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電療法市場迎風口? 華絡醫療借力中醫打造前沿技術

2020-11-25 中國經濟網

  繼藥物、手術之後,醫療界正著眼於開創一項顛覆傳統醫療模式的療法 -- 生物電療法。2016年8月,英國最大的生物製藥公司GSK與谷歌旗下的生命科學部門Verily合作成立新的合資公司,斥資50億開拓全新的生物電治療領域,把「生物電」這一新興的醫療技術再次推到了業界最前沿。 

  並非只有GSK對生物電科技有敏銳的嗅覺。實際上,早在GSK的計劃實施之前,中國企業也開始了對生物電的研究,這其中的佼佼者就是華絡醫療。 

  生物電的前世今生 

  生物電為一門新興學科——生物電子醫學(bioelectronic medicine),是「利用神經電刺激裝置來治療炎症,以替代各種藥片和注射類藥物,幫助患者避免殘疾命運的方法」。 

  據《環球科學》(《科學美國人》原版)2015年4月發表的《電刺激取代藥物》介紹,這是一種醫學新技術,通過用電刺激的手段,激發分類機體天然的反射活動,用一系列有效、安全且便宜的治療方法,去治療各種疾病。 

  一定層面上,這與中醫的脈絡學頗有相似之處。有專家指出,所謂的電刺激,其實就是中醫最傳統的「針灸」。 

  實際上,早在200年前,中醫的針灸理論(國外用生物電代替針灸,所以叫做生物電療法)就被義大利的科學家Luigi Galvani大為推崇。1780年,他發現當用金屬接觸青蛙的坐骨神經時,青蛙的腿部會出現收縮。這一關鍵性實驗奠定了生物電領域的基礎,也鋪平了通往電生理學與神經科學的道路。而這兩大學科,恰恰是生物電療法的關鍵。 

  生物電療法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採取不開刀、不吃藥的手段,治療一些西醫很難治療的頑固性疾病,譬如風溼、肩周炎等,這不僅大大節省了醫療成本,也大大緩解了患者的治療痛苦,所以收到了谷歌和葛蘭素史克的注意,讓他們開始大舉進入這個領域。 

  華絡醫療領跑「生物電刺激醫療應用」領域 

  GSK的生物電刺激療法計劃在患者體內植入小型電裝置,以此改變人體內的神經電信號。自2012年起,GSK就開始在生物電刺激領域布局,至今已在全球開展了50多項研究,同時開始嘗試利用這種設備治療哮喘、糖尿病與關節炎。 

  2015年9月,GSK開始研究用於治療風溼性關節炎的電子生物學產品,該產品在患者頸部植入一個微型晶片,通過電脈衝刺激頸部的迷走神經,以治療以類風溼關節炎為代表的自身免疫疾病。 

  實際上,早在GSK的計劃實施之前,中國企業也開始了對生物電的研究,這其中的佼佼者就是華絡醫療。

  

  據悉,華絡醫療在8年前就開始研究生物電領域,他們將國際前沿的生物電醫學,和中國傳統的中醫脈絡相結合,開創了更加先進的醫療手段。 

  據介紹,華絡醫療充分借鑑了海外的生物電刺激療法,以及中國傳統的針灸療法,讓低頻電流通過人體穴位,刺激神經,達到通經活絡,促進血液循環,興奮神經肌肉組織,以提高人體自愈能力。而且,由於華絡治療儀充分繼承了國內中醫的經絡學說,利用電流直接打通人體穴位,不需要在人體內植入電子小型電裝置等,更加便捷、簡便。 

