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班」40年:神童也是人

2020-12-05 中國教育在線

早期少年班的師生。圖片來自中科大少年班學院網站

很多人也許不知道,中國科大少年班悄悄度過了自己的四十周年。提到少年班,我們總是會聯想到「神童」,四十年前的1978年3月9日,來自全國範圍內的21名少年被選拔進入中科大,成為中國首個少年班大學生。最大的16歲,最小的11歲。他們當年被稱為「知識荒原上的少年突擊隊」,更經常地,是被稱為「神童」。

毫無疑問,「少年班」見證了重新重視知識與人才的改革年代。當年繼中科大之後,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京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高校歷史上都曾經一度招收少年大學生。

電影劇照

曾在2015年上映的電影《少年班》就是以西安交大少年班為現實原型創作的一部電影作品,講述了五位「天才少年」被神秘導師慧眼選中,組成「世界數學大賽」攻關小組,從此早於同齡人開始苦樂交織的大學生涯。由孫紅雷、周冬雨、董子健、王櫟鑫、王森、夏天等人主演。

這部電影的執導肖洋就是西安交通大學「少年班」出身,所有人物都取材於真實,被稱為首次解密中國教育史上從未公開觸及的特殊天才少年群體,以天才的哀傷透視凡人的青春,引發一片共鳴。

目前火爆網絡的《最強大腦》節目中,也不乏來自少年班的選手身影:

下面中國教育在下帶您一圖回顧少年班的誕生和大神們。

沒錯,「少年班」的爭議從未停止。

有人說是為美國做了嫁衣裳,因為大量的畢業生去了美國;更突出的問題是成材率高,問題也多多。據透露,少年班每年都要退學3-5個人,最終畢業率不足90%,主要是因為自制力跟不上智商。

寧鉑曾在電視上猛烈抨擊神童教育。而很多對他觀點不屑一顧的家長們其實並不知道,他本人正是二十年前的中國第一神童。

有人問,最強大腦第五季為什麼沒有中科大少年班的學生參加?

一位科大少年班在讀的同學回答:「我記得之前看到過一篇關於少年班的報導,院長表示希望少年班的學生可以不在媒體的關注下成長,所以儘量避免在校的少年班的孩子接受媒體採訪。」

我們對「神童」應該採取的態度,應該是幫助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領域,鼓勵他們發揮出自己的長處,為世界和人類造福。過踩過揚都是不合適的。

