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是個多面體,別有用心者只描繪其中的一面|21讀書

2021-01-17 新浪財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來源丨本文內容綜合選自《後真相時代》

編輯丨黎雨桐;實習生 思純

圖片來源丨圖蟲創意

人類其實一直生活在後真相時代:在信息不發達的時代被蒙蔽,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只相信符合自己價值觀的事實。

——尤瓦爾赫拉利,

《人類簡史》作者

題記

一、競爭性真相

每個故事都有多面性。

如果對一句諺語稍做調整,我們可以說,任何一組事實通常可以得出不止一個真相。

我們很早就知道這一點:

每個新手辯論者和犯錯誤的小學生都知道如何挑選最有利於自己的真相。

不過,我們可能不知道這些真相為溝通者提供了多大的靈活性。

許多時候,你可以通過許多方式描述一個人、一起事件、一件事物或者一項政策,這些描述可能具有同等的真實性。

我將它們稱為「競爭性真相」(competing truth)。

競爭性真相會影響我們的思維模式,我們的思維模式又決定了我們隨後的選擇和行動。

我們根據我們所相信的真相而投票、購物、工作、合作和鬥爭。

一些真相終生伴隨著我們,決定了我們最重要的選擇,定義了我們的性格。

不管我們面對的是警察射擊、公司使命聲明、難民群體、總統候選人、神聖文本、科學發現、爭議性雕塑還是自然災害,我們的思維模式都會決定我們的反應——包括劇烈反應、轉型反應和暴力反應。

因此,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我們的許多思想和行為是由我們聽到和讀到的競爭性真相決定的。

如果我們關心那些影響我們購買產品、支持政客、譴責公眾人物或者為某項事業而鬥爭的因素,我們就需要理解競爭性真相的運作方式以及我們可以採取的行動。本書將會解答這兩個問題。

二、具有善惡兩面性的強大工具

每個人都有意圖,溝通者自然會選擇有助於推進個人意圖的真相。

不過,這種選擇可能符合道德,也可能具有欺騙性。

溝通者可以傳達與客觀現實相符的印象,也可以傳達故意歪曲現實的印象。

他們的意圖可能是善意的,也可能是惡意的;可能符合聽眾的利益,也可能與聽眾的利益相衝突。

競爭性真相在道德上是中性的,這和一支裝好子彈的槍或者一盒火柴類似,其使用方式決定了它們的影響。

我們會遇到人們以各種方式使用的競爭性真相,包括善意和惡意的方式。

為簡便起見,我們可以考慮三類溝通者:

- 倡導者(advocate):用競爭性真相營造比較準確的現實印象,以實現建設性目標。

- 誤傳者(misinformer):無意中傳播歪曲現實的競爭性真相。

- 誤導者(misleader):故意用競爭性真相營造他們知道不正確的現實印象。

三、4種競爭性真相

《後真相時代》將會帶我們瀏覽競爭性真相的世界。這個世界五彩繽紛、極具創意,而且含有一些駭人聽聞的事情。

我們將會考察諸多案例,比如以色列學校的歷史教育、麻醉劑幾十年來的形象、對於失敗的奇特追捧、女權主義的最佳定義、卡特裡娜颶風過後的故事、工資如何會在政客口中既上升又下降、無人駕駛汽車的引入對於立法者的考驗等;

我們會看到政治、商業、媒體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競爭性真相;我們還會考察倡導者和誤導者使用的一些溝通策略。

讀完本書,你應該可以發現和對抗周圍的眾多誤導性真相,與家人、朋友和同事進行更加有效的溝通。

當你明智地解讀真相併以令人信服的方式講述真相時,你幾乎一定會變得更加富有、快樂、穩重,更具吸引力(這是預測,不是事實性真相,所以請不要讓我為此負責)。

本書分為4個部分:

第一部分:片面真相

我們的大多數陳述是真實的,但它們並沒有傳達完整的真相。這是因為,即使最為平凡的主題也是非常複雜的。

真相的片面性是我們無法迴避的溝通特點。

我們對於歷史的理解來自片面真相,而這種理解又會影響我們。

要想很好地理解事物和事件,背景是至關重要的,但是背景可以有截然不同的描述方式。

統計量和其他數字是競爭性真相的豐富來源,因為許多人有時並不理解這些數字的含義。

故事已經成了我們的主要溝通形式,但我們的故事必然會遺漏許多相關細節。

第二部分:主觀真相

人們會為誰對誰錯而鬥爭,會為了自己的願望在碎玻璃上爬行,會排著長隊購買昂貴的產品。

當你宣布某件事物很好、很理想或者具有財務價值時,你是在表述主觀真相。

由於這種主觀性,它可以被改變。

由於我們感知到的道德、吸引力和財務價值是我們的主要動力,因此理解如何改變某人的主觀真相可能是理解如何說服他們做出改變的關鍵。

第三部分:人造真相

眾所周知,語言具有靈活性。

如果我們套用適合自己的定義,我們就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改變語言的含義。

類似地,我們為產品、事件和政策賦予的名字可以決定它們的成敗。

名字和定義都是人造的——它們是人造真相。

用新的名字和定義迎合個人目的的溝通者實際上是在打造新的真相。

人類善於打造抽象事物,包括貨幣、公司、政治實體和品牌。由於這些社會建構是人類的發明,因此它們是一種很容易修改的真相。

第四部分:未知真相

在決定投資、婚姻、教育以及生活中的其他許多事情時,我們根據最可信的預測採取行動。

這些預測可能存在很大的差異,不同的人對於未來持有不同的看法。

在未來變成現實之前,在我們親眼看到之前,它們一直是競爭性真相。

我們也許永遠無法發現關於意識形態和宗教信仰的真正真相,但它們也是數百萬人的重要動力。

對許多人來說,只要我們無法證明這些信仰是錯誤的,它們就是真相的一種形式。

四、選擇你的真相併改變世界

喬治·歐威爾在反烏託邦小說《1984》中設想了一個噩夢般的社會。

在這裡,「真理部」官僚通過傳播謊言和製造關於過去的虛假敘述來歪曲現實。他們通過一種具有限制性的新語言和「思想政策」阻止公民對政府宣傳進行批判性思考。

奧威爾的主角溫斯頓·史密斯很想對抗政府的謊言,他對自己說:

「世界上有真相,也有謊言。如果你堅持真相,即使全世界都在反對你,你也沒有發瘋。」

拜社交媒體和可穿戴設備所賜,奧威爾反烏託邦版本的全面監視似乎正在以他想像不到的另一種形式變成現實。

同時,事實證明,他對於真相質量的擔憂也是合理的,只是方向錯了。

人們不僅僅在向我們述說謊言;更加隱蔽的問題是,我們經常受到真相的誤導。

當我們像溫斯頓·史密斯一樣宣布真相只有一個,其他一切偏離這個真相的都是錯誤、謊言和虛妄時,生活似乎是很簡單的。

當你想到我們可以通過選擇不同的真相來影響現實時,你會感到極度不安。

競爭性真相的概念本身就會給人一種狡猾、不真誠、詭詐的感覺。

不過,它們可能產生巨大的影響。

競爭性真相存在於人類活動的幾乎每一個領域,我在下面列舉的例子反映了這種多樣性。

一些例子具有政治性或爭議性,比如德克薩斯州衛生服務部對孕婦的建議,這是這一主題的性質決定的。你可能不同意我在某個案例中的觀點,但你應該認識到表述不同真相的可能性及其影響。

通過競爭性真相來影響現實的做法可能會令人困惑,尤其是當我們挑戰我們長期認為理所當然的事物的合法性時。

當統計量和定義得到巧妙而卑鄙的使用時,它會顯得裝腔作勢,使人感到憤怒。

當我們對世界的理解突然轉變,看到新的可能性時,它是令人興奮而富於啟發性的。

總而言之,競爭性真相與我們所有人息息相關。不管我們是否願意,它們都在影響我們每一天的生活。我們自己和我們的社會應該更好地認識它們,負責任地使用它們,並在必要時對抗它們。

五、當心……

某件事情通常有不止一種真實的表述方式。

我們可以建設性地使用競爭性真相,鼓勵人們開展行動。同時,我們也應該留意那些用競爭性真相誤導我們的溝通者。

在每章結尾,你會看到關於這兩個方面的簡短而實用的指導。

以下為關於如何識別誤導的提示彙編:

複雜性

- 將重要真相淹沒在不相關海洋中的誤導者。

- 僅僅通過(事實)關聯,攻擊人和項目的誤導者。

歷史

- 通過忽略相關重要歷史使自己免於尷尬或者削弱對手的誤導者。

- 用高度選擇性的歷史敘述推動暴力、歧視和種族衝突的誤導者。

背景

- 在不理解完整背景的情況下分享勁爆新聞的誤傳者。

- 故意略去重要背景,尤其是引用他人話語的誤導者。

數字

- 試圖使數字看上去更大或更小,或者使趨勢變得更加明顯的誤導者。

- 認為兩組相關數據存在因果關係的誤傳者。

- 挑選統計量或者不明確指出自己使用的是何種平均數的誤導者。

故事

- 在真實事件組成的故事中捏造因果關係的誤導者。

- 用具體故事證明普遍觀點的誤傳者。

道德

- 對於道德中性事物和人群進行妖魔化的誤導者。

- 支持某種對社會有害的道德真理的群體。

吸引力

- 試圖使你討厭某些群體的煽動者和其他誤導者。

財務

- 用價格錨和其他心理技巧對你的估值施加影響的誤導者。

- 鼓勵你低估個人時間和勞動的模式、平臺或環境。

定義

- 為了符合重要定義而對情況做出不同解釋的誤導者。

- 對於常用詞語使用個人可疑定義的誤導者。

社會建構

- 對於重要社會建構進行高度歪曲的誤導者。

- 創造有害社會建構的個人、機構和政府。

名字

- 使用煽動性名字勸說你不恰當地購買、投票或行動的人。

- 給你或你的項目起破壞性外號的對手。

- 通過改變辯論措辭改變結果的誤導者。

預測

- 勸說你做某事時略去令人不快的相關預測的誤導者。

- 僅僅分享和宣傳支持其個人觀點的預測的人們。

信仰

- 將一些人隔離並且控制他們聽到的競爭性真相的洗腦者。

- 試圖通過壓力迫使人們服從並改變信仰的團體。

- 試圖說服你相信對聖書的危險或極端解讀的誤導者。

贈書福利

2016年英國公投脫離歐盟,川普當選美國總統,一時間,「後真相」成為全民討論的熱點,並被《牛津大辭典》選為年度詞彙。

所謂「後真相」,就是真相和邏輯在信息傳播的過程中被忽視,而情感煽動主導輿論的情形。從投票選舉到眾籌詐騙,再到病毒營銷,無論是在政治、傳媒,還是商業領域,後真相的案例俯拾即是。顯然,我們已經進入了後真相時代。

在本書中,為世界頂尖企業提供商業諮詢的說故事大師赫克託麥克唐納用生動的故事向我們展示出真相是如何被信息傳達者肢解、扭曲和掩蓋的。他在大量實例的基礎上總結出誤導者的慣用伎倆,同時告訴我們如何更有效率地利用競爭性真相來證明觀點、凝聚人心。作為後真相時代的信息消費者,上當受騙有時在所難免。唯有洞悉真相的運作模式,我們才能更有智慧地處理信息,甚至通過改善真相的講述方式達成目標。

《後真相時代》

作者:赫克託麥克唐納(Hector MacDonald)

