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受矚目的「少年班」和「神童班」為何消失?他們的經歷讓人痛心

2020-12-05 帝王史詩

說到《少年班》,不知道各位想到的是什麼。或許有人會以為是前幾年的一部電影,《少年班》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五位「天才少年」被神秘導師慧眼選中,組成「世界數學大賽」攻關小組,從此早於同齡人開始苦樂交織的大學生涯。今天我要講的此「少年班」非電影《少年班》,但他們存在著相同之處。所以,此「少年班」是什麼呢?

1978年,我國出現了一種針對早慧少年的特殊教育模式——少年班,當時在中國僅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東南大學三所高校設有少年班,設立少年班其目的就是為了探索中國優秀人才培養的規律,培養在科學技術等領域出類拔萃的優秀人物,最終推動中國教育和經濟建設事業的發展。

最初幾屆少年班學生的優異表現,培養出了許多棟梁之材,例如:百度創始人之一馬東敏、哈佛大學正教授莊小威、前中華網總經理陳曉薇等。但是好景不長,社會上給的關注度太多,學校布置的課業任務也很繁重,家人更是滿懷期待,這些種種都給「神童」們帶來很多壓力。

他們感到恐懼、選擇逃避,更有甚者,形成了很嚴重的心理疾病,毀掉了自己的一生,其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便是謝彥波、幹政、寧鉑三位。

第一位:寧鉑

後來,寧鉑只能繼續學習最不喜歡的物理,變得不愛和人交流,成績也越來越差,各大媒體又開始紛紛報導寧鉑沒有早年間的那種天才表現了,又一個傷仲永出現之類等等。

在後來的3次研究生考試中,寧鉑連考試都不敢去參加,因為他擔心別人對他失望;家人想讓他出國,結果考託福時也失敗,一次又一次的打擊,讓寧鉑越來越自卑,整個人越發頹廢。最終,寧鉑選擇了遁入空門。

他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我是時代需求的產物,如果青春可以重來,我絕不會再讀少年班。」

第二位和第三位:謝彥波和幹政

謝彥波和幹政比起寧鉑,他們的遭遇可以說更加坎坷,雖然也是小小年紀便天資聰穎,但是因為從小離開自己的父母和朋友,一些問題便出現了,那便是自理能力差,不懂得如何與人交流,導致人際關係惡劣。

謝彥波、幹政雖然學業出眾,但卻都與導師產生了難以解決的矛盾。謝彥波先是與國內導師不合,出國後又得罪了新導師安德森教授,情商實在是讓人感慨,最後當了一名普通的教師。幹政就更可悲了,他在國外就讀期間同樣與導師產生了矛盾,導致遲遲拿不到博士學位,最終幹政患上了精神疾病,終日把自己禁錮在房間裡,從此消失在眾人的視線裡。

三大神童是時代的產物,是發展的需要,是時代的寵兒也是時代的棄子。所以現在的教育方式就應該讓孩子按照正常的人生軌跡走,父母也要多多陪伴,如果忽略了培養孩子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什麼神童最終都會沒落。

