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唯一一座野牛島,一邊受保護又一邊獵殺,到底是為什麼呢?
南海在我們中國大陸的南方,是太平洋西部的海域,我們國家三大邊緣海之一,南海海域廣袤,整個海域有350萬平方公裡,但是他的陸地面積極為匱乏,南海最大的島嶼太平島的永久陸地面積也僅僅只有0.49平方公裡。因為陸地面積有限,在這些小島上很難會出現完整的食物鏈,當然也不會出現大型的野生動物。
東島在我國西沙群島東部的宣德群島東島的環礁中,在永興島東南約50公裡,它是西沙群島中面積第二大的島嶼,陸地面積1.7平方公裡,僅次於永興島,東島上面有很多繁茂的植被,這裡的樹林是由原生樹種麻楓桐樹組成的,這座島嶼四周遍布了草海桐、銀毛樹等灌木叢,還有很多人工種植的椰子樹、木麻黃等。
這一座島上生長著很多的陸生動物,黃牛、山羊成群,現存黃牛有十四、五群,約300多頭;山羊時有出沒。還有野狗、山雞、野鴨、野貓等等。這一座島嶼也被稱之為「野牛島」,因為它是南海上面唯一一座有野牛的島嶼。那麼這一些野牛又是從哪來的呢?
這座島上的野牛為黃牛,他的來源有很多種說法,但是不論是哪一種說法,這些野牛都來自大陸,只不過是年代不同而已。這一些野牛被帶到了南海的各個島礁上,但是在這些島礁上面,只有東島這座島嶼上的野牛存貨了下來,並且他們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東島上面的植被覆蓋良好,但是因為東島的面積有限,這裡的野牛繁殖過快就會導致東島的生態失去平衡。所以就算這座島嶼上的官兵對這些野牛進行了嚴格的保護,也要時不時地對這些野牛進行獵殺,以此來保證島上的野牛數量不會過多,從而不會導致東島失去生態平衡。
除此之外,東島還是南海中名副其實的鳥島,也是我們中國鳥類密度最大的保護區之一。1980年,中國在東島建立了以保護紅腳鰹鳥為主的自然保護區,島上的麻楓桐群落,為紅腳鰹鳥提供了良好的棲居場所,這裡聚集了大約5-10萬隻紅腳鰹鳥,他們像一簇簇盛開的白色花朵,耀眼迷人,有的時候又會騰空而起,盤旋、飛舞、鳴唱,在藍天上構成了一幅美妙的圖畫,別開生面,蔚為壯觀。
鰹鳥還會給這裡的漁民在大海中導航,白天漁民根據鰹鳥集結和尋食方向,駕船揚帆前去撒網捕魚,傍晚跟隨它們飛回的路線,所以漁民們又稱鰹鳥為「導航鳥」。東島上還棲息著褐鰹鳥、小軍艦鳥、黑枕燕鷗、大鳳頭燕鷗、暗綠繡眼等鳥類,以及上岸產卵的綠海龜和玳瑁等,它們也都受到了嚴格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