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希:神童出身中科大少年班,讀博時哈佛大學為他改規則

2021-01-21 網易

  漫長的一段人生,我們會經歷各個不同的人生階段,也會擔任著每個角色不同的職位。我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的重要時期就是我們一生中最深刻的記憶,我們的學生時代。

  學生時代的我們,每個人遵守著學校的規章制度,我們學生的本分就是不遲到不早退,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

  不然,在大家的眼裡,你就是那個活該學習成績不好的差生。但是,世界的規則要是像地球永遠自西向東圍繞著太陽公轉一樣永遠不會出岔子,生活便會如一塊平鏡一樣永遠沒有出乎我們意料的驚喜或者驚訝。

  學生時代

  

  尹希就是這樣一個別人家的孩子,從牙牙學語開始,他就展示了超高的學習天賦。小學二年級他就學完初中課程,三年級腦子輸入全部高中知識,九歲時成為北京八中實驗班的一員,十二歲,他用高考成績572分的成績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錄取。

  除此之外,讀博在哈佛大學,這也就罷了,中學時他遲到早退不做作業,學校居然妥協了,在哈佛讀博士時,更被破例允許繼續留在學校攻讀博士後做研究。

  學生時代的尹希

  

  尹希開掛的起始點

  尹希出生在一個高知識分子的家庭,父母均畢業於中國地質大學,父母的智商和父母給的良好學習環境,讓尹希擁有超乎同齡人的學習能力,在我們這群寡淡的人眼裡就是學習之神。

  五歲時,你在幹什麼?學習b,p,m,f還是a,b,c,d?而尹希在這個年紀輕輕鬆鬆背下了300首唐詩。

  大學了,我們為微積分和量子力學瘋狂抓耳撓腮,圖書館裡奮筆疾書的身影揮發著我離這個知識點更進一步的喜悅。

  然而這些尹希在八歲的時候已經經歷過了。也許他在學習過程中,沒有我們「山路十八彎」難。他也沒有因此而高傲自大。被人稱為「神童」,他卻感到厭惡,他說,他只是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我姑且可以理解為謙虛。

  在9歲進入北京八中智力超常實驗班,成為年齡倒數第二小的學生,學習成績卻名列前茅,在他喜歡的數學和物理方面,更不用說了,滿分簡直是小菜一碟。對於這樣的尹希來說,初中學習的知識,他都滾瓜爛熟了。

  上課的尹希

  

  他便遲到,早退,不做作業,因為他覺得沒必要聽老師一字一句重複念叨,這完全是浪費時間了。他覺得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卻引起了老師的不滿,尹希的父母就收到了老師「請家長」的邀請。

  「您兒子在學校非常高傲,上課永遠不做筆記,屢教不改!」作為一個母親的正常反應都是生氣,拎起兒子就是質問責怪,尹希的辯解則是:我都記在腦子裡了,為什麼還要記在紙上。

  很快,尹希意識到自己已經不適合這個圈子了,他提出了三年內要參加高考考上中科大。這斷言一出,震驚臺下做客,這不免讓人覺得他太狂妄了,畢竟是個初中還沒上完的學生,要是平常人這樣說,人家只會嗤笑一聲,當你是個毛頭小子,一笑而過,但奈何尹希在學校的各項指標都衝在跑道的前列,成績也在一眾超常的人中突出。

  因此,學校同意了尹希的申請。這也就相當於給尹希給了更多自由時間的免死金牌,他利用這些時間參與了各種競賽活動,電視節目也不在話下。

  直到高考前夕,他幡然醒悟,如果再不複習,高考考上中科大就是站在懸崖邊上。他開始頻繁翻閱書本,加倍時間複習知識點,最終在高考以572分考入中科大的少年班。

  長大後的尹希

  

  可能是步入青春期,尹希在考上中科大後,變得茫然無措,沒有計劃沒有目標。可是在這個滿是人才的少年班裡,別人都在往上爬,的話,即使他的成績不上不下,也會是退步。

  幸好,大二的一次失敗的成績結果終幫尹希撥開迷霧,大夢初醒,他意識到他不再是那個對學習如餓狼般的人,現在他要拾起來。

  此後幾年,他終日謙謙,夕惕若厲,把學習這件事做到極致。在本科畢業後,更多的學習機會就循循而來了。尹希想要出國讀書,中科大便給予全力支持,以公費留學的形式幫他申請了美國排名前列的共計十所名校。

