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蟲技術夠硬才能育出好蜂王,卵幼蟲日齡你學會看了嗎

2021-01-08 閩南蜂哥

萬隻工蜂不如一隻好蜂王,這話說得沒錯我們養蜂人都清楚一隻好蜂王的重要性,一隻優秀品質的蜂王可以拯救一群弱小的蜂群,而一隻劣質的蜂王會毀掉一群強群。蜜蜂蜂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怎樣才能得到一隻優秀品質的蜂王呢?這就需要養蜂人有一門好技術,人工育王的好技術。人工育王技術貴在移蟲技巧,怎樣才能移好蟲和移出好品質的蟲呢?接下來蔡哥為大家講解人工育王移蟲的關鍵技術。

移蟲不是簡單的把蟲移出來放進王臺杯裡就完事了,要移出品質移出好蟲來,還要不傷蟲體的放入王臺杯裡。移蟲動作要連貫一次挑起不可重複挑,放入王臺杯裡也是一次推入不可反覆推。移蟲針緊貼巢房牆壁一伸到底,移蟲針前端會自然彎曲,小幼蟲就會懸浮在移蟲針頭上,再往上提出小幼蟲來,最後把移蟲針頭上的小幼蟲推入事先準備好的王臺杯裡。想育出好蜂王那技術要求移蟲針不可以碰到小幼蟲,整個過程小幼蟲都是懸浮在蜂王漿的上面的,所以我們挑選小幼蟲時一定要挑王漿多的小幼蟲。

要培育出優質的蜂王移出小幼蟲的蟲齡很關鍵,蜂王和工蜂都是同樣的小幼蟲變化而來的,之所以不一樣是因為化變成工蜂的小幼蟲只吃三天的王漿就開始餵蜂糧了,而變化成蜂王的小幼蟲是一直吃王漿的。因此我們要培育出優質的蜂王就必須在小幼蟲還吃王獎的時候就移蟲出來培育。通過專家的分析得出了移24小時內的小幼蟲最好。移蟲技術高超的養蜂人有的直接移卵來培育蜂王。

老蜂農們都能識別出幼蟲的日齡和封蓋蛹的天數甚至是卵日齡,他們是通過卵蟲的不同形態特徵和位置來判斷日齡的。蜂王剛產的卵是豎在巢房裡的,慢慢的會斜靠在巢房壁上然後往巢房底滑,第三天就整個躺在巢房底了。24小時的小幼蟲是C型的非常小隻比卵胖一點點,移蟲就應該選擇這樣的小幼蟲。

巢脾應該選擇卵蟲多的老蜂脾,因為老蜂脾的巢房更結實更移蟲針更好插入底部而不會插穿巢脾,還有老蜂脾巢房發黑而蜂王漿和幼蟲都是白色的,更容易看清楚蟲齡和王漿量。有的蜂農教你移蟲時先在王臺杯裡點一下蜂蜜,這是不可取的只要一點蜜在王臺杯裡,那麼移入的小幼蟲吃到的王漿也就會混到蜂蜜,儘管只是一點點也會影響蜂王的質量。有的蜂農甚至使用蜂王漿來點王臺杯,其實這樣也不好除非你用的是剛剛挖出來的王漿。相比這些方法我們是直接把王臺杯插入育王群中,讓工蜂清理二個小時以上就可以直接移蟲了。

蜜蜂育王移蟲技術是靠練習和手感的,新手養蜂人一定要多加練習才行,為了更直觀的讓蜂友們了解小幼蟲的日齡,文章上的照片是我特意拍攝的。還有一段原創視頻改天再上傳。我是作者冰吻小蔡謝謝大家閱讀喜歡的關注我哦!

原創作者:冰吻小蔡

本文為原創文章,嚴禁抄襲!