  據了解,該企業目前在做一個「公益贈機1000臺,無效賠償10萬」的活動,說明華絡對其產品有充分的信心。

相關焦點

  • 系列二:谷歌聯手GSK進軍生物電,中國公司捍衛中醫尊嚴
    【科技訊】9月30日消息,國際醫學界掀起巨浪,谷歌和葛蘭史素克(GSK)兩大巨頭投入巨資(折合50億元人民幣)進行研發生物電刺激,想要進軍生物電市場。電刺激的前世今生雖然中醫現在在國內被人人喊打,成為了一個很尷尬的存在,可是在國外可是備受推崇。200年前,中醫的針灸理論(國外用生物電代替針灸,所以叫做生物電療法)就被義大利的科學家Luigi Galvani大為推崇。1780年,他發現當用金屬接觸青蛙的坐骨神經時,青蛙的腿部會出現收縮。
  • 十問BV百度風投:專注醫療前沿技術,打造硬核AI時代的底氣
    BV目前在前沿醫療生物領域已投資近20家公司,覆蓋包括基因編輯、AI新藥發現、單細胞測序、創新健康險等領域。一方面關注底層的技術公司,另一方面關注利用底層技術形成一套新業務系統公司,BV在醫療產業布局頗深,他們如何看待AI對產業的影響、投資布局的邏輯以及為何聯合頭部產業方,幫助具有顛覆式創新基因的創業團隊?
  • 科技部副部長:中醫走向現代化,要堅決打擊偽中醫、偽科學
    2019年10月21日上午,第六屆中醫藥現代化國際科技大會在四川成都開幕,大會以「中醫藥科技創新與傳承發展」為主題,立足傳統,面向科學前沿,多角度深入探討交流中醫藥的繼承、創新、發展和應用問題,進一步打造中醫藥和生物醫藥國際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平臺。
  • 生物電技術引領慢病防治新模式
    上海2016年12月7日電 /美通社/ -- 繼藥物、手術之後,醫療界正著眼於開創一項顛覆傳統醫療模式的療法 -- 生物電療法。2016年8月,英國較大的生物製藥公司GSK與谷歌旗下的生命科學部門Verily合作成立新的合資公司,斥資50億開拓全新的生物電治療領域,把「生物電」這一新興的醫療技術再次推到了業界前沿。
  • 壯大「齊魯醫學」品牌,打造高端醫療服務集聚區
    打造醫學技術創新高地。積極推進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建設,推動質子臨床研究中心建成投用,加快醫療矽谷、樹蘭(濟南)國際醫院、山大國際醫學中心、精準醫學產業園等項目建設進度,爭創國家醫療健康產業綜合試驗區。支持山東大學齊魯醫學院、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雙高」建設,打造一批國內領先的高水平學科和一流專業。
  • 市場調查700天,我們總結了中醫診所的11個創新點
    這是一家平均年齡35歲的年輕臨床團隊,創始人擁有近17年的其他醫療服務業經驗,但卻從未涉及中醫。他說:「我把中醫作為自己或團隊未來的一個追求,我們希望靠品牌、模式、定位、市場、營銷、線上線下閉環的打造來驅動發展為這個行業出一份綿薄之力!
  • 中韓聯合生物科技美容!心辰火力全開布局中國市場,打造國際醫美品牌
    隨著行業的日益規範,以及外部環境變動的嚴峻挑戰,醫美市場進入調整洗牌階段,經歷冰火兩重天,一邊是亂象此起彼伏,一邊是巨頭加速布局。作為集產學研用為一體的生物科技集團,心辰生物科技在後疫情時期,火力全開布局中國市場。 其中國宏偉版圖的背後,是致力於將高端醫美項目和先進醫美技術推向廣大愛美者的初衷。
  • 第十六屆南方中醫心血管病研討會開幕,從新技術新視角看未來醫療趨勢
    本次論壇於12月18日至20日舉行,主題是"灣灣聯動、步趨前沿、普及提高",獲得了北海市人民政府衛健委、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北海市人民醫院、北海市中醫院等的大力支持。作為國醫大師鄧鐵濤教授學術繼承人,吳偉在致辭中十分感慨,身為廣西合浦縣人,雖然已經離家近四十載,但心中始終惦念家鄉的父老鄉親,也一直希望能夠利用自己所學的醫療技術回饋家鄉健康衛生事業,所以2012年開始,自己便積極與廣州合浦學會班子成員一起謀劃
  • 前沿的生物晶片技術是生物醫藥的利器
    伴隨個性化醫療、快速診斷、藥物研發和生命科學研究的興起,研發投入的增加,醫療保健意識的提高,推動了生物晶片市場的發展,市場增速和商業價值都是極大的,具有投資機會。據美國市場調研公司BCC Research報告,預計2020年生物晶片市場規模
  • 華高萊斯:「生物海岸」聖地牙哥——精準醫療之都(上篇)
    關鍵詞:精準醫療產業,基因組,測序,檢測,個性化醫療,聖地牙哥,生物海岸,產研結合作者:沈依依這不僅僅是基因學;聖地牙哥是集合基礎研究、測序技術以及壽命的展示的最佳區域,給了我們一個讓精準醫療進一步發展的自然平臺
  • 中醫的崛起之路:靈機文化引領網際網路+轉型新趨向
