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科學家發現除月球以外,又一顆行星圍繞地球運轉,已有3年

2020-08-16 追史官

人類是一種神奇的生物,他們從來不缺乏好奇心,當人類探索了自己賴以生存的環境後,在夜晚仰望星空的時候,看到那一輪彎月,心中便產生了探索月球的欲望。

可以說自從美國太空人N·阿姆斯特朗和E·奧爾德林登上月球後,讓我們看到了月球的真正面目,也知道這個浩瀚的宇宙有著無盡的秘密,而正是這些秘密不斷推動著人類不斷探索月球甚至整個宇宙。

1:月球對於地球來說非常重要

到目前為止,我們知道了月球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美好,那裡根本就沒有什麼廣寒宮,也沒有玉兔嫦娥,它只是一顆普普通通的衛星,表面坑坑窪窪的,甚至讓人覺得有點醜。

但對於地球來說,月球是它唯一的一顆天然衛星,它一直伴隨著地球運轉,就像伴侶一樣一直陪在地球身邊,一直保護它。

可以說就是因為有月球的存在,地球才有了白天和黑夜,也因為有月球的存在,地球才會有像潮汐這樣宏偉的自然景觀。

不僅如此,月球就像一位忠心耿耿的騎士,一直都把地球護在身後,獨自面對著宇宙的隕石攻擊,毫不誇張地說月球表面的這些坑坑窪窪就是保護地球最好的證據。

月球這顆天體對於地球來說非常重要,我們做個假設,如果有兩個甚至三個像月球這樣的天體來保護地球,那地球是不是更加安全,就像一個BOSS,如果只有一個保鏢,面對四面八方的攻擊也會束手無策,如果加多幾個保鏢,那不就可以擋住四面八方的攻擊了嗎?

2:地球的守護衛星並不是越多越好

我相信很多人會有和小編一樣的想法,覺得保護地球的衛星應該越多越好,有這種想法是很正常的,但是對於地球來說,它並不需要太多的衛星來保護自己。

首先,我們要明白圍繞地球轉的天體並不是只有月球一個,其實早在2006年的時候,科學家卡斯帕就發現了一顆直徑只有0.9米的小行星,但是它實在是太小太小了,要是不拿個放大鏡來看,可能壓根就不知道有它的存在。

不僅如此,在2020年的時候,科學家又發現了一顆圍繞地球轉的行星,同樣的這顆行星也很小,直徑大約只有3米左右。這顆小行星太小了以至於讓它在地球周圍轉了整整3年都沒有被人發現。

像這樣很小很小的圍繞地球轉的行星,我們統稱為縮小版的月球,這些縮小版的月球大都是被地球的吸引力抓住後就一直圍繞地球運轉。

但是,如果受到隕石等外力的撞擊,本就很小的行星有可能被撞得渣都不剩,更不用說成為像月球一樣成為地球的守護行星了。

不僅如此,這些迷你版的月球小行星和正版的月球相比較存在太多無法預料的變數,有可能在某一天,它們就脫離地球引力的牽引,離地球越來越遠也說不定。

當然,在2016年的時候,科學家發現了一顆已經存在了100多年的小行星,這顆小行星比起上面那兩個縮小版的月球,它的運行軌道更加穩定而且由於受到地球引力的吸引,它可能會離地球越來越近,最後甚至成為地球第二個衛星也說不定哦。

但是大家不要覺得這就是第二個月球,要知道像這樣的小行星,目前科學家發現的單單圍繞在地球的周圍至少有6顆這麼多,至於誰會成為第二個月球還有沒辦法確定。

3:對於地球來說月球是獨一無二的

月球除了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外,它還是整個太陽系中排名第五的衛星,它的質量雖然只有地球的八十億分之一,但是它卻是太陽系中衛星密度排行榜中穩坐第二的衛星。

而且是所有圍繞地球轉的的衛星中,體積和質量最大的一顆。

所以不要覺得月球圍繞地球轉,就單純地覺得月球只是普普通通的一顆衛星,要知道,即便是衛星,月球也是衛星中的佼佼者。

因為它的質量是其他衛星所不能比的,毫不誇張地說如果不是因為地球的牽引,讓它成為一顆衛星,以月球的實力,成為一顆行星那也是綽綽有餘的。所以說上面那些衛星想和月球並排坐,實力還不夠。

