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是偽科學?經絡不存在?

2021-01-13 騰訊網

雖然現代的醫學技術很發達,但我們也不可能把醫生24小時帶在身邊,何況身體不適時,就算醫生在身邊,也不可能馬上為你手到病除。而且很多人生不起病,因為醫院的「消費」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起的。但人吃五穀雜糧,哪有不生病的?所以,最好的醫生就是我們自己,掌握一些經絡、穴位保健的知識,通過經絡調動身體的自我修復功能很有必要!

早在2000年前的漢代就有了經絡圖譜,但是,直到解剖學說如此發達的現代,也找不到和圖譜一致的經絡,那究竟有沒有經絡呢?

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人體上有一些縱貫全身的路線,古人稱之為經脈。這些大幹線上有一些分支,在分支上又有更小的分支,古人稱這些為絡脈。

中國人在數千年前就發現某些人生病時,身體會出現紅色發燙的線條,按摩那些線條可治療疾病,經絡學說就是從治療經驗中發展起來的,是中醫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迄今為止,雖然沒有人知道經絡的實質,也沒有人知道經絡是怎麼被發現的,但經絡卻用特殊的方式告訴世人,它的存在是千真萬確的,只是沒有人能看見而已。

針灸或按壓穴位時,施壓部位會出現酸、麻、脹、痛的感覺,中醫把這個叫「得氣」,出現這種現象時,診治效果往往更好。不過這種「得氣」跟每個人體質有關,有的人明顯,有的人沒什麼感覺。

經絡走行上的電阻比其他地方低,這種現象不但存在於人體,在其他動物身上一樣存在。

用熱像儀測身體的一些部位,把相近溫度點連起來,結果發現這種高低線是沿著經絡行走的。

一些科學家發現,人體是一個發光體,能主動發出微弱的光,發光強的點絕大多數在經絡上。

上述種種跡象表明,雖然經絡至今仍是世界未解之謎,但是它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

編外話:

而有些人一句話就把老祖宗流傳下來的幾千年的中醫給否定了:中醫是偽科學。

中醫已經在我國幾千年的歷史了,而西醫進入中國才400年左右,如果中醫沒用,就不會有扁鵲,華佗,孫思邈,李時珍這些大神級人物了吧?而且中醫在韓國、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美國、德國、澳大利亞等西方國家都很受歡迎(韓國甚至把專家抄襲中醫的一本醫書《東醫寶鑑》申遺)。2017年,浙江省率先將中醫藥知識納入中小學教材,這件事在全國醫藥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動。

