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看到一則好消息,「全國新增確診病例連續2天明顯下降」,終於看到新型冠狀病毒的前期疫情防控措施效果進一步顯現,相信大家的心情都差不多一樣的,真的是喜訊啊。因為這意味著,新型冠狀病毒得到良好的防控,所以大家有理由堅信:我們一定能打贏這這一場新型冠狀病毒防疫阻擊戰!武漢加油!祖國加油!我們一定能贏!
然而,又看到一則消息說「疫情拐點還未到來」,這意味著我們還需繼續做好防控疫情的措施,千萬不能有任何鬆弛,應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我們仍需繼續努力,堅決與病毒鬥爭到底。相信只要我們全國上下共同努力做好防控疫情的措施,大家努力配合防控疫情的工作,我們總會戰勝新型冠狀病毒的,加油!
此時,相信大家心中肯定都會有點疑惑:一邊是「連續2天明顯下降」,一邊是「拐點還未到來」,到底怎麼回事?可能自己的數學沒學好,不理解這個「拐點」是什麼意思,於是乎翻遍了所有跟「拐點」有關的數學書籍,一探究竟這個「拐點」到底啥意思?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拐點」是什麼意思:
拐點,又稱反曲點,在數學上是指改變曲線向上或向下方向的點。直觀地講,拐點是切線通過曲線的點(即連續曲線的凹弧和凸弧之間的邊界點)。如果曲線圖的函數在拐點處具有二階導數,則二階導數具有不同的符號(從正到負或從負到正)或在拐點處不存在。
不知道大家看明白了沒有?可能在當今這個浮躁的風氣下,幾乎沒有幾個人願意認認真真地看著一堆的文字解釋。好吧,沒得關係,咱們可以全國新型冠狀病毒新增病例人數,以數學圖像的形式把它畫出來,這樣看可能會更佳直觀一點:
根據公布的數據顯示,的確,最近這兩天的新增確診病例明顯下降了(從走向圖能夠明顯看出結果)。可能數學沒學好,還是不理解為什麼一邊說「連續2天明顯下降」,一邊說「拐點還未到來」。於是,繼續進一步刨根問底,突然之間在腦海裡想到了以前初中上生物課老師講到的一張「生物統計學」的「S型增長曲線圖」,它就是長這模樣:
不知道大家看明白了沒有,在上圖中的「c」點就是其中的一個「拐點」,還有「d」點也是拐點,最右邊的那個「f」點也是拐點。假設,如果我們的生物老師沒教錯學生的話,那麼基本上就是可以確定「拐點」就是像上面數學圖像說的那樣。我們繼續深挖一下,怎麼才能出現「拐點」?就拿持續增長的曲線來說,一條持續增長的曲線從一開始新增的速度越來越快,到新增的速度越來越慢,「快」與「慢」之間的那個臨界點就是「拐點」。
那麼,我們就可以確定根據「全國新增確診病例連續2天明顯下降」,就能得到數據說明新增病例其實已經出現由快到慢的臨界點,那麼按照嚴格的數學幾何學的觀點看的話,這個嚴格意義上的「數學拐點」已經出現了。但是我們的鐘南山院士為什麼又說「……不能完全證明拐點到來,但是呢,我的估計呢,拐點還有幾天……」難道是我的理解錯了,數學沒學好,腦子一下子就懵了!後來經過一番深入調查和了解,原來在鍾南山心目中的那個拐點並不是「S型曲線」的那種「拐點」,而是像下面這張圖的這個「f」拐點:
這下子,所有的迷惑統統消除了。那麼從這裡面我們可以看得出,我們的鐘南山院士的要求還是蠻高的。因為,雖然像「S型曲線圖」的這種「拐點」在嚴格的數學意義上講也稱得上是「拐點」,但這種「拐點」對於控制疫情來講雖然也有意義,但這種意義不大。
在鍾南山院士的眼裡,只有像「f」拐點那樣才能真正意義上消滅新型冠狀病毒,才是真正意義上打贏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這不得不讓人敬佩鍾南山院士的這種高要求的作為一個名極度負責任的醫生,我們要向鍾南山院士學習,學習他的這種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的態度!只要我們全國所有的各界人士都像鍾南山院士那樣以最高標準來執行和完成各自的防疫工作,我們絕對有理由相信一定能打贏這場新型冠狀病毒防疫阻擊戰!因為,鍾南山院士,讓我們看到了希望,我們一定能贏!武漢加油!祖國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