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質」的發現,解釋經絡的存在,預示針灸的發展

2021-01-13 針灸整脊

「間質」的發現,解釋經絡的存在,預示針灸的發展

(針灸整脊歐陽暉)

2018年三月,美國紐約大學Theise, Carr-Locke 和Benias等,發表在《科學報告》(ScientificReports)上的一項研究表明,在人體內發現了一個前所未知的重要器官----"間質"(Interstitium)。這一發現,轟動一時,佔據各大主要媒體頭條。

Theise的描述是,間質是廣泛分布全身的,夾在皮膚和內臟器官之間的,一層薄薄的緻密結締組織。這個器官組成了所有筋膜組織的薄網,將每塊肌肉和每根血管周圍的所有組織,分隔形成大小空腔,並且互相連結,構成全身網絡。在這個複雜的腔室網絡中,充滿組織液體,流動全身。

事實上,Theise擴大了「間質」這個概念,可以解釋許多現代醫學的謎團。這些謎團是通常被嗤之以鼻的,或靠其他現象來解釋。 Theise馬上想到了針灸,原本認為是能量震蕩(氣),現在可以用間質來解釋。一篇報導原文如下:

In fact, Theise expanded, this 「interstitium」 could explainmany of modern medicine’s mysteries, often dismissed by the establishment aseither silly or explainable by other phenomena. Take acupuncture, Theisesaid—that energetic healing jolt may be traced to the interstitium.

這裡是想用間質來解釋針灸治療作用的原理,所以以間質對應經絡概念。充滿組織液體,流動全身的,複雜腔室網絡,就是經絡系統。

這個重大發現歸功於醫療技術和研究水平的提高。過去在顯微分析前必須脫水,缺少水份的支撐,間質的腔室扁平而不被識別;現在的"活檢"技術無需樣本脫水,從而間質作為一個器官才得以發現。人體的70%是由水組成,脫水的人體組織和人類活體解剖結構差別巨大。

自2017年(西)醫學界發現了一個相當於中醫「三焦」的新器官「腸繫膜(Mesentery)」,2018年,(西)醫學界又發現了相當於針灸「經絡」的「間質」,將歸類為人體的第80個器官。如果說傳統的西醫是建立屍體解剖的基礎上,經絡系統實際上就是,(中醫)針灸特有的,包含氣血運行的活體解剖。在研究同一人體解剖結構時,中醫和西醫很自然地走到了一起。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醫療水平的進步,現代醫學對人體的認識,越來越接近活體解剖。針灸的發展,將緊密依靠解剖結構的新發現。

 

參考文獻:

1.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18-23062-6#change-history

2.     https://www.thedailybeast.com/meet-the-interstitium-the-largest-organ-we-never-knew-we-had


