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上線,將用在四大領域,開啟一個重要信號

2021-01-12 國策

曾幾何時,量子技術只能出現在科幻電影裡。但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開始觸及量子領域,甚至已經研發出了與之相關的科技,例如量子計算平臺。這一技術被看作頂尖黑科技,多個科技強國都在相關領域積極布局,在美國,日本等科技強國參與競爭的同時,中國也沒有在這場競賽中掉隊。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研究團隊於日前上線了一臺自主研發的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

這是一款以6比特超導計算機為基礎研製而成的雲平臺,其保真度、相干時間等技術指標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這意味著中國已經開啟了量子計算全面運用的重要信號,因為在這一雲平臺的基礎經驗下,研究團隊還將考慮實現24比特、60比特的超導子晶片,事實上24比特的研發正在進行時,而60比特預計在明年年底有重大進展。本次上線的這一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主要是為各個國家的用戶提供量子計算雲服務。很多人疑惑,中國的量子技術真的已經達到國際頂尖水準了嗎?中科院院士潘建偉曾表示,中國目前的光量子計算性能,是谷歌量子計算機的100萬倍,並且在量子通信的安全性上,中國領先於其他國家。

我們稱現代社會為資訊時代,一旦通用量子計算機得到廣泛應用,社會就可能進入量子時代。但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量子技術似乎遠不可及,但只要得到普及,你就會發現量子技術會出現在我們生活中各個角落。它可能應用到人工智慧領域、搜尋引擎、物流運輸等領域,A.I.智能並不陌生,現在許多工廠已經開始使用半智能,甚至是全智能的設備進行生產,而人工智慧其實就是依託計算機技術,量子計算機自然能提供極大的幫助。同樣的道理,對於涉及到大數據處理的物流運輸和搜尋引擎,量子計算也能起到極大的作用,能夠更加高效便捷。

更重要的是量子計算機,不僅擁有超快速的計算能力。還涉及到了更廣闊的科學領域,從某種意義而言。計算是一切科學的基礎,那麼精通計算的量子計算機,顯然是最佳的輔助工具,它可以在非常短的時間進行上萬次模擬計算,將很大程度推動涉及到航天、軍工等尖端領域的技術發展,開創一個全新的時代。你有了解過量子科技嗎?不妨在評論區留言,如果喜歡本期內容記得關注、轉發、收藏和評論哦。

