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個!UNSW新推量子工程學士學位

2020-09-24 金吉列留學寧波

UNSW即澳洲雪梨新南威爾斯大學。


雪梨新南威爾斯大學推出全新量子工程學位啦,而且是全球首個在此領域的學士學位。

unsw的量子工程學生將有機會師從世界上最優秀的量子工程師和科學家,接受在高級電子和通信工程方面的技能培訓,專攻如何設計並控制複雜的量子系統。
涵蓋的學科包括納米電子學、微波工程和用於先進傳感器、安全通信和計算的量子技術等。
而且也可以修量子工程 & 高級理學雙學士學位哦。
促成這一學位誕生的幕後功臣,是全球頂尖的量子工程大神、我們的卓越教授安德烈(andrea morello)。

量子產業潛力巨大,新學位獲業界大咖點讚!

此舉也得到了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的大力支持和點讚。
csiro在最近發布的量子技術路線圖報告中指出,到2040年,量子技術產業可為澳大利亞帶來超過40億澳元的收入,並創造1.6萬個新的就業機會。
首席科學家凱茜(cathy foley)表示,在將近三十年的時間裡,澳大利亞科學界一直在量子技術方面開創新紀錄。

與量子大神同行,攜手打造未來世界!

了解雪梨新南威爾斯大學的小夥伴們都知道,unsw有著全澳第一的工程學部。在過去四年裡,unsw的教學、科研、畢業生就業能力在qs世界大學排名中都獲得五星好評。
更為重要的是,unsw有一群量子研究領域的世界級大神,包括剛剛提到的「量子工程學位之父」安教授。
安教授早在十多年前就先人一步,開始教授本科學生量子技術方面的知識了。
unsw的量子工程教學團隊還有量子通信領域的羅布教授(rob malaney)、先進量子設備領域的賈裡德博士(jarryd pla)、量子控制領域的亨德拉博士(hendra nurdin)、量子教學實驗室的阿恩博士(arne laucht)。
此外,unsw的工程學部還有矽基量子計算機的世界級領袖、澳大利亞研究理事會的桂冠教授安德魯(andrew dzurak)坐鎮。

