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類祖先竟是鱷魚 著名古生物學家周忠和在肥演講

2020-11-24 安徽網

中國古人類帶有非洲古人類基因?鳥類始祖竟是鱷魚!昨日上午,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著名古生物學家、孔子鳥化石發現者之一的周忠和教授,在安徽省地質博物館,給數百位聽眾帶來了一場探古尋今的科普講座。

中國古人類來源學界還有爭議

20日,池州東至縣華龍洞東至人發掘引起全世界關注。昨日,剛從華龍洞回肥的周忠和院士,給聽眾講解《達爾文進化論與古生物學》課題。

周院士介紹,化石發掘的最早人類是距今600~700萬年的查德沙赫人(2001年7月至2002年2月在非洲查德出土)。關於中國古人的來源,他稱目前學界還有少量爭議。按世界範圍內比較佔優的非洲起源說角度,中國古人類的基因中或少量帶有非洲古人類的基因,但實際在國內的發掘又展示了中國古人類自我演化的過程。

鳥類最早祖先竟然是鱷魚

在昨天的講座中,周院士表示,對鳥類的起源,目前公眾較多的認知是起源於始祖鳥,而始祖鳥由恐龍演化而來,最早被稱為有羽毛的恐龍,如我國遼寧北票四合屯發現的中華龍鳥化石,2003年發掘的顧氏小盜龍化石等。 2008年,我國科學家開始在《自然》等重量級學術雜誌上陸續發表關於鳥類起源及演化的研究成果,得到世界公認。周院士介紹,一系列的研究發現,鱷魚與現代鳥類有近似基因,在補充證據鏈後得出結論,鱷魚與鳥類間至少經歷了恐龍、始祖鳥這兩個重要的演化進程。可以說,鱷魚是目前研究發現的鳥類可追溯的最早起源。

