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秘術之中脈養生術,簡單易練,分分鐘學會讓壽命至少延長10年

2020-12-05 酸棗仁君的健康屋

道家中脈養生術,源於《黃帝內經》的養生哲學思想,起於道家內丹養生流派,集儒、釋、道、醫各家養生之精華,以追求生命的根本健康為出發點,是回春術、長壽術,是傳統中醫養生的組成部分,是中華養生文化的寶貴遺產。

中脈養生的基本內容和方法

中脈養生術在修習過程中,把呼吸養生、靜坐養生、運動養生和能量養生有機結合起來,以達到祛病健身、益智開慧等提高生命質量的目的。 其修習程序簡單來說,是以呼吸練習、入靜練習為手段,以練氣為核心:採氣、鍊氣、養氣、行氣;行氣路線和養生重點是中脈和三個丹田及百會、會陰穴。其原理是:通過呼吸訓練使呼吸勻調輕舒,使心神安靜,心息合一,「煉精化氣,練氣化神」,則真氣得以運化,精神得以充養,氣脈(尤其是中脈)得以暢通,則身體自然得以強健。

修習中脈養生術,在練習呼吸、入靜等諸法時,切勿起追求之心,處處不可勉強、用力、勞累,須自然、輕柔、舒適,對任何感受和境界都不要貪執、理會,要「勿忘勿助」、「來之不拒,去之不留」,一心修習,一切自然,水到渠成,終能有所收益。

應注意的是,現代人由於受時間、精力、環境等的限制,在修習中脈養生術時不可追求通氣脈(包括中脈),只能以祛病健身為目的,以自身的輕鬆、舒適、安逸為尺度,不可盲目追求所謂的高級境界。通過中脈養生術基礎功的習練,一樣可以使人體經脈暢通,取得良好的養生效果。另外,習練者應有專家指點,或徵求醫生的意見,重症疾病、精神疾病患者更應謹慎從事。

  1、養氣是核心

中醫注重氣、血、陰、陽的變化和調理,氣是核心。中醫學說,無氣不成書。歷代養生家和醫家都重視氣對人體健康的作用。藥王孫思邈說:「善養攝者,須知調氣焉。」明朝名醫張景嶽說:「生化之道,以氣為本,天地萬物,莫不由之,人之有生,全賴此氣。」又說:「人生之氣當以補陽為主,難得而易失者唯陽,既失難復者亦唯陽。」

「氣不得無行也,如水之流」(《黃帝內經?靈樞》)。也就是說,氣要像流水一樣,在全身周流不息,不可有所阻滯。葛洪說:「長生之道在於行氣。」通過「行氣」使全身氣路(經脈)暢通,內氣在脈內循環往復,連綿不斷,是養生的重中之重 。

中脈養生術亦以氣為核心,這個氣包括外氣和內氣(即呼吸之氣和先天元氣、真氣)。二者相輔相成,共同維持著人的各種生理活動和生命力。而對氣的修煉則包括:採氣、鍊氣、養氣、行氣;並且隨著功力的加深逐漸做到「積氣生精,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使人身三寶精氣神互相依存,互相轉化。

關於氣的學說,與正在興起的「能量醫學」原理不謀而合。「能量醫學」所說的能量,就是氣。現代科學認為:「氣」是能量、動力、生物電。是一切生命活動之源。有科學家稱之為「有感情,可以利用意識控制的能源」。通過中脈養生可以達到培養和諧調能量的目的。

  2、中脈是樞紐

氣的運行則是以人體氣脈為通道的,而中脈則是人體諸脈的中樞,「中脈通則百脈通」。中脈有三個最關鍵的穴位: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上丹田在大腦中心部位,稱泥丸宮,在腦垂體、下丘腦和松果體之間,是人體調控中心——神經和內分泌系統之所在。中丹田在兩乳之間羶中穴以內,心上肺下,在胸腺和脊骨脊髓之間,是氣血循環和免疫調節中心。下丹田在肚臍以內,腹部中心。這個部位有胰腺、腎上腺和精囊腺等重要內分泌腺體;在肝、脾、腸、胃和雙腎之間。