不僅如此,月球的出現,讓地球煥發出不一樣的色彩在地球還沒有月球這樣的天然衛星的時候,它的內部環境可以說是非常地惡劣,不僅晝夜溫差大,而且表面溫度在沸水和凝點之間徘徊,這樣的環境不要說人類,連生物都根本沒辦法在地球生存下去。

後來隨著月球的出現,月球通過對地球的特殊影響,將地球的自轉和公轉調整到一個合適的速度,最終讓地球的環境更加適合人類居住。

所以我們換個思路想想看,如果地球真的多了一顆衛星,那將會是怎麼樣的情景。

首先大家要明白,地球的環境是經過千萬年的演變逐漸固定下來的,而月球已經圍繞地球運行了不知道有多少億年了,對地球的影響早已經深根蒂固了。如果是地球突然間多了一顆衛星,那勢必會影響地球的生態環境。

比如說多顆衛星就意味著在晚上的時候有更多的月光照進地球表面,讓黑夜變得不再那麼黑,但是,當黑夜不再是黑夜的時候,那些在黑夜中進食,在白天中沉睡的動物,勢必會逼迫它們改變生活習性或者由於適應不了變化而走向滅絕。

不僅如此,人類的作息時間也有可能因此發生改變。當地球的生態環境因為多了一顆衛星而出現變化的時候,人類又是否能夠適應這些變化呢?這些都是未知數。

所以說地球多一顆衛星其實也沒有啥特別的好處,反而弊端卻一大堆,這些弊端甚至有可能毀掉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所以寧缺勿濫,有一個月球就夠了

