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四十餘年的中科大少年班,究竟培養出了什麼樣的一群人?

2020-12-06 大Z談教育

幾年前的一部電影《少年班》,讓人們認識到了一個特殊的教育存在,那就是中科大的少年班,電影裡的少年班最後以失敗而告終,那麼,現實中的中科大少年班,這個截止目前經歷了40年的特殊存在,培養出來的究竟是天才還是庸才呢?

1974年,註明物理學家李政道回國訪問時曾提到了有關創建少年班的設想,但由於各種歷史原因等限制,直到1978年,中國科大才正式創建了少年班。1978年3月9日,來自全國範圍內的21名少年被選拔進入中科大,成為中國首個少年班大學生。最大的16歲,最小的11歲。他們當年被稱為「知識荒原上的少年突擊隊」,更經常地,是被稱為「神童」。

在首批少年班成員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神童」寧鉑,而正是由於寧鉑,才上中科大上年班有了巨大的爭議。當時入選中科大少年班的寧鉑年僅13歲,被譽為天下「第一神童」。他之所以能夠進入少年班,是因為當時江西冶金學院教師倪霖的一份舉薦信。

而正是因為這樣一份舉薦信,將少年神童寧鉑推上了歷史舞臺,成為了新時代「傷仲永」的代名詞,也成為了抨擊中國教育的典型案例。

年少氣盛的寧鉑,在突然間被媒體推上神探之後,承受了這個年紀無法承受的巨大壓力,再加上沒有權利選擇自己喜歡的天文學,而是被安排到了學習理論物理專業,在雙重打擊下,其三次報考研究生,卻又三次因為各種理由退出,甚至連考場大門都沒踏進。神童的大帽子讓寧鉑恐懼失敗。終於在2003年選擇了出家。

另一位傷仲永的人物是謝彥波,他是78年首批進入少年班中年紀最小的一位,由小學直接進入了少年班。那個時候他才11歲。

謝彥波由於年輕氣盛,在普林斯頓大學求學期間,與他的導師諾貝爾獎獲得者安德森經針尖對麥芒,導致師生關係緊張,最終不得不折戟回國成為了一名普通老師、這對11歲成為中科大少年班成員,15歲讀碩士,18歲讀博士的謝彥波而言,簡直是人生的巨大反差。

正是由於以上「傷仲永」的真實案例,讓很多媒體都在質疑少年班是不是在揠苗助長,讓這些神童最終「泯然眾人矣」。

如今40年過去了,時間會證明一切,現在讓我們來具體看看,少年班培養的究竟是天才還是庸才呢?

首先,我們必須承認,能夠進入少年班的成員,都是「天賦異稟」之輩,以寧鉑為例,,2歲半時會背30多首詩詞,3歲時能數100個數,4歲學會400多個漢字。這樣的天才普通學校根本無法適合對他的培養,少年班的出現,無意識給這樣的天才一個展示發揮自我能力的平臺,在一定程度上,少年班充當的是這群人的伯樂這一角色。

當然,由於剛開始創辦,少年班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他更是培養多了大量的人才。以寧鉑這首屆的少年班成員來說,IEEE會士張亞勤、姚新、謝旻,美國物理學會會士王海林、盧徵天、錢永忠、範汕洄,發現了世界上最小的納米碳管的秦祿昌,哈佛大學化學與化學生物系、物理系雙聘教授莊小威,清華紫光集團總裁郭元林……

可以看到,首屆中科大少年班的大多數成員都成為了全球知名的科學家,就這一點來講,少年班的舉辦無疑是成功的、但是,就像白紙上面滴了一滴墨水一樣,人們更多的是關注那地墨水的顏色,而忘記了這張紙更多還是白色的。媒體們往往喜歡針對個例來進行包裝點評,這樣才有爆點和討論的話題,而對於更多的成功者,選擇了忽視。

在接下來的歲月了,少年班更是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人才。據2014年統計,中科大少年班37年共計畢業2910名本科生,其中90%的考取了國外的研究生,其中19%供職於科學界,超過200人成為了國際知名院校和科研機構的教授。其中2人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7人當選美國物理學會會士、5人當選美國電子電氣工程師學會(IEEE)會士;另有72%活躍在企業界、金融界,在世界500強任職的約35%。

像90後的90後的陳楚白就已在國際刊物上以共同第一作者和第一作者發表論文兩篇,尹希,主要研究領域為弦理論,哈佛大學最年輕的正教授,是被國際物理學界寄予厚望的青年物理學家之一。還有曹原,一天之內有2篇文章出現在《Nature》上,那時候他才年僅21歲。

陳楚白
尹希
曹園

對於截止目前畢業不到3000人的畢業人數來講,這樣的人數還不夠普通院校一屆的畢業生,但就是這些畢業生,卻成為了各個行業的佼佼者,其高端人才額成材率相對於普通院校高的驚人。

雖然很多人質疑少年班的「揠苗助長」,寧鉑、謝彥波的有關少年班負面報導時常被人們提及,但是,少年班的大部分畢業生,正在用他們的豐碩成果來回應著外界對他們的質疑。很多時候,我們要承認,天才和普通人確實是不一樣的,而少年班的存在,正是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這些天才不被埋沒。