相關焦點

  • 當年矚目的「少年班」和「神童班」,後來為何取消?最終黯然退場
    我們在小時候常聽人說一些年紀尚小,深懂詩詞歌賦,或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人。《傷仲永》中的仲永,就是很小的時候便可以出口成章 的神童,小小年紀的仲永,寫出的詩歌得到人們的讚嘆。那些從小便擁有著出色才能的人,被人稱為神童。現在社會有很多人興辦一些少年班或者神童班,來培養一些有天賦的孩子,使其發展的更加優秀。
  • 「少年班」40年:神童也是人
    早期少年班的師生。圖片來自中科大少年班學院網站很多人也許不知道,中國科大少年班悄悄度過了自己的四十周年。提到少年班,我們總是會聯想到「神童」,四十年前的1978年3月9日,來自全國範圍內的21名少年被選拔進入中科大,成為中國首個少年班大學生。最大的16歲,最小的11歲。他們當年被稱為「知識荒原上的少年突擊隊」,更經常地,是被稱為「神童」。毫無疑問,「少年班」見證了重新重視知識與人才的改革年代。
  • 中國三大天才神童,曾就讀於科大少年班,如今怎麼樣了?
    四十多年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全國範圍內精挑細選出21名少年,組成了首個「少年班」,這21名少年,當時年齡最大的才16歲,最小的只有11歲。在這21個孩子中,有三個當時已經家喻戶曉的天才神童,他們分別是寧鉑、謝彥波和幹政。而當時中國這三大天才神童,曾就讀於科大少年班,如今怎麼樣了呢?
  • 曾經的少年班「神童」在哪裡?
    在上個世紀年代末,大學辦了少年班,招收那些高分的少年神童上大學,它與恢復高考等舉措一起,對於撥亂反正,消除「白卷英雄」和讀書無用論的負面影響,對於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氛圍都發揮了積極作用。不少人認為少年班是「揠苗助長」,不利於青少年成長。
  • 中科大創辦少年班42年,培養出2000多名神童,他們成才的有多少?
    這就不禁讓人想要問,畢業了這麼多人,這麼多的神童都成才了麼?還是數據說話,截止至2014年12月,中科大少年班中百分之九十以上都考取了研究生,其中博士生佔據了64%左右,90%以上都獲得了碩士學位,其中更是誕生了超過兩百名以上的教授。
  • 童子舉——中科大的少年班,古代選拔「神童」的制度
    寒窗苦讀十餘載只為考取一所理想大學,一定程度上現在的高考制度和過去的科舉制度一樣,過去科舉是為國家政府機關選拔人才的大考。而現在高考褪下了過去仕途高升的政治背景,實現了更為廣泛的社會化。當然高考的含金量依舊很高,通過高考登上人生新臺階同樣是大部分人的選擇,但除此之外,一些天才少年班偶爾會出現在新聞資訊中,選拔頂級人才從小培養,這就是高校少年班的意義所在。
  • 天才定製培養的「少年班」,四十年過去,昔日神童現狀如何?
    四十年前的1978年3月9日,來自全國範圍內的21名少年被選拔進入中科大,成為中國首個少年班大學生。最大的16歲,最小的11歲。他們當年被稱為「知識荒原上的少年突擊隊」,更經常地,是被稱為「神童」。「我實際的目的是要打破不重視培養基礎科學人才和其他人才的局面。
  • 歷經四十餘年的中科大少年班,究竟培養出了什麼樣的一群人?
    幾年前的一部電影《少年班》,讓人們認識到了一個特殊的教育存在,那就是中科大的少年班,電影裡的少年班最後以失敗而告終,那麼,現實中的中科大少年班,這個截止目前經歷了40年的特殊存在,培養出來的究竟是天才還是庸才呢?
  • 《少年班》:小神童送情書的確精彩,後面一段劇情堪稱「大尺度」
    #最美王紫璇#由孫紅雷、周冬雨、王紫璇、王櫟鑫等人主演的《少年班》已經過去了很久的,這部電影講述的故事,也是很多人都曾經歷過的學生時代。很多網友認為,學生時代是非常美好的,也是充滿記憶的,哪怕是在很多年以後,已經成家立業,娶妻生子還會懷念那一段最青春的時光。
  • 神童班火熱招考,拿什麼安撫應試焦慮?
    據悉,今年八中少兒班和素質班共招生66人,錄取率近2%,每50人中錄取1人。(6月14日《京華時報》)  北京八中少兒班,一個頗具傳奇色彩的「神童班」。它創建於1985年,是北京八中與中科院心理所、北京市教科所合作的中學超常教育項目。了解到八中少兒班的「身世」,你就明白考這個「神童班」競爭的白熱化程度。而且,初中高中連讀的模式,免去小升初、中考的周折,4年後直接參加高考。
  • 天才聚集少年班,利弊得失看一看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每年僅招40人、西安交通大學每年招收130人)截至目前,中科大少年班學生共畢業 4140 人,其中少年班畢業 1589 人,教學改革試點班 2110 人,創新試點班441 人。(據不完全統計,他們中約20%選擇學術研究作為自己的終身職業)一大批優秀畢業生在國內外著名學府、科研機構脫穎而出,成長為國際一流的科學家;許多人在 IT、金融、製造等行業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為社會經濟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少年班的出現,以「神童」寧鉑為代表的少年無疑是那個年代上演的最振奮人心的「青春勵志大片」。