——END——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圖片來自網絡與圖文無關,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地球迎來第2位伴侶?已圍繞地球運轉3年,它會撼動月球的地位嗎?
    可是難道對手的外部真的僅僅只是有著月球這樣一顆衛星嗎?要知道在太陽系的其他學習當中,無不都有著很多的備胎。那麼為何到了地球身上,就只能夠和地球苟且呢?這是否對地球有些不公呢?一次偶然的機會,科學家偶然間在地球的周邊發現了一顆新月球,並且已經圍繞地球運轉三年有餘,可是人類竟對此一無所知,完全沒有察覺,簡直實在是太不可思議了。難道地球要迎來第二春了嗎?月球的地位要被撼動了嗎?
  • 地球也找了「小三」?另一月球圍著地球「相戀」3年了,才被發現
    地球也找了「小三」?另一月球圍著地球「相戀」3年了,才被發現地球,作為太陽系內的一顆生態行星,意義重大!因為它是宇宙中目前已知的最適宜人類居住的星球,所以與他息息相關的外界環境是,也顯得至關重要。比如,月球,它的存有不但關係地球的生態平衡,還保護著地球的安然無恙,正常運行。
  • 科學家首次發現圍繞白矮星運轉的候選行星
    它可能是一顆木星大小的行星,圍繞著比它小得多的主恆星——一顆暗淡的白矮星——運行。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9月18日消息,一顆恆星的死亡並不一定意味著圍繞其運轉的行星也會迎來末日。現在,科學家可能已經找到了直接的證據,證明行星可以在其母恆星死亡時不受到劇烈影響而存活下來。一項新的研究報告稱,天文學家發現了一顆巨大行星正圍繞一顆白矮星運轉的跡象。
  • 科學家首次發現圍繞白矮星運轉的候選行星
    它可能是一顆木星大小的行星,圍繞著比它小得多的主恆星——一顆暗淡的白矮星運行  一顆恆星的死亡並不一定意味著圍繞其運轉的行星也會迎來末日。現在,科學家可能已經找到了直接的證據,證明行星可以在其母恆星死亡時不受到劇烈影響而存活下來。
  • 已圍繞地球飛行3年,最近點距地球僅7萬公裡,被稱為「迷你月亮」
    其實,在太陽中眾多的衛星裡,月球的質量和體積算得上是數一數二了。如果不是被地球的引力捕獲,那麼以月球的質量和大小,完全可以成為太陽系中另外一顆行星。地球相對太陽系中的木星和土星而言,衛星的數量實在是太少了,僅僅有一顆天然衛星,就是月球。有科學家大膽的猜想,如果地球的周圍再出現一顆與月球性質一樣,圍繞著地球公轉的行星,那麼地球會怎樣?
  • 月球迎來「新夥伴」?一顆小行星圍繞地球轉動,科學家說出真相!
    人類從來沒有停止對宇宙探索,探索過程中發現了很多難以用科學解釋事件,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樣一個問題,行星周圍會有它的衛星,伴隨著它一起運動,比如地球的衛星是月亮,它無時無刻圍繞地球運動,正是因為它距離地球很近,所以很多人對月亮產生了好奇心,1969年美國成功登上月球,這打開了人類對月球的探索之路
  • 地球又多了一個月亮?圍繞地球3年,最終將被「甩」出去
    宇宙的天體都非常複雜,每個天體都會在宇宙中按照自己的運行規律運轉,但是也總有行星不按常理出牌,在宇宙中橫衝直撞,地球作為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之一,儘管有木星、月球等天體的層層保護,地球依然會受到其他行星的撞擊。
  • 地球有了另一顆衛星,月球不再孤單了!
    衛星是指圍繞一顆天體按閉合軌道做周期性運行的天然天體,太陽系中的行星除水星和金星外都有自己的衛星,最大的行星木星已經確認有79顆衛星。太陽系最大的行星——木星月球就是一顆典型的地球衛星,但是你知道嗎,目前已經觀測到了另一顆地球衛星,他被成為2020cd3
  • 人類發現第二個「月球」!追隨了地球許久,我們卻對它一無所知!
    實際上2020 CD3並非人類迄今為止發現的第一顆迷你月球,天文學家曾在偌大的宇宙中發現了另一顆迷你月球2006 RH120,它是一顆直徑約為5米的近地小行星,這顆小行星通常情況下圍繞太陽公轉,令人詫異的是每過20年左右,這顆迷你月球2006 RH120就會靠近地月系統一次,親自「審查」它們的近況,或許是地球擔心月球太過孤獨,所以才會在一段時間裡,通過自身的引力攔截小天體
  • 發現了第二月球!環繞地球運動3年了,人類為何卻一無所知
    文/仗劍走天涯發現了第二月球!環繞地球運動3年了,人類為何卻一無所知自古以來,人類對太空的好奇心就從未有過停止。月球是地球唯一的一顆衛星,並且可以說月球是給人類的饋贈。要知道在地球外部的宇宙當中存在著很多的風險,而小行星撞擊就是其中之一,可是很顯然,地球並沒有受過多少小行星撞擊地球的災害,這些災害無一不都被避免了,避免的原因就是因為月球的阻擋。甚至毫不誇張的來說,月球的存在,仿佛就是為人類阻擋風險的。
  • 科學家發現地球迎來第二位伴侶