相關焦點

  • 人工養殖蜜蜂,培育蜂王有區分,這些知識你學過嗎?
    人工養殖蜜蜂,培育蜂王有分:人工培育和自然培育這兩種。一般養蜂場都是採用人工培育蜂王來更換全場的蜂王,而少量蜂群和一些業餘養蜂新手,大多採用自然培育蜂王。人工培育蜂王,需要育王工具和育王技術,才能培育出優質的蜂王,自然培育蜂王相對簡單許多,只需要等待季節的到來,蜂群會自然培育出蜂王來。
  • 中蜂人工育王移蟲時,是怎樣分辨幼蟲日齡的?
    人工移蟲育王時分辨幼蟲日齡是我們很多新養蜂的朋友們經常遇到的問題,由於移蟲育王關係到未來蜂王的質量,只要幼蟲超過三日齡就有可能無法培育出蜂王,所以在人工移蟲育王的過程中通常要求蜜蜂幼蟲日齡越短越好。其實要說準確的分辨三日齡幼蟲的形狀,很多朋友是不好分辨的,尤其是沒有養殖經驗的朋友,但是我們可以利用蜜蜂的發育周期,準確的找到蜜蜂的日齡,蜂部落給大家分享一個方法。人工育王提高新王質量的方法很多朋友在移蟲育王的時候往往會忽略蜂王卵的質量,其實這是比較重要的。
  • 蜂頭領|培育優質蜂王之小卵同樣育大王
    綜上所述,蜂王初生重在200毫克左右,成年後腹部最大圓徑達0.45釐米左右的是標準的「 大王」 。二、同一蜜蜂品種的蜂王所產的卵也有粗大細小之分同一蜜蜂品種的蜂王所產的卵也有粗大細小之分,同樣傾向於選產細小卵子的蜂王作種用。同一隻蜂王產的卵也有粗大細小之分,應該是客觀存在的,從理論上講,選擇大卵育種育出大王是符合邏輯的。
  • 蜜蜂人工育王的原理,你知道嗎,作為養蜂人的你是怎麼進行育王的
    ,工蜂會以為這是一隻蜂王,會讓臺基裡的幼蟲一直吃蜂王漿至封蓋,所以移的蟲日齡越小,蜂王質量越好育王是要在無王的蜂群內進行的,否則蜂王會搞破壞。,最終發育成蜂王人工育王在第12天出房後,直到交尾成功產卵,中蜂需要7天的時間,意蜂需要10天。
  • 如何培育高質量蜂王?掌握這6點,不愁蜂王質量不好
    那麼在我們具備了一個好的母群的前提下,又有哪些因素影響到蜂王的質量呢?在蜂部落看來主要有6大因素。第一:育王的材料在前面的文章中蜂部落介紹過了育王的方法一般可以採用複式移蟲、點蜜移蟲、幹移、點漿移蟲四種方法,這裡的四種方法中培育的蜂王質量最好的是採用複式移蟲,但是複式移蟲在實際運用中顯得比較麻煩,採用點漿移蟲、幹移、點蜜移蟲相對來說比較簡單,但是點漿移蟲與幹移育出來的蜂王又沒有點蜜移蟲育出來的蜂王質量好
  • 蜜蜂分家,4日齡蜜蜂全部飛走,蜂王傻嗎?這才是蜂王的高明之處
    1948年,前蘇聯養蜂專家塔蘭諾夫驗證了蜜蜂分家時分走的蜜蜂日齡分布,發現蜜蜂分家的時候,隨著蜜蜂日齡的增加,分走的蜜蜂數量會減少,4日齡的蜜蜂全部飛走;8日齡的飛走85%;12日齡的飛走71%;15日齡的分走44%。
  • 人工培育蜂王簡單,中華蜜蜂人工育蜂王就三步
    養殖中華蜜蜂,就需要更換蜂王,人工分蜂。當自然王臺不夠用時,或者我們想選種育王時,就需要人工育蜂王。那麼人工如何育蜂王呢?1.選擇培育群。培育群是指把蜂王放到培育群裡培育。儘量挑選強群一些的蜂群當做培育群。
  • 蜂王還沒出房就死在了王臺裡面,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前天有位蜂友給聽蜂之語發了張圖片,並發出了自己的疑問:圖片中黑色的蜂王是在王臺裡面第七天的,白色的蜂王是在王臺裡面第八天的,他打開王臺後,發現裡面的蜂王幼蟲都死了,王臺裡面還有蜂王漿,但是蜂王漿有些乾巴巴的;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 好不容易培育出優質蜂王臺,結果壞在「近交」的問題上,值得注意
    蜂友們一起學養蜂,右上角「關注」養蜂人在培育蜂王臺的過程中,不管是「自然王臺」,還是「人工育王」,蜂群培育出來的蜂王臺,蜂王臺的品質會受到育王群內工蜂哺育能力的影響,同時,還有人工移蟲的技術,育王群內工蜂數量,與外界蜜源情況
  • 先了解原理,再看老蜂農的操作技術
    在養蜜蜂的事業裡,光管理好蜜蜂是不夠的。不管是野外的自然蜂群,還是人工養殖的蜂群,培育一隻新蜂王,對蜂群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然而許多接觸蜜蜂不久的養蜂人,雖然學習了許多養蜂技術,但是對培育新蜂王卻一竅不通。學習人工育王技術,要先從蜜蜂育王原理說起。
