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訪東莞疾控中心蚊子實驗室:喝糖水吸鼠血
東莞市疾控中心專家坦言,在外面蚊子是害蟲,但在實驗室裡它們貢獻很大。目前正是蚊子繁殖的高峰期。南都記者日前獨家探訪東莞市疾控中心,看專家為滅蚊怎麼精心飼養蚊子。 Part1.飼養 環境:26℃的恆溫,65%的溼度 這個季節,在外面走上一圈,身體已出汗。
-
中科院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建設項目通過驗收
依託實驗室形成的安全穩定運行能力、生物資源保藏能力、科研支撐服務能力、公共衛生應急反應能力和服務國家生物安全戰略能力,將在我國新發、突發烈性傳染病的防控和生物防範方面發揮基礎性、戰略性、引領性的支撐作用。委員會專家一致同意武漢P4實驗室建設項目通過驗收。
-
港媒:武漢生物實驗室安全等級極高
參考消息網4月29日報導香港《南華早報》網站4月28日刊登題為《新冠病毒源自武漢實驗室的陰謀論令人關注安全等級極高的設施》的文章稱,中國中部城市武漢的一個生物安全實驗室已經成為有關新冠病毒的一系列陰謀論的中心,該實驗室是世界上安全級別最高的設施之一。
-
記者探訪武漢P4實驗室
亞洲第一個正式投入運行的P4實驗室病毒研究的「航空母艦」可能在此之前,大家對位於武漢的P4實驗室了解並不多。一句話先介紹一下,P4實驗室是全球生物安全最高級別的實驗室。而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四級)實驗室(武漢P4實驗室),是目前亞洲第一個正式投入運行的P4實驗室,位置就坐落在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鄭店園區內,看上去平平無奇,造型跟別的實驗樓差不多,但它是用於烈性傳染病研究與利用的,是人類迄今為止能建造的生物安全防護等級最高的實驗室,被稱為病毒研究領域的「航空母艦」!
-
...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主任袁志明回應新冠病毒溯源等問題
新華社北京6月1日電題:「給溯源研究一個理性環境」——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主任袁志明回應新冠病毒溯源等問題新華社記者「病毒溯源是一個科學問題,要由科學家用科學事實和證據說話。」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主任、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袁志明說。日前,袁志明接受新華社採訪,就病毒溯源、信息公開、科研現狀等問題作出回應。
-
「大國重器-中科院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
綜述及基本情況中國科學院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簡稱「武漢 P4 實驗室」)是國家高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唯一按照國際標準建設,並首個投入正式運行的生物安全四級實驗室。武漢P4實驗室建設目標是成為我國傳染病預防與控制的研究和開發中心、烈性病原的保藏中心和聯合國烈性傳染病參考實驗室,作為我國生物安全實驗室平臺體系中的重要區域節點,在國家公共衛生應急反應體系和生物防範體系中發揮核心作用和生物安全平臺支撐作用。
-
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獲批開展新型冠狀病毒相關實驗
楚天都市報1月29日訊(見習記者李碗容 通訊員陳熙 王以豪)今日,記者從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獲悉,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已獲國家衛健委批覆,可開展新型冠狀病毒相關實驗活動。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由中科院武漢病毒所承建,是我國生物安全防護等級最高的綜合性技術平臺。
-
記者現場探訪:移動P3實驗室裡如何進行核酸檢測
從武漢到牡丹江,再到吉林、北京,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她和同事們跟隨移動P3實驗室跨越半個中國,馳援各地、護佑眾生。 移動P3實驗室究竟長啥樣?工作人員在裡面是如何操作的?很多人都充滿了好奇。6月20日,科技日報記者現場探訪了中國疾控中心移動P3實驗室,近距離接觸、感受,為您揭開它神秘的面紗。
-
探訪武漢病原檢測實驗室 24小時值守讓病毒無處遁形 (1/8)
探訪武漢病原檢測實驗室 24小時值守讓病毒無處遁形 (1/8) "← →"翻頁
-
美國已許可生產轉基因蚊子,網友:下一步是不是基因武器?
中國人一向對轉基因技術很敏感,很多人不吃轉基因蔬菜,覺得有潛在危險。雖然很多人主動躲避轉基因,但轉基因技術卻在不斷靠近我們。最近,美國就許可了生產轉基因蚊子,用以遏制自然界蚊子的數量。很多網友擔心,轉基因技術會不會武器化?
