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是鱷魚的祖先嗎?為什麼地球「霸主」大都是兩足行走的動物?

2020-12-02 科學獵奇

這是一個小夥伴的私信的疑問,今天我們來解讀一下。鱷魚的祖先是恐龍嗎?為什麼只有兩足行走的生物才能「稱霸地球」?這是兩個比較複雜的問題,我們先說答案:鱷魚的祖先並不是恐龍,確切地說鱷魚和恐龍都有著共同的祖先,它們是同一時期不同分化的結果。從已知地球不同地質年代的「霸主」來看,確實是兩足行走的生物居多。下面我們再來詳細的解析一下這兩個問題。

恐龍和鱷魚的關係

恐龍和鱷魚從根本上看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它都是爬行動物,而且它們都屬於雙孔亞綱下的成員。所以,要想知道鱷魚和恐龍的關係,我們還是要從最早的雙孔亞綱生物說起。

根據已發現的化石看,始鱷類是最早的雙孔亞綱成員,雖然從名字上,它們與鱷魚好像有著什麼關係,其實,並沒有。因為始鱷類早在距今約2.9億年前就已經出現在地球上了,那個時候既沒有恐龍也沒有鱷魚。始鱷類是一種小型的爬行動物,它們的體型與現在的小型蜥蜴差不多,靠四肢行走,而且移動速度飛快。

到了距今約2.5億年前的石炭紀,一部分始鱷類成功演化成為了中生代的「霸主」槽齒類。相比較它的前身始鱷類,槽齒類擁有更加尖長的吻部,體型也更大。到了距今約2.3億年前,一部分的槽齒類成功演化為最早的恐龍-始盜龍,它們的體長僅有1米左右,最大的特點是兩個前肢退化,由更加粗壯的後肢代替了四足行走。

而最早的鱷形超目成員則是由槽齒類爬行動物在距今約2.35億年前進化而來的,它就是生活在三疊紀早期南非的派克鱷,由於當時的槽齒類體型較小,所以初次進化後的派克鱷體長也僅有60公分左右,它們比較明顯的特點就是前肢開始縮小,但依然不具備完全兩足行走的能力。

之後,派克鱷再次進化為黃昏鱷,相對派克鱷,黃昏鱷的體長更長(約1.6米),而且其前肢已經退化嚴重,完全由後肢行走。

從上面的介紹看,最早出現的鱷形超目成員比最早的恐龍都要找約500萬年,所以,鱷魚的祖先並不是恐龍,最早的鱷魚與恐龍一樣都源於中生代的槽齒類爬行動物。

為什麼兩足行走的生物更容易成為「地球的霸主」?

從三疊紀末期槽齒類爬行動物滅絕之後,雙足行走的恐龍隨即登場,並且統治了地球約1.6億年,到了白堊紀末期,恐龍滅絕以後,恐怖鳥、不飛鳥等不會飛靠雙足行走的鳥類又成為了「霸主」,之後,哺乳動物崛起,地球成為了四足行走的哺乳動物的天下。直到距今約300萬年前,南方古猿率先開始解放前肢,拉開了人類進化的序幕,從那以後,雙足行走的人類成為了地球的「霸主」。

從上面的四個階段看,有三個階段都是雙足行走的生物佔據了主要的生態位,這是什麼原因呢?我認為有三個因素:

01 能量需求

四足行走的動物比雙足行走的動物跑得更快,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跑得更快就意味著能量消耗就越大,一旦食物上出現任何問題,四足行走的動物就容易受到牽制,而雙足行走的動物相對來說,需要的能量較少,它們更能適應環境的變化。更能適應環境的動物顯然能夠笑到最後。這是兩足行走的動物比四足行走的動物更容易成為「地球霸主」的原因之一。

02 雙足行走後的改變

對於四足行走的動物來說,它們的肩高就決定了它的視野,而四足行走的動物的肩高大都比較低,也就是說它們只能看到較低範圍內的事物。而雙足行走後,動物的肩高明顯的增加,正所謂「站得高,看得遠」,更高的身高有利於動物發現危險和提前應對。對於我們人類來說,從四足行走到兩足行走,最主要的好處就是刺激了大腦的發育,這也是人以小小的體型站在食物鏈頂端的原因。