我認為,中醫是國粹,存在即是硬道理!您覺得呢?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朱清時回應「真氣報告」爭議:說中醫經絡是偽科學,我不贊成
    當談到許多人認為朱清時有關「真氣」的報告是「偽科學」時,朱清時如此回應:「中醫經絡包括真氣,是中國傳統文化很重要的部分。知道它們的精華,我們才能有真正的文化自信。中國科學家應該做一些振興中華傳統文化的事情。」他告訴記者,「錯」或「不錯」是學術問題,應該從學術層面討論,他樂於看到認真的學術批評,而不是一談真氣和經絡就不對。
  • 經絡,中醫的謊言?一個治三叉神經痛的辦法,證實經絡存在
    最近這些年,總有讀者朋友和我探討一個問題——中醫裡頭的經絡,倒是存不存在?對此,我想說,中醫現代研究到目前為止,對經絡到底是什麼,沒有形成確切的共識。在這方面,一直都是有進展,無突破。但是,這不等於經絡不存在。
  • 中醫既不是科學,也不是偽科學
    中醫是智慧!多年以來,中醫的地位一直受到很多人的質疑。因為中醫和西醫的區別過大,和現代科學的理論體系也區別過大,導致很多人攻擊中醫是偽科學,中醫在正規治療中的比重也不斷下降,直到近幾年來有小小的改觀。中醫的理論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包括陰陽,平衡,氣血循環,經絡等,整個中醫是個完整的理論體系。但這個體系與整個現代醫學體系乃至整個科學體系的是衝突的。科學講究的是嚴格的實驗證明和理論推導,中醫理論大而空,沒辦法進行局部和整體的實驗,還有理論推導就更別提了,只能通過中醫的對人體的成效來反推。過程推導的缺失就喪失了其科學性。但是就最終治療結果來說,就證明中醫不是偽科學。
  • 北大教授王福重:中醫是偽科學,根本治不好病,他的理由令人憤慨
    實際上,這和當時的時代背景有千絲萬縷的關係,1919年是西方西方文化發展而中國傳統文學衰落的五四時期,連孔子的儒學也受到打壓,更別提中醫了。但隨著時代的進步,中醫也逐漸證明了其醫學意義,但仍有一個北大博士,他宣稱中醫為偽科學,毫無根據,更無治病的必要。這裡發生了什麼事?
  • 院士何祚庥:中醫陰陽五行是偽科學
    第2頁:中醫陰陽五行理論是偽科學第3頁:馬上廢止中醫不現實   何院士總是被媒體包圍(資料圖)「從這個方面來說,我是支持批評中醫的,我覺得那些呼籲取締中醫的言論大多數有根有據。」  「那時很多老頑固非常相信中醫,對西醫極為排斥。就像《家春秋》裡描寫的那樣,西醫說什麼他們根本不聽」  「我主要就是說它在理論上落後。什麼虛啊,實啊,氣啊,補啊,陰陽五行啊等等,這些概念都是不準確的,不知所云。什麼叫做虛火上升,什麼叫做寒症,這些語言是不科學的。
  • 中醫臨床創新的技術革命!——「中醫經絡微創技術」科技成果評價會...
    近日,由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主辦的「中醫經絡微創技術」科技成果評價會在北京舉辦。會議旨在發揮中醫獨特優勢,為健康中國助力;探討祖國傳統的針灸技術在治療各類疾病的重要作用;科學評價中醫經絡微創技術在實際臨床中的廣泛應用。
  • 為什麼很多學者認為中醫是偽科學?關鍵在於中醫理論和中醫的區別
    我在之前很多文章論述過中醫是一門古來的經驗類認知,其中夾雜著很多古老的觀念類認知。自清末以來至今,很多知名學者論述過中醫是偽科學,這些學者的論述也不是沒有道理的。我們如果仔細分析人類所有認知信息以及認知的理論,就會發現其實認知信息和認知理論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 科學家發現的「新器官」到底是中醫裡的經絡、湊理、還是三焦?
    替換高清大圖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科學家發現的「新器官」間質,到底是中醫裡的經絡、湊理、還是三焦?
  • 經絡不通,肝氣鬱結?中醫有妙招,拍拍身上幾處,經絡通肝氣順暢
    大家紛紛幫她想原因,有人說是不是晚上太吵了睡不著還是白天睡多了晚上睡不著等等,這些原因都被劉阿姨否決了,而經常養生的李阿姨一語點醒夢中人,說劉阿姨會不會是經絡不通,肝氣鬱結,讓她去找中醫看一下。幾天後,劉阿姨和同伴跳舞時,非常感謝李阿姨的提醒還告訴其他阿姨,中醫說多拍拍身上幾處,可以通經絡讓肝氣順暢。
  • 中醫經絡講人體脾胃