  • 揭秘少年班:中國科大超常規教育四十年
    馬東敏是中國科大少年班1985級學生。她的巨額捐贈,讓很多人再一次把目光投向了帶有神秘色彩的中國科大少年班。少年班是中國針對早慧少年的一種特殊教育模式。中國科大少年班已經辦了40年,是這種超常規教育最早也是最成功的實踐者之一。
  • 天才少年曹原的誕生地-中科大少年班
    有這麼一群人,他們智力超群,從同齡人中脫穎而出,該如何安置這樣的天才?中科大少年班創建的最初目的並非如此,但現在卻承擔著這樣的責任。早期中科大少年班1978年3月,在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李政道教授的大力倡導和熱心支持下,在鄧小平、方毅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支持和推動下
  • 科大少年班今年報考超2000人 複試人數不到報考總數3%
    今天上午,來自全國各地的「小神童」將在中國科技大學參加科大少年班的複試。記者了解到,這些「小神童」是從全國2000多名報考考生中層層選拔出來的,能夠參加科大少年班複試的考生比例不到報考總數的3%。  記者了解到,這些娃娃考生年齡最大的也只有16周歲。根據中科大少年班報考要求,他們必須是出生於2001年及之後的考生,同時要求是高二及以下的考生才能報考。
  • 天才頻出的中科大少年班,開設42年後,人才分布美國比中國多10%
    他們之中最大的有16歲,最小年僅11,雖然才能性情各不相同,卻都是經過千挑萬選而進入少年班的「神童」。昔日神童,今朝高僧人生之舟,滿載信念,有舍有得,若想走得更遠,便不要執著於眼前的縹緲。每當談論到少年班或者是神童這一話題時,寧鉑,這一現代版的「傷仲永」往往都會被提及。這位少年的出場以及人到中年的突然退場謝幕皆極具戲劇性。有一年全國的報紙、雜誌突然都聚焦到一名少年身上,他便是轟動當時的「第一神童」,也是中國第一位被破格錄取進入中科大少年班的學員,當時的他年僅13歲。
  • 中科大少年班成立42年,謝彥波、寧鉑的同學們,後來都怎麼樣了?
    一直到了1978年,李政道教授才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首先創設了少年班,中科大少年班的成立最初的目的是為了彌補10年浩劫造成的人才斷層問題。1978年3月9日,來自全國範圍內的21名少年被選拔進入中科大,成為中國首個少年班大學生。最大的16歲,最小的11歲。當時這21名少年可以說轟動了全國,他們被媒體稱之為「神童」。
  • 電影《少年班》,淺談老師周知庸的灰色人格
    《少年班》上映於2015年6月,是一部由肖洋執導,孫紅雷、周冬雨、董子健等主演的劇情類型電影,劇情改編自導演的個人經歷。1998年,22名智商超群、性格各異的少年,被西安交大「少年班」導師周知庸選中,開始攻克世界數學大賽。在此同時,豐富的大學生活也隨之而來。電影的上映,拉開了「少年班」學生生活的帷幕。
  • 鄭州中學6名初三學生考上西交大少年班
    4月26日,西安交通大學招生辦傳來消息,鄭州中學6名同學被西交大本碩連讀少年班錄取。他們成功的秘訣是什麼?他們不是「神童」卻有更優秀的品質5月7日上午,在鄭州中學的會議室裡,九年級學生喬君澤、王冠博、王兆陽、王子浩、李雨軒和劉夢欣6位同學安靜端坐。
  • 12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讓哈佛大學打破慣例,卻選擇加入美國
    其中中科大少年班更具有代表性,可謂是國內最厲害的少年班。很多少年班的學子如今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而今天分享的這位也是中科大少年班的一員,他就是神童。 12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 尹希是一名十分具有天賦的神童,從小天資聰穎
  • 12歲考入科大少年班,17歲哈佛博士,尹希4年成全球頂級大學教授
    而中科大的少年班,每年所招收的都是天才級別的少年學霸。今天要介紹的,是一位在個人發展上,走到了全國乃至是全世界的絕大多數學霸前面的少年班學生。尹希,作為一名八零後,出生的時候,中國科技大學的少年班已經招收了五六屆學員。在九三年尹希九歲半時,因為在各方面的表現十分優越,而且天資聰穎,尹希被北京八中的實驗班招收,開始進入高中,並且學習起了微積分的相關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