相關焦點

  • 古生物學家周忠和院士加盟中科大,出任人文學院院長
    官方消息顯示,中國科學院院士周忠和應邀出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據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新聞網9月7日報導,9月5日上午,人文學院周忠和院長聘任儀式暨學科建設研討會在學校東區專家樓舉行。校長包信和致歡迎辭,他對周忠和院士應邀出任人文學院院長表示感謝,他指出科大要發展人文學科,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需要,而我校的人文學科一直以來都有自己的特色,是以「科」字當頭的特色文科,周忠和院士的研究方向與我校科技人文的發展理念十分契合,相信周院長的到來會推動人文學院發展更上臺階。
  • 中國科學院院士周忠和:用化石重建生命之樹
    中國科學院院士、古生物學家周忠和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很多人感覺古生物研究枯燥且乏味,但周忠和從不這麼認為,每一塊石頭在他心裡都是一段故事,每個化石都代表了生命演化歷史的一個節點。作為古生物學家能做的事情就是根據有限的線索還原歷史,通過自己的雙手重建生命演化歷史之樹。在古生物的科研中,只有把它作為一種好的職業選擇,把它作為一種事業,才能享受到科研中的樂趣和成就感。
  • 中國科學院院士周忠和:用化石重建生命之樹
    中國科學院院士、古生物學家周忠和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很多人感覺古生物研究枯燥且乏味,但周忠和從不這麼認為,每一塊石頭在他心裡都是一段故事,每個化石都代表了生命演化歷史的一個節點。作為古生物學家能做的事情就是根據有限的線索還原歷史,通過自己的雙手重建生命演化歷史之樹。
  • 鳥類的祖先是誰?古生物學家給出答案,它們出現的時間比恐龍還早
    同樣,通過化石分析,它和鳥類在身體結構上也存在很多區別,簡單來說,始祖鳥的身體結構與恐龍更接近,同時,它也被認為是恐爪龍的祖先。那麼,鳥類真正的祖先是誰呢?在美國,古生物學家又發現了一副古生物化石,通過檢測,它距今大約有2.2億-2.5億年的歷史,最早誕生於三疊紀,如果從時間上推測,它或許要比恐龍還要早上千萬年。
  • 鳥類祖先:小型食肉恐龍(組圖)
    經過長期的爭論,科學家們逐漸認同鳥類和恐龍屬於同一個祖先,鳥類起源於一種能夠快速奔跑的小型肉食類恐龍。  以下是能證明鳥類從恐龍進化而來的證據:  1、始祖鳥具有典型的恐龍特徵  始祖鳥是迄今所知最古老的鳥類祖先。19世紀中晚期,科學家在德國巴伐利亞的石灰巖層中首次發現生活在約1.5億年前的始祖鳥化石。
  • 鳥類的祖先是恐龍嗎?
    也就是說,這個分支的恐龍頑強的活到了現在,並且繁衍進化成為了一個我們熟悉的類群——鳥類。因為科學家們發現鳥類起源於一種能夠快速奔跑的小型肉食類恐龍。不過,你一定會覺得很奇怪。我們看到的恐龍的樣子,跟鱷魚、蜥蜴的樣子很接近,皮膚上有鱗片,光禿禿的。鳥類身上長滿了羽毛,看起來差別很大,怎麼可能是同一類動物呢?
  • 周忠和院士給出7條「忠告」
    這位優秀的古生物學家還有另一個身份——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理事長。,可以看到這樣的介紹:長期從事中生代鳥類與熱河生物群的研究,他發現並命名發表了若干中生代鳥類化石,是最早從事遼寧早期鳥類化石研究的學者之一…… 有關成果多次入選美國《發現》雜誌年度百項科學新聞、《時代周刊》年度世界十大科技發現、中國基礎科學研究十大成果……總之就是很厲害。
  • 周忠和院士給出7條「忠告」
    會場上,眾多從事科普理論研究的嘉賓中,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周忠和顯得格外顯眼。其實,參加與「科普」相關的活動,對周忠和院士來說並不陌生。這位優秀的古生物學家還有另一個身份——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理事長。
  • 鱷魚竟然是鳥類的近親!盤點驚人的冷知識
    發表在《科學》雜誌的一篇文章指出,與其它一些有齒類的脊椎動物不同,在現存鳥類中,與牙釉質、牙本質和牙齒的構建塊相關的部分基因發生了關鍵的基因突變。  研究表明,在大約1億多年以前,鳥類共同的祖先在很短的時間內已經失去了5個與牙齒相關的基因的功能,從而導致鳥類沒有了牙齒。鳥類和恐龍有何等關聯?與哺乳動物不同,鳥類具有大量的小染色體,這些小且富含基因的染色體被認為存在於它們的恐龍祖先中。
  • 古生物學家:人類的「魚祖先」可能起源於雲南曲靖
    距今約4.2億年,大量保存完整的遠古魚類化石……中國古生物學家歷經十年大規模的野外採集和研究,提出雲南曲靖可能是人類魚形祖先的起源地。來自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科院昆明分院、雲南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專家們,15日在曲靖為新設立的自然歷史文化研究中心揭牌。