    首先,我們要明白圍繞地球轉的天體並不是只有月球一個,其實早在2006年的時候,科學家卡斯帕就發現了一顆直徑只有0.9米的小行星,但是它實在是太小太小了,要是不拿個放大鏡來看,可能壓根就不知道有它的存在。
  • 超級地球:NASA發現了一顆不同於其他任何行星的已有100億年歷史行星
    近年來,人們發現了許多被稱為「超級地球」的行星,但研究人員最近發現了一顆與迄今為止發現的任何行星都不同的行星。 根據發表在《天文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這顆被稱為TOI-561b的行星圍繞著TOI-561恆星系統運行。它大約比地球大50%,但考慮到兩顆行星之間的距離,繞其恆星公轉需要一半的時間。
  • 地球迎來新伴侶?已經圍著地球轉了3年,人類才後知後覺!
    既然月球無法消失,如果地球再多一顆衛星陪伴,對於地球來說是不是更加萬無一失呢?畢竟6500萬年前就有一顆小行星先後突破了木星,月球以及地球的大氣層的保護。再者,除了地球之外,太陽系內幾乎每一顆行星都有著數十顆甚至上百顆的衛星的保護。而地球作為一顆生命星球,竟然只有一顆月球?這似乎顯得難免有點貧瘠了!令人類沒有想到的是,地球還真的不僅只有一顆月球。
  • 除月球以外,地球竟然還有一顆不起眼的天然衛星,只有3.3米大
    但是人們的認知是有所偏頗的,除了月球之外,地球很有可能還存在一顆不知名的天然衛星,或許因為它不起眼,所以科學家一直沒把焦點放在它身上。那麼這顆不出名的天然衛星究竟是何方神聖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了解吧。據資料研究表明:地球上很有可能存在另外一顆天然衛星。其實早在2017年,科學探測就已經發現了這顆衛星的蹤跡。
  • 月球還有同伴?其實地球還有一顆準衛星,只不過它喜歡「捉迷藏」
    但是太陽系也是宇宙當中非常特別的星系,因為在太陽系中存在著地球這個目前唯一發現喲生命存在的星球。而地球作為太陽當中特別的存在,除了有生生命以外,還有許多許多和其它太陽系內的行星不同的地方。其中一個就是地球只有唯一一個衛星——月球早在上個世紀以前,人類就已經登上了月球,並開始了對月球的探索。
  • 月球即將迎來「伴侶」?一顆小行星圍繞地球轉,疑似「太空垃圾」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類也開始對宇宙進行了探索,科學家們發現宇宙當中有很多的行星,並且每一顆行星的周圍都會有衛星圍著著它轉,這樣的發現也是人類科學的一大進步。很多的科學家都在研究登陸月球的方法。最早實現這一個想法的是美國的宇航局,美國太空人登陸上月球之後,發現月球上面的空氣都是屬於真空的狀態,人類在上面會漂浮在半空當中。因為月球上面是沒有地心引力的,這樣的結果也為人類揭開了月球神秘的面紗,使人類更進一步了解月球。
  • 發現了第二月球!居然追隨地球環繞運動了3年,人類卻一無所知!
    發現了第二月球!居然追隨地球環繞運動了3年,人類卻一無所知!古時候,月亮是天下客,是諸多著名詩人歌頌的對象,也是眾多背井離鄉人傳達思鄉的媒介,如今,月亮照亮了人類心目中的幻想,部分科學家們甚至將登月視為一生的夙願。
  • 「讀史」2005年1月5日,鬩神星的發現,徹底改變冥王星的行星地位
    科學家們的星際探索,撕開了宇宙的一條小小縫隙,讓我們認識了宇宙中除太陽、月球等以外更多的星球。2005年1月5日,美國天文學家布朗發現一顆矮行星——鬩神星。01矮行星什麼是矮行星?矮行星也稱「侏儒行星」,體積介於行星和小行星之間,圍繞恆星運轉,質量足以克服固體引力以達到流體靜力平衡形狀(近於圓球),沒有清空所在軌道上的其他天體,同時不是衛星。「行星」指的是圍繞太陽運轉、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剛體力而使天體呈圓球狀、並且能夠清除其軌道附近其他物體的天體。一顆不是衛星的天體如果只滿足了前兩個準則,將被分類為「矮行星」。
  • 2020年,為什麼地球有兩個月亮?
    2020年2月,一顆叫做2020CD-3的天體被科學家發現雖然一顆小於一輛汽車的小行星看起來並不是特別令人興奮,但實際上非常罕見,更罕見的是科學家們在它離開前發現了它。在地球上,突然獲得一顆全新的月球,對我們來說是新奇的,在太陽系的其他地方,多顆衛星並不罕見,行星運動的數量實際上與它的引力或大小沒有多大關係,的確,相對於圍繞其他行星運行的衛星的大小,地球的月球體積算大的了。
  • 天文學家發現了第一顆圍繞白矮星運行的行星
    天文學家們發現,一顆木星大小的行星正繞著一顆白矮星運行。這一前所未有的發現表明,行星有可能可以在它們的母恆星劇烈的死亡爆發中倖存下來。想像一下,一顆大約和地球大小相當的、昏暗的晚期恆星,每34小時就有一顆巨大的木星大小的行星圍繞它運行,這絕對是一個奇怪的景象。較小但密度更大的天體,似乎控制著視覺上根本不匹配的天體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