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對科研大項目的一點看法

2020-11-24 丁香園

在各種科研項目中,相對於973、國家科技支撐、行業重大公益項目而言,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由於其開放、公平、公正的特色,得到了大多數廣大知識分子的稱讚。比較而言,那些動輒數百萬元的大項目,由於其在運作過程中,從項目建議、立項、中期考核、驗收等環節的不透明性,遭到很多人的詬病。由於所屬的學科不景氣,作為一個外來教師,沒有任何大樹可乘涼,在申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屢屢受挫的情況下,為了生存,從2002年,我斷斷續續地以蝦兵蟹將的打工仔身份,參與一些所謂的大項目項目。在此,談一些自己的不成熟的看法。不足之處,敬請指正。

一、國家宏觀方針政策的制定需要大項目的科技支撐

進入21世紀,人類面臨著人口、資源、環境一系列問題。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我國面臨的問題更為嚴重。國家在制定人口、資源、環境宏觀政策,特別是在籤訂與人口、資源、環境有關的國際公約,如《生物多樣性公約》、《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時候,需要重大課題提供的科技成果作為決策依據。比如,在籤署《生物多樣性公約》之前,就需要對我國生物多樣性的本底及價值進行評估、對外來入侵物種的數量及引起的生態系統經濟損失及其評價,對遺傳資源的市場價值進行核算。又如,在籤署《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之前,就需對水泥、石化、煤炭等行業的碳排放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進行研究。眾做周知,NSFC的課題側重於國外基礎理論、方法、技術的跟蹤,採用NSFC課題方式是不太適合研究這些重大問題的。

二、大項目的行業特色,不太適合採用競爭的方式

很多大項目,都帶有明顯的行業特色,如林業系統的森林生態系統監測網絡研究、、農業部門的外來入侵物種研究、環保部門的自然保護區研究、外交部門的應對氣候變化的談判對策。行業的性質,決定了這些所謂的大項目,不太適合採用NSFC的競爭方式。通常的運作方式,是由牽頭部門負責參與制定項目指南,由各部委確定一個主要承擔單位,由承擔單位來申報,最後經主管部門批准後報發改委、財政部審批。這樣做好處,是降低了運作成本,當然,也帶來了其中的暗箱操作。正如一個負責大項目管理的部委領導所說:每年X部總是Y在報項目,題目翻來翻去,沒什麼變化;不給他吧,還不行,因為部長打過招呼;從部門平衡的角度,X  部一個不給也說不過去。

三、大項目的管理從制度的層面是比較嚴格的

雖然從立項、申報的角度看,大項目的運作缺乏透明性,然而在管理的層面,各項規章制度還是比較嚴格的。大項目在立項前,需要答辯,在課題啟動後,需要前期檢查、中期評估、後期驗收。從筆者參加的幾次中期評審會來看,國家項目管理部門領導目光之犀利、評審專家專業水準之高,遠超一般人的想像。不止一次,在中期評估會上,國家科技部、發改委的領導,把大項目的課題的研究成果批駁得體無完膚,而全國範圍內挑選的專家的發言,則從根本上把一些大項目的研究意義給否定掉了。從財務制度上看,大項目資金國家審計署要進行審計,經費管理的嚴格程度超過NSFC,前期費用無法支付,勞務費比例過小,課題經費各項開支之間不得挪用,結題後經費不得結餘。由於大項目參與人員眾多,在眾多參與課題人員工資無處著落情況下,很多大項目負責人為了養活團隊,不得不尋覓橫向課題彌補經費缺口。

四、大項目的研究難度大、周期短、不可預料情況多

眾多學者對大項目詬病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大項目投入大、產出少。其實,很多大項目都是對未來的未知情況進行的探索性研究,本身就充滿了不確定性,如「氣候變化對野生動動植物影響」,「外來入侵物種物種對生態系統服務功能損失經濟評估」。氣候變化是個爭議頗多的課題,野生動植物的本底數在我國都是個未知數,而外來入侵物種數量是個動態的概念,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包含的內涵五花八門,價值評估方法多樣。在各種基礎數據不全、方法爭論頗多的情況下開展研究,這種風險性、不可預料性都是難以避免的。除此之外,很多大項目是為政府宏觀決策提供科學依據的應急研究,如與籤署《生物多樣性公約》、《氣候變化公約》等國際條約相關研究,時間緊、任務重。科學研究,特別是重大科學研究,需要雄厚基礎研究、長期觀測數據的積累,要求在短時間內拿出理想的成果,實在也是勉為其難。

五、幾點思考

1、很多部委辦的行業重大項目彼此之間、與科技部和教育部之間由於科研資助信息不共享,存在重複立項現象,建議建立全國科研信息管理系統;