相關焦點

  • 中科大少年班培養出5位院士,其中4人是外國院士
    但後來因為種種原因,很多大學停止招生少年大學生,現在只剩東南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仍在辦少年班。我國最早的少年班是中科大的少年班,1978年3月,21名來自全國的少年經過選拔進入中科大,成為首批中科大少年班學生,平均年齡僅14歲。這些學生是老師到各地發掘而來的天才少年,每個學生都有其獨特之處。
  • 天才定製培養的「少年班」,四十年過去,昔日神童現狀如何?
    四十年前的1978年3月9日,來自全國範圍內的21名少年被選拔進入中科大,成為中國首個少年班大學生。最大的16歲,最小的11歲。他們當年被稱為「知識荒原上的少年突擊隊」,更經常地,是被稱為「神童」。「我實際的目的是要打破不重視培養基礎科學人才和其他人才的局面。
  • 中科大少年班成立42年,謝彥波、寧鉑的同學們,後來都怎麼樣了?
    1974年5月,物理學家李政道率先提出了開設少年班的想法。當時國家人才培養幾乎處於停滯狀態,社會生產力十分落後,急需要優秀的人才推動國家發展建設。李政道建議說:「可參照招收和培訓芭蕾舞演員的辦法,從全國選拔很少數,約十三四歲左右的、有培養條件的少年,到大學去培訓」,培養一支「少而精的基礎科學工作隊伍」。
  • 中科大少年班錄取名額公布,來看看「小天才」們來自哪所學校
    說到少年班,大家的第一印象想必都是「天才班」、「神秘組織」吧,不得不說,少年班給人的感覺便是神秘,說白了就是我們平常人根本接觸不到,也沒可能接觸了,畢竟都這麼大了,智商就擺在那了。少年班的兩大特點便是智商高、年齡低。
  • 「少年班」40年:神童也是人
    早期少年班的師生。圖片來自中科大少年班學院網站很多人也許不知道,中國科大少年班悄悄度過了自己的四十周年。提到少年班,我們總是會聯想到「神童」,四十年前的1978年3月9日,來自全國範圍內的21名少年被選拔進入中科大,成為中國首個少年班大學生。最大的16歲,最小的11歲。他們當年被稱為「知識荒原上的少年突擊隊」,更經常地,是被稱為「神童」。毫無疑問,「少年班」見證了重新重視知識與人才的改革年代。
  • 史上最可怕的中科大少年班,看完後忍不住感慨太牛了
    ▲著名科學家們和早期少年班合照中科大少年班主要招收尚未完成常規中學教育,但成績優異的青少年接受大學教育,其目的是探索中國優秀人才培養的規律,培養在科學技術等領域出類拔萃的優秀人才,推動中國科技、教育和經濟建設事業的發展。少年班的出現是我國教育史上的一大創新,是一項具有重要意義的教育實踐。
  • 中科大自旋磁共振實驗室團隊一半來自少年班 習近平點讚
    據介紹,現在的中科大少年班學院,由三部分學生組成。第一種是傳統意義上的少年班學生,這些年齡16周歲以下的非應屆高中生,先高考、後複試;第二種是教改試點班,是從當年高考錄取的普通本科生裡選拔出來的尖子生;還有一種是創新試點班,對象是年齡17周歲以下的非應屆高中生,他們是先面試再高考。如今,每年進入少年班學院的學生約300人,其中少年班50人、教改試點班100人,創新試點班150人。
  • 中科大創辦少年班42年,培養出2000多名神童,他們成才的有多少?
    還是數據說話,截止至2014年12月,中科大少年班中百分之九十以上都考取了研究生,其中博士生佔據了64%左右,90%以上都獲得了碩士學位,其中更是誕生了超過兩百名以上的教授。寧鉑出生於1965年,從小就表現出了極強的智力和學習天賦,他2歲多的時候就能背誦詩詞,3歲的時候就能數數超過100,等到1978年,國家剛剛結束了十年動蕩不久,正是急需人才之時,年僅13歲的寧鉑就被人舉薦並正式成為中科院少年班的第一名學員。
  • 中科大比肩清北的殺手鐧!先後培養了莊小威和曹原
    中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正規早慧青少年教育平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1978年在諾獎得主李振道的倡議下,在國家和中科院的大力支持下成立,這也成了中科大八九十年代力壓清北,現如今依舊比肩清北的殺手鐧!這一突破常規探索優質人才培養的模式,一直延續到今天,甚至從一個班級發展壯大成一個學院,已經走過了40餘年。據不完全統計,40年來少年班走出了1589名畢業生,為科技界、教育界等社會各界輸送了眾多尖端人才,不僅做到了90%以上的深造率,還湧現出5位院士校友。