中脈是人體能量的大本營。中脈和丹田相當於人體的變電站和蓄電池。科學實驗證實:「中脈是人體生物電磁運動的軌跡,是一條具有電荷運動的導體」。中脈起於會陰,經三個丹田到百會。中脈兩極的會陰穴是陰脈之會,百會穴是陽脈之會,輻射全身。所以中脈通百脈皆通。中脈兩極相當於人體的天線和地線,在一定條件下,人體與天地能量可以交融,攝取天地之正氣。黃帝曰:「人與天地相參也。」就包含這個意思。

無獨有偶,風行世界的印度瑜伽術亦強調中脈對於人體健康的重要性,把修煉重點放在中脈上。瑜伽所說的「眉間輪」就是上丹田,心輪即中丹田,臍輪即下丹田,再加上中脈兩極「海底輪」(會陰)和頂輪(百會),形成了中脈五個能量中樞。而瑜伽術也是把調整呼吸和入靜作為修習的基礎,以促進人體氣脈的暢通,從而達到強健身心之目的。可見,瑜伽士和道家修習者對於健身的認識是一致的,先進的健身方法沒有國界。

中醫養生思想認為,經絡氣脈暢通,精氣充足,人體就會健康,反之則會百病叢生,故其以用藥、針灸等為手段,濡養人體精氣,調達人體氣脈,從而起到祛病健身之目的。中脈養生亦是如此,只不過此法更強調中脈的暢達。

  3 .呼吸養生法

呼吸是養生之本,一呼一吸關聯著生命質量。老子曰:「人命在呼吸之間。」呼吸的重要性無與倫比。

肺是唯一可以自主調節頻率、進行功能鍛鍊的內臟器官。呼吸養生就是要在大腦的調控下,進行有規律的深呼吸鍛鍊,改善肺功能,祛病健身。可是多數人都沒把呼吸當一回事,沒有利用好這種得天獨厚的功能。一般人均為自然呼吸,由自律神經調節,大部分肺泡不張開,使肺活量逐漸縮小。科學研究發現:許多人由於呼吸方式不良,肺的功能一生中只使用了其中的三分一,因而造成肺功能減退。由於氧氣和能量吸入不足,二氧化碳排除未盡,許多疾病也由此產生。

呼吸的氣體交換是在肺泡中完成的。正常人約有肺泡五億個左右,如能充分發揮這些肺泡的作用,重建肺功能,就可大大提高健康水平。這就需要我們提高呼吸質量。

呼吸具有吸氧、攝能、排毒等多種功能。是生命能量的傳遞工具,是宇宙能量和人體能量交融的橋梁。深呼吸可提高攝能效果,加速排出毒素。

(1)深呼吸可以改善肺功能,擴大肺活量。重建已退化的吸呼功能。使人體各種組織細胞得到充足的氧氣和負離子,煥發生機。很多慢性病與供氧不足有關,通過深呼吸,提高血氧含量,可收到「氣到病除」之效。深而有規律的呼吸是長壽的關鍵。

(2)深呼吸是唯一可使內臟與心理連動的方法。在橫隔膜升降和胸腹一張一弛之間,五臟六腑都能得到很好的鍛鍊。這是人體健康的源動力。

(3)全神貫注於呼吸之間,可以排除雜念,快速入靜,實現「後天」向「先天」轉化。

我採用了五種深呼吸養生方法:

(1)腹式呼吸,簡稱正呼吸。意守下丹田,吸氣時提肛鼓腹,呼氣時小腹癟下去,使內氣在肚臍和命門之間運行。可以改善消化系統和生殖系統的功能,提高免疫力。

(2)胸腹式呼吸,正呼吸與逆呼吸相結合。吸氣時腹部胸部鼓起,隨即提肛收腹,使氣聚中丹田;呼氣時鼓腹,氣沉下丹田。下丹田與中丹田同修。

(3)逆腹式呼吸,簡稱逆呼吸。意守上丹田。這是後天向先天過渡之法。吸氣時收腹提肛,胸部鼓起,內氣從會陰生發,經下丹田、中丹田至上丹田,抵百會。同時開放百會、印堂、會陰穴,採宇宙之氣;呼氣時,腹部鼓起,氣沉下丹田。內氣在中脈循環往復,連綿不斷。貫通中脈。三田同修,內氣外氣兼修。

