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問寒熱二問汗,三問頭身四問便,五問飲食六問胸,七聾八渴俱當辨,九問舊病十問因,再兼服藥參機變,婦人尤必問經期,遲速閉崩皆可見,再添片語告兒科,天花麻疹全佔驗。」這首清代陳修園的十問歌幫助中醫醫師較全面地獲取患者的病情信息以便於作出診斷。
今天為大家帶來針灸十問歌,列舉十個我們在臨床工作中常常被患者提問的針灸問題,通過解答,使大家對針灸有一個初步的了解。
一、什麼是針灸?
「針灸」其實是針法和灸法的合稱。
針法:
是指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把金屬針具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體內,運用針刺手法來對人體穴位進行刺激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灸法:
是以預製的灸炷或灸草在體表一定的穴位上燒灼、燻熨,利用熱的刺激來預防和治療疾病。灸材通常以艾草最為常用,故而稱為艾灸。
二、針灸能治什麼病?
兩千多年來針灸療法一直在中國流行,並傳播到了世界。2002年,世界衛生組織(WTO)詳細分析了針灸治療病症的範圍及療效,共有4種情況共107類。
在這裡列舉一下已經通過臨床對照試驗證明針灸有效的疾病、症狀:
放療和/或化療的不良反應、過敏性鼻炎、膽絞痛、抑鬱症、急性細菌性痢疾、原發性痛經、急性胃脘痛、面部疼痛、頭痛、原發性高/低血壓、引產、膝關節疼痛、白細胞減少症、腰痛、胎位不正、妊娠嘔吐、噁心和嘔吐、頸部疼痛、口腔疼痛、肩周炎、術後疼痛、腎絞痛、類風溼關節炎、坐骨神經痛、扭傷、撞擊、網球肘等。
所以針灸醫師在臨床進行治療的疾病非常廣泛,內外婦兒眼耳鼻喉骨傷均有涉及。
三、針灸為什麼能治病?
針灸治病是通過針刺和艾灸等刺激體表經絡腧穴,以疏通經氣,調節人體臟腑氣血功能,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在經絡學說的指導下,進行腧穴的選取和針灸方法的選用,以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四、針灸痛嗎?
艾灸是一種熱的刺激,除了直接灸和發皰灸皮膚會有燒灼刺痛感,其他灸法主要是溫熱的感覺。
目前臨床使用的針具一般粗細在0.3mm左右,手法嫻熟的醫師在針尖刺入皮膚的瞬間可能患者並未感覺刺痛,而在針身到達一定深度、並刺激穴位後會產生酸、麻、重、脹的感覺,這就是針刺「得氣」的感覺,這種針感產生的程度及其持續時間的長短,往往和療效有密切的關係。
五、一直聽說「打金針」,
你們的針是用金子做的麼?
古曰「金針」者,貴之也,又金為總名,銅、鐵、金、銀之屬皆是也。就是說所謂「金針」,不單指金子做成的針具,還包括銅、鐵、銀製成的針灸,「金針」是一個表示尊敬的稱法。
現在,隨著技術的發展和醫療安全的要求,臨床使用的針具都為一次性不鏽鋼針,兼具韌性、鋒利和無菌的優點。
六、孕婦和女性生理期可以針灸嗎?
孕期婦女在施針刺的時候要格外注意,尤其是懷孕未滿三個月的患者,小腹部的腧穴是不可以進行針刺的。
懷孕三個月以上者,腰骶部及腹部的腧穴也不宜針刺。
一些特殊的穴位,如崑崙、三陰交、至陰、合谷等痛經活血的穴位,在懷孕期是禁止針刺的。
對於經期的女性朋友來說,如果不是用於調經,也都不應該施以針刺。
對於灸法,孕婦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其他未列禁忌。
七、空腹時能針灸嗎?
患者飢餓、疲勞、精神過度緊張時,不宜立即進行針刺,容易發生暈針。
八、針灸天天做效果更好嗎?
其實不然。針灸治療要因時因地因人,若患者是平素體質強壯的人,或者是當時病情比較急重,可以天天針灸治療,若患者平時就體弱多病,或者治療的是慢性疾病,則一周針灸兩到三次即可。
但是疾病的治療還是貴在堅持,即使不是每天針灸,也要根據醫師的建議定期治療,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九、針刺起針後針眼怎麼會出血?
是醫師打錯穴位了嗎?
起針後如果出現了皮下出血、小包或淤青,是因為進針時刺到了穴位附近的小血管造成的。起針後及時按壓幾分鐘後就會自行緩解,無需擔憂。
十、針灸有副作用嗎?
針灸治療歷經了數千年的歷史沿革,目前有一套完整的操作規範,其中對針灸的禁忌症、特定穴位及特殊手法的操作、不良反應的處理都有詳細的指導說明。一名合格的針灸醫生掌握了這些常規的操作規範,進行針灸治療一般是沒有什麼副作用的。
解答了以上十個關於針灸的常見問題後
我們就能明白:
針灸包括針與灸,療疾廣泛值千金。
疏通經絡調氣血,酸麻重脹不擔心。
效佳不關金與銀,孕婦經期有禁忌。
飢勞太過防暈針,頻次需辨病與人。
起針出血自緩解,正規醫生才是真。
作者:李曉燕
指導老師:沈衛東
原標題:《【曙光·科普】針灸十問歌》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