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光明網9月14日報導:我國自主研發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在合肥正式上線。並歡迎全球用戶來體驗。
據報導指出:此次發布的雲平臺是由量子計算機「悟源」,搭載了6比特超導量子晶片夸父KF C6—130,保真度、相干時間等技術指標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不得不說,我國科學家們確實厲害,要知道,雖然這個線上平臺使用的是6比特的超量子晶片,但是,有了這一步的成功,才能考慮下一步實現24比特、60比特的超量子晶片。
而這將是我國開啟量子計算全面運用的一個信號。
在此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院士在合肥本源量子公司召開的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發布會上就表示,「什麼時候通用量子計算機得到廣泛應用,什麼時候我們社會就進入到了量子時代。」
「悟源」內部結構圖
那量子計算機會應用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是人工智慧領域。人工智慧依靠的就是計算機技術,它需要機器極短時間內做出大量運算。然而,以現在的技術即使做出了智慧機器人,也只是有著一些簡單的功能,這是現在的傳統計算機的局限,換個角度想,如果量子計算機實現了普及化,那麼人工智慧將會擁有更多的功能,再敢想一點,科幻大片都不再是夢了。
其次是搜尋引擎。這裡大家就要有疑問了,我們現在用的搜尋引擎不是挺好的嘛?但是,我們要知道,傳統計算機的運算功能是無法和量子計算機相比較的。就比如說,警察破案想要在一座城市裡尋找犯罪嫌疑人,那麼這個時候就需要調出所在範圍內的所有監控,並從中找出犯罪嫌疑人在哪裡出現過,這時,如果普通計算機是需要一個小時,那麼量子計算機就只需要一秒了,那麼,還會有警方抓不住的人嗎?再大膽一點,全國都不是問題呀!
還有物流運輸。物流運輸還有量子計算機什麼事兒呀?量子計算機的超快速計算,可以有效地幫助交通管控,計算最優交通路線,減少交通堵塞。未來甚至能快速在全球系統中找出最優供應鏈和物流系統,促進物流快速流通,讓物流,交通之類的能更高效便捷。
最後就是科技發展了,這是一個大範圍,其中包括各種各樣的科學領域。都說數學是一切科學的基礎,那麼量子計算機就是輔助工具。它可以快速進行上百萬次模擬計算,幫助科研人員推薦最優選項,這將會節省多少時間,時間對於科研來說,那真的是價值千金。更不要說量子通訊領域了,量子密碼是當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密碼,敵人如果沒有密匙是無法破獲的,這就保證了信息的安全性。
總的來說,量子計算將是未來的趨勢。科幻片裡的情景也許就將開始一步一步實現了。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吧!(塗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