(4)屏蔽呼吸,又稱全呼吸。即三吸一呼。也可以四吸五吸,使肺泡全部張開,擴大肺活量,快速改善肺功能。每次吸氣後閉氣二秒鐘,吸到不能再吸時再呼出去。也可作行功修煉。前三步吸,第四步屏息,第五步呼。還可與前三種呼吸法結合,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此法可增強體質,具有防癌作用。閉氣切忌用力,重症心、肺病患者不宜。

(5)體呼吸。全身處處通氣路,全身穴道和皮膚毛孔都是可以呼吸的。這是先天具有的功能。「皮膚的吸氣量約佔總量的百分之一」,但它「吸入的負離子卻佔到負離子吸入總量的百分之八十」(《一切與呼吸有關》)。負離子被譽為空氣維生素、長壽素,可清除自由基,抗衰老。在進行呼吸修煉時,強化體呼吸,將收事半功倍之效。

各種呼吸方法各有所長,因時、因地、因人制宜,「法無定法」,可靈活運用,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深呼吸養生法在練習時須用意不用力,不可勉強、用力和造作,宜自然形成深呼吸,若有勞乏之感當停止練習,轉入平常呼吸。重症疾病、肺病患者、精神疾病患者不宜練習深呼吸,可採用自然呼吸。

4.入靜養生法

靜修是儒釋道各家都注重的養生方法。黃帝曰:「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說明在清靜虛無狀態下,才能獲得充足的真氣,從而祛病健身。老子在《道德經》中強調「致虛極,守靜篤」為修道根本。儒家主張:「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靜能生智。自古以來的養生家,都強調要在靜字上做功夫。

靜修是思想意識修煉。德國醫學家弗洛伊德認為,意識有三個層次:常意識、潛意識和無意識。常意識是後天知識形成的意識,潛意識是大腦的潛在功能,在靜態中常意識被抑制,潛意識顯現,可以激發靈感。無意識即清靜無為,可以開發先天智慧。在中脈養生中,要抑制常意識,啟動潛意識,開發無意識。「抑制」是為了「開發」。

中脈養生的關鍵是入靜。要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首先要排除雜念,保持良好心態,逐步進入靜態。養生家稱為有為法(即帶意念)。張伯端曰:「始於有為人難見,及至無為眾始知,但見無為為要妙,豈知有為是根基」(《悟真篇》)。也就是說要從有為入手,才能逐漸進入清靜無為的境界。通中脈必須以「先天」之氣,而後天之氣向先天轉化的辦法就是在「虛寂」二字上做功夫,「先天一氣從虛無中來」。

靜修可以使呼吸功能得到升華,可多吸氧、多採能,培養體內能量,進入到先天境界,進而通暢全身氣路。

靜修的高級境界,是清靜無為。無為不是無所作為,而是順應自然規律,進一步開發潛能,做到「無為即無不為」。從而建立良好的健康保障機制和功能開發機制。

  5.運動養生法

中脈養生術是靜修之法。但必須動靜相兼,動中求靜。有氧運動是最合適的運動。

人們在運動中,往往只注重形體,而忽略內臟。然而,只有內臟健康,才是真健康。中脈養生通過深呼吸帶動內臟運動,結合脊柱運動,可改善各種生理功能。

脊柱與中脈相聯,是人體健康的主宰,是人體信息傳遞通道。如果脊椎扭曲、變形移位,將壓迫神經,使信息傳遞受阻,從而使相關部位產生病變。脊髓還具有造血和產生免疫細胞的功能。所以,保持脊柱健康非常重要。脊柱運動是以脊柱為軸心帶動全身的橫向運動,使人體四肢百骸、五臟六腑等各系統都得到適當的鍛鍊。適當的脊柱運動和按摩,可以激發脊椎的自愈能力,使脊椎恢復自然平衡,有利於中脈的暢通。運動方法如下:

(1)俯仰法:上半身向前彎曲,前俯後仰。

(2)左右轉脊法:以脊柱為軸心,左右旋轉,腳板不動,面部轉180°。

(3)全身轉抖法:兩腳不動,全身邊抖邊轉,向左右各轉90°。

(4)頸腰旋轉法:此法有「坐轉乾坤」、「晃海」之稱。雙腿自然盤坐,上半身作360°旋轉。此法旋轉幅度大,是一種以脊椎為軸心的全身運動,對頭部、頸部和腰部病變都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對內臟也有很好的按摩作用。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特別是改善頭部血液循環。

以上各法要求配合呼吸緩慢均勻地進行,使脊椎運轉靈活。同時寓靜於動,使大腦得到休息和調理。

 6.能量養生法

近年來,能量醫學正在悄然興起。能量醫學所說的能量,對人體而言就是中醫及養生家所說的「氣」。人體猶如一臺高度精密的自動化生物儀器,具有自主調節和修復功能,如同計算機和各種物理儀器一樣,生命活動也需要能源,這個能源就是「氣」,即生物電。能量充足才能正常運轉,能量不足就會出現故障,能量衰竭就停止運轉,生命也就終止了。

人體大約由60兆個細胞組成。細胞是人體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缺氧或能量不足,就不能正常運作。細胞則是由更小的陰陽電子結合調和而成。人體是能量的綜合體。美國醫學家沙飛加博士在他的著作《突破創造力》一書中說,人類本身是各種能量的綜合體,包括物理能量、生理能量和心理能量。這與中脈養生術中的精、氣、神學說不謀而合。精氣神分別控制著這三種能量。能量養生法如下:

(1)充分吸收宇宙能量。

宇宙中富含各種能量物質,為一切生物生長、發育和繁衍提供了必要條件。其中包括人體必須的帶電子的空氣原子。自然界的能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我們要充分利用呼吸功能,合理吸收氧氣和負離子等空氣能量(有條件的可以選擇負離子和氧氣富集之地採氣),與宇宙交流,實現天人合一。老子曰:「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故在清靜無為的狀態下,天地的能量,就會源源不斷地進入人體。

負離子是空氣中的重要能源,對人體健康特別重要。不僅可以補充能量,提高細胞活力,還能清除食物在氧化分解過程中產生的過氧化物——自由基。世界各地長壽村的共同特點就是空氣負離子含量高。

(2)理療和按摩。

對中脈相關穴位、部位進行理療和按摩,可起到補充人體能量、疏通經脈等保健作用。理療儀器作用於人體,可產生「共振效應」、「熱效應」、「磁效應」和「脈衝效應」,為人體充電、充磁、補充能量。中脈相關穴位、部位包括:

上丹田:從大椎到玉枕(頸部),從玉枕經百會到印堂(頭部)。可以改善頭部血液循環和神經系統的功能,防治頭暈頭痛(應避開雙眼)。

中丹田:羶中和夾脊穴及以上區域,是免疫中樞和氣血調控中心。可以增強免疫力、改善氣血循環(應避開心臟)。

下丹田:神闕和命門周圍。可以改善消化吸收和排洩功能,提升免疫力。

會陰前後:可以防治前列腺疾病,改善性功能(高熱影響精子生成,要生育者不宜)。

清晨堅持理療、按摩一小時左右,效果良好。

相關焦點

  • 道家中脈養生術
    於1979年(67歲)在北京向華山派道長邊治中修學中國道家養生長壽術,短時間即恢復健康,享年95歲。他曾說:「我學練這種功法四年,受益匪淺,真誠地希望此術能在世界開花,使全人類受益。」清代道家北宗龍門派十一代傳人閔小艮創立「中黃直透法」(即中脈養生術),簡化了修習程序,受到修學者好評。在《中華仙學養生全書》中被譽為「仙家頓法」。
  • 《雲頂之弈》10.5極地月蝕秘術陣容怎麼玩 極地月蝕秘術陣容搭配攻略
    導 讀 雲頂之弈10.5極地月蝕秘術陣容怎麼搭配?
  • 道家思想——中國功夫理論之源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日大。',老子認為"道"是萬物之源,中國武術吸收了這一思想,認為武術之源亦為"道"。王宗嶽的《太極拳經》說"雖變化萬端,而理推一貫",此"一貫"之"理"便是"道"。"道"又是"無","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 道家秘術可奪天地造化,《奇門遁甲》的由來淵源極深
    《奇門遁甲》是中國古代傳說中一種神奇的秘術,這種秘術既可以奪天地的造化、鬼神的功力甚至奪人魂魄,但用之好處也可延年益壽。比如現在我們耳聞能詳的《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施展的法術,不過《奇門遁甲》這個名字還有一個別名——《八門遁甲》。
  • 雲頂之弈10.1秘術月蝕六光約裡克陣容怎麼搭配-10.1秘術月蝕六光...
    雲頂之弈10.1秘術月蝕六光約裡克陣容怎麼搭配?這是一套強度非常不錯的陣容,也比較好上分,但是怎麼搭配有些小夥伴還是不太清楚,沒關係,看完小編帶來的這篇雲頂之弈10.1秘術月蝕六光約裡克陣容搭配攻略,一定能夠給你們帶來幫助!
  • 老人每天運動多久可延長10年壽命?
    研究表明,70歲左右的人群每天進行30分鐘的體育鍛鍊,可延長壽命5年。據法國健康雜誌《TOPSANTE》報導,挪威研究人員對1.6萬名在1923年至1932年間出生的老人進行了研究。研究結果表明,70來歲的老年人每周進行6天運動,運動強度不管是溫和、中等或者激烈,都可以平均減小40%的死亡率。
  • 每天跑步多久,能有效延長壽命?
    那麼每周跑多少公裡才能有效保持健康,延長壽命呢?小編就這方面的問題搜尋了一些研究成果,發現了一些可以作為參考的數據。美國一所研究機構曾跟進調查約5.5萬人後發現:每天跑步5分鐘能有效延長壽命。這項研究結果曾引發民眾和研究人員的熱議:堅持走路是否有相同的效果?長跑的效果又如何呢?
  • 俗話說「十個奇門九個瘋」,道家秘術奇門遁甲怎麼這麼邪性?
    在道家經典中,有一門神秘的學問,奇門遁甲。奇門遁甲和易經一樣被稱為玄學,之所以被稱為玄學,一方面是因為其玄奧,另外一方面也因其玄乎。關於奇門遁甲,就有一種很玄乎的說法,讓人諱莫如深,就是「十個奇門九個瘋」。意思是說修習奇門遁甲的人,十個裡面有九個都會變瘋。這種說法是真的嗎?
  • 聽音頻打通中脈七輪就是這麼簡單!
    ▌幾分鐘就有反應了:平時聽音頻不敏感,可打通中脈遠程療愈能量太強大了。從三大維度,10大層面療愈健康和提升修行,實證實修;其課程已在大陸、香港等地成功舉辦了64期落地實用、簡單有效的療愈修行課程,超過上千人次受益。
  • 「奇門遁甲」是道家秘術,而非影像化的神神鬼鬼
