後隱藏著他!
  • 解開怪誕蟲身世之謎
    怪誕蟲外形特徵怪誕蟲與歐巴賓海蠍一樣,生活於大約5.3億年前的海洋之中,最早發現於加拿大,是寒武紀最著名的動物。頭很小,軀幹背側具有7對斜向上生長的強壯的長刺。他說這個發現有助於寒武紀原始生物的研究,節肢動物進化的未解之迷可能由此解開。怪誕蟲雖然有一對單眼,但估計只能感光,視覺非常差。環狀分布的帶刺牙齒有助於進食浮遊生物。怪誕蟲名字來歷這個名字的詞源是「離奇的白日夢」。
  • 古生物學家告訴你恐龍到底是什麼顏色的?
    圖註:中華龍鳥的化石,圖片來自網絡1996年,古生物學家研究了來自中國遼寧省的一塊恐龍化石,發現這種恐龍竟然長著羽毛。第一種被還原顏色的恐龍正是來自於我們中國的第一隻長羽毛的恐龍——中華龍鳥。中華龍鳥的化石發現於1996年,它可是我們發現的第一種長羽毛的恐龍。不誇張的說,中華龍鳥的發現又一次顛覆了我們對於恐龍的傳統認識,原來恐龍也可以是毛茸茸的。中華龍鳥是一種小型恐龍,體長約1米,體重約3公斤。化石上的羽毛痕跡顯示中華龍鳥長有絲狀毛髮,屬於柔軟的原始羽毛。對於中華龍鳥的研究並沒有結束。
  • 一次意外解開了,魔術師程連蘇身世之謎!
    清末,有名著名的魔術叫朱連魁是天津人,說話口吃。朱連魁經常在國外表演,喜歡身穿朝服馬褂,清裝打扮。美國著名魔術家威廉.魯濱遜非常崇拜中國魔術家朱連魁,不但自己從節目、服飾上全盤中國化,連名字也改為「程連蘇」。後來程連蘇發揚名世界,他原來的名字卻被人遺忘了。
  • 鳥類祖先竟是鱷魚 著名古生物學家周忠和在肥演講
    昨日上午,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著名古生物學家、孔子鳥化石發現者之一的周忠和教授,在安徽省地質博物館,給數百位聽眾帶來了一場探古尋今的科普講座。中國古人類來源學界還有爭議20日,池州東至縣華龍洞東至人發掘引起全世界關注。昨日,剛從華龍洞回肥的周忠和院士,給聽眾講解《達爾文進化論與古生物學》課題。
  • 鳥與恐龍的關係之謎
    這就是後來引起人們關注的「始祖鳥」和「中華龍鳥」 。 隨著研究的深入,古生物學家發現始祖鳥和中華龍鳥實際上是一種較為原始的小型獸腳類恐龍。過去,人們認為羽毛是鳥類所特有的,但現在卻發現這些會飛的小型獸腳類恐龍也長有羽毛。這樣,就不能用羽毛來作為鳥類的鑑定特徵了。許多人不禁感到疑惑,鳥與恐龍到底有什麼關係呢?難道鳥類是由小型獸腳類恐龍進化而來的嗎?
  • 她天生紅色面痣,為了解開身世之謎,入仙門、踏上仙途!修仙文
    她天生紅色面痣,為了解開身世之謎,入仙門、踏上仙途!修仙文看小說是現在人們都比較喜歡的休閒方式,在網絡迅速發展的時代,小編也加入了書蟲大軍,接下來就和大家安利4本超級爽的修仙小說,她天生紅色面痣,為了解開身世之謎,入仙門、踏上仙途!
  • 中國版「侏羅紀公園」,中國龍鳥發現地,天價古生物化石隨處可見
    自從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這裡吸引全世界各地的古生物學家前來這裡考察。因為在這裡發現了一個熱河生物群。在中生代的晚期,也就是距今0.8~.065億年前,這裡充滿了朝氣,這個時候的生物百花齊放,有著大量今天生物的始祖們,以及中生代特有的品種。在化石博物館參觀的時候,你可以通過這些已經在歷史的長河中所凝成的化石裡,看到一億年前的生物活潑而有生氣的模樣。
  • 1億9960萬年前的超級英雄,蝙蝠俠是「中華龍鳥」,食蜥王龍死侍
    1億9960萬年前的超級英雄,蝙蝠俠是「中華龍鳥」!1億9960萬年前的超級英雄,神奇女俠~!1億9960萬年前的超級英雄,綠巨人~!1億9960萬年前的超級英雄,鋼鐵俠~!1億9960萬年前的超級英雄,蝙蝠俠是「中華龍鳥」~!1億9960萬年前的超級英雄,小丑~!