03 數量

既然兩足行走後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和對危險應對能力更強了,自然就有利於生物種群的發展,一旦生物的種群發展起來,它們會搶佔各個生態位,最終造成數量和種類的急劇增多,數量多了,自然就成為了「霸主」了。

總結

從已發現的化石看,鱷魚比恐龍出現在地球上的時間都要早,所以恐龍並非鱷魚的祖先,但如果非要讓兩種動物扯上關係的話,那就是它們擁有共同的祖先了。從鱷魚的整個進化史看,它是由四足行走的動物進化成兩足行走的動物,最後又進化成為了四足行走的動物。雖然我們說兩足行走的動物更能適應環境的變化,更容易成為「地球霸主」,但是鱷魚卻是個例外,究其原因就是鱷魚由早期的陸地生活轉入了水中,水中競爭者較少,且四足顯然更利用鱷魚的水中生活。

相關焦點

  • 恐龍和鳥類屬於爬行動物嗎?鳥類是恐龍嗎?
    人類對恐龍這種從未謀面的史前動物的研究並不充分,恐龍最早給人的印象是和蜥蜴類似的動物,以現代的生物學角度分析恐龍到底屬於哪種動物嗎?恐龍和鳥類屬於爬行動物嗎?是的,恐龍傳統上被認為是「爬行動物」。由於是恐龍的後裔,因此有人認為鳥類也應該被歸類為「爬行動物」,就像非鳥類恐龍、魚龍、翼龍、蛇頸龍、鱷魚、烏龜、蜥蜴等一樣被認為是爬行動物。傳統的分類法沒有這樣做,這意味著該方法存在固有的缺陷,我們可以說所有恐龍和鳥類都是從爬行動物祖先演化而來的,鱷魚也是如此。這已經涉及到了複雜的分類學。
  • 下雨天成就恐龍霸主之位
    恐龍主宰地球一億多年,它們擁有豐富的多樣性,大部分的體型巨大,幾乎沒有天敵。但是你知道嗎?在登上霸主之位前,恐龍曾被另一個物種壓制著,在經歷一場水與火的洗禮之後,它們才翻身當了主人。這是怎麼回事呢?
  • 鱷魚的近親找到了?這隻1.55億年前的恐龍,鱗片竟是感覺器官
    不過,如果你將這個問題向古生物愛好者提出,他一定會告訴你,鱷魚是一種非常古老的物種。鱷魚的祖先是誰?鱷魚,可以說是和恐龍同期生活在地球上的,在6600萬年前,恐龍從地球上滅絕,但是鱷魚卻絲毫沒有受到影響,反而繼續在地球上一路演化,一直到今天,很多鱷魚物種的數量仍然很多。鱷魚的祖先是誰?
  • 恐龍是鳥類祖先,哪種動物是恐龍的祖先呢?科學家認為是這種動物
    恐龍是生活在6500萬年前的爬行類動物,曾經雄霸地球約1.6億年,最終在6500萬年前的一場巨大自然災難中被滅絕掉,不過恐龍也有其後裔流傳下來,那就是如今的鳥類了。在6500萬年前,有一些似鳥類恐龍憑藉著飛行技能可接近恆溫的生理功能,在地球上尋找到了可以生存下去的地,而扛過了那場自然災難,之後逐漸發展演變成了如今種類繁多數量龐大的鳥類物種,如今的古生物學也大多認為恐龍就是如今鳥類的祖先。那麼恐龍的祖先又是誰呢?可能很多朋友看到這個問題都有點發懵了,其實恐龍當然也不是在地球上憑空就出現的,曾經的地球霸主恐龍也是有其祖先的。
  • 同樣是史前巨獸,為什麼鱷魚存活到了現在,而恐龍卻滅絕?
    地球上的各種生物可以說是自然界的饋贈了,人類去動物園中可以看到很多體型巨大的珍貴動物,它們戰勝了殘酷的自然界演變,和人類一同成為了歷史的倖存者。在自然界的進化史中,很多史前生物都只留下了一抹傳奇的色彩,退出了歷史舞臺。比如大家所熟知的恐龍,它曾經是地球的霸主,卻慘遭滅絕。
  • 探索人類演化為站立兩足行走:或因地形改變了我們
