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個風和日麗,萬裡無雲的周末,低頭打開app,只見呱娃子正在收拾行李,這一去不知又要到何時才能返家……
俗話說,沒有同孩子一起成長的父母不是好父母,呱娃子出去探索世界了,為人父母的為何只會在家裡望眼欲穿呢?
雖然我們的腿不如小青蛙的長,不如它蹦得遠,雖然我們已經去過很多地方,寄過很多明信片,但是依然不妨礙咱邁著小碎步繼續發掘這個世界呀~ 更別忘了,呱娃子的世界從側面看是「醬嬸兒」的
而我們的世界是「醬嬸兒」的啊~
果斷給自己一記響亮的耳光,迅速拿起幾個道具扔進背包裡,立即動身吧~
光餅+10
自煮火鍋+3
戶外套裝+1
幸運四葉草+1
雲南省博物館公眾號+1
遙觀此物,鈷藍之下,晨曦之中,穩重大氣,器宇軒昂,卓爾不群,一看就是博識多聞,滿腹經綸,內有乾坤的樣子。
在此搜尋,果然找到了重量級NPC ——小郭老師!
以及跟隨在小郭老師身後的小夥伴+8
愉快地組一個 team 出發~~
一路上,湖光山色交相輝映,令人心曠神怡,然而這些並不是此行之目的。當路邊鬱鬱蔥蔥的植被漸漸少去,「肉眼可見」的純淨空氣慢慢揚起黃土,直至山窮水盡,汽車換雙腳,小夥伴們踩在看似渺無生機的砂石上,瞬間找到了當年兩彈元勳的感覺,心裡揚起無限希望。。。
看,目的地就在前方!
此時,小郭老師打開大禮包,一件神器放射出灼眼的光芒,帶上墨鏡,定睛一看!
哇呀呀呀呀!
這便是傳說中的——
地殼細化分離被動撞擊器!
俗稱——
地質錘!
get ✔️!!
獲得這把神器,意味著我們即將點開新的技能樹,獲得一個新職業
不是弓箭手,不是法師也不是戰士
不是預言家,不是狼人也不是村民
這便是——獵人!
化石獵人
小郭老師作為職業導師,不僅交予我們神器,更是無償傳授我們入門秘籍,從地質構造到巖層辨別,從工具使用到「獵物」獲取,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所謂道雖學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在獲取了理論知識之後,只有通過實踐,親自獲取一枚化石,才能真正成為化石獵人中的一員。
據郭老師傳授,我們所在的礦坑主要有兩層,下面的黑色地層,我們可在其中找到圓形的沉積結核和天然的黃鐵礦結晶。
四葉草的幸運光環,讓我們一低頭就找到了這兩樣大自然神奇的結晶上層截然不同的黃色巖層屬於泥盆紀,我們可在其中找到化石。
1997年,在我們所在的海口地區,中國雲南地質科學研究所的地質學家發現了5.3億多年前的昆明魚化石,隨後,中國科學家又在此發現了海口魚化石,這兩塊化石將脊椎動物的最早出現時間向前推進了約5000萬年,是有關寒武紀大爆發的研究中最重大的突破之一,在全世界引起了轟動,而昆明魚也成為了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脊椎動物。
我們能否幸運地找到這兩樣了不起的化石呢?
「郭老師!快來看!」
剛爬上泥盆紀地層,同行的隊友便有了大發現
原來這是一塊盾皮魚的甲片化石
有了開門紅,接下來的發現都還算不錯,每一位小夥伴都陸陸續續有了自己的發現,一一點開了化石獵人的技能樹~
午飯時間
雖然野餐夾雜的層層黃土,但大夥把這些都當肉桂粉,吃得無比開心!
隊友小張,作為地質專業海口本地人,不僅給予了大家地質學方面知識的輔助,還將自己珍藏多年的兒時發現借予省博進行進一步研究。
此處應有掌聲
到家整理背包
戶外套裝+1
幸運四葉草+1
雲南省博物館公眾號+1
古生物化石+10
黃鐵礦結晶+3
背包裡裝不下的,還有結交到的新朋友,學到的新知識,以及探索未知的滿滿幸福感!
從此以後,我們便是真正的化石獵人!
期待下一次出徵,能找到一塊呱娃子祖先的化石!
如果您想成為化石獵人
如果您想參加野外活動
聯繫活動負責人郭老師微信13388852420報名
並持續關注「雲南省博物館」微信公眾號的最新消息!
(活動年齡限制:18-45歲)
推薦閱讀:化石獵人營地野外活動報名指南
撰稿:夏雨 視頻:彭勇
攝影:15期小夥伴 編輯:葉之聲
製作:施蕾 審稿:楊雯玥、陳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