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之中的很多人,早在七八歲時就已經「死了」

2020-12-05 神逗奶爸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臧克家《有的人》

70年前,臧克家為紀念魯迅逝世十三周年,寫下了這首《有的人》,警醒活著的人要努力成為那種能讓多數人更好地活著的人。

有些人20歲就死了,不過到80歲才埋罷了。

70年後,一位匿名網友留下了這麼一句話,意義完全不同了,卻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

有多少人,生活沒有樂趣,更談不上活著有什麼意義,年紀輕輕便心態麻木、對一切都失去了希望和信心。

他活著只不過是行屍走肉:現實中唯唯諾諾,用真實的名字說著假話;網絡上重拳出擊,用假名字說著真話。

事實上,他們都曾是對自身抱有無限期望、對未來有美好憧憬的人,他們的是非觀、價值觀其實都沒有太大的問題,只是他們在現實中選擇了屈從。

而這所有的屈從,也都是從屈從父母開始。

我們之中的很多人,在七八歲的孩童時期其實就已經「死了」。

不知從何時起,我們的生活中出現了令人生厭卻又不得不做的「攀比」。

小時候比成績、長大後比工作、成家後比老公/老婆,有了孩子還要比誰長得高、誰長的壯、誰更聰明、誰更懂事……

如此循環,好像看不到盡頭。

我們的主流價值觀是積極向上的,這本沒什麼問題,可問題是越來越多的人發現:現在狗狗要表現出人的樣子,才能被認為是「好狗」;孩子表現出成年人的樣子,才能被認為是「好孩子」。

狗狗不能再亂吃東西,不能活成狗的樣子;孩子也很難保持童真,不能也不敢活成孩子該有的樣子。

舉個廣為人知的例子,之前有一個很火爆的視頻,一個打預防針的孩子,一邊強忍著對打針的恐懼,一邊還在討好給他打針的護士。

作為一個成年人,您覺得他說的是真心話嗎?

可是評論區無數的成年人們,都在誇讚他的「高情商」。

說實話,我多麼希望看到他能真正像個孩子一樣想哭就大聲哭出來、害怕就大聲講出來,那樣才真實。

可是,看著能像人一樣站立行走的狗狗,注視著像成年人一樣「懂得」人情世故的孩子,享受著世人的溢美之詞,「監護人」的內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他們真正在乎過狗狗的感受、在乎過孩子的感受嗎?

他們或許更在乎自己的感受。

自始至終,狗狗折騰來折騰去,極盡討好,不過是想混口飯吃。

我不是狗,所以我不懂狗狗的真實感受。

但我是個人,也是曾是個孩子,所以我懂孩子的感受。

我童年的那個年代,還不像現在的孩子這樣生活中充斥著無盡的課外補習班、被「超前教育」主導著自己的生活。

可是即便如此,父母也無數次地在言語上鞭策我做一個「人上人」。

在懵懂的少年階段,我曾抱怨過「我明明是老鼠的兒子,可你非得逼我成為一條龍,我也想成為一條龍啊,可是你可知真正的龍又有幾條?」

或許就是父母們的這種攀比心理以及盲從心理促成了教育的「內卷」。

我不否認這對孩子的未來發展會有一定的好處,但如果過分了,則更可能是得不償失。

事實就已經證明了大多數人在本末倒置。

跟七八歲的孩子交流多了,你會發現,小小的他們就已經被父母賦予了各種責任和使命,父母們過高的期望也成了他們自己的「欲望」。

從深受其害並且已經長大的一代人身上我們也能看到很多很現實的問題,比如幸福感低、缺乏同理心、不自信、厭世、愛抱怨等等,這是現在很多年輕人的通病。

對他們來說,早在他們很小的時候,童心就已經「死了」,幼小的軀殼下,住著一個不成熟的「成年人」。

在該盡情玩耍的年紀被逼著學習,在需要努力學習的年齡卻又因為缺乏老師和父母的監督盡情玩耍;