相關焦點

  • 新京報:事件回應慎用「不明真相」「別有用心」
    原標題:事件回應慎用「不明真相」「別有用心」 少數人打砸鬧事,理應繩之以法,民眾的合理訴求理當通過合法、正當的渠道表達,若用「不明真相」、「別有用心」等詞語恰恰是最差的回應方式,無異於在沸騰的輿論場火上澆油。 9月26日,廣東省汕頭市發生一起市委機關被衝擊的群體事件。
  • 《後真相時代》:在謠言滿天飛的網絡時代,要如何辨別真相?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真相是如何被操縱的——1、片面的真相:真相是可以被選擇的所謂片面的真相,就是說我們看到的真相只是其中一部分的事實,而不是全部,敘述真相的媒體或個人有意隱藏了另一部分的事實,目的是為了爭取更多人的信任和支持。
  • 讀書固然重要,你還要懂得什麼是「後真相」
    在過去不久的世界讀書日(4月23日),有朋友讓筆者推薦一些書籍。筆者自然可以推一些書給他,不過,在這個信息爆炸、真假資訊魚龍混雜的時代,提高分辨能力也很重要。這篇推送不是想介紹一些讀書方法或書籍,只是想介紹一個詞:後真相。
  • 星狀多面體
    打算最近幾期介紹四種星狀多面體。今天先介紹前兩種,然後,通過觀察第二種,可以發現,我們能夠很容易地用摺紙的方法製作出這樣一個奇特的多面體。這四種星狀多面體叫做克卜勒-波因索特多面體。前兩種由克卜勒首先發現,然後,波因索特(Poinsot,1777—1859)再次發現並又發現了另外兩種。
  • 《後真相時代》:當真相被操縱利用,我們該如何獲取真相
    全球知名商業諮詢專家赫克託麥克唐納(Hector MacDonald)在《後真相時代》這本書中,向我們闡述了「競爭性真相」這個概念,任何事件都可以從多個角度闡述,每個角度都可能是真實的,也可能是虛假的,比如任何人都可以從多個角度描述一個人,他們所描繪出的人在讀者或者觀眾眼裡可能完全不同,赫克託麥克唐納將這些描述稱之為「競爭性真相」。
  • 媒體:有人別有用心,唯恐天下不亂
    近日,天津權健俱樂部正式發布公告,稱《曝權健更衣室出現內訌》消息為虛假消息,同時否定了伊涅斯塔加盟的不實消息,宣稱是別有用心的人試圖用虛假消息擾亂軍心。目前,在微博上還傳出了《曝權健更衣室出現內訌》一文中兩位主角王永珀和張鷺的聊天記錄。通過截圖可以看出,兩位主角都顯得無比憤怒。而天津權健俱樂部也發布了公函,讓今日頭條儘快撤銷不實報導。
  • 《最後的晚餐》揭開真相,不是手握匕首者
    但是若說這其中最出名的一定少不了這一幅出自達文西之手的壁畫,這並不是說他的名氣多麼大,而是他手中所繪製出來的宗教場景更加的深入人心。它通過一場晚餐場景揭露出了一樁懸疑案的真相,這就是耶穌被釘上十字架的背後推手,如果你不知道真相的話,拿放大鏡放大20倍再看看就明白了。
  • 「樊登讀書」創始人的秘訣是……丨21讀書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每周一本書讓閱讀,豐滿人生面對大量書籍和信息,怎樣挑選值得閱讀的書、怎樣高效閱讀圖書,從中提取自己需要的信息成了我們不得不思考的問題。21讀書來源丨本文內容綜合選自《讀懂一本書:樊登讀書法 》編輯丨阿巷;實習生 思純圖片來源丨《讀懂一本書:樊登讀書法 》,網絡每本書都有自己的使命,而讀書的過程就是人為地弄清楚一本書解決了什麼問題,抓住一本書的脈絡和重點
  • 為什么正多面體最多只能是正二十面體
    所謂正多面體,是指多面體的各個面都是全等的正多邊形,並且各個多面角都是全等的多面角。例如下圖有朋友可能就會問:為什麼沒有正二十一面體、正五面體呢等等。首先這個問題最先是被瑞士數學家歐拉所解決。
  • 練就「最強大腦」,從尋找「阿基米德多面體」開始~
    在《最強大腦》的節目中,作為腦力角逐的考題,阿基米德多面體成為了難倒一眾天才的「元兇」,因此「一夜爆紅」。無獨有偶,在2019全國高考Ⅱ卷中也發現了阿基米德多面體的應用,價值5分。那麼,什麼是阿基米德多面體呢?阿基米德多面體又稱半正多面體,是由邊數不全相同的正多邊形為面的多面體。這樣說起來,阿基米德多面體肯定不止這一種形態,我們簡單了解下吧~
  • 從多面體到水立方,探源立體圖形,挑戰燒腦問題