-
濟南疾控中心實驗室養蚊子 專家:為了更好消滅蚊子
不少市民都表達了同樣的感受。歐洲杯激戰期間,不少熬夜觀賽的球迷訴苦,一邊看比賽,一邊拍蚊子,逮又逮不著,被攪得不勝其煩。 蚊子是不是真的越來越難消除了?對此,濟南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媒生物防治所所長辛正證實,目前濟南的蚊子已有了抗藥基因,耐藥性越來越強。 「近幾年,濟南蚊子的耐藥性增長了20倍,以前能用殺蚊劑輕鬆殺死的蚊子,現在已較難消殺了。」
-
盤點|我國40餘家P3生物安全實驗室 他們都有誰?
超高的清潔級別,恆定範圍的溫度、溼度以及壓差都是實驗安全的保證。10多年前,我國在實驗室生物安全領域的基礎相當薄弱。2003年SARS流行期間,全國僅有少數實驗室能夠基本滿足SARS病毒分離和培養的條件,沒有移動P3實驗室,沒有P4實驗室,甚至連在國外見過P4實驗室完整結構的人都沒有。這嚴重製約了政府對公眾安全和國土安全的保障能力。
-
實驗室幾百元一隻的裸鼠被野貓組隊禍害?真相是這樣
網傳故事 流浪貓「夜刷」高校裸鼠實驗室? 藥科大學曾經發生過流浪貓組隊「夜刷」裸鼠GLP實驗室的事故 研究生也很困惑啊,怎麼進去的呢? 按說GLP實驗室有門禁,人類未經授權都進不去。 問題是流浪貓就是進去了,很可能還不止一隻。
-
實施國家高級別生物安全實驗室規劃 提高生物安全平臺保障能力
挑戰:從新冠病毒流行看高級別生物安全實驗室的建設與運行新冠肺炎疫情是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給高級別生物安全實驗室的建設與運行帶來新的挑戰。我國在高級別生物安全實驗室整體布局方面,仍存在用於科研的實驗室較多、產業和企業的實驗室數量不足、區域布局不均衡等問題。
-
【人民日報】最高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是啥樣
P4實驗室(Protect4),是人類迄今建造的生物安全防護等級最高的實驗室,按照國際慣例,只有在P4實驗室才能對伊波拉等烈性病毒進行研究。1月31日,我國首個P4實驗室——中國科學院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即武漢P4實驗室)在湖北武漢竣工。這意味著,今後中國人將能夠在自己的實驗室裡獨立開展對烈性病原體的實驗研究。
-
他們飼養的,是蚊子和蟑螂
本報記者武六紅攝 本報記者探訪山西病媒生物實驗室 蚊子飛來,他們看一眼就知雌雄;蟑螂爬過,能快速分出公母;更為神奇的是,他們對蚊、蠅、蟑、鼠、跳蚤、皮蠹這些最令人類痛恨的害蟲,逮一隻來,就能確定它們的「家族」身份,逐一列明其能將哪些疾病傳染給人類。
-
記者探訪武漢P4實驗室 近距離記錄疫苗研發
內容提要:記者探訪武漢P4實驗室 近距離記錄疫苗研發
-
獨家專訪!抗疫期間,中科院武漢病毒所做了什麼
為全面呈現武漢病毒所科研人員所做的疫情防控科技攻關工作,講述他們在疫情防控科研攻關一線的故事,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院長、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主任袁志明和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副所長關武祥接受了科技日報獨家專訪。去年12月30日開始全力攻關科技日報記者:武漢病毒所的新冠肺炎疫情科研攻關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接到的第一項任務是什麼?
-
一隻蚊子是如何被「結紮」的
你也許不知道,一般蚊子的飛行速度達每小時1.5到2.5千米,飛行時每秒翅膀振動594次左右。它的口器是刺吸式的,儼然一根極細的注射器針頭,以吸吮血液為生。蚊子「嗡嗡」聲騷擾、吸血,乃至傳播疫情,人類不堪其擾已久。於是,「給蚊子結紮,讓它絕育」的技術甫一出現,便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人類這一次能徹底贏得與蚊子的戰爭嗎?
-
三班倒檢測病毒 江蘇最高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24小時「作戰」
疫情發生以來,江蘇省疾控中心病原微生物實驗室就處於24小時「戰鬥」狀態。疑似新冠感染的呼吸道樣本會在初篩陽性後從全省四面八方送往實驗室進行覆核確證實驗。每天,檢測人員分成3批輪班檢測,保證一出結果就能及時反饋給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