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者丨真實的謊言

2021-01-09 新民晚報

「一個人能夠懷抱理想堅毅前行,一定在心中有著一份不忘的初心。一個人逐漸放棄對某個組織的希冀,並非是因為對理想的動搖,而是對於組織愚蠢的政治慣性和其成員的自私本質無可奈何的心灰意冷。」——題記

1986年4月26日凌晨1:23,烏克蘭普利皮亞季鄰近的車諾比核電廠第4號反應堆發生了爆炸,蘇聯官方公布的數據是,在此次事故中,總共有31人遇難,這一數字直到蘇聯解體前官方也沒有做出改變。蘇共最後一任總書記戈巴契夫在回憶錄裡曾寫道:「車諾比事故,或許是加速蘇聯解體的真正原因。」官方公布的遇難者人數,蘇共最後一位總書記的政治遺言,這一切可以用一部曾經紅極一時的電影片名形容-《真實的謊言》。

最近因為HBO的5集同名電視劇的熱播,我才開始對車諾比事故產生了興趣。對於號稱最大程度還原真實歷史的這部美劇,儘管從演員的形象設計到場景的布置,都用心獨特,但對於一個天生的懷疑論者,我始終覺得這無非又是一部美帝國主義的政治宣傳工具。目的在於醜化蘇聯共產黨,抨擊蘇共的官僚體制。真實的車諾比是怎樣的?如果能從一個蘇聯人嘴裡描述出來,或許才能稱為「還原」,於是我找到了S.A.阿列克謝耶維奇所著的《車諾比的祭禱》。

阿列克謝耶維奇,白俄羅斯記者、散文作家。她用與當事人訪談的方式寫下了這本紀實文學,2015年作者憑藉此書成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而熱播的那部美劇參考的藍本便是此書。《車諾比的祭禱》既不是小說也不是自傳。作者沒有藉助任何的文學修辭手法而只是用當事人訪談的方式進行了創作整理,以一種紀實文學形式在歷史的親身經歷者口中記錄了這場人類歷史上的重要事件。

這部簡體版是第3個譯本,據說是刪減最少的,這本書之前更為人所熟知的另一個名字是《車諾比的悲鳴》。全書的主體結構分為三個部分,分別為第1部分:「死者的大地士兵的合唱」;第2部分:「被罩著的花環人民的合唱」;第3部分:「悲情讚賞的孩子的合唱」。每一個部分沒有必然的關聯,章與章之間、節與節之間也沒有邏輯上的必然順序,如果非要總結出其內在的規律,第一部分的口述記錄是以參與救災的消防員、士兵、科學家為主;第2部分以受事件影響的當地百姓為主;第3部分以受災難影響的孩童為主。整本書記錄得是車諾比核事故發生地「小人物」的故事,作為「小人物」的蘇聯消防員、搶險隊員、普通百姓,通過記錄他們的默默死去或是生不如死的經歷,通過這些無數鮮活的講述,無數深埋多年的歡笑和眼淚,無數無以言表的悲鳴,無數雜亂無序的思緒,無數難以控制的激情,經過提煉和淬火的心靈寫作,展示了一幅真實和不可複製的人類史上的傷痕。

根據《人民日報》2009年4月27日第6版公告,車諾比核事故的遇難人數為4000人,而同時根據最新一期綠色和平組織的評估,受事故影響,全球間接死亡人數為9.3萬人。因為核洩漏中的放射性物質衰變周期長達800年,究竟會有多少人因為車諾比最終走向死亡永遠都無法給出一個準確的數字,但無論如何「31」被證明是一個徹頭徹底的謊言,其實謊言這個主題至始至終籠罩在車諾比事故的前前後後,籠罩在當時蘇聯社會的上上下下。