    在每天翻來覆去的口水戰中,「中醫粉」和「中醫黑」各執立場,爭吵不休。這不僅僅是中西醫理念之爭,其背後更代表了中西醫背後龐大的醫療需求。  中醫藥產業是風口市場萬億級  以2015年屠呦呦女士獲得諾貝爾生理學獎事件為代表,標誌著中醫研究科學開始得到國際科學界的高度關注和認可。
  • 探索備案批准幹細胞、免疫細胞治療等前沿醫療技術的應用服務!這個...
    下一步將力爭國家在特許醫療、特許研發、特許經營、營商環境等方面給予防城港先行先試政策。一是醫學藥械準入、研發領域創新政策。探索醫療器械和藥品進口註冊審批綠色通道;達到國際通行標準或國外已批准的藥品和醫療技術等。二是醫療服務領域創新政策。
  • 華也生命科學落戶深圳,搭建生物醫學國際合作橋梁
    2020年11月17日,跨國多語言本地化和語言技術解決方案的提供商CSOFT華也國際宣布新加坡CSOFT生命科學在深圳坪山推出一家全資子公司,除了總部位于波士頓的全球運營外,CDOFT在深圳的擴張標著支持其在亞太地區生物醫學領域的重要按略部署。
  • 助力未來醫學 中醫智慧走進生物傳感與納米技術論壇舉行
    近日,梅奧診所與明尼蘇達大學共同舉辦了2018年「生物傳感與納米技術論壇」。來自全球的醫療專家和不同學科背景的權威專家,聚焦疾病監測和診斷的生物傳感器和納米醫學,特別是生物傳感與臨床領域的融合和集成,共同分享醫學與現代科技的協同創新的最新研究成果。
  • 2019醫療衛生考試:康復醫學考試試題及答案(12.23)
    醫療衛生考試題庫:本文整理2019醫療衛生考試:康復醫學考試試題及答案(12.23)。更多醫療衛生招聘考試信息請訪問北京醫療衛生人才網。 1.「音頻電療法」的規範名稱是什麼:A.中頻電療法B.正弦中頻電療法C.調製中頻電療法D.等幅中頻電療法E.幹擾電療法4. 短波(近)紅外線照射人體時可透入達到哪一層組織:A.皮下組織B.淺層肌肉C.深層肌肉D.表層E.骨骼5.
  • 發展生物醫藥產業須打造完整的「生態系統環境」
    打造高端生物醫療器械研發中心  裴鋼認為,發展生物醫藥產業,首先要打造完整的「生態系統環境」,要做好生物醫藥產業所需的各種軟硬體,特別是政府一定要做到位。同時,要更好充分發揮廣州的優勢。「廣州的醫療資源豐富,有30多家三甲醫院,如何發揮此優勢,把醫院更好和生物醫藥產業相結合,迸發出1+1大於2的效果,這也是一個挑戰。」裴鋼說。
  • 北航機器人所名譽所長王田苗:2021年,醫工交叉應該關注的十大前沿...
    北航機器人所名譽所長、中關村智友天使研究院院長王田苗教授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創新轉化中心主任姜雪表示,在去年「醫工谷」創新創業高峰論壇上,「北京醫工交叉創新前沿技術十大熱點方向」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發布。今年發布的「2021北京醫工交叉創新戰略前沿技術十大趨勢」,結合我國實際臨床需求,借鑑學術界、產業界和投資界的相關意見,從技術、臨床、產業三個維度進行了總結。
  • 傳染病疫苗與抗體研發、發展「線上醫療」……未來5年重慶這樣布局...
    重點任務包括創建全國一流醫科大學、突破一批前沿關鍵技術和顛覆性創新技術、支持重大和突發傳染病疫苗與抗體研發、發展「線上醫療」、發展中藥產業、發展健康養老產業等。強化空間規劃引導,整合中醫教學、科研、醫療資源,研究組建重慶中醫藥大學,逐步構建服務生命全周期的中醫藥學科專業體系,建設一批高水平中醫藥學品牌專業。由重慶醫科大學、博奧賽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重慶派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發的新冠病毒IgM/IgG抗體檢測試劑盒上市。圖為項目研發團隊在實驗室工作。
  • 努力打造純中醫治療醫院
    本報6月22日訊(記者 李娜)今天上午,山東新中魯中醫醫院開業典禮於濟南市歷下區山師東路28-4號舉行。  據了解,山東新中魯中醫醫院前身為創立於1992年的山東中醫藥大學中魯醫院,多年來,醫院傳承中醫醫技並發揚光大,成長為一所以「中醫為基礎、中西醫結合」診療的綜合性中醫院。
  • 海爾生物醫療劉佔傑博士榮獲2019年度青島市科學技術最高獎
    該獎項旨在獎勵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促進科學技術發展中有重大貢獻,以及在科學技術創新、科學技術成果轉化和高新技術產業化中,取得重大技術發明、技術創新,創造了巨大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的科學技術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