敬請關注

針灸整脊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人類新器官,穴位經絡或許成為下一個新發現
    2018年,美國科學家發現新器官「間質」,它存在於皮膚表層下方,用來連接動脈、靜脈、肌肉筋膜、腸道、 肺等五臟六腑及泌尿系統等等所有器官和組織,還具有人體「減震器」的作用。……也許,我們會覺得現在的人類科技已經很發達了,但是從未來看當下的話,就像我們現在去回顧解放前的中國,你會發現現在的人類科技根本就是小兒科。
  • 經典指導針灸:針刺辨證,不離經絡
    針灸治療學理論在基本理論、辨證原則上,與內科治療學理論有許多相同點,但在診察、分析、治療方面突出地依附於經絡理論,從而構成了有別於內科治療學的辨證特點。 針灸辨證 不離經絡 作者/王居易 1、察經是診斷、分析的重要依據 察經是指在分析臨床病候的基礎上,對有關經脈(包括本經、表裡經、同名經、相生相剋經等)和穴位進行審、切、循、按、捫的檢查,以發現異常的變動經脈
  • 經絡不存在?
    所以,最好的醫生就是我們自己,掌握一些經絡、穴位保健的知識,通過經絡調動身體的自我修復功能很有必要!早在2000年前的漢代就有了經絡圖譜,但是,直到解剖學說如此發達的現代,也找不到和圖譜一致的經絡,那究竟有沒有經絡呢?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人體上有一些縱貫全身的路線,古人稱之為經脈。這些大幹線上有一些分支,在分支上又有更小的分支,古人稱這些為絡脈。
  • 美科學家發現人體「新器官」:就是3千年前中國早就發現的經絡!
    中醫「經絡」的存在,解釋了癌症容易蔓延的原理,一些媒體認為,長期以來,西醫否定中醫的一個重要依據就是「經絡不存在」,真相大白了以後,整個醫學就面臨著一埸巨大的變革,很多西醫會忽視微觀的治療方式,自然界的規律永遠是整體決定局部,微觀決定宏觀,人體的經絡就是微觀路線,運用好中醫原理,治病就有了一種全新的更有效的方法。
  • 觀察丨針灸發展正遭遇「去中國化」,中醫針灸何處去?
    到了魏晉隋唐,針灸進入迅速發展時期。專著《針灸甲乙經》的問世,確立了針灸作為一門獨立科學的地位。同時,政府創辦的學校式教育逐步興起,唐太醫署設置針灸為獨立科目,開創了針灸學校教育的先河。宋代,針灸盛行。針灸醫書在輾轉與傳抄過程中,存在對人體經絡、腧穴部位名稱的錯訛脫漏等問題。於是,朝廷任命當時在醫館任職的王惟一重新勘校整理針灸醫籍。
  • 針灸能治哪些病六類疾病試試針灸
    (資料圖)大體來講針灸適合治療的疾病主要有以下幾類:1、神經系統疾病帶狀皰疹;頭痛、偏頭痛;三叉神經痛;面神經麻痺(早期3-6個月之內者);面肌痙攣;中風後遺症(恢復期);失眠(不伴抑鬱者效果佳);遺尿;肋間神經痛等。
  • 經絡養生與能量醫學
    這門學問專注於多種確知和細微的能量在物質與生物系統間的相互及共通關係,及如何利用這種知識,去作為偵察及改變生物的體內活動現象,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能量醫學(能量治療)包括針灸、電針、草藥、推拿、催眠、神經語言、雷射、生物回饋、磁性、肌電刺激及聲色治療等。
  • 南京一醫學生造針灸機器人:可自動選穴、定位、無痛進針
    一般的針灸之學認為,生命的能量是「氣」,氣在十二經絡中流動,「氣」堵塞,即會招致疾病。所以,治病之道在於紓解阻塞或找一條暫時的替代路線,而用針刺或艾條灸經絡上相應的通道關卡——穴位,則可恢復「氣」的平衡。在今天大多的醫書和「銅人圖」上,人體已經確定的穴位有300多處。儘管國內外對經絡與穴位的存在與否尚存爭議,但其療效在國際上已頗有些認可度。
  • 弘揚國粹丨說說經絡是如何被發現的
    討論經絡是如何被發現的之前,看看以下摘自百度百科的資料:經絡學也是人體針灸和按摩的基礎,……經絡學說是祖國醫學基礎理論的核心之一……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是運行全身氣血,聯絡臟腑形體官竅,溝通上下內外,感應傳導信息的同路系統,是人體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
