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輔黃圖》佚文:「章臺宮在漢代長安故城西,秦宮也。中有章臺,因名。」故此宮也簡稱章臺。可能築於秦惠文王時代戰國策·楚策一》載:蘇秦警告楚威王說:「今乃欲西面而事秦,則諸侯莫不西面而朝於章臺之下矣。」
按《戰國縱橫家書》蘇秦告楚威王當系偽託,但東方諸侯合縱抗秦活動此時已十分活躍,可能是某說客對楚威王說過此話而加之於蘇秦。蘇秦事跡中此類材料不少,楚威王公元前339年~前329年在位,相當秦惠文王時代,而惠文王確曾在渭南大興土木,故章臺宮在他手裡建成是可能的。
秦昭王時多次在章臺宮舉行朝會,接見使臣。例如《史記·楚世家》:秦昭王誘楚懷王「西至鹹陽,朝章臺,如藩臣,不與亢禮。」《史記·藺相如列傳》:「藺相如西入秦,秦王坐章臺,見相如。」相如為完璧歸趙,在章臺宮與秦昭王進行了一場有聲有色的舌戰。
關於章臺宮的位置,《史記·秦始皇本紀》云:「諸廟及章臺、上林皆在渭南。」這就是說章臺官在渭南是確定無疑的,但渭南指與渭北秦都相對的渭河之南的廣大地區。究竟在渭南何地?有兩說:一日與漢建章宮同在一地。《黃圖》云:「章臺宮在漢長安故城西」,即漢長安城西郊。其地秦代設建章臺鄉,漢武帝在建章臺鄉營造建章宮,據說建章宮就是在秦章臺宮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當然漢宮比秦宮大。
漢建章宮遺址在今西安市三橋鎮高低堡子一帶,即漢長安城西牆外,秦章臺宮亦當在此二日章臺宮的主體建築可能在未央宮前殿一帶《史記·樗里子列傳》云:「昭王七年,樗里子卒,葬於渭南章臺之東。」
論衡·實知篇》亦云:「樗里子卒,葬於渭南章臺之東,日後百年,當有天子挾我墓。至漢興,長樂宮在其東,未央宮在其西,武庫正值其墓,競如此言。」西漢武庫已發掘,在漢長安城內中南部,即今西安北郊大劉寨村東,樗里子墓似在武庫正南,章臺宮既在樗里子墓西,應在城內西南部。
有同志據此推測秦章臺宮當在未央宮前殿一帶,未央宮前殿可能是利用章臺的高臺而築的。此說也有理,漢有章臺街即在未央官附近,此街名當因秦章臺而得名兩說姑且並存,待將來考古發掘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