    他們是在捕獵獵物嗎?跟蹤獵物到了這個水塘邊?還是只不過是在晚飯後大人帶著小孩出來散散步?但不管如何,只要你看過這串腳印,有一件事是非常清楚的,不管這些人類先祖當時在做什麼,很顯然,他們是兩足行走的。這串腳印是在坦尚尼亞境內奧杜威峽谷(Olduvai Gorge)附近的「Laetoli」地區被發現的,奧杜威峽谷是以發現大量人類祖先痕跡和化石而著稱的。
  • 這種怪獸長相奇怪,是所有哺乳動物的祖先,比恐龍還早統治地球
    在三疊紀晚期的時候,地球出現了恐龍,那時候的它們統治著地球,生存了幾億年。那麼在這種古老的動物出現之前還有其他龐然大物存在嗎?答案是存在的,那又有什麼動物比恐龍在更早時期統治地球呢?它就是一種古爬行動物,這種動物就叫水龍獸,屬於哺乳動物,它出現在二疊紀末,直到滅絕後恐龍才出現在三疊紀末,生物學家認為它是全部哺乳動物的祖先,包括人類在內。水龍獸的脖子粗大又短,與如今鱷魚的脖子很相似,整個身軀就像一個大水桶一樣,與如今的豬或者河馬非常像,還有它的四肢跟犀牛的四肢也很像。水龍獸的身體外貌特徵和現在的各種哺乳動物都很像,只有它的頭部看起來比較古老。
  • 人類究竟為何演化為站立兩足行走?或因地形改變了我們
    他們是在捕獵獵物嗎?跟蹤獵物到了這個水塘邊?還是只不過是在晚飯後大人帶著小孩出來散散步?但不管如何,只要你看過這串腳印,有一件事是非常清楚的,不管這些人類先祖當時在做什麼,很顯然,他們是兩足行走的。這串腳印是在坦尚尼亞境內奧杜威峽谷(Olduvai Gorge)附近的「Laetoli」地區被發現的,奧杜威峽谷是以發現大量人類祖先痕跡和化石而著稱的。
  • 鳥類的祖先是恐龍,恐龍的祖先是什麼?
    恐龍是生活在6500萬年前的爬行類動物,曾經雄霸地球約1.6億年,最終在6500萬年前的一場巨大自然災難中被滅絕掉,不過恐龍也有其
  • 恐龍滅絕之後的地球霸主,主要以鱷魚為食,至今後代仍在人間
    恐龍作為地球霸主,曾統治了地球1.6億年的時間,相比之下人類才在地球進化了十幾萬年。恐龍時代在6500萬年前突然終結,那麼在恐龍滅絕之後,誰成為了新的地球霸主呢?首先,恐龍滅絕後地球上許多地區出現了劇烈的氣候變化,大型生物基本銷聲匿跡,但僥倖存活下來的巨獸依然有不少。當時的地球屬於群雄爭霸的時代,恐鳥和鱷魚都橫行一時。然而說到此時的地球霸主,卻是另外一種巨獸。它是一種蛇,名叫泰坦蟒。泰坦是傳說中的巨人,可想而知泰坦蟒的體型有多大了。
  • 恐龍之前的地球霸主霸王蠑螈,若它還在,恐龍還有崛起的機會嗎?
    從化石的分析看,霸王蠑螈生活在距今2.3億年前的三疊紀,這個時間節點非常的奇妙,因為在2億年前曾經地球的另一種霸王-恐龍開始發跡了。從出土化石的地形看,霸王蠑螈是一種喜歡棲息在潛水中的兩棲類動物,它的捕獵與鱷魚一樣,都是喜歡潛伏在水下等待獵物到來後直接躍出水面咬住獵物,然後拖入水中享用。由於體型龐大而且兇猛無比,所以,曾經的霸王蠑螈也是地球的「霸主」。
  • 恐龍之前地球霸主長啥樣?像鱷魚 頭長佔體長的1/4
    Dinosaurs) 作者 | 小小出品 | 網易科技《知否》欄目組(公眾號:tech_163)眾所周知,恐龍曾是已知遠古時期的地球霸主
  • 恐龍的祖先是誰?科學家提到一種生物,距今2.5億年長得像鱷魚
    我們都知道,在人類出現之前,地球上的霸主曾經是恐龍,它們足足統治了地球長達1.6億年的時間,不過,卻在6500萬年之前,因為一顆小行星撞上了地球,恐龍從地球上滅絕了。不過,很多人好奇的一點是,人類的祖先是南方古猿,那麼,恐龍的祖先是誰呢?