  • 樹人格魯特身世之謎終於揭曉,暗藏神力幫助雷神生剛滅霸
    其實格魯特有一些謎團始終沒有解開,《復聯3》中為了給雷神鍛造新的武器,正在青春期的格魯特毅然決然的砍下自己的手,並且成功的鍛造有著神力的風暴斧,不過要知道矮人星以鍛造武器文明,製造的武器都是宇宙級別的神器,每個零件都要暗藏神力,所以格魯特的手臂能與斧身無縫結合必然有著秘密的聯繫。
  • 美頜龍科:美頜龍,中華龍鳥,中華麗羽龍,華夏頜鳥,侏羅獵龍
    美頜龍的近親(如中華龍鳥、中華麗羽龍)的化石都覆蓋者構造簡易的絨羽,顯示美頜龍也可能有類似的原始絨羽。沒有原始羽毛覆蓋的模型圖。華夏頜龍Huaxiagnathus,有時亦譯為華夏龍,但為避免與鴨嘴龍類的華夏龍混淆,通常不被使用。生存於下白堊紀的中國,最大標本的身長約1.8米,大於美頜龍。
  • 古生物學家發現1500萬年前的奇特花朵,或可解開花的演化之謎
    百餘年來,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深入人心,但是花朵是如何演化的卻一直是進化生物學家的難解之題。近日,中國、西班牙古生物學者在約1500萬年前的琥珀化石中發現一種奇特的花。研究者們將之命名為「丁氏花」,以紀念我國著名數學家丁石孫先生。
  • 中華龍鳥起飛的地方——朝陽的春天
    我們這裡最出名的還是中華第一神鳥,就是我們的龍鳥化石。但是可惜更多的人知道龍鳥化石,卻不知道我的家鄉,但我相信隨著家鄉的發展,會叫越來越多的人知道的,朝陽的春天也不會變得遙遠。我是15年回到的家鄉,作為一個攝影師我經常帶著我的相機去掃街,記錄這家鄉的每一條街,每一處風景。這個月隨著氣溫回升,我們東北的春天來了,滿街的花開煞是好看。
  • 世界十大最著名恐龍排名,中華鳥龍全身顏色最多、滑齒龍生活在海洋裡
    1、中華鳥龍 中華鳥龍是科學家發現的第一種化石中帶有羽毛的恐龍,它是現在發現的恐龍中全身顏色最多的恐龍。 中華龍鳥生存於距今1.4億年的早白堊世。1996年在中國遼西熱河生物群中發現它的化石。開始以為是一種原始鳥類,定名為「中華龍鳥」,後經科學家證實為一種小型食肉恐龍。
  • 人類一敗塗地手遊:古堡巨物身世之謎揭曉!2張新圖也提上日程了
    前言:最近人類一敗塗地手遊版,人類跌落夢境的官方公布了兩條信息,一條揭曉了黑暗地圖中古堡巨物的身世之謎,算是對遊戲彩蛋的權威解釋,一條則是人類跌落夢境的後續更新計劃,對咱們玩家來說非常重要。身世大有來頭,曾被多次改編成電影《科學怪人》作為第一部科幻小說,他的歷史地位不言而喻,曾被許多導演改編成電影上映,所以大家千萬別覺得他被綁著,就是個無足輕重的小角色,這位古堡裡的科學怪人身世大有來頭。各位小夥伴今後在玩黑暗地圖時,可以去古堡裡專門搜尋科學怪人,聚集朋友們跟他合照,當然也可以選擇獨自享受與名人拍照的快樂。
  • 基因測序解開黃魚之謎
    這些大黃魚的「身世之謎」引發各方關注——它們是養殖箱裡的「逃網之魚」還是實實在在的野生黃魚?水產業界和專家們對此充滿了好奇。  11月30日,記者陪同浙江海洋大學陶震博士來到奉化桐照漁村,購買了4條在165漁區捕獲的大黃魚。科研人員將對其進行部分基因測序,其結果將有助於揭開這些大黃魚的「身世之謎」。  事實上早在10年前,浙江海洋大學就開展了這方面的專題研究。
  • 《跑跑卡丁車》手遊解開黑騎士之謎攻略 解開黑騎士之謎怎麼玩
    導 讀 黑騎士賽車也已上線,隨之而來的相關活動大家也積極參與著,此次解開黑騎士之謎的活動應該難倒了不少玩家,想要破解這個活動任務還是需要一定的了解才行,那麼小編就通過詳細的介紹來讓大家尋找此次活動的具體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