2、由於研究內容較廣,有的項目牽頭單位採取科研協作、項目外包的方式減輕科研壓力,有的則主要由1-2家單位承擔。由於缺乏NSFC那種公平、競爭機制,協作、外包單位科研水平、人員科研素質參差不齊,導致大項目整體科研水平差距較大。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與項目負責人的眼光與視野有關。

3、大項目的驗收標準也是個值得商榷的東西。很多大項目的立項的主要目標是為重大決策提供科學依據。那麼,驗收的標準是什麼呢?論文、專利、技術保準顯然不是,建立在科研基礎上的政策建議又是個非常虛化的東西。過於泛化的政策建議如同 commonn sense,沒有意義;具有堅實科學基礎的涉及國計民生重大問題政策建議,也絕非2-3年的研究所能給出。


相關焦點

  • 作為老粉來談談真實看法!
    如今備受大家關注的《最強大腦》第七季也即將收官了,對這一季節目說實話沒有了前幾季看的那麼期待了,這一季選手更是差強人意,尤其是最近幾期的腦王爭霸賽,更是惹來諸多的爭議和不滿,那麼今天小編我作為老粉就來談談內心真實的看法!
  • 網劇《棋魂》大結局口碑翻車爭議不斷,作為老粉來談談真實看法!
    那麼今天作為一位老粉結合動畫來談談對這部劇的真實看法!比如時光和媽媽的衝突矛盾中國人都能產生共鳴,大老師也是典型的中國式教導主任的形象特別討喜,說明導演和編劇在劇情上還是下了功夫,只是由於側重點不一樣,導致我們這些看過原著的認為該表現的沒有表現出來而已。
  • RTX掀起圖形革命 談談我對NV新顯卡的看法
    接下來筆者就來談談我對新顯卡的一些看法。  先從RTX說起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NVIDIA的遊戲顯卡都以GTX或者GT作為型號的前綴,而我們也早已習慣把NV的遊戲卡稱之為GTX XXX,NVIDIA之所以把沿用多年的GTX前綴改為RTX與一項關鍵技術有很大關係,這就是實時光線追蹤技術(real-time ray tracing)。
  • 從就業前景、如何學習、實踐等等,談談對法學專業的看法與認識!
    根據自己從學習法學專業到畢業後在公司從事法務工作再到做執業律師17年的經歷,談談自己對上述問題的一些看法與認識:一、法學專業的就業前景法學專業的就業前景可以說非常廣闊,就業途徑很多,崗位也很多。當然很多人也說沒有通過法律職業資格會限制很大的就業前景。從一些方面來說是這樣的,但是也不盡其然。
  • 請談談你對新時代教師的作用和地位的看法。
    請談談你對新時代教師的作用和地位的看法。【參考答案】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他們的根本任務是教書育人,培養優秀的社會主義接班人。一方面,教師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正所謂「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
  • 王貽芳:對我國基礎科學研究的幾點看法
    我在歐洲學習工作10年,美國6年,其間也在日本工作過一段時間,對世界各國的科研管理制度及其背後的習慣與邏輯都有一點了解。基於此,我想談談自己對基礎科學研究中一些問題的看法。希望拋磚引玉,大家都來參與討論。我們有問題嗎?問題在哪裡?
  • 四川省屬事業單位面試真題|針對大學生掏鳥被判刑談談看法
    【真題】請談談你對於材料中大學生掏鳥被判刑10年這一事件的看法。
  • 愛因斯坦請你談談對神是否存在的看法!
    這使我想起了愛因斯坦接受記者的一段談話,站在現代科學頂峰的愛因斯坦曾接受記者訪問,請他談對神是否存在的看法。愛因斯坦剛送走一位朋友,看著桌上的糖果、餅乾、咖啡杯,對記者發問:「記者先生,您知道是誰將咖啡等物安放在此處的?」記者回答:「當然是閣下。」
  • 大學生參與老師的科研項目有用嗎?聽聽一名畢業生的感受
    這幾年,大學本科生參與老師的研究課題的現象越來越多,從最開始的大學生創新論壇,到後來的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再到後來的直接參與老師的科研課題。對於大學本科生而言,似乎參與科研類的課題任務,幾乎成為每一個本科生課堂教學和實踐類教學任務以外的必須完成的一個部分學習任務了。
  • BAT三巨頭看法各不同