  • 36億年間地球的物種無數,為什麼只有人類進化出了文明?
    目前發現在地球上存活最久的物種是恐龍蝦,大約存活了2,.2億年。鱷魚,娃娃魚,大鯢都是恐龍時代就有物種都存活到了現在。那就奇怪了,為什麼人類進化出了人類文明,為什麼沒有恐龍文明,鱷魚文明,跟娃娃魚文明呢?恐龍在地球上稱霸達一億六千年之久為什麼恐龍沒有進化出智慧,恐龍連使用一塊石頭的智慧都沒有進化出來呢?
  • 它是哺乳動物的祖先,是恐龍誕生之前的霸主,後來滅絕了
    人類走進科技時代之後,開始了各個方向的探索研究,其中研究地球不同時期的生命史成為了科學家非常感興趣的一個項目。通過大量的考古研究發現,在人類誕生之前,地球同樣存在一類稱霸地球的物種,它們就是恐龍。恐龍在地球的生存時間遠遠超越人類,達到了漫長的1.6億年。在這個時間裡,恐龍依靠自己的體型優勢,基本沒有天敵,很快成為了地球的霸主,遍布地球的各個角落,數量也是非常一個龐大的數字。
  • 雙足鱷魚是什麼存在?和恐龍打架誰能贏?
    鱷魚,冷血動物。我對鱷魚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看BBC一個紀錄片的時候,鱷魚和老虎打架。看到鱷魚把老虎咬死我整個人都驚呆了。因為一直以來在我的印象中,鱷魚都是靜靜地等待在水裡,等有獵物出現的時候,就會猛地一口咬上去。今天發現,原來鱷魚的祖先更生猛,連恐龍都吃過,是真的王者。
  • 《恐龍足跡》匯集近400張珍貴照片 恐龍用兩足還是四足行走
    昨天,科學松鼠會資深「松鼠」、「恐龍達人」、青年恐龍研究者邢立達,攜手兩位世界級恐龍復原圖畫師,在上海書展為讀者奉獻出第一本恐龍足跡中文科普書:《恐龍足跡——追尋億萬年前的神秘印記》。該書得到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所長周忠和,科學松鼠會創始人姬十三,以及《新發現》主編嚴峰等人的熱情推薦。
  • 恐龍誕生之前,這種動物是地球的霸主,也是它「創造」了冬眠
    它們主要是生活在二疊紀末,一直到三疊紀早期結束,是一種比恐龍還要古老許多的動物。有一種觀點認為,水龍獸或許是哺乳動物的祖先,這也意味著,人類也是因為水龍獸才有機會誕生。因為通過對水龍獸化石的研究,研究者發現,水龍獸早在2.5億年前,就已經具有了哺乳動物的特徵,身體結構已具有若干哺乳動物的進步性狀,它被稱作是類哺乳動物。
  • 鳥類的祖先是恐龍嗎?
    這個在地球上生存了一億多年的古動物類群為什麼神秘而不可思議地在地球上全部消失了呢?現在科學界的主流觀點是,一顆小行星撞擊了現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的位置,由此造成了整個地球範圍內的巨大生態災難,最終導致了恐龍的滅絕。
  • 人類會永遠是地球的霸主,統治者嗎?可能有三種動物表示不服
    巨蟲時代過去之後,地球上又出現了一類更強大的霸主級生物,它們就是恐龍。恐龍統治地球的時間就比較長了,達到了1.6億年,在6500萬前因為一顆小行星的撞擊而滅絕了。恐龍時代結束之後,又經過了數千萬年漫長的的發展,人類終於誕生了,人類誕生之後,選擇的進化演化方向發生了很大改變,那就是放棄了身體力量的進化演化,將主要目標放在了大腦的進化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