相關焦點

  • 我國自研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正式上線!透露一個信號
    據光明網9月14日報導:我國自主研發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在合肥正式上線。並歡迎全球用戶來體驗。據報導指出:此次發布的雲平臺是由量子計算機「悟源」,搭載了6比特超導量子晶片夸父KF C6—130,保真度、相干時間等技術指標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不得不說,我國科學家們確實厲害,要知道,雖然這個線上平臺使用的是6比特的超量子晶片,但是,有了這一步的成功,才能考慮下一步實現24比特、60比特的超量子晶片。而這將是我國開啟量子計算全面運用的一個信號。
  • 國產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上線
    中新社合肥9月12日電 (記者 吳蘭)本源量子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12日在安徽合肥正式上線發布。據介紹,這款國產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基於超導量子計算機——悟源,向全球用戶提供真實的量子計算服務。悟源是一臺能夠脫離實驗室環境穩定運行的超導量子計算系統,也是中國國內率先實現工程化的量子計算機。
  • 我國自主研發的6比特 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上線
    據新華社電 我國企業自主研發的6比特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日前正式上線,全球用戶可以在線體驗來自中國的量子計算服務。這是記者從9月12日舉辦的世界製造業大會江淮線上經濟論壇獲悉的消息。在當前技術條件下,量子計算機還離不開嚴苛的運行環境與複雜的輔助設備。
  • 我國自主研發的6比特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上線
    新華社合肥9月13日電(記者徐海濤)我國企業自主研發的6比特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日前正式上線,全球用戶可以在線體驗來自中國的量子計算服務。這是記者從9月12日舉辦的世界製造業大會江淮線上經濟論壇獲悉的消息。在當前技術條件下,量子計算機還離不開嚴苛的運行環境與複雜的輔助設備。
  • 中國自主研發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上線
    經濟日報訊 中國企業自主研發的6比特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日前正式上線,全球用戶可以在線體驗來自中國的量子計算服務。在當前技術條件下,量子計算機還離不開嚴苛的運行環境與複雜的輔助設備。
  • 中國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上線,向全球提供量子計算服務
    9月12日有信息報導,中國量子計算行業領軍企業本源量子發布了全國首個搭載了真實超導量子晶片的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本源量子是我國第一家以量子計算機研製、開發以及應用的公司,當然可能在大家驚喜國家突破新技術的同時,很多人又會疑惑什麼是量子計算呢
  • 自主研發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上線
    我國企業自主研發的6比特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日前正式上線,全球用戶可以在線體驗來自中國的量子計算服務。 在當前技術條件下,量子計算機還離不開嚴苛的運行環境與複雜的輔助設備。為了讓更多普通用戶體驗、學習、探索量子計算,近年來多家國際知名信息科技企業都開發了各自的量子計算雲平臺,使用戶能通過雲技術使用量子計算機。 據介紹,此次發布的雲平臺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院士團隊的成果轉化企業合肥本源量子公司研發,基於其自主研發的量子計算機「悟源」,搭載了6比特超導量子晶片夸父KFC6—130,保真度、相干時間等技術指標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 超導量子計算雲服務平臺
    2020年9月12日,本源完全自主開發的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正式向全球用戶開放,該平臺基於本源量子自主研發的超導量子計算機——悟源(搭載6比特超導量子處理器夸父 KF C6-130)。量子計算雲平臺是連接用戶和量子計算系統之間的橋梁,經典計算向量子系統發起計算任務請求後,待量子系統完成計算任務後再以經典信息的方式返回給用戶,整個過程需要量子云平臺的協調中轉。為了讓更多的人體驗量子計算機,研究人員開發了量子計算雲平臺。
  • 我國量子計算連迎兩個「大消息」!潘建偉團隊完成50個光子玻色取樣;自主研發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上線……
    每經編輯:張喜威近日,我國量子計算領域連續傳來兩個「大消息」。這邊廂,潘建偉9月5日剛剛透露,其帶領的團隊完成50個光子玻色取樣,初步估算,光量子計算性能超過谷歌53比特量子計算機的100萬倍;那邊廂,9月12日,合肥一家公司自主研發的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正式上線。
  • 國產自主研發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上線
    2019年10月23日,谷歌在持續重金投入量子計算13年後,成功摘取量子計算領域的一個重要裡程碑: 實驗證明「量子優越性」,在特定任務上,量子計算機可以大大超越經典計算機的計算能力了。谷歌的階段性實驗絕不是終點,而是一個起點。