  結合尹希自身的優勢,很快收到哥倫比亞大學,哈佛大學,芝加哥大學,耶魯大學等國際知名大學的全額獎學金offer,最終,尹希選擇了哈佛大學。

  在哈佛攻讀博士時,尹希廢寢忘食研究在物理專業上,並只用了6年的時間就拿下了哈佛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在他將近畢業時,哈佛放棄了延續300年的老傳統,哈佛是不允許讀博後繼續在學校研究的,但是為了留住尹希,哈佛放手了這個雷打不動的鐵樁。

  2008年,尹希才24歲,就被聘請擔任物理系助學教授,7年後,升任為物理系教授,現如今是哈佛最年輕的終身教授。

  

  初心終敵不過誘惑

  在出國前,尹希曾說,他這次去美國,是為了更好地深造和學習中國所沒有的知識、科技,等他學成歸來,一定報效祖國。可是,初心不變很難,它終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被掩蓋。尹希也是,阻擋不住更大的誘惑。

  在哈佛大學讀博時,尹希就已經加入美國國籍。學成時就有人問他,什麼時候回來祖國呢,他說暫時還不會回國發展。

  但大家最終也沒能等到他的歸來,當他決定留在美國為美國效力時,給出不回國的理由:「如果我要回國,恐怕要帶一個物理學家小組回來。」

  美國對此做出的回應是:美國擁有優越的科研環境,尹希是自願留在美國工作的。

  說實話,國家對人才培養效率是成功的,但怎麼解決人才流失是個問題。國內科研環境確實還需要整改,這不僅是科學家們所需要共同努力的,更大程度上還需要政府的介入。

  這個科研環境不僅只需要大力斥資給那些天才們營造好的基礎設施,也需要整改一下培養的策略。在如今的大學,仿佛搞好周圍人的關係,尤其是與導師的關係,就能讓你跨入成功門檻的半隻腳。

  

  很多人寧願重金聘請人來作假論文,也只是為了交出期末或者畢業證明的結果,浮躁之風一直在大學瀰漫。在社會,科學家嘔心瀝血,夜以繼月做出的科研報告或許還抵不上娛樂圈18線小明星出個鏡的薪水。資本家對科研事業投入少,因為投資科研,耗時耗錢,對他們所要獲得的來說,太少。

  為什麼鄧稼先,華羅庚等能放棄美國優厚的待遇,回到比現在落後一百倍的、還在一種資本主義國家的壓迫下夾縫中艱難發展的中國呢?

  他們經歷過戰亂,身為中國人面對著為魚肉,任人宰割的祖國,心底衍生的是無比厚重的愛國情感,所以他們從美國回來了,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了巨大貢獻,他們值得被載入史冊,值得被後世一代一代地瞻仰紀念。

  尹希

  