正如事故初期,蘇聯領導層隱瞞了災難的實情,所以人們根本沒有足夠的防護備,「小人物」只穿著雨衣就衝上了抗災現場;面對那些英勇無畏的士兵,蘇聯的將軍告訴他們輻射劑量的副作用,只需多喝幾瓶伏特加就會消除;面對當地百姓,蘇聯父母官告訴他們,只需離開家園三天便能回家;面對世界各國的質疑,蘇聯的總書記告訴他們只需要多點時間,局勢已經得到控制。而說這些話的同時,當地領導人都服用了碘,他們同樣把自己的孩子從輻射中拯救了出來,公務外出時他們都佩戴了訂做的口罩,在郊區有專供他們的牲畜,每天母牛都有編號,專用的土地,專門的監測,蘇聯最高的領導人中,有的只是動力工程師、渦輪工人、政治工作者,但沒有專家,更沒有一個物理學家。在這個國家中真相併不重要,重要的只是服從,這裡的遊戲規則就是如果你不迎合上級,就不會提升你,就不會發給你休假許可證,就不會給你別墅汽車。因此,謊言就如同這個國家碩大的軍功章和各類名目繁多的榮譽稱號那般成為了事實的遮羞布。所以蘇聯領導層才會隱瞞了災難的災情,將軍們才會愚弄他們手下的士兵,父母官才會欺騙註定一輩子都無家可歸的百姓,戈巴契夫才會向全世界撒了個彌天大謊。

那麼留在車諾比的難道只有謊言嗎?至少在《車諾比的祭禱》中,我還讀到了真實的一面,這些真實就源自於書中那一個個口述歷史的親歷者,源自於那些捨生忘死的消防員、士兵、醫生、科學家,源自於人類最樸素的價值觀和英雄主義情懷。書中有一段文字記錄了當時流傳在救災現場的一個笑話:他們把美國的機器人派到了落滿放射性物質的房頂上,工作了5分鐘就停下來了,又派去日本的機器人上去幹了9分鐘就停止工作了,最後派去俄羅斯機器人卻工作了兩小時。這時對講機裡面說:「伊萬諾夫列兵,你可以下來抽根煙了。」當時3000多名士兵被分配到的任務是在落滿放射性石墨碎塊和融化瀝青的屋頂上,每人用45秒時間跑過去、撿碎石、裝上車、丟下來、再返回,將軍們告訴士兵只要不超過45秒,對人的身體就沒有危害。事實上,完成這一系列動作至少需要幾分鐘時間。士兵們隨身攜帶的劑量計一分鐘就已經爆表,而這劑量計的測試上限是100倫琴。但即使如此,這些年輕的士兵依然以遠遠超過規定的時間自願在屋頂上加班加點。作者在書中提到了兩個士兵,其中一個人生病了,但即使如此,他還是說讓我來,而他已經去過屋頂上一次。另一個在屋頂上挖坑,他的時間到了卻仍在挖,指揮官對他揮手說下來吧,可他跪在地上還在玩,他必須在頂上開一個洞把垃圾卸下來,所以他沒有站起來還繼續挖,最後這兩個人都成為了一級傷殘,當作者問他們兩個當初後悔嗎?他們說他們的生活就是哪裡苦難,哪裡危險,他們就在哪裡保衛祖國。

一個叫做沃多拉日斯基的直升機飛行員在已經受到超過安全劑量的輻射後,本應撤退的情況下,堅持又訓練了33個飛行員,自己完成了120多次飛行任務,投放了兩三百噸的物資,每天在反應堆上空300米處飛行4到5次,為了使投放物命中著火點,他把頭伸出了機艙,靠肉眼來觀察。當時在政府委員的工作會議上對這項任務的描述是:每完成這一項任務需要犧牲2~3人。400名來自莫斯科、基輔的礦工在狹窄的隧道中冒著50多攝氏度的高溫,推著小車往反應堆底下前行,那裡的輻射量達到數百倫琴。事故發生後一度有發生核爆炸的危險,擺在人們面前的問題是誰深入水中打開底部的排水閥門把反應堆的冷卻水排出,三個小夥子自願站了出來,跳進水中多次下潛打開閥門,拯救了整個歐洲。事後政府許諾的汽車公寓早已忘記,只是給了他們每人7500盧布,而他們到臨終前也沒有向政府索取什麼。

一個犧牲自我的人,通常並沒有把自己看作是一個獨特的不可重複的個體,他們渴望成為主角,此前他們是一個個沒有臺詞的人,不能說話的配角,沒有屬於他們的劇情,只是作為背景存在。後來,他們突然間成為了主角,渴望著人生的意義,這就是我對這些小人物英雄主義行為從心理角度的剖析。人應該受到激勵,受到鼓舞,人們需要理想,然後才會有一個強大的國家,香腸成為不了理想,把冰箱塞滿也成為不了理想,或許上述這些認知才是在那個迷霧環繞、充斥著謊言的世界裡唯一存在的真實。