在本該不懂事的年紀被逼著懂事,在真正需要靠自身修養行走天下的時候,卻又想不委屈自己,忍不住想要放縱。

小時候因「超前教育」積累下來的優勢早已蕩然無存,慢慢趨於平庸。

可是自小的觀念又讓他們不甘於平凡,到最後在社會上碰得頭破血流之後知道甘於平庸了,卻又不能接受孩子的平凡。

如若不能清醒,這會是個無限循環。

有人說,這世上90%的孩子終將平凡,我其實不願承認的,但我又不得不承認。

因為這是自然規律,也是事實,這跟我們的教育方式、社會環境什麼的其實沒有太直接的關係,最多也就是大環境促進了我們的盲從心理。

其實細細想來,平凡也沒什麼不好啊,平凡或許也是一種幸運呢,而且能正視自己的平凡也不是說我們就甘於平凡,它並不妨礙我們積極向上。

對父母來說,能正視自己的平庸,並且讓孩子看清平庸之人的生活狀態,即便我們不給孩子賦予太多壓力,他們也能找到真正的源動力,就算是他們跟我們一樣平凡,也會有一個健康的心態。

自始至終,狗狗不論表現得多像一個人,也改變不了它是狗狗的事實;孩子不論表現得多像個成年人,他終歸還是個孩子。

揠苗助長的「超前教育」所帶來的,更大的可能是不甘平庸又無能為力而幸福感低下的人。

你感覺這輩子都在為房為車、為父母、為家庭而操勞著,你可以選擇不為自己而活,但卻不能不讓孩子為自己而活;你感覺自己不幸福,卻不能剝奪了孩子感知幸福的能力。

為人父母,別讓孩子太早失去童心,更別讓他走我們的老路。

收斂收斂欲望,不要成為欲望的奴隸,找到活著的真正意義,才能感受到幸福、自由和快樂。

——END——

【文/神逗奶爸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配圖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專注早期教育,分享育兒心得,我是神逗奶爸!期待您的關注,一起努力,做智慧父母!