    在我們中醫經絡理論中,把人體脾胃直接比作身體能量的轉換器。相信大家在沒有看到內容之前,根據各自的生活經驗也非常容易猜到我們的脾胃就是身體能量的轉換器。中醫經絡講人體脾胃是從整個人體系統全局給脾胃做了一個定位,不能分開談脾胃。
  • 中醫並非偽科學,但中醫需要反思什麼叫「時過境遷」!
    觀點來自《知乎元洲仔公爵尹醫生》如果要說中醫是偽科學,我是不認同的,因為中醫根本就不是科學。對世界的認識,和世界觀,跟現代科學完全不是一個體系。偽科學的意思,是指利用一些科學的理論,胡亂引用胡說八道,得出完全不知所謂的結論。而中醫卻差恰,完全沒有引用現代科學的東西,只能說它不是科學。
  • 中醫的神奇就在於「不科學」!(深度好文)
    那麼,那部分欲置中醫於死地的中國人,又憑什麼說「中醫不科學」,「中醫是偽科學」呢?如果說自身連「科學」的定義都還沒搞清楚,卻打著「科學」的旗號指責「中醫不科學」,「中醫是偽科學」。這樣的態度及其指責本身「科學」嗎?中國科學院方曉陽教授面對「科學」的「不下於幾百條定義」,在上述那次會上強調指出「先分清狹義科學與廣義科學」!這真是至理名言!統觀諸多現存的「科學」定義,不外乎「狹義與廣義」兩種。
  • 「偽科學」:中醫的痛點
    「中醫是偽科學。」相信這句著名的論斷,大家都已經聽過無數回了。到底是不是呢?為了弄清這個問題,我們必須解釋這句話。首先,「偽」表示,不是卻假裝是,或表面是實際不是,例如偽君子。那這句話的意思就很清楚了,中醫假裝自己是科學,或者中醫是看起來像科學實際並不是。
  • 朱清時回應質疑:我尊重佛學,真氣經絡需用新方法研究
    他表示,「真氣是神經元運行時的隊列」,真氣和經絡是可能存在,但需要用新的方法來研究。講座引起輿論爭議。外界詫異於一位擁有中國科學界最高榮譽的院士,在年過七旬後,轉而研究中國傳統文化。之後,《像朱清時這樣的大科學家為何就輕易相信了偽科學?》
  • 不服中醫是偽科學 老中醫與方舟子打賭2000萬
    賭註:2000萬VS公開道歉  「假如西醫的療效比我的明顯,或者治療費用比我的經濟,毒副作用比我的低;假如方舟子能以充足的事實和理由證明『不通則痛』的中醫理論不成立,是偽科學,我的治療方法毫無效果,是弄虛作假欺騙患者。
  • 中醫至高境界「知五」——調情志、正脊椎、通經絡、安臟腑、養...
    以「調情志—正脊椎—通經絡—安臟腑—養氣血陰陽津精」五個方面為治療法則。同時,做到「五分治,五分養」的習慣,並堅信中醫,遵守原則,永不放棄,則絕大多數疾病必定康復!第一步:調情志、心性良好的治療環境及心理承受能力,是疾病治療效果好壞的前提,所有疾病的治療均須情志調理:1.心理調整:患者心態平和,坦然面對病情,不胡思亂想,全面的配合治療,對中醫治療有非常重要的幫助。2.情志療法:通過中醫的特色的情志療法,進一步輔助患者的治療,達到身心俱治的目的。
  • 直接證據不是判定科學與偽科學的唯一標準
    它可離開人的實踐活動而發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反中醫者以解剖學證實經絡在人體中不存在為根據否定中醫理論,所謂的眼見為實。話說回來了,隨著科學的發展,曾經被自詡科學達人的中醫黑認定為不存在的經絡已經被現代科技所驗證,而且還不是孤證!最早用現代科技發現經絡存在實證的是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祝總驤教授。另一位是復旦大學的費倫教授。上世紀90年代, 復旦大學的費倫教授 主持經絡研究,最終由天津的研究小組取得突破。
  • 科技話題:中醫經絡研究、最大飛行鳥類、我國陸地生態系統固碳能力...
    1中醫經絡研究獲重大進展 我國學者發現經絡間質通道
  • 「間質」的發現,解釋經絡的存在,預示針灸的發展
    「間質」的發現,解釋經絡的存在,預示針灸的發展(針灸整脊歐陽暉)2018年三月
  • 身體若出現5個感覺,或說明你經絡「堵」了,中醫:別不當回事
    一、身體若出現5個感覺,或說明你經絡「堵」了,中醫:別不當回事1、感覺疼痛通則不痛,痛則不通,這是中醫流傳下來的道理,如果自己的經絡出現了淤堵的情況,那麼就會讓氣血淤積,就會感覺到身體經常會腰酸背痛5、發寒發冷氣血不足或者是氣血雙虧的人,他們都會存在發寒發冷的情況,因為自己的經絡不通,氣血循環不暢,氣血無法及時的輸送到身體的各個地方,無法及時的調節體溫,就會讓人感覺到非常的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