相關焦點

  • 曾經的少年班「神童」在哪裡?
    在上個世紀年代末,大學辦了少年班,招收那些高分的少年神童上大學,它與恢復高考等舉措一起,對於撥亂反正,消除「白卷英雄」和讀書無用論的負面影響,對於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氛圍都發揮了積極作用。不少人認為少年班是「揠苗助長」,不利於青少年成長。
  • 曾受矚目的「少年班」和「神童班」為何消失?他們的經歷讓人痛心
    說到《少年班》,不知道各位想到的是什麼。或許有人會以為是前幾年的一部電影,《少年班》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五位「天才少年」被神秘導師慧眼選中,組成「世界數學大賽」攻關小組,從此早於同齡人開始苦樂交織的大學生涯。今天我要講的此「少年班」非電影《少年班》,但他們存在著相同之處。
  • 當年矚目的「少年班」和「神童班」,後來為何取消?最終黯然退場
    我們在小時候常聽人說一些年紀尚小,深懂詩詞歌賦,或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人。《傷仲永》中的仲永,就是很小的時候便可以出口成章 的神童,小小年紀的仲永,寫出的詩歌得到人們的讚嘆。那些從小便擁有著出色才能的人,被人稱為神童。現在社會有很多人興辦一些少年班或者神童班,來培養一些有天賦的孩子,使其發展的更加優秀。
  • 童子舉——中科大的少年班,古代選拔「神童」的制度
    當然高考的含金量依舊很高,通過高考登上人生新臺階同樣是大部分人的選擇,但除此之外,一些天才少年班偶爾會出現在新聞資訊中,選拔頂級人才從小培養,這就是高校少年班的意義所在。高校少年班不同於高考,是通過自主招生來尋找生源,對於天生智力超群者,他們對常規通識教育的掌握遠超同齡人。
  • 中國三大天才神童,曾就讀於科大少年班,如今怎麼樣了?
    四十多年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全國範圍內精挑細選出21名少年,組成了首個「少年班」,這21名少年,當時年齡最大的才16歲,最小的只有11歲。在這21個孩子中,有三個當時已經家喻戶曉的天才神童,他們分別是寧鉑、謝彥波和幹政。而當時中國這三大天才神童,曾就讀於科大少年班,如今怎麼樣了呢?
  • 天才定製培養的「少年班」,四十年過去,昔日神童現狀如何?
    四十年前的1978年3月9日,來自全國範圍內的21名少年被選拔進入中科大,成為中國首個少年班大學生。最大的16歲,最小的11歲。他們當年被稱為「知識荒原上的少年突擊隊」,更經常地,是被稱為「神童」。「我實際的目的是要打破不重視培養基礎科學人才和其他人才的局面。
  • 揭秘少年班:中國科大超常規教育四十年
    這是這所學校創辦60年,獲得的金額最大的個人單筆捐贈。馬東敏是中國科大少年班1985級學生。她的巨額捐贈,讓很多人再一次把目光投向了帶有神秘色彩的中國科大少年班。少年班是中國針對早慧少年的一種特殊教育模式。中國科大少年班已經辦了40年,是這種超常規教育最早也是最成功的實踐者之一。
  • 歷經四十餘年的中科大少年班,究竟培養出了什麼樣的一群人?
    幾年前的一部電影《少年班》,讓人們認識到了一個特殊的教育存在,那就是中科大的少年班,電影裡的少年班最後以失敗而告終,那麼,現實中的中科大少年班,這個截止目前經歷了40年的特殊存在,培養出來的究竟是天才還是庸才呢?
  • 中科大創辦少年班42年,培養出2000多名神童,他們成才的有多少?
    自1977年恢復高考後,在著名科學家李政道等人的努力下,加上當時的教育方法多樣性的要求,在1978年時,中科大就成立了少年班,為那些天賦高超的學子一個全新的舞臺,讓他們得以跳過以高中為主的冗長的學習階段,直接進入大學教育,進而為國家快速輸送一批又一批的少年英才。
  • 神童班火熱招考,拿什麼安撫應試焦慮?
    據悉,今年八中少兒班和素質班共招生66人,錄取率近2%,每50人中錄取1人。(6月14日《京華時報》)  北京八中少兒班,一個頗具傳奇色彩的「神童班」。它創建於1985年,是北京八中與中科院心理所、北京市教科所合作的中學超常教育項目。了解到八中少兒班的「身世」,你就明白考這個「神童班」競爭的白熱化程度。而且,初中高中連讀的模式,免去小升初、中考的周折,4年後直接參加高考。
  • 《少年班》:小神童送情書的確精彩,後面一段劇情堪稱「大尺度」
    #最美王紫璇#由孫紅雷、周冬雨、王紫璇、王櫟鑫等人主演的《少年班》已經過去了很久的,這部電影講述的故事,也是很多人都曾經歷過的學生時代。很多網友認為,學生時代是非常美好的,也是充滿記憶的,哪怕是在很多年以後,已經成家立業,娶妻生子還會懷念那一段最青春的時光。
