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
你不知道的之最
對於青海,你了解多少呢?
你一定聽說過
世界上最高、最年輕的高原是青藏高原
(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
世界上鹽湖最集中的地區是青海
(有鹽湖150多個)
世界上最大的鹽礦儲地是柴達木盆地
(量約為900多億噸)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鐵路是青藏鐵路
世界上最高的公路是青藏公路
世界上最大的原生態保護區可可西裡
世界聞名的長江、黃河和瀾滄江的發源地
……
今天
小編將帶領著小可愛們
領略你所不知道的
大美青海之最
世界上最高和最年輕的高原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形成高原的年代距今約100多萬年。
中國國內降水量最少的地區
——柴達木盆地西北部的冷湖,年總降水量僅17.6毫米,比塔克拉瑪幹大沙漠的邊緣還少,是我國的「幹極」。
世界上轄區面積最大的城市
——格爾木市,面積為123460平方公裡。
中國國內蒸發量最大的地區
——察爾汗,年平均蒸發量3518毫米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橋梁
——沱沱河橋。
中國溫度最低的地區
——青海省,全年平均氣溫1℃—10℃。
世界上地理位置最高的河流
——長江上遊通天河支流楚瑪爾河,整個河床都在青海高原上通過海拔4600米,河底的高度為泰山高度的3倍。
中國最大的鉛鋅礦產
——位於柴達木北部的錫鐵山礦區,其規模大、品位富,伴生有金、銀、錫、銦、鎘、硫鐵等,具有很高的綜合利用價值。
世界上最大的鹽礦儲地
——柴達木盆地,儲量約為900多億噸
世界上天青石礦藏量最多的地方
——青海茫崖地區,已探明儲量達1500萬噸,佔全世界已探明儲量的60%,全國的90%。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油田
——柴達木盆地西北部的花土溝油田,最高的一口油井海拔為3260米。
世界上鹽湖最集中的地區
——青海,有鹽湖150多個,被譽為「鹽的世界」
世界上最著名的耐鹽植物
——生活在柴達木盆地含鹽量高達0.5%—6.5%的高濃度超溫鹽沼中的鹽角草。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鄉一級政府
——位於唐古拉山的唐古拉山鄉,海拔4532.1米,它也是中國面積最大的鄉,面積5萬多平方公裡,屬格爾木市管轄。
世界上彩陶出土最多的地方
——甘青地區,而館藏數青海居首位,僅樂都柳灣就有17000餘種,其中馬家窯文化的彩陶,居於諸遠古文化之冠。
中國化肥用蛇紋巖儲量最多的地區
——祁連縣玉石溝鐵路礦區、小八寶、黑刺溝石棉礦區和茫崖石棉礦區,儲量約82億噸,佔全國總量的80%。
世界上海拔最高、最長的高原鐵路
——青藏鐵路,線路經過地區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段有960公裡,翻越唐古拉山線路最高處達5072米,經過多年連續凍土地段550公裡,經過九度地震烈度區216公裡。
中國石棉儲量最大的地區
——柴達木盆地西北部的茫崖和祁連八寶,儲量佔全國總量的63%。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隧道
——青藏鐵路風火山隧道,軌面標高4905米。
中國海拔最高的兵站
——唐古拉兵站,海拔高度達5000多米。
中國最大的石棉礦田
——柴達木西北邊緣的茫崖石棉礦,工業儲量2034.8萬噸,遠景儲量為7427萬噸,其儲存條件好、品位高、纖維好、拉力大,露天開採方便,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世界上犛牛數量最多的地方
——青海,佔全國犛牛的一半,約佔世界犛牛總數的1/3,共有犛牛500多萬頭。