  • 中科大的少年班很厲害嗎?很多人說這是「神一般的存在」!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是我國985、211高校,它的少年班一直受到大眾的關注,很多優秀的人才湧現,成為各個領域優秀的人才,很多人說少年班簡直是神一般的存在,不妨來看看少年班的神奇之處吧。少年班的培養方式從1978年以來,中科大一直舉辦少年班,全國各地的優秀少年少女可以報考,資格很高,現在總共有三千個本科生在少年班畢業,屬於精英教育模式。這些孩子的智商都比較高,在各方面表現突出,達到考核就可以來少年班學習。
  • 中科大少年班校友現狀,是否人才都跑到美國去了?
    中科大少年班36年走出202位教授,106人美國任教就職「境外大學的教授」,這實在是了不起的成績,下面就讓小編盤點一下中科大少年班的早期校友。一晃,他從少年班的近代物理系畢業也已經21年了。大學四年,李巨收穫了異常紮實的基礎理科教育。「少年班對我科研事業成長有極大的幫助,總體來說應不遜於地球上任何一所大學的任何program(項目)。」
  • 天才頻出的中科大少年班,開設42年後,人才分布美國比中國多10%
    經過層層的上述,最後通過周總理向毛主席提出該建議,以全國為範圍,各省城為單位,搜羅年紀較小且極具天賦的「天才少年」,提前進入大學學習,勵志以為國家培育出一支少而精的少年科研隊伍為最終目標。而這隻特殊存在的教育隊伍被稱之為「中科大少年班」。
  • 高二學生被中科大少年班錄取 高考成績超一本線104分
    今年6月,廣州大學附屬中學(簡稱「廣附」)「00」後學生鄢浩明、呂力行與高三學長們共赴高考考場,取得了理科589分和579分的成績,分別高出理科一本線104分和94分,成功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簡稱「中科大少年班」)。  1978年,中科大少年班創建,專為國家挑選和培養超常少年。
  • 中科大少年班學霸,科研成果舉世矚目,拒絕國外高薪,只為報國
    很多人可能就會想說太年輕了吧?是的,他雖然年齡不大,但是他的能力可不是一般的大。他在14歲的時候就成了中科大少年班學霸,在18歲的時候獲得了中科大的郭沫若獎學金,22歲就成為了科研界中的翹楚,他的科研成果舉世矚目。
  • 她是中科大少年班女天才,留學後加入美國籍,如今怎麼樣了
    真正讓人覺得遺憾的是另外一群留學生,他們是祖國全力培養的人才,結果留學外國之後,個個改換國籍,到頭來卻成為他國科學家。今天,本文講述的就是如此一位留學生,她是中科大少年班女天才,留學後加入美國籍,她就是莊小威。
  • 天才少年曹原的誕生地-中科大少年班
    有這麼一群人,他們智力超群,從同齡人中脫穎而出,該如何安置這樣的天才?中科大少年班創建的最初目的並非如此,但現在卻承擔著這樣的責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創建了少年班,主要招收尚未完成常規中學教育,但成績優異的青少年接受大學教育。
  • 當年進入中國科大少年班的學生們現在過得怎麼樣?
    答|百度派 @匿名用戶1978年,中科大做了一個重要並且開拓性的決定,招收尚未完成常規中學教育,但成績優異的青少年接受大學教育,也就是專門招收人們口中所說的天才,到2008年已經培養了那麼進入少年班的那些青少年最後的生活是什麼樣子的呢?少年班創建伊始,中國科大就致力於探索培養這些特殊大學生的方式,最初幾屆少年班學生的優異表現,堅定了中國科大繼續辦好少年班的決心。來看看實際數據。
  • 中科大少年班錄取名單出爐,廣東16歲女生上榜:考慮走科研道路
    文/小何論教育標題:中科大少年班錄取名單出爐,廣東16歲女生上榜:考慮走科研道路最近,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官網公布了2020級少年班考生錄取名單,全國共錄取了48人,其中一個來自廣東陽江的16歲女生冼奇琪名列其中。
  • 他是中科大少年班學霸,科研成果舉世矚目,拒絕國外高薪只為報國
    說到科學家,很多人都會心生敬佩;而說到心繫祖國的科學家,我們更是發自肺腑地佩服。接下去我們要了解的這位科學家,他年齡不大,但本事不小:他是中科大少年班的學霸,他14歲上中科大,18歲獲得中國科技大學頒發的郭沫若獎學金,22歲時,他成為科研界的翹楚——他的科研成為舉世矚目。
  • 「天才少年班」為他專門設計,我國第一代神童寧鉑,他現在怎樣了
    教育不單單是提高智力那麼簡單,不單單是培養人的知識,涉及到很多方面,比如情商,比如品格。今天我們來聊聊那種人人羨慕的天才。有的天才,能給社會乃至整個時代整個人類做出突出的貢獻,比如牛頓,比如愛恩斯坦......有的天才,在他們早年顯示出驚人的天賦還有學習能力,甚至讓一些高校給開綠燈,給這些天才特設一個班。寧鉑就是那樣一個人。他小時候驚人的學習天賦讓他一鳴驚人,讓中科大特設少年班就為招他進來把他培養成才。小時候的寧鉑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