相關焦點

  • 早八人發朋友圈搞笑說說語錄 早八人經典幽默句子大全
    昨天才學會「打工人」 這個詞,今天就又開始流行「早八人」了,他們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對著空氣揮一拳。下面小編帶來早八人發朋友圈搞笑幽默說說經典句子語錄。  早八人搞笑朋友圈說說語錄1、早八人,沒有魂,我要睡長覺了,今天一定肝高數。
  • 她18歲時誤食人魚肉,獲得長生不老,300歲時又與十多歲小夥戀愛
    進入山門,左邊山麓有個高1.5米,寬2米,走下石階後,進深七、八米,四席半大小的洞窟。這正是八百比丘尼圓寂的地方。從此以後,女兒的年紀就再也沒有增長,即使周遭的人們接連老死,只剩下她還維持著十八歲的外貌,孤身一人的她於是落髮為尼走訪日本各地;然而在歷經數百年再度返回若狹時她卻仍然無法死去,最後她決定進入山洞之中。「請把鐘聲止息之際就當作我咽氣之時吧。」
  • 其實……我們在2012年就已經死了?(細思恐極啊!)
    網上有人說,十多年前曼德拉去世過一次,電視報導過的,很多人都記得。但是,這樣的事情卻怎麼也查不到證據,連網上的痕跡也都找不到,和科幻電影裡的一樣,一切都被抹去了,僅僅在一些人的腦子裡留下了一些記憶,可這些記憶不被別人接受2. 網上說前些年這種發生兩次的事情不少,在這期間有很多名人都死過兩次,還有一個外國的著名作家。
  • 七不葬父、八不葬母
    文案|藝述史 主播|月涵 藝述史官方原創 生離死別,是我們每個人都會面臨的一個問題。那我們說,人在活著的時候,要好好珍惜時間,做個好樣;那麼人在去世的時候,也要體面。
  • 英雄聯盟刻骨銘心的臺詞,很多時候我們玩的不是遊戲,是信仰!
    英雄聯盟已經運營了第9個年頭,經過了歲月的洗禮,很多英雄重做了,很多記憶也喪失了,很多時候我們打開遊戲只為了聽一下英雄的聲音,因為那是曾經的記憶,也是我們曾經的信仰。
  • 早在幾千年前,中國的古人就已經告訴我們宇宙是什麼了
    宇宙從誕生至今已經過去了137億年,而人類到現在也不過幾百萬年的歷史。雖然我們的科技在這幾百年內有了飛速發展,更是完成了古人「飛天」地夢想。但是當人類走出地球的那一刻時才發現,宇宙如此浩瀚,存在著許多讓人無法理解的東西。
  • 江西女孩17歲難分性別 身高智力如七八歲孩童
    17歲的珍珍(化名),一米三的個頭,嘴巴總是撅起來,看上去就像個七八歲的孩子。然而村裡人都知道,珍珍早就停止生長了,而且,珍珍是男是女不但自己不清楚,連醫生也說不上來。由於這樣的殘缺,珍珍無法適應原本應該面對的社會,自卑的珍珍每天呆在家中,漸漸失去了與人交流的能力。
  • 《隱秘角落》老陳也死了,跳廣場舞時已經暗示,只是觀眾沒看出來
    很多細節都有深意,看完一遍不過癮可以再看第二遍又會有新的發現,比如劇中的結尾看似很完美,嚴良普普都沒死,可是很多細節暗示了不同結局,另外一個主要演員陳冠聲的生死也有兩種結局,明面上看老陳也沒死,不過有一個細節很明顯的告訴大家老陳其實也死了!
  • 八歲小女孩放學後被殘忍殺害 頭骨被敲爛(組圖)
    發現時,這具屍體被黑色膠袋包裹起來,屍體上傷痕累累:頭骨被敲爛,鼻子被穿孔,還有十幾處刀傷……經過辨認,該女屍正是住在鵲山路18號四樓的8歲女孩小冰。  女童屍體凌晨被發現在小巷裡  昨日凌晨5時左右,在大浪街道鵲山路18號開餐館的李先生開門後,發現巷子裡有一個黑色的膠袋。讓李先生好奇的是,膠袋外面露出一雙小女孩的鞋子。
  • 是諸葛亮在魚腹浦布下的八陣圖?石陣其實是這些人所立
    奉節城外魚腹浦,相傳諸葛亮從荊州入蜀之時,命士兵聚細石成堆,高五尺,六十圍,縱橫有序,星座棋布,排列成六十四堆,布置而成了八陣圖。魚腹浦位於奉節城南一公裡處,在魚腹浦有一座諸葛亮從荊州入蜀時留下的陣法,這就是聞名遐邇的八陣圖,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
  • 人死如燈滅,死去的瞬間從科學角度講:人能意識自己死了嗎?