  • 讓蜂群造交替王臺,不讓蜂群產生分蜂熱,怎麼樣才能做到,看這裡
    蜂友們一起學養蜂,右上角「關注」蜂群內不會無緣無故出現蜂王臺,隨著蜂群群勢壯大,蜂群內蜂王的控蜂能力不足,隨著外界蜜源逐漸增加,蜂群容易出現分蜂熱的情況,工蜂在蜂群內不斷的建造蜂王臺,這時蜂群的採集能力和哺育能力都會受到影響
  • 養殖中蜂,正常蜂群的巢房中是否同時存在各種日齡的幼蟲和卵?
    導讀:一群正常工作生產的中蜂巢脾裡是不是同時存在各日齡的卵和幼蟲的問題,蜂部落認為這是不一定的,具體一張巢脾上的卵以及幼蟲會如何排列,其實我們可以從蜂王的產卵特點和蜜蜂的發育日齡來進行分析,最後就知道一群正常生產的中蜂巢脾裡是不是同時擁有各日齡的卵以及幼蟲了。
  • 養蜂業上公認的劣質蜂王,老蜂農卻很喜歡,果然有獨門秘法
    在活框養殖技術如此發展的今天,養蜂人已經知道了蜂王對一個蜂群的重要性,所以養蜂業上也有這麼一句話,那就是養蜂就是養王,可見蜂王對一個蜂群的重要性。提到蜂王,對於現代化的養蜂來說,一般常用的方法都是人工育王,對於我們年輕一代的養蜂人來說,似乎會不會人工育王,可以說是養蜂是不是上道的一個標誌,雖然說養蜂技術多,光有育王技術是不行的,但是到了能夠人工育王的地步,實際上其它技術相對來說已經比較簡單了,所以以會人工育王作為新手和老手的一個標準,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是有道理的。
  • 蜜蜂分家了,蜂王什麼時候才能恢復產卵呢?
    這兩種分蜂是完全不同的,對分家後蜂王產卵的時間也是不同的。為什麼這樣說呢?接下來閩南蜂就分別來講一講,自然分蜂和人工分蜂后,分蜂王什麼時候會恢復產卵。自然分蜂后蜂王恢復產卵的時間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自然分蜂前期蜂王的變化。
  • 一隻蜂王需要多少工蜂才能養活?
    關於一隻蜂王要多少工蜂才能養活的問題,這是一個不確定的問題,因為蜂群是不是可以存活,需要的條件是比較多的,比如蜜源條件,溫度,工蜂年齡,蜂王年齡、養蜂人的技術等等都影響到工蜂是不是可以養活蜂王。一般氣候條件無非兩種,一是氣候好的流蜜期,二是氣候差的冬季,我們來看看這兩種條件下多少只工蜂能夠養活一隻蜂王。氣候好的流蜜期如果是氣候好的流蜜期,假設我們的蜂王是正常的,也就是說產卵能力正常,只要工蜂可以蜂王就可以。蜜源條件也是好的,在這種情況下,其實剩餘的就是工蜂問題。
  • 購買的蜂王,為什麼有幾隻工蜂在裡面?原來有這些作用,真長見識
    導讀:所謂的陪嫁蜂,也就是工蜂,通常在郵寄蜂王時,需要用到,放幾隻工蜂在蜂王籠裡面,對於陪嫁工蜂的選擇,其實是有講究。郵寄蜂王,為什麼需要陪嫁工蜂蜜蜂是以群居著稱,郵寄蜂王,通常需要三到五天,不管是工蜂還是蜂王,單獨存放,存活的時間不長,若是單獨郵寄蜂王,存活的機率不大,只要在網上買過蜂王的朋友,都知道賣家會在蜂王籠裡面放入幾隻工蜂,主要作用是工蜂能分泌王漿飼餵蜂王,還能幫助蜂王清理分泌物,讓蜂王更安全。
  • 中蜂蜂王也能做標記?你這樣操作過嗎?聽聽老農怎麼說
    最近看到有蜂友在給中蜂蜂王做標記,還做得有模有樣的,看了感覺滿漂亮的。我便問:"這是誰家傳授的中蜂蜂王標記技術呀!"蜂友回答我:"這是養意蜂的老師教的。"這下我明白了,又是一個照搬意蜂技術給中蜂用的養蜂人。難道中蜂蜂王就不能做標記嗎?
  • 老蜂農分享4種不同日齡蜂王關王時間
    關於中蜂王可以關幾天的問題,蜂部落認為需要看我們關王的方法,因為不同的蜂群群勢關王蜂王的存活率並不一樣,除此之外,根據蜂部落的了解,部分地區的蜂王關王后死亡率比較高,具體的原因蜂部落沒有搞清楚,所以以下文章中提及的中蜂關王時間,均以貴州蜂王的黑王關王時間為準。
  • 年齡大、視力差、手抖且不會移蟲的蜂友怎樣能培育出好蜂王呢
    優良的中蜂王是每一個蜂友夢寐以求的,必須是抗病力強,產卵力強,分蜂性生弱,採集力強。蜂友們要重視良種的選育與培養,可以在本場、周邊蜂場、種蜂場觀察發現或引進良種,選取來自不同地域,不同品系的幾個種群進行人工育王,培育新—代蜂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