中國最大的氏族公社墓地
——樂都柳灣墓,總數1730餘座,出土文物40000多件,其中出土彩陶近20000多件,這裡涵蓋了馬家窯文化的半山類型和馬廠類型齊家文化辛店文化等三種文化類型,據今4500年至3000年,延續時間長達1500年。
中國河流發源最多的地區
——青海青南高原,是世界聞名的長江、黃河和瀾滄江的發源地,素有「江河之源」「中華水塔」之稱。
中國最大的內陸鹹水湖
——青海湖,湖水儲量約854.5億立方米,面積4573平方公裡,湖中盛產裸鯉,俗稱湟魚。在湖的附近有馳名中外的鳥島,它是我國八個鳥類保護地區之一。
中國地勢最高的盆地
——被譽為「聚寶盆」的柴達木盆地,海拔在2600米到3200米之間,也是青海高原地勢最低的斷陷盆地,面積為20多萬平方公裡,約佔青海省面積的1/3。
中國最長的輸油管線
——青藏輸油管線,1977年國家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建成了全長1080公裡的地下輸油管線這條「油龍」翻越崑崙、穿過唐古拉源源不斷地將油料輸向西藏,成為我國內地通往世界屋脊的能源大動脈。
中國民族自治地方最多的省份
——青海省,它有6個藏族自治州,7個自治縣互助土族自治縣和循化撒拉族自治縣是我國土族、撒拉族唯一的自治縣。
中國最大的鹽湖
——察爾汗鹽湖,面積5865平方公裡,為內陸沉積鹽湖鹽的儲量約為426億噸,它也是我國最大的可溶性鉀鎂鹽礦床,儲量約600多億噸。
中國唯一一處史前洪水地震等災難遺址
——位於民和縣官亭鎮的喇家遺址,也是保存最完整的災難遺址。喇家遺址,是一處以馬家窯文化和齊家文化為主的史前墓地和人類居住遺址共存的大型遺址考古人員在這裡發現了沙漏、泥石流、地震、洪水等史前災難遺蹟,尤其是遺址中發現的居住遺址,凝固了人們在災難突然來臨時的表現,被稱為「東方龐貝」。這裡還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一碗麵。
中國鳥類最多的地區之一
——青海,共有鳥類200多種,1000多萬隻,約佔我國鳥類數的1/6,相當於整個歐洲鳥類種數的1/3。
中國最大的青銅器矛一一齊家文化銅矛
出土於西寧市北郊的沈那遺址,這把矛的頭部長61.5釐米,寬19釐米,是目前我出土的最大的一件青銅器武器。
中國最長的鹽殼公路
——青藏公路經察爾汗鹽湖一段用鹽築路基,鹽路面積達32公裡長。
中國冰川分布最多的地區
——崑崙山冰川,面積達101萬平方公裡。
中國最早的銅鏡一一七角形幾何紋銅鏡
出土於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南縣拉乙亥鄉,該銅鏡的鏡面呈圓形,直徑8.9釐米,厚0.3釐米,這件銅鏡是目前發現的我國青銅器鑄造的開端。
中國最廣闊的沼澤地帶
——柴達木盆地的鹽沼澤,面積110萬公頃。
中國最大的石磐一一青銅器時代的喇家石磐
磐為一種古代打擊樂器,這個石磐為石灰巖質,長61釐米,寬94釐米,厚4釐米,整體形狀呈三角形,雖然在地下埋藏了3000多年,卻還能夠發出清脆而準確的聲音和音調。
中國內陸鳥類最密集之地
——青海湖鳥島,近0.8平方公裡,有10餘萬隻斑頭雁、漁鷗、棕頭鷗、赤麻鴨、鸕鷀、黑頸鶴等候鳥在此棲息繁衍,冬季這裡則是大天鵝的棲息地。
中國第一個核武器研製基地
西海鎮原子城舊址是我國第一個核武器研製基地,我國第一顆原子彈、氫彈和多種核武器都是在這裡研製出來的。
中國海拔最高的攔河大壩
——龍羊峽水電站大壩,壩高178米。
中國鉀鎂鹽儲量最多的地區
——青海省,佔全國總量的96.37%,在國內佔絕對優勢地位重要產地有察爾汗、大浪淮、昆特依、馬海等,察爾汗青海鉀肥廠是目前國內最大的鉀肥生產企業。
黃河源頭最大的兩個淡水湖
——扎陵湖和鄂陵湖,面積526平方公裡,蓄水量46億立方米,海拔4300多米,比青海湖高出1000多米,是名副其實的高原湖泊。
—END—
監製 | 劉昌瑛
責編 | 劉幸海
編輯 | 馮麗晨 朱偉林
來源 | 西寧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