    雖然多面體的家族非常龐大,但正多面體卻只有五種,在他的《蒂邁歐篇》一書中指出並討論只有如下的五種正多面體:阿基米德多面體,是指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正多邊形面組成的多面體,要求每個頂點的組態均一致,且不包含柱體族(Prism) 和反柱體族阿基米德發現了不同表面的多面體,阿基米德多面體,又稱半正多面體,它共有十三種。
  • "二二八事件"70周年 臺島內有人試圖篡改真相
    原標題:「二二八事件」70周年國民黨師長之子講述歷史,島內少數人試圖篡改真相明天台灣將迎來一個敏感時刻——「二二八事件」70周年。二十多年以前,這段歷史在島內還是個避諱的話題。長期以來,這一事件被島內的「臺獨」分裂勢力別有用心地利用,他們歪曲歷史事實,挑撥省籍矛盾,撕裂臺灣族群,製造社會對立,為進行「臺獨」分裂活動張目,其用心是十分卑劣的。無視事實真相,民進黨將「二二八事件」當作島內民眾反抗國民黨「外來政權」,乃至反中國大陸的一件重大轉折事件,並據此為後來的「臺獨理論」添加依據。
  • 如果不讀書,行萬裡路也不過是個郵差
    其實關於讀書的這個問題,我覺得你要怎麼說它有沒有用處都是一個不太好評說的事情,這個東西本身就是千人千面的答案,「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也就是這個意思了。所以要怎麼評說它都是基於自身的情況境遇給出的一些主觀理解,當然其中修為高深者還是可以給出一些比較客觀的看法的。
  • 媒體稱汕頭群體事件官方通報讓更多人不明真相
    兩個月後,仍然是這群不法分子裹脅不明真相民眾到市委鬧事,並不顧勸說和解釋,打砸市委辦公大樓和機關工作人員,對執勤民警大打出手,還劫持圍毆勸解幹部,致幹部、民警不同程度受傷,其中多人嚴重受傷。錢江晚報警示,兩個多月的時間,民意不被官方所掌握,反被幾個賭徒所綁架、所裹脅,當地政府部門和公安機關,有太多的教訓可以總結。
  • 素描正五邊形多面體結構剖析和素描繪畫步驟
    刻畫正五邊形多面體時要注意每一個五邊形都是相同的,同時注意區別每個五邊形的明暗變化。透視剖析:將正五邊形多面體橫向的對角相連,就會發現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這些連線都是平行的。當對象在正面角度時,連接與臺面平行;當對象向右轉時,連線向右傾斜,左側五邊形面積大於右側五邊形的面積。
  • 比起謊言,我們更容易被「真相」欺騙|周末讀書
    在這個假新聞和另類事實大行其道的時代,公眾重視對真相的關注,並且強烈要求政客、商業領袖、社會活動家和其他職業溝通者為個人言論的真實性負責。我相信,我們重視真相,願意為之抗爭。 不過,真相併不像看上去那麼簡單。講述真相的方式有很多,其中許多方式並不誠實。
  • 「群眾不明真相」的「真相」是啥?
    「群眾不明真相」的「真相」是啥?   「一小撮別有用心的人」、「不明真相的群眾」、「黑惡勢力幕後指使策劃」……近些時候,一些較大的群體性事件發生之初,總能看到地方政府這樣匆忙定性的詞語。貴州「甕安事件」、雲南「孟連事件」,以及最近的甘肅「隴南事件」,事發之初,都能看到這樣的「定性怪圈」。
  • 21天陪伴式讀書營,我領悟出了一個道理:寫作一定要從閱讀開始
    關注「笑薇讀書」,每天帶你一起學習和成長。毛姆說:「閱讀是一座可以隨身攜帶的小型避難所」。起初,我想在書中找到一個避難所,現在,我發現,那裡不只是避難所,還是一座金礦,裡面蘊藏著無窮無盡的寶藏,所以,我要做一個掘金人,不,我要做一個像海賊王那樣的人,幫助更多人找到寶藏,實現人生價值!這是我在笑薇讀書訓練營學習21天後的真實想法。
  • 有一種讀書無用論,叫做「倖存者偏差」
    像這種讀書無用論,就是典型的陷入了「倖存者偏差」的思維當中了。雖然有些個別人,沒有讀過多少年的書,卻因各種機緣巧合與努力下,走向了成功。但是更多的人,卻努力了一輩子,仍然難以成功。因此,不讀書想要成功,並不是大家所想像中的那麼容易,你所見到,所聽到那些不讀書也能成功的,只不過是一種「倖存者偏差」現象。
  • 《四時讀書樂》:民國中學國文課本的勸學組詩,讀書之樂樂何如?
    翁森著學識淵博,著有《一瓢稿》,其中就包含這組《四時讀書樂》詩,這組詩在後代的讀書人中影響深遠。明代著名畫家文徵明還曾以這組詩為題材,畫了《四時讀書樂》。民國時期,《四時讀書樂》還被編進了初中國文教科書,為中學生所必讀,可見其在舊時是很有影響的一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