  • 鳥類祖先的胸肌長在哪?
    圖片:參考文獻1文章通訊作者,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所長周忠和院士接受了果殼的採訪,他表示:「我們有這麼多比較珍貴的恐龍和鳥類化石標本可供研究,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採訪中,周忠和院士表示:「與腹肋相比,胸骨用作肌肉附著的優勢是能提供比較大的面積,以及比較穩固的位置。因此,在副鳥類的演化過程中,胸骨至少獨立出現了兩次。」進步獸腳類手盜龍類的簡化譜系樹與胸骨形態分布。圓形的大小代表種屬體型;藍色以及短點虛線表示骨化胸骨缺失,黃色表示具有胸骨。圓圈內的數字指示腹肋數目,長點虛線表示腹肋缺失。
  • 鱷魚的近親找到了?這隻1.55億年前的恐龍,鱗片竟是感覺器官
    不過,如果你將這個問題向古生物愛好者提出,他一定會告訴你,鱷魚是一種非常古老的物種。鱷魚的祖先是誰?鱷魚,可以說是和恐龍同期生活在地球上的,在6600萬年前,恐龍從地球上滅絕,但是鱷魚卻絲毫沒有受到影響,反而繼續在地球上一路演化,一直到今天,很多鱷魚物種的數量仍然很多。鱷魚的祖先是誰?
  • :化石揭示兩條腿行走的鱷魚祖先
    科學家在美國南猶他州大階梯――埃斯卡蘭特國家歷史文物保護區(Grand Staircase-Escalante National Monument)三疊紀地層中發現了波波龍化石,通過研究表明:這種鱷魚的早期祖先是用兩條腿直立行走的。
  • 困擾科學界上百年的鳥類問題,如今終於被揭開,鳥類的祖先找到了
    1859年,達爾文出版了《物種起源》,不過其中很多問題都無法解釋,比方說如今霸佔天空的鳥類,究竟是如何起源的?鳥類的祖先究竟是誰?19世紀60年代初,一種兼具著原始鳥類特徵和爬行動物特徵的遠古生物化石被發現了,這種被稱作「始祖鳥」的遠古生物,曾經一度被認為是鳥類的祖先,也讓很多人相信鳥類起源於恐龍,但是伴隨著研究的深入,始祖鳥也多次被質疑。鳥類的祖先究竟是誰?
  • 恐龍和鳥類屬於爬行動物嗎?鳥類是恐龍嗎?
    恐龍和鳥類屬於爬行動物嗎?是的,恐龍傳統上被認為是「爬行動物」。由於是恐龍的後裔,因此有人認為鳥類也應該被歸類為「爬行動物」,就像非鳥類恐龍、魚龍、翼龍、蛇頸龍、鱷魚、烏龜、蜥蜴等一樣被認為是爬行動物。傳統的分類法沒有這樣做,這意味著該方法存在固有的缺陷,我們可以說所有恐龍和鳥類都是從爬行動物祖先演化而來的,鱷魚也是如此。
  • 這個就是恐龍的祖先?美國出土小個子恐龍,被認為是恐龍的祖先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眾所周知,恐龍家族中普遍都是龐然大物,連飛行在空中的翼龍也比如今的角雕大幾倍,因此不少古生物學家認為恐龍的祖先可能也是龐然大物。根據報導,《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近期出現了一篇關於探索恐龍祖先的研究論文,該論文指出研究人員在馬達加斯加島上發現了一種體型十分嬌小的恐龍,並且通過研究認為它很可能就是所有恐龍的祖先。那麼這隻嬌小的恐龍到底是什麼來頭?為什麼研究人員認為它是所有恐龍的祖先?這隻小恐龍是什麼來頭?
  • 蝙蝠這麼能飛,它和鳥類的祖先一樣嗎?研究發現蝙蝠祖先更早出現
    今天我們要討論的話題與病毒無關,而與蝙蝠有關,蝙蝠的祖先到底是誰呢?這個問題最早是由網友在網絡上提出的,為什麼會有人想知道蝙蝠的祖先呢?按照進化論的觀點,現今世界上任何一種動物都是由自己的祖先進化而來,蝙蝠作為哺乳動物中唯一一種能夠進行長距離飛行的物種,自然受到了特殊關注。
  • 始祖鳥真的是鳥類祖先嗎?研究發現,它或許不會飛
    如果問大家哪種生物是鳥類的祖先?很多朋友都會想到「始祖鳥」,畢竟它在世界上可是鼎鼎大名,曾經一度被當做是鳥類的祖先。在這裡,請大家注意一個詞:「曾經」。這表明什麼?表面始祖鳥並不是鳥類的祖先,它的後代另有其它物種。
  • 最早的現代鳥類祖先化石!這種「神奇雞」像雞又像鴨 不挑食逃過了...
    研究人員於3月18日在《自然》雜誌上報告說,根據對這個包括一個近乎完整的頭骨和幾塊肢骨在內的化石殘骸的分析,這種鳥與陸地鳥類和水禽最近的共同祖先關係密切。 根據對現存鳥類的分子分析,先前的估計表明,現代鳥類在大約6600萬年前的大滅絕之前就已經進化了。但這是第一塊確定有現代鳥類祖先出現的化石。
  • 體型和重量最小的恐龍,它也許就是現代鳥類的直接祖先
    近鳥是所有恐龍中體型和體重最小的成年恐龍,它的模式標本是由中國 古生物學家徐星等人在2008年11月敘述並命名的,並且在2009年發表在 《中國科學通報》中近鳥的化石呈天然狀態,不過缺少頭骨、右前肢和部分 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