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先表明我的態度:
第一,我承認科學對社會發展的貢獻性;
第二,我絕對反對迷信。
那麼本文要討論的是什麼呢?
兩個問題:
第一,什麼是迷信?
第二,是不是一定要科學,用其他方法是否一定要經得起科學的驗證?
什麼是迷信?
生活中,很多人常常把佛,道,風水,中醫等傳統的東西和迷信劃上等號。這無疑是不合理的。某人迷信佛教,某人迷信風水。那麼,是誰在迷,又是誰在信呢,是佛教嗎?是風水嗎?不是,是人在迷,是人在信,所以,是人迷信,而不是佛教、風水是迷信,它們只是人們迷信的對象。同樣,某些人也迷信科學,「不科學」就是人們對科學最大的迷信。所以,這世上從來沒有迷信的東西,只有迷信的人。迷信是人對某一事物在實際生活中的一種應用狀態。
現實中還有一種和迷信截然相反的狀態,就是「迷反信「,比方說那些一看到佛教就喊"迷信"的人,他們心裡是極度反對佛教的,然後他們沒有了解清楚甚至根本沒有去了解就急於反對,不清楚是為迷,他們自己不信且反對別人信是為反信。所以為迷反信。這群人和大清朝那些看到照相機就喊妖物的人是一樣的。在我看來,迷信和迷反信本質上是一回事。問題的關鍵不在信還是不信,而在迷還是不迷。
某些人對某些事物常常扣上迷信的帽子,他們下結論的依據常常是這不科學,這沒有科學理論的支持,在這種大環境下,所有科學以外的東西,想要推廣,生存,都在和科學扯關係,這很畸形。
是不是一定要科學?
為什麼要科學呢?我們用科學的手段去認識這個世界,可是我們為什麼要這麼做呢,目的是什麼呢?是為了科學而科學,還是為了認識這個世界而認識這個世界呢?我想都不是。將我們認識到的客觀事實、客觀規律,加以運用,以解決我們生活中的問題,以使更多的人更好的、更長遠的持續發展下去。這才是我們的終極目的。所以能不能解決我們生活中的問題是檢驗某一方法的唯一標準。因此無論是科學也好,佛也好,道也好,風水也好,中醫也好,只要可以解決我的問題,就可以用。也不必經得起科學手段的檢驗。
舉個例子吧,這樣可能會更清楚一些,我們要到某個地方去,我們要有一個合適的方法。我們也許可以選擇,坐飛機,坐火車,坐汽車,我們甚至可以選擇騎馬,走路。假如我們把其中的飛機對應科學,然後來看,我們可以選擇坐飛機去某地,我們當然也可以選擇坐火車,當我選擇坐火車已經達到目的地的時候,你卻說,這不是坐飛機,或者說,這個火車不會飛,所以,你這個方法不行,有這樣的道理嗎?能不能達到我們的目的地才是檢驗我們的方法可不可行的唯一標準。而不是糾結它是不是坐火車還是坐飛機還是其他,或者糾結它到底先進不先進。有時候可能最原始的才是最佳的解決方案,比方說從你的臥室到你的客廳,走路才是最好的方法。
總之,科學可興國,但是唯科學論誤國。要遠離迷信,但是對科學以外的東西打擊,抑制,是促進迷信,對其他理論體系開放,推進,加以運用;培養人們獨立思考、獨立分辨的能力才是解決迷信的合適途徑。
大家對文章有什麼好的觀點或者迷惑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大家一起交流學習。喜歡文章的可以點讚,轉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