    在我們現實的生活中,源於道家的奇門遁甲術其實是最頂級的預測之學。奇門遁甲的來歷奇門遁甲術,體現的是時空之間的變換規律。根據《古今圖書集成》記載,奇門遁甲起源於軒轅黃帝大戰蚩尤之時。古代使用奇門遁甲之術的賢聖們大多是治國平天下的軍師,如姜太公、範蠡、張良、諸葛亮、劉伯溫等。道教自古就有「為皇者師、帝者師、王者師」的傳統,其最高理想是家國的「安平泰」,因此一直在道家高人傳承下的奇門遁甲術也被用於國事、兵法等多方面。
  • 這樣做可以延長壽命達10年?聽聽專家怎麼說
    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人民的壽命也越來越長。但是,長生不老的想法,一直都在大家的腦海裡。所以,我們該如何去延長人類的壽命?大家都有很多想法和說法。在過去幾十年裡,隨著生活水平及醫療水平的提高,世界的平均預期壽命也大大增加了。但是人口的老齡化導致了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慢性病的高發。
  • 雲頂之弈外服王者上分陣容推薦 月蝕秘術光穩定強勁
    雲頂之弈10.4版本外服王者第一戰績從上圖數據來看,這名外服玩家憑藉雲頂1625分的戰績,強勢拿下王者第一名。而從這名玩家近20場的戰績來看,基本穩定在前三名,僅有部分對局位列第五,可以說是一直處於上分狀態,其實力非常恐怖。
  • lol雲頂之弈10.5新版最強極地月蝕秘術陣容玩法
    -- lol雲頂之弈10.5新版極地月蝕秘術陣容怎麼搭配?
  • 雲頂之弈月蝕秘術最強搭配 10.2月蝕秘術劍聖最新打法
    雲頂之弈10.2什麼陣容厲害?雲頂之弈10.2版本最新月蝕秘術陣容介紹!
  • 人類體溫大範圍降低,或延長壽命30年
    而且每過10年,平均體溫減少0.03℃,150年過去了,美國人如今的腋下溫度,平均是36.4℃,比我國略低0.2℃。衛生條件改善,冬暖夏涼,讓體溫變低相比於19世紀的人類,現代的我們,享受科技帶來的進步。夏天降溫靠舌頭,冬天取暖主要靠抖,已經成為歷史。
  • 《lol雲頂之弈》10.16太空人秘術狙神陣容怎麼玩 太空人秘術狙神...
    導 讀 LOL雲頂之弈10.16太空人秘術狙神陣容怎麼玩?
  • 道家的無神論思想為什麼產生了道教的有神論?
    道家作為一門哲學系統,影響了中國人幾千年來個人與社會,社會與文化,文化與自然,自然與宇宙的方方面面。要說明一點的是,道家並非道教,道教更不能代表道家,無論是傳統意義上還是現今道教生存發展的微弱之勢,道教都是指一種由神仙體系組成的宗教信仰,類似於現在的偶像崇拜。
  • 微生物群落存活了1億年!人類改變生活方式,壽命也會極大延長?
    這樣看來,雖然人類無法推遲自然死亡的到來,但是可以設想在未來,只要改變生活方式,人類的壽命將會極大地得到延長。說到長壽,基因並不是一切,研究揭示了一些簡單的生活方式的改變就可以幫助你延長壽命,這會讓你大吃一驚。哈佛大學的研究發現,健康的習慣其實就是長壽的關鍵,尤其是在50歲的時候,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使女性延長14歲的壽命,而男性延長12歲的壽命。
  • 未來10年科技預測之九-人類壽命將延長,能活1000年的人已經出生
    2020年,我們已經進入21世紀的第3個10年,外媒對未來10年,2020-2030年的科技進行了20個預測。第12,人類壽命將延長,首個能活1000年的人可能已經出生科技的發展,改善了人類的飲食,生活和醫療等環境,使人類的壽命顯著延長了許多。雖然,人類的平均壽命仍在不斷增長,但其增速正呈現出逐漸放緩的趨勢。2015 年,美國人均壽命甚至出現了 0.1 歲的下降。
  • 雷帕黴素或能延長人類壽命
    這種藥品也曾在無脊椎動物身上表現出延長壽命的效果。不過,據7月8日的美國《技術評論》雜誌網絡版報導,現在美國科學家證明該藥物對哺乳動物同樣具有延壽的功效。   此項發現是匯集了三個獨立的研究項目成果後得出的,這三項研究分別由美國德州大學健康科學中心、傑克遜實驗室和密西根大學執行,由美國國家老齡化幹預試驗計劃研究所(ITP)負責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