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1日上午,第六屆中醫藥現代化國際科技大會在四川成都開幕,大會以「中醫藥科技創新與傳承發展」為主題,立足傳統,面向科學前沿,多角度深入探討交流中醫藥的繼承、創新、發展和應用問題,進一步打造中醫藥和生物醫藥國際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平臺。
↑會議現場
多國專家共同探討中醫藥科技創新
第六屆中醫藥現代化國際科技大會會議時間為10月21-22日,來自各省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嘉賓代表,多個國家的專家學者代表等750餘人參加了會議。
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大會分為大會全會、12個主題分會和「中醫藥現代化與國際化發展」成果展示活動。
主題分會包括「中醫藥理論傳承創新」「中藥資源創新與可持續發展」「創新中藥開發與國際化」「中醫藥關鍵技術裝備研發」「針灸國際科技合作與融合發展」等,全面總結中醫藥理論研究、中藥資源可持續發展的新成果;交流關鍵技術創新與應用、國際科技合作的經驗與成果;探索中醫藥傳承發展的新政策、新機制和新模式;搭建中醫藥和生物醫藥產業技術轉移轉化對接平臺,加快中醫藥產業化、現代化。
大會還將開展項目推介、路演、洽談等活動,促成一批中醫藥、生物醫藥重點項目籤約,推動科研成果轉化,促進中醫藥和生物醫藥產業發展。
推進產學研一體化
推動中醫藥與現代科學對接
「大力推進網際網路+中醫藥服務,完善中醫醫療質量、管理體系,改進中醫服務流程,優化中藥服務供給。」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於文明在會上表示,要加強現代科學技術應用,強化技術支撐,加強協同創新,匯集各方資源要素,推動中醫藥創新研究及關鍵技術裝備製造有新突破,保障中藥質量安全,推動中藥飲片、中成藥及中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推進產學研一體化,推進中醫藥產業化、現代化,保障中藥質量和產業高質量發展。
科技創新是中醫藥產業化現代化和國際化的金鑰匙,當今世界傳統中醫藥與現代科技呈現出更為緊密的融合發展趨勢。科學技術部副部長李萌表示,當前醫療健康領域新理念新方法不斷湧現,整合醫學思維、人工智慧、數據挖掘等研究方法普遍開展,「要運用這些最新科技成果破解中醫藥理論和實踐發展的難點問題,例如處理好中藥複雜成分難以精確控制和現代生產可控性要求高的矛盾。」
此外,李萌表示,要加強系統生物學、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多學科前沿技術與中醫藥深度交叉融合,探索建立體現中醫藥研究特點的新型研究模式和方法體系,大力推進產學研結合,中西醫並重,中西醫協同,積極推進新型中醫藥創新主體建設。
「中醫藥是科學,要破除神秘主義,對於打著中醫藥旗號的偽中醫、偽科學,危害人民健康的行為,要堅決反對和打擊。」李萌說,要推動中醫藥與現代科學對接,增強中醫藥在現代科學原理上的可解釋性。
紅星新聞記者 彭驚 嚴丹
編輯 陳怡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