  祖國需要你牽掛

  到底是因為中國的科研領域還不夠強大,但這也需要我們每一個中國人堅定站在祖國這一邊的決心,人不為五鬥米折腰。不是懷著祖國不夠強大,所以我要離開,去尋找更強大的人的懷抱;而是懷著因為祖國不夠強大,所以我要回來,回來報效祖國,即使我的努力很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12歲讀中科大,17歲成為哈佛博士,神童尹希如今怎麼樣了?
    你知道中科大少年班嗎?能進入這裡學習的孩子,用神童、天才來形容一點也不過分。多年前一位12歲的天才少年尹希考入這裡。幸運的是他並沒有成為「方仲永」,學業和情商同樣出色,並在17歲就考入了哈佛大學讀博士;如今已是哈佛正教授的他,卻飽受爭議……12歲讀中科大,17歲成為哈佛博士,天才尹希尹希的父母是高級知識分子,在其他80後還在摸魚捉蝦的時候,他的爸媽就要求他學畫畫、下圍棋了。
  • 當年立誓報國的神童尹希,拒絕北大留學哈佛,後來怎麼樣了?
    比如本文的主角,我國物理研究領域的天才級人物,尹希。他因為高超的專業天賦和才能被美國方面所看重,哈佛大學為挽留他甚至不惜打破了三百多年的校規。、學習更多知識的初心,尹希最終決定報讀哈佛大學,同時立誓要報答祖國和中科大對自己的培養之恩。
  • 12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讓哈佛大學打破慣例,卻選擇加入美國
    中科大是國內名氣很高的一所高校,在某些方面甚至能蓋過清華北大的風頭。其中中科大少年班更具有代表性,可謂是國內最厲害的少年班。很多少年班的學子如今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而今天分享的這位也是中科大少年班的一員,他就是神童。
  • 12歲破格被中科院錄取,哈佛大學為他改校規,神童尹希現狀如何?
    而今天我們所要說的這個故事,主人公就是曾經被美國強烈招攬的一個人才,他十二歲被中科院破格錄,哈佛大學為他更改校規,而神童尹希現在怎麼樣了呢?1983年尹曦出生於北京,在尹希小的時候就表現出和同齡人智商不符的情況。
  • 神童尹希,12歲讀中科大17歲讀哈佛博士,37歲的他現狀讓人感慨
    之前一位叫尹希的神童,從小成績優異,在其他孩子追逐打鬧的時候他卻甘願留在家裡學習。因為父母都是知識分子,家裡書卷氣息濃鬱,在這種氛圍的薰陶下,尹希也很喜歡看書,並且酷愛物理,所以他考取了中科大的少年班,這是一種專門針對他這樣的神童而開拓的特殊教育方式。
  • 神童尹希:12歲考入中科大,17歲在哈佛碩博連讀,卻自稱普通人!
    一、 大家眼中的『天才神童』9歲的尹希就讀於北京八中少兒班;12歲的尹希成為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裡年齡最小的學生;17歲的尹希來到美國哈佛大學碩博連讀,研究方向為弦論和量子場論;22歲的尹希打破本校博士不得在本校繼續博士後研究的慣例,
  • 還記得神童尹希嗎?13歲考入中科大,哈佛畢業就留美,不願再回國
    而有這樣一位中國神童卻備受誇讚,被人們認為很可能是下一位霍金,因為早在2006年,哈佛大學為了留住這位天才,甚至不惜打破了300年以來的傳統。這位神童就是尹希。尹希的父母都是高等知識分子,家裡藏書非常豐富,而他也從小表現出異於常人的學習天賦,在很小的時候就能看懂微積分書籍,這令他的父母甚是驚訝。
  • 中科大尹希31歲成哈佛正教授 破華人記錄(圖)
    新華網北京9月18號電據新華社「新華國際」客戶端報導,9月初,美國哈佛大學物理系網頁上發布了一條一句話消息「尹希晉升到正教授」,這短短一句話背後的信息量可大得很。  首先,本科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的尹希很年輕,1983年12月出生的他今年還未滿32歲。在尹希之前,同樣來自中科大少年班的莊小威在34歲時成為哈佛正教授。
  • 神童尹希17歲是哈佛大學的博士生,他原本是中國的一名物理學新
    此外,尹希的父母並沒有讓孩子留在家裡學習,而是鼓勵他在玩耍中尋找靈感,讓他與朋友們交流,多注意身邊的自然變化。尹希仍然是馬拉松的粉絲,後來獲得了馬拉松協會的認證證書。尹希自幼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表現出他對知識的最大興趣和對數學物理的天賦。八歲的時候,我開始在書櫃裡讀大學的微積分課本,還在實驗室裡努力尋找神奇變化的原理。
  • 12歲考入科大少年班,17歲哈佛博士,尹希4年成全球頂級大學教授
    作為我國的頂尖高校,中科大在對科學技術十分感興趣,尤其是在物理、數學方面感興趣的學生們來說,其在我國高校中的排名,甚至與北大、清華之間,都沒有什麼差距。而中科大的少年班,每年所招收的都是天才級別的少年學霸。
  • 神童尹希17歲哈佛讀博,本是我國物理新星,卻娶美國媳婦入美國籍