    在理想狀態下,科學家認為人類的壽命一般不會超過150歲。關於死亡,最近就有一條特別火的新聞,就是通過科學家研究發現,人在死亡時,是可以意識到自己死去的。首先,導致人的死亡的有很多原因,除了生理原因導致的死亡,也稱為正常死亡,也就是我們常說老死、病死,還有很多屬於非正常死亡,這裡面包括自殺、他殺還有意外情況。那麼人在死去的一瞬間,從科學角度講:他能知道自己死去了嗎?
  • 荒野八人組什麼情況會死亡 荒野八人組各種死法大全
    導 讀 大家知道在荒野八人組中在什麼情況會死亡嗎?遊戲中死亡方式也是多種多樣,今天九遊小編為大家帶來了荒野八人組各種死法大全,一起來看看吧!
  • 「汶川地震時很多人幫過我們四川人」
    來源標題:「汶川地震時很多人幫過我們四川人」家住四川成都雙流區彭鎮的68歲村民李學明最近有些「煩惱」,因為在1月30日給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區捐了1萬多塊錢,老人常會迎來上門打聽捐款一事的鄰居,為了躲避追問,李大爺鎖住自家大門,天天從後門悄悄出入。如今,捐款的老人有話想說。
  • 德雲社各小隊「風格」定義,「七隊傻、八隊精、六隊玩火砸掛中」
    德雲社有八支小分隊與一支青年隊,各隊的風格都不同,主要的基調都來源於隊長的風格,今天我們列舉幾支隊伍,來逐一分析!德雲一隊:穩健德雲社一隊的整體風格就是穩健,這與隊長欒雲平的影響有很大的關係。拜師十多年的欒雲平一直沉穩有加,是郭德綱最得意的「左膀右臂」。
  • 人剛死時知道自己已經死了!臨終還能見到已故親人?科學解釋來了
    但面對死亡,人們常常既恐懼又敬畏,因為「死亡」是神秘的,人在臨終前的種種,總會引起我們心裡的各種猜測和疑惑。比如很多人有時就在想:人死時,到底是怎樣一種感覺?臨死時,真的會「見到」已故的親人嗎?不得不說這問題有些超綱,畢竟,大家都是第一次做人,也沒死過,咱也不知道啊。但是,去年有一項新研究卻顛覆了我們以往的想法:人在死的時候,其實知道自己已經死了。「啊?我都死了,又怎麼知道自己是不是死了?」
  • 盤點深海之中的十大長壽生物,有一種生物可以「長生不老」
    只要我們運氣夠好,同時又擁有良好的生活方式,在地球上大概能活100歲左右,研究表明人類的極限壽命最長可以達到120歲。但是,人類的壽命和海洋長壽相比,簡直小巫見大巫。對於許多海洋動物來說,達到100歲可能只是進入了青春期。世界上壽命最長的海洋生物是什麼?今天我們來盤點一下深海中的十大長壽生物。
  • 歷史上,史達林是怎麼死的?當時發生了什麼?
    史達林晚年早已經不按正規流程來管理他的紅色帝國了,他養成了靠小圈子治國的新方式,每天與他的小圈子成員見面溝通是他最喜歡的流程,但他的作息時間也與常人不一致。他每天的睡覺時間是凌晨四五點鐘,通常要睡足整個上午和下午,到傍晚的時候才起床,開始他新的一天的工作和生活。
  • 14歲女孩腦萎縮智力只有七八歲 七旬奶奶不得不在外兼職保姆
    小欣和婆婆爺爺住在一起,兩位老人都很疼愛小欣「這孩子,都已經14歲了,馬上就要升初中了,但是娃兒以後該怎麼辦,我們都不敢想。」陳婆婆坐下來,嘆了一口氣。陳婆婆說,1歲的時候,小欣突然生病感冒,送到醫院,醫生診斷是普通感冒,按照感冒診治,結果小欣昏迷了3天。後來,小欣被診斷為病毒性腦炎,又在6歲多的時候被診斷為腦萎縮,辦理了殘疾證。這註定了,小欣永遠不能像其他同齡人一樣升高中,升大學,找工作,因為這個病,註定了小欣永遠只有七八歲的智力。
  • 4歲女兒患神經母細胞瘤,術後一年又得白血病,我們已經債臺高築……
    4歲女兒患神經母細胞瘤,術後一年又得白血病,我們已經債臺高築…… 2020-04-17 16: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楊修之死被認為是恃才放曠,在真相的背後,給我們現代人很多啟示
    有一句話叫做:不作死就不會死,這句話用在楊修身上是最合適不過了。對於楊修之死,我們在上學的時候,語文課本中都出現過,對於當時的懵懂少年來講可能還不太理解其中的涵義,後來參加了工作懂得了人情世故,才明白楊修是自己把自己送進了棺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