去年,unsw和另外三所位於雪梨的大學攜手創建了雪梨量子學院,也將致力於量子技術人才的培訓,為新興量子經濟的發展蓄能。

相關焦點

  • 全球首個量子工程學位!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官宣!畢業以後老牛了
    有個好消息要告訴大家!特別是學霸級的同學們一定要看好了!這次是個爆炸性的新聞!新南威爾斯大學將提供世界上第一個量子工程學位!新南威爾斯大學宣布,將從2020年的第三學期開始向學生提供量子工程學位。根據UNSW所說,這是全球首個量子工程學位課程,它將培養出被預測為21世紀重要技術方面具有高度技能的畢業生!
  • 全球量子信息科學碩士學位盤點
    實際上,在全球範圍內,已經有多所大學設立了量子信息科學碩士學位,根據光子盒統計,主要有以下16所大學:布裡斯託大學在這一全球努力中一直處於領先地位,採用光和光電技術來實現所需的設備、電路和系統的方法已超過15年。通過學習,學生將深入了解下一代集成電路、子系統和系統的設計、製造和使用,這些技術將光學、電子學和量子工程相結合,用於通信、計算、傳感和醫療保健。
  • 全球首個原子級三維矽量子晶片架構亮相!
    背景時下,全球正掀起一陣研究量子計算機的熱潮。依此類推,當量子位的個數繼續增加時,量子計算機的計算能力會曾指數方式增長。目前,全球範圍內正在開發中的主要量子計算方案至少有五個:矽自旋量子位、超導量子位、離子阱、鑽石空位、拓撲量子位。在之前的文章中,筆者已對相關研究作過一些介紹。
  • 中國量子通信新成就!全球首個移動地面站與全球首顆量子衛星對接
    全球首個用於發送和接收加密量子通信的移動式地面站已啟動並正在運行。這是繼2016年8月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發射成功以來,我國科學家在量子通信領域取得又一成就。目前該基站已經成功地與墨子號衛星建立了通訊,並以糾纏的光粒子的形式接受加密密鑰。
  • ...科大潘建偉團隊構建全球首個星地量子通信網,成果再登《Nature》
    【新智元導讀】中科大今日凌晨宣布,中國科研團隊實現了跨越4600公裡的星地量子密鑰分發,成功構建全球首個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 中科大凌晨宣布:中國科研人員成功構建全球首個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
  • 解析雪梨新南威爾斯大學量子工程專業
    雪梨新南威爾斯大學推出全新量子工程學位啦,而且是全球首個在此領域的學士學位哦。而且也可以修 量子工程 & 高級理學 雙學士學位哦。促成這一學位誕生的幕後功臣,是全球頂尖的量子工程大神、我們的卓越教授安德烈(Andrea Morello)。安教授深信,提供量子技術的本科培訓將成為澳大利亞打造世界領先量子人才大軍的關鍵。
  • 全球首個可移動量子衛星地面站
    新華社照片 據新華社濟南2019年12月31日電 2019年12月30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和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共同研製的全球首個可移動量子衛星地面站,在濟南與「墨子號」衛星對接成功,標誌著我國在量子領域的科技創新與應用取得了重要突破。
  • 全球首個小型化可移動量子衛星地面站與「墨子號」在濟南首次對接...
    30日晚上23時31分44秒,由中國科大、國盾量子和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共同研製的全球首個可移動量子衛星地面站,在濟南與「墨子號」衛星對接成功。這標誌著全球首個可移動量子衛星地面站建設完成,量子技術研發應用又邁出了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步。
  • 納米生物·抗新冠病毒口罩首推 助力全球抗疫
    近日,由贛州市工信局、中國大健康產業高峰論壇組委會指導,星布斯科技集團主辦的星布斯——納米生物·抗新冠病毒口罩全球首推暨慈善捐款發布會在中國贛州舉行。發布會上中國「負氧離子之父」李青山發表了致辭,李青山就納米生物抗新冠病毒口罩的科研成果和納米生物材料與中草藥、納米技術等如何融合進行了相關的科研成果分享,以及對融合後的納米生物.抗新冠病毒口罩採用什麼樣的物理功能殺死各種病毒進行講解
  • 中科大新增臨床醫學、人工智慧、量子科技三個博士點
    中科大將再新增3個博士學位授權點中科大現有28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7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5個專業學位授權點,其中,11個學科入選一流建設學科,有8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4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
  • 量子通信新進展,中國構建全球首個星地量子通信網
    量子通信是利用量子疊加態和糾纏效應進行信息傳遞的新型通信方式,基於量子力學中的不確定性、測量坍縮和不可克隆三大原理提供了無法被竊聽和計算破解的絕對安全性保證,主要分為量子隱形傳態和量子密鑰分發兩種。量子通信從理論上的定義而言,並沒有一個非常嚴格的標準。在物理學中可以將其看作是一個物理極限,通過量子效應就能實現高性能的通信。而在信息學中,量子通信是通過量子力學原理中特有的屬性,來完成相應的信息傳遞工作。量子通信同傳統的通信方式相比較,有一些比較突出的特點,例如安全性比較高,還有就是傳輸的過程中不容易受到阻礙。
  • 全球首個可移動量子衛星地面站 在濟南高新區與「墨子號」握手
    戈清平2019年12月30日23時31分44秒,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和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共同研製的全球首個可移動量子衛星地面站,在濟南高新區與「墨子號」衛星對接成功,標誌著我國在量子領域的科技創新與應用取得重要突破
  • 全球首個!可移動量子衛星地面站與「墨子號」星地對接
    全球首個可移動量子衛星地面站與「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完成星地對接,對接時長8分零5秒。距離500公裡的一次「握手」30日晚夜半,濟南天寒地凍。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樓頂,一次距離500公裡的「握手」即將上演。
  • 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參與構建全球首個星地量子通信網
    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參與構建全球首個星地量子通信網 2021-01-07 21: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量子客] 1月第2周全球量子資訊
    2020.1.11,美國能源部宣布,根據2019年1月籤訂的《國家量子計劃法案》,將提供高達6.25億美元(約43.05億人民幣)的資金,以幫助在5年內建立起兩到五個跨學科的量子信息科學 (QIS)研究中心,加快科學和基於量子技術的革命性進步
  • 中科大潘建偉團隊構建全球首個星地一體量子通信網
    這是由中國科學家建立的全球首個集成量子通信網絡。32 年前,人類歷史上首次量子通信傳輸了 32 釐米。且因設備操作時會發出噪音,而被調侃「只有聾子才破解不了量子保密通信」。如今,潘建偉團隊構建的多用戶量子通信網將通信距離擴展了 1400 多萬倍。目前該項目成果論文已在英國《自然》雜誌上刊發。
  • 全球首個可移動量子衛星地面站在濟南與「墨子號」對接成功
    2019.12.31 16:47【全球首個可移動量子衛星地面站在濟南與「墨子號」對接成功】記者12月31日從濟南市政府獲悉,30日23時31分44秒,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和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共同研製的全球首個可移動量子衛星地面站
  • 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發射升空
    量子是個特別嚴肅、但很容易搞得不嚴肅的高深話題。與經典物理學和其他許多學科不同,量子論特別違反常識和直覺。一對纏繞的光子將被拆散,從太空發射到地面,開啟人類保密通信的新歷史。絕對保密的通信依靠量子糾纏,也就是愛因斯坦說的「幽靈般的超距離作用」來工作——兩顆光子無論相距多遠,總是「心靈感應」:一個變化,另一個就保持同步。
  • 科學網—全球首個可移動量子衛星地面站與「墨子號」對接成功
    據新華社電 2019年12月30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和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共同研製的全球首個可移動量子衛星地面站
  • 星布斯納米生物抗新冠病毒口罩全球首推!
    導語:2020年初,新冠疫情席捲全球,一場與病毒較量的戰役在全球打響。疫情期間,湧現出了一批批為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抗爭在疫情一線的白衣天使,但還有一群人,他們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在大後方默默地做著後勤保障工作,研發出了一批批抗疫物資,保障著醫護和群眾的生命安全。為了解決這個世界難題,星布斯集團聯合浣星谷科技-燕山大學李青山教授科研團隊終於完成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