  • 天才聚集少年班,利弊得失看一看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每年僅招40人、西安交通大學每年招收130人)截至目前,中科大少年班學生共畢業 4140 人,其中少年班畢業 1589 人,教學改革試點班 2110 人,創新試點班441 人。他看唐詩宋詞,即能吟詩作對,時年 9歲,父親寧恩漸漸意識到兒子智力超常。13歲的寧鉑獲準破格進入大學就讀,是全中國第一個被公認的天才神童,也是那個時代的網紅。事實上,寧鉑入校後並不愉快。一年後他就告訴班主任汪惠迪 : 「我喜歡天文,科大的系沒有喜歡的。」按正常的軌跡,他應該到南京大學學天文,但科大不願意放他走,他必須服從人們安排好了的事 。
  • 天才頻出的中科大少年班,開設42年後,人才分布美國比中國多10%
    知識荒原上的少年突擊隊1978年3月中國科大正式成立了少年班,並於同月8號,舉行了第一期少年班的開學典禮。四十二年前的三月,經過全國範圍的選拔推薦,有21名天才人才被選入中科大,成為首屆中科大少年班的學員。
  • 科大少年班今年報考超2000人 複試人數不到報考總數3%
    今天上午,來自全國各地的「小神童」將在中國科技大學參加科大少年班的複試。記者了解到,這些「小神童」是從全國2000多名報考考生中層層選拔出來的,能夠參加科大少年班複試的考生比例不到報考總數的3%。  記者了解到,這些娃娃考生年齡最大的也只有16周歲。根據中科大少年班報考要求,他們必須是出生於2001年及之後的考生,同時要求是高二及以下的考生才能報考。
  • 中科大少年班成立42年,謝彥波、寧鉑的同學們,後來都怎麼樣了?
    一直到了1978年,李政道教授才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首先創設了少年班,中科大少年班的成立最初的目的是為了彌補10年浩劫造成的人才斷層問題。1978年3月9日,來自全國範圍內的21名少年被選拔進入中科大,成為中國首個少年班大學生。最大的16歲,最小的11歲。當時這21名少年可以說轟動了全國,他們被媒體稱之為「神童」。
  • 12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讓哈佛大學打破慣例,卻選擇加入美國
    其中中科大少年班更具有代表性,可謂是國內最厲害的少年班。很多少年班的學子如今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而今天分享的這位也是中科大少年班的一員,他就是神童。 12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 尹希是一名十分具有天賦的神童,從小天資聰穎
  • 美華裔少年與澳神童合作發現新數學定理
    據中國日報網11月5日轉港媒報導,美國17歲的華裔少年梁徐明(Xuming Liang,音譯)與同齡的澳大利亞的少年澤利克(Ivan Zelich)在網上相識後,經過6個月,合作發現了一條新的數學定理——「梁-澤利克定理」(Liang Zelich Theorum),該定理可協助理解及計算出立體幾何結構,解題速度比計算機還要快。
  • 少年班的故事,是對人才的渴求,也是教育的畸形
    孫紅雷主演的少年班,名字上就解釋了這是關於少年的故事。他們是自己學校的英才,智商超群還有的是深山裡的天才,什麼也沒有學習過,但是憑著自己的天賦竟然可以創造簡易的火箭。這些人在孫紅雷扮演的老師的召集之下形成了名校的少年班。少年班的存在,是一個很奇怪的事情。
  • 史上最可怕的中科大少年班,看完後忍不住感慨太牛了
    那麼,在外界看來如此傳奇的少年班,究竟有什麼故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一、「第一神童」,也是普通人1978年3月,21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少年經過精心選拔進入中科大,成為首批少年班學生,平均年齡僅14歲。當時不滿13歲的寧鉑被中科大破格錄取,讓很多人望塵莫及。
  • 女神童15歲進中科大少年班,國家重點培養,卻31歲加入美國國籍
    15歲進中科大少年班的天才神童1972年,莊小威出生在江蘇省南通市,她的父親莊禮賢、母親朱仁芝都是中科院的科學家,長期忙著學校的科研工作,所以後來莊小威被送到爺爺奶奶家寄養,父母只是偶爾會去看她。這種狀態持續到了5歲,她才重新回到父母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