作者:黃棟

由市文明辦、新民晚報社聯手讀者·外灘旗艦店發起「讀書、讀城、讀可愛的中國」徵文活動已經正式啟動,優秀作品將定期在新民APP"閱讀者「欄目以及讀者書店公眾號推送。

投稿郵箱:yueduzhe@xmwb.com.cn

相關焦點

  • 【JT.萊羅伊】比真相更真實的是謊言
    小說在某種程度上就是謊言,               但卻可能比真相更真實。     人們總是喜歡具有神秘感的東西,喜歡把自己的意志和情感注於其中。謊言就像是一個咒語,一種禁忌,一旦有了牽連,就會定向的嗤之以鼻。
  • 《人民日報》:謊言無法掩蓋歷史真實
    《人民日報》:謊言無法掩蓋歷史真實自從這本教科書以「白封皮樣書」的形式申請審定以來,該教科書的基本內容已陸續見諸報端,顯現出它在編撰理念和事實認定上存在嚴重錯誤,企圖以謊言掩蓋歷史的真實。現在通過審定,它對日本自身和在國際社會可能導致的負面影響,尤其是它可能給中日關係健康發展造成的陰影,不容忽視。
  • 6年了,馬航MH370的那些「真實」與「謊言」!
    6年來,我一直關注和追蹤MH370的各種消息,也在一直幫助大家分清那些是「真實」,那些是「謊言」。親歷6年前的的3月8日凌晨,我從曼谷起飛飛往浦東,經過胡志明、三亞的時候,很多飛機都在121.5這個應急頻率呼叫MH370航班,在三亞區域,管制員還用中文問我們有沒有聽到MH370的消息,我說很多飛機在呼叫,但是我們沒有聽到。
  • 換個角度,聽聽狼的自述——《三隻小豬的真實故事》閱讀推薦
    他的其他作品還有《這是一本書》《林肯總統的夢》《三隻小豬的真實故事》等。故事介紹這是一個"狼版"的三隻小豬的故事,與我們聽慣了的"三隻小豬"的故事完全不同。那隻殘暴的可怕的狼不見了,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隻戴著眼鏡、彬彬有禮的狼,臭名昭著的狼要洗去自己身上的罪名,他說他被冤枉了,是一個無辜的受害者。
  • 世界觀丨危機下的逆流
    然而,就在眾多國家選擇加強合作時,卻有人大唱反調,不但以謊言推卸自身疫情失控的責任,還大肆宣揚「本國優先」的荒謬言論。在多邊主義的洪流之下,如此雜音毫無市場。近日,聯合國通過決議,敦促會員國通過加強國際合作與團結互助應對新冠疫情。這項決議有169個國家投支持票,只有美國等兩個國家反對。
  • 真相是個多面體,別有用心者只描繪其中的一面|21讀書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來源丨本文內容綜合選自《後真相時代》編輯丨黎雨桐;實習生 思純圖片來源丨圖蟲創意人類其實一直生活在後真相時代:在信息不發達的時代被蒙蔽,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只相信符合自己價值觀的事實。
  • 睜眼說瞎話,「巴西川普」堅稱亞馬遜大火是「謊言」
    據報導,被外界戲稱為「巴西川普」的博索納羅周二(11日)無視政府數據和記者的所見所聞,堅稱亞馬遜雨林大火是一場「謊言」。巴西總統博索納羅堅稱,亞馬遜雨林的火災是一場「謊言」,堅決否認火災的存在,圖為近日阿普伊發生的火災。
  • 以馬內利丨主基督將把神的名和新耶路撒冷的名標記在教會的生命裡
    啟示錄6章10節,大聲喊著說:聖潔真實的主啊,你不審判住在地上的人,給我們伸流血的冤,要等到幾時呢?啟示錄裡,那些為義受逼迫的聖徒呼求「聖潔真實的主」,表明主耶穌基督不但是聖潔的,也是真實的!在希臘文中「真實」的分別有兩個詞語:其一是 「ɑlethes 」 ,這一詞的意義是「正確」,其反義詞是「謬誤」,也是真實!聖經中使用的是另一個表示「真實」的詞 「ɑlethinos」,表達的意義乃是「真理」,與之對立的反義詞是謊言、虛假。道成肉身的主耶穌基督乃是神本體的真相,而不是影子!
  • 主題書單丨清明過萬物生,閱讀正當時