  • 中國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上線,向全球用戶開放真實量子計算服務
    「 ——中國科學院院士郭光燦2020年9月12日,本源完全自主開發的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正式向全球用戶開放,該平臺基於本源量子自主研發的超導量子計算機——悟源(搭載6比特超導量子處理器夸父量子計算雲平臺是連接用戶和量子計算系統之間的橋梁,經典計算向量子系統發起計算任務請求後,待量子系統完成計算任務後再以經典信息的方式返回給用戶,整個過程需要量子云平臺的協調中轉。為了讓更多的人體驗量子計算機,研究人員開發了量子計算雲平臺。
  • 國內首個量子計算雲平臺上線 量子計算機正走出實驗室
    9月12日,我國企業自主研發的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正式上線,全球用戶可以在線體驗來自中國的量子計算服務。為了讓更多用戶體驗、學習、探索量子計算,國際主要的量子計算公司都開發了各自的量子云平臺,使用雲技術連接用戶與真實的量子計算設備。2016年,IBM率先研發出世界上第一個基於5位超導量子計算機的量子云平臺IBM Q Experience。目前,IBM已經有22臺公開的量子計算機,先後有100多家企業單位和科研機構使用了其提供的量子計算雲服務。
  • 首個國產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在合肥上線
    本報合肥9月13日電(記者常河)記者從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區獲悉,國內首個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12日正式上線。該平臺基於超導量子計算機「悟源」,向全球用戶提供真實的量子計算雲服務。目前致力實現量子計算機商業化的公司,除了國外谷歌、英特爾、IBM等科技巨頭,國內本源量子、阿里雲、華為等都有自己的量子計算研究機構。據了解,本源量子在2017年推出了國內首個量子計算雲平臺,此次正式接入「悟源」超導量子計算機,為用戶提供真實量子計算服務。目前,本源量子云是國內唯一一個向普通用戶提供真實量子計算服務的量子云平臺,填補了該領域的國內空白。
  • 中國自主研發超導量子計算機上線
    複雜網絡排序應用可以對複雜網絡節點進行重要性綜合評價,探究網絡影響力最大化問題;手寫數字識別利用量子算法和經典算法混合實現;用戶偏好行為預測通過實現量子關聯規則挖掘算法,加速挖掘分析複雜關聯數據之間的內在聯繫。本源量子表示,2021年底將上線搭載60位比特量子晶片的第二代超導量子計算機「物源」。而在另一技術路上,將發布基於半導體量子晶片的量子計算機。
  • 國內首個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上線,搭載6個量子比特處理器
    9月12日,合肥本源量子計算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本源量子)正式上線其自主研發的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悟源。基於該平臺,本源量子即日起將面向全球用戶免費提供真實的量子計算服務。本源量子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孵化,是國內首家以量子計算機為研發目標的企業。
  • 以「雲」為裳,量子計算不再「高冷」
    本報記者 吳長鋒  9月12日,我國企業自主研發的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正式上線,全球用戶可以在線體驗來自中國的量子計算服務。  據了解,此次發布的雲平臺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院士團隊的成果轉化企業合肥本源量子計算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本源量子)研發。
  • 我國量子計算再次大突破,一文讀懂量子黑科技發布會詳情
    於是,人們將目光投向了量子計算。近年來,量子計算系統陸續走出實驗室,時值2020年,全球百花齊放,無論是硬體還是軟體,超導、半導、離子阱、光量子等百家爭鳴,甚至量子計算作業系統都如約而至!本源量子2020發布會上發布了基於真實超導晶片的量子計算雲平臺,這是中國初創量子公司發布的首個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並開放給大眾使用,其後端搭載了6個真實物理量子比特。
  • 36氪首發丨24比特超導量子計算機即將上線,本源量子獲中網投領投數...
    目前24比特量子計算機正在調試,預計春節前後上線。2021年底或2022 年初將上線64比特量子計算機。2比特半導體計算機「悟本「對標Intel 2018年的水平,目前在最後調試階段,預計2021年上半年上線。從當前的進度來,公司在超導技術方向於IBM的差距約為3年,在半導體技術路徑上,與對標Intel的差距約為2年。
  • 中國自主研發超導量子計算機上線,「我們要死死咬住他們」
    複雜網絡排序應用可以對複雜網絡節點進行重要性綜合評價,探究網絡影響力最大化問題;手寫數字識別利用量子算法和經典算法混合實現;用戶偏好行為預測通過實現量子關聯規則挖掘算法,加速挖掘分析複雜關聯數據之間的內在聯繫。 產品發布的尾聲,本源量子表示,2021 年底將上線搭載 60 位比特量子晶片的第二代超導量子計算機物源。
  • 中國自主研發超導量子計算機上線,「我們要死死咬住他們」|專訪
    開啟中國量子計算機應用此次推出的 6 比特量子計算機 「悟源」,其中的夸父晶片由 6 個基於約瑟夫森結的超導量子比特構成。「悟源」 對標的是 IBM 於 2017 年在雲端發布的 5 比特量子計算機。複雜網絡排序應用可以對複雜網絡節點進行重要性綜合評價,探究網絡影響力最大化問題;手寫數字識別利用量子算法和經典算法混合實現;用戶偏好行為預測通過實現量子關聯規則挖掘算法,加速挖掘分析複雜關聯數據之間的內在聯繫。產品發布的尾聲,本源量子表示,2021 年底將上線搭載 60 位比特量子晶片的第二代超導量子計算機物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