  • 科學家發現了「新器官」間質?別逗了,這連新發現都不算!
    原標題:科學家發現了「新器官」間質?別逗了,這連新發現都不算!作者:Yuki小柒編輯:明天最近幾天,以「科學家發現人體新器官」為主題的眾多報導忽然席捲網際網路,一度登上熱搜榜首,還迅速衍生出了「最大器官」、「經絡證據」等等說法。
  • 間質 ——被傳統解剖學遺漏的「新器官」? Nature子刊
    3月27日,《Scientific Reports》期刊發表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揭示了一種被傳統解剖學長期遺漏的結構——間質(interstitium
  • 科學家發現的「新器官」到底是中醫裡的經絡、湊理、還是三焦?
    替換高清大圖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科學家發現的「新器官」間質,到底是中醫裡的經絡、湊理、還是三焦?
  • 還在吐槽量子針灸?!你太孤陋寡聞了…… —新聞—科學網
    DOI:10.13703/j.0255-2930.2017.11.026) 原文讓人大開眼界 「筆者運用量子糾纏理論實現針灸臨床的直系親屬互治,且效果顯著,結果提示疾病與直系親屬的相應腧穴之間存在著量子糾纏的耦合關係。」
  • 中醫針灸基礎-【手陽明大腸經】經絡循行;疾病主治;操作要點
    《中醫針灸基礎》 —經絡循行— 手陽明大腸經起於食指橈側端(商陽),上行經過第1、2掌骨間和拇長伸肌腱與拇短伸肌腱之間,循行於前臂外側的前緣,進入肘外側,沿上臂走肩,向上交會頸部大椎穴,向下從缺盆進入體腔,絡肺、屬大腸。
  • 科技話題:中醫經絡研究、最大飛行鳥類、我國陸地生態系統固碳能力...
    1中醫經絡研究獲重大進展 我國學者發現經絡間質通道
  • 《細胞》子刊:針灸的神經學機制找到了!華人科學家揭示不同穴位...
    針灸是傳統的中醫療法,傳統針灸是用針刺,並通過捻轉等手法刺激穴位,再用艾絨點燃後進行燻灼。隨著發展,現在還出現了電針,用脈衝電流代替捻轉,達到刺激穴位的效果。和其他傳統療法一樣,針灸的有效性始終是個謎,目前少有的臨床試驗結果也不盡相同。相比臨床試驗,機制研究就更少了。
  • 針灸西瓜、電療海豚,這些「中醫」到底有多野?
    作者丨王動;轉載自鳳凰WEEKLY(ID:phoenixweekly)近日,科普作家方舟子在社交平臺上曬出了一張西瓜的照片:在圖中,一名身穿白大褂的醫師正在為西瓜「針灸」。這顆西瓜的主人是「中國著名經絡學家」祝總驤,他成功證明了「植物也有經絡」。
  • 經絡不通疾病生,無論男女,身體出現三種症狀,說明經絡堵了
    如果人體的某處經絡不通了,那麼氣血也就無法順利運行了,中醫說不通則痛,氣滯血瘀不僅會有表面的疼痛症狀,還會引起更多的疾病。相反,如果經絡暢通,則氣血就運行順暢,相應的疾病也就會消除。所以,及時發現經絡不通,對於預防和治療疾病有著重要的作用。那麼經絡不通都有哪些表現呢?以下三個症狀應該重點關注。
  • 【曙光·科普】針灸十問歌
    今天為大家帶來針灸十問歌,列舉十個我們在臨床工作中常常被患者提問的針灸問題,通過解答,使大家對針灸有一個初步的了解。 一、什麼是針灸?「針灸」其實是針法和灸法的合稱。四、針灸痛嗎?就是說所謂「金針」,不單指金子做成的針具,還包括銅、鐵、銀製成的針灸,「金針」是一個表示尊敬的稱法。現在,隨著技術的發展和醫療安全的要求,臨床使用的針具都為一次性不鏽鋼針,兼具韌性、鋒利和無菌的優點。
  • 今日科技話題:中醫經絡研究、最大飛行鳥類、我國陸地生態系統固碳能力、空中飛行物探測、磁場
    1中醫經絡研究獲重大進展 我國學者發現經絡間質通道,該所張維波教授團隊近日相繼在大鼠、小型豬等體內經絡中發現組織液定向流動軌跡,這是繼去年在透明魚上發現類經脈組織液定向流動軌跡之後,該團隊的又一重大發現,為進一步證實中醫經絡的存在提供了強有力的科學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