    在近日舉辦的貴州數博會上,騰訊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馬化騰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未來網際網路發展,最關鍵的一個要素是「場景「,或通俗的稱為「市場」,有了市場數據才會自然產生,並驅動技術發展,人才也會隨之而來。之說以提及這些理論,其中一個原因是回應日前馬雲和李彥宏在數博會上的隔空對戰。特別是對大數據本身,馬雲和李彥宏的看法有所不同。馬雲認為數據很重要,是原料,沒有數據什麼都不行。
  • 關於競技記憶和實用記憶的一點個人看法
    話不多說,其實今天主要想跟大家分享本人對於競技記憶和實用記憶的一點看法。我曾在一本書中看到某位自稱實用記憶大佬所說,競技記憶的都是假把式,然並卵,只有實用記憶才是王道。當看到這段文字時,我內心的第一反應就是,這莫不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這貶低他人來墊高自己的行為可不高明。其實說到實用記憶和競技記憶兩者之間具有共同點,具體是什麼呢?我後面再說。
  • 談談對科學與迷信的看法
    這群人和大清朝那些看到照相機就喊妖物的人是一樣的。在我看來,迷信和迷反信本質上是一回事。問題的關鍵不在信還是不信,而在迷還是不迷。某些人對某些事物常常扣上迷信的帽子,他們下結論的依據常常是這不科學,這沒有科學理論的支持,在這種大環境下,所有科學以外的東西,想要推廣,生存,都在和科學扯關係,這很畸形。
  • 線上科研項目丨高含金量名校線上科研項目第二彈:美國康奈爾大學...
    來康康,康奈爾大學線上科研項目could be your cup of tea!$3500項目費VS美國各大名校學費標準3500美金大概只是這些名校2個學分的學費~怎麼樣,是不是覺得這個五周的科研項目性價比爆棚
  • 2000年圖靈獎得主姚期智:我對科學創新的一點看法
    2000年圖靈獎得主姚期智:我對科學創新的一點看法 2020-11-25 15: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我們該談談LSTM是誰原創?」圖靈獎得主Hinton霸氣回擊Jürgen
    昨日,Hinton 親自下場,在帖子上表示「我只回應這一次」,並對 Jürgen 喊話:「或許 Jürgen 應該談談誰發明了 LSTM?」以下是 Hinton 的回應:和 Jürgen Schmidhuber 就學術信用進行公開辯論是不明智的,因為這只會鼓勵他,而他願意投入無限的時間和精力讓他所認為的對手失去信用。
  • 「全球科研項目資料庫」正式上線
    由中科院蘭州文獻情報中心開發建設的「全球科研項目資料庫(ProjectGate)」日前正式上線,該資料庫可向科研用戶提供全球主要國家科技部署和科研項目信息並進行分析。  科研項目信息反映了一個國家的科技部署、科研實力以及研究重點的變化、科技創新的軌跡。
  • 朱邦芬院士:和中學生朋友談談世界一流科研人才的成長之道
    11月20日下午16:00,由朱院士帶來的,以《和中學生朋友談談世界一流科研人才的成長之道》為主題的講座在深中新校區學術報告廳準時開始。講座伊始,朱院士稱讚深中是一所非常優秀的學校,有一批非常優秀的老師,培養出了非常優秀的學生,「清華基科7字班的簡超明就是代表之一。」
  • ...哈工大「大科學工程」項目:科研攻關正當時 助力航天強國建設
    12月2日下午,記者走進位於哈爾濱新區江北一體發展區的「空間環境地面模擬裝置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以下簡稱「大科學工程」)建設現場看到,基建工程按節點進入「冬休」,一個個拔地而起的建築物披著白色的「薄被」。「別看這裡已經『冬休』,但我們的項目推進一刻都不會停,」李立毅說。
  • 我被測成INTP的一些看法-再談談性格的多樣性
    網上有很多對於測試的或批評或贊同的評價,我不是專業人士,只是就我自己的角度,來評價一下標籤化這麼一個性格以後自己的看法。我是開心的。非常開心。長久以來的疑問在此找到了答案。作為一個一直都很內向的人,少不了一直被在人前或者人後嚼舌根說性格孤僻,情商低之類的;有些親近的人也會安慰我,沒事,你社會經驗少,過幾年就好了。然而,到了現在,我依舊不覺得自己多願意主動去跟別人靠近。
  • 從玉林福綿機場談農民蜂蛹而至去看飛機看法
    對此我來談談我的看法。抖音網上的玉林福綿機場現象,其實一點不好笑,也一點不亂張。如果覺得好笑,或者是拿來取笑玉林人民的,是忘本,是一種清高。別忘了我們以前是什麼?農民一點不可恥,相反農民是好光榮的,沒有農民,誰去種糧食?誰為我們這個國家提供生存之本?玉林福綿機場通航這一現象,是農民最純樸,最接地氣的一面,不要去取笑農民,取笑農民等於取笑你自己,你不能否認你也是農民的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