    但趁著此時,閱讀一些和自然、生命、生活有關的書籍,也是再好不過的慰藉。為此,我們特意選擇了與自然萬物、耕作飲食、生命與生活哲學,以及藝術和興趣方面的16本圖書,希望閱讀者能夠從中汲取自然的力量,也尋找到更多生活的本味和樂趣。
  • 興安萬裡·閱讀有你丨大嶺閱讀好榜樣(第145期)黃欣怡 松嶺區中學...
    興安萬裡·閱讀有你丨大嶺閱讀好榜樣(第145期)黃欣怡 松嶺區中學八年一班​ 2020-12-27 1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心理學:《少有人走的路》你的問題,是因為謊言扭曲了心靈所致!
    所以越是知識和經驗豐富的人,對世界的知覺越完善,越全面,越接近真實世界本來的樣子。派克寫的《少與人走的路》系列書籍,寫的是真的非常好!可以慢慢地帶領我們走出迷霧,遠離仿徨,矛盾和痛苦,看清楚真實的世界確實非常的簡單。
  • 說謊改變大腦,小心謊言的「滑坡效應」!
    便利店裡偷糖的小孩兒長大後鋃鐺入獄;和同事調情的丈夫後來成了偷情的慣犯;向選民許下一些「善意謊言」的政客最終被判欺詐罪......以上是當個體的不誠實程度隨著時間不斷上升時,所導致的一些極端又看似合理的戲劇性乃至改變人生的結果。當我們撒謊時,大腦的情緒反饋越來越弱,導致謊言升級,一個謊言需要更多的謊言來維持他。
  • 獵心者:一部涉及微表情心理學的影視劇,歡快還能學知識!
    在最近播出的電視劇《獵心者》中,李佳航飾演微反應分析專家戴猛。戴猛是一名已經辭職的警探,他以微反應鑑謊而出名,他成立了一家事務所,專門幫助客戶處理各種糾紛。戴萌不僅推理能力強,情商高,還具有專業的微表情識別技能,據說當時劇組還請了著名微反應專家姜振宇作指導,使劇情更加專業化。
  • 興安萬裡 · 閱讀有你丨好書分享 《 追風箏的人》
    興安萬裡 · 閱讀有你丨好書分享 《 追風箏的人》 2020-08-12 18: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人類圖丨投射者的特質
    根據能量場的特徵(是否具有穩定的生產或發起能量的能力),人類圖將人分為以下四大類:顯示者 (能量型)生產者 (能量充沛型)投射者 (非能量型)反映者 (非能量型)這裡我要做一個小小的補充說明:1)有人說,這種分類就是一種貼標籤,甚至會感到反感,但是你想哦,就如同人的血型一樣
  •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踔厲奮發 篤行致遠丨東莞公證榮獲廣東省公證...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踔厲奮發 篤行致遠丨東莞公證榮獲廣東省公證協會成立30周年紀念大會多項表彰 2020-12-03 17: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真愛的謊言之破冰者全集劇情介紹 主要講了什麼故事感情線梳理
    電視劇《真愛的謊言之破冰者》將於4月18日正式播出,該劇由羅晉領銜主演,那麼電視劇《真愛的謊言之破冰者》主要講了什麼故事,該劇感情線是怎樣的?下面一起看看電視劇《真愛的謊言之破冰者》全集劇情介紹!
  • 美劇《車諾比》:謊言的代價是什麼?
    為你寫下一個故事英國詩人彌爾頓曾說:把真理和謊言都放出來,讓他們對決,我就不相信真理不會贏?而哲學家密爾卻說:不是這樣的,真理會被擊敗的,甚至會被消滅的。但是密爾隨後說了補充了一句:真理會有一個優勢,就是它會一再被說出來,直到它找到了適合它生長的地點。
  • 以色列一衛星圖,學者揭秘長城真實作用:防禦外敵是千年謊言?
    以色列公開一衛星圖,學者揭秘長城真實作用:防禦外敵是千年謊言?
  • 興安萬裡·閱讀有你丨《安徒生童話》開啟孩子的想像之門
    興安萬裡·閱讀有你丨《安徒生童話》開啟孩子的想像之門 2020-12-23 09: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