    他只在實驗裡學習了三年便參加了高考,當時 年僅12歲的尹希以572分的高考成績進入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少年班」是中國科技大學特別建造的,專門為像尹希這樣的,我們所說的「神童」而設立的。1996年9月6日,《人民日報》第四版也刊登了這則新聞,從那時候起,尹希便被寄予眾望,所有人都在關注他的成長。 在當年高考結束後,尹希清楚的知道進入中科大並不是他的最終目的,他準備出國留學,去哈佛大學找到能給自己研究的實驗室。
  • 歷經四十餘年的中科大少年班,究竟培養出了什麼樣的一群人?
    在首批少年班成員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神童」寧鉑,而正是由於寧鉑,才上中科大上年班有了巨大的爭議。當時入選中科大少年班的寧鉑年僅13歲,被譽為天下「第一神童」。他之所以能夠進入少年班,是因為當時江西冶金學院教師倪霖的一份舉薦信。
  • 中國物理神童尹希加入美籍,32歲成為哈佛正教授,為何不願回國?
    今天筆者給大家介紹的就是一位曾經有著「神童」之稱的物理天才,他在功成名就之後,卻選擇加入美國國籍,不願回國發展,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天資聰穎,哈弗史上最年輕的華人正教授尹希,1983年出生於北京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母都接受過高等教育,因此父母從小十分重視對他的教育,給他報了不興趣班。
  • 中科大少年班出身的尹希,加入美國籍,現在回國應該讓他入境嗎?
    說起中科大少年班,那是出了不少頂尖人才,其中有一個少年叫尹希,就是其中的佼佼者。13歲被中科大錄取,31歲成最年輕哈佛教授,不能不說是個天才少年。不過有點讓國人不太喜歡的是,他出國留學後就沒打算回來,直接加入了美國國籍,成了美國人。
  • 他12歲考入中科大,31歲成為哈佛最年輕教授,看尹希的開掛人生
    有這樣一個人9歲,他連跳N級考進了智力超常實驗班,學著很多大學生都不一定看得懂的微積分;12歲,他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成為當時該校年紀最小的新生;17歲,他完成中科大的五年制本科畢業,他放棄了耶魯、哥大、芝大等多所世界名校,選擇了哈佛,他獲得了哈佛大學2萬多美元的全額獎學金,赴哈佛大學碩博連讀;31歲,他正式成為哈佛大學正教授,一舉創下哈佛最年輕華人正教授的記錄。
  • 史上最可怕的中科大少年班,看完後忍不住感慨太牛了
    四、超級天才,哈佛大學最年輕華人正教授尹希,可謂是名副其實的天才,8歲自學微積分,9歲如願連跳N級考入智力超常實驗班,13歲上中科大,17歲攻讀哈佛博士,之後一不留神就打破哈佛大學博士不得在本校繼續博士後研究的慣例,留任哈佛博士後,31歲成功打破哈佛大學最年輕華人正教授的記錄。
  • 12歲上中科大,17歲哈佛讀博,31歲哈佛教授——物理學家尹希
    1996年,年僅12歲的尹希從北京八中少兒班,以572分的高考成績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96級少年班,成為該校最小的一名學生。在少年班學習期間,尹希各科成績均在90分以上,年年獲得獎學金,且心理素質、身體素質等全面發展。尹希在中科大學習很刻苦。在大二,他每天6點半左右就起床,跑到教室去佔座。
  • 曾經的少年班「神童」在哪裡?
    在上個世紀年代末,大學辦了少年班,招收那些高分的少年神童上大學,它與恢復高考等舉措一起,對於撥亂反正,消除「白卷英雄」和讀書無用論的負面影響,對於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氛圍都發揮了積極作用。不少人認為少年班是「揠苗助長」,不利於青少年成長。
  • 他12歲考入中科大,31歲成哈佛最年輕教授,如今已是美國人
    這個人就是尹希。一個從小就戴著天才光環的人。而最值得令人稱道的事情,便是他12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而31歲有成了哈佛大學最年輕的教授。這個所謂「老了」的80後,可以說是物理學界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8歲便能看懂微積分的「神童」與如今眾多父母因為盼著自己的孩子早日成才,甚至不惜相信所謂的「量子波動速度」不同。
  • 天才物理學家尹希放棄中國國籍成哈佛最年輕教授,一席話引人深思
    平素的學習之中,尹希也是天賦盡顯,尤其是數學、物理他總是能夠摘取高分,令人羨慕不已。而天才的故事仍舊在不斷上演,12歲時,這位天才少年又在高考中考取了中科大少年班。尹希能夠考上少年班也可見他的優秀,也正是藉由此他也成為了當年中科大少年班最小的學生。不過,作為培養傑出人才的嘗試,對於中科大的少年班模式事實上也一直有反對的聲音。有人認為這種培養模式,除了造就了一部分學子在取得優異的成績的同時,卻忽略了他們性格上的養成、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