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災難來臨,無辜的人死亡,永久性殘疾,當地的人至今還飽受折磨,本該負主要責任的公司,卻在支付少量賠償後,消失了身影。美國信誓旦旦給別國將人權,它造的孽還少?
印度時間,5月7日凌晨,印度東南部一家化工廠由於未知原因而了發生毒氣氣體洩漏事件,目前已經造成至少11人死亡,數千人中毒。
這次事故洩漏的有毒氣體是聚苯乙烯氣體,它是合成樹脂,合成橡膠和塑料產品的重要原料。除了有易燃的危險外,它還是對人體有害的危險氣體。在低濃度下,儘管氣體不會立即對人致命,但氣體與眼睛和皮膚接觸會引起灼痛的刺激感,並對人體呼吸系統和消化系統造成損害。
印度的這家化工廠成立於1961年,母公司是韓國LG公司,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工廠停產了40多天,於6日恢復生產,沒想到剛生產就造成了這麼一個悲劇。
由於該事件是在凌晨發生的,大多人數人都在熟睡,許多人,特別是老人和兒童,在家中就昏迷了,而有一些人儘管衝出房屋,但卻中毒倒在了路上,洩漏的毒氣目前已經擴散到方圓三公裡的20個村莊。
該事件是自1984年以來,印度發生的最嚴重的化學工業事故之一,這不禁讓人聯想起,同樣發生在印度的,歷史上最嚴重的化工業事故——博帕爾毒氣洩漏。
而博帕爾毒氣洩漏這場人間慘劇導致25000人直接死亡,55萬人間接死亡以及超過20多萬人永久性殘疾,即使到現在,由於這場災難,當地居民的患癌症的風險和兒童的死亡率也遠遠高於印度的其他城市。
那是1984年12月3日的凌晨,博帕爾市一如往昔的安靜,災難猶如黑暗中即將決堤的洪水,本應該由政府標準和工廠安全措施共同構築的安全「堤壩」,卻早已因為各種原因導致千瘡百孔,甚至連最基本的手動報警鈴都因故障無法使用。
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高汙染,高危害的企業,發展中國家渴望吸引外國投資以獲得更大的經濟利益,他們只關注技術和設備,而忽視安全和環境保護。
這是災難的根本原因,但是對涉及到的公司(美國聯合碳化公司)的貪婪和錯誤的懲罰最終落到了無辜的博帕爾人身上。
與5月7日發生的毒氣洩漏不同,博帕爾毒氣洩漏的氣體是異氰酸甲酯及其相關化學反應產生的氣體,這對人造成的傷害比聚苯乙烯氣體更勝一籌,在有毒氣體洩漏後的第一時間,工廠沒有盡到向市民提供逃生信息的責任。相反,在災難發生的幾天後,美國聯合碳化物公司的相關負責人將這種劇毒氣體描述成「僅僅是一種強催淚瓦斯」,真是毫無人道!
這場災害難給博帕爾帶來了無法估量的損失,但美國聯合碳化物公司為此所受影響微乎其微。在支付了4.7億美元少量賠償後,再也沒有和與博帕爾保持聯繫,仿佛與此事再也不相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