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8 21:08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徐小翔
中醫師操作紅外熱成像診斷儀,為受檢者進行檢查。浙江省中醫院供圖
詹先生好菸酒、喜燒烤,每晚都要吃夜宵,生活沒有規律。最近,他總感覺整個人昏昏沉沉,哪裡都不舒服。但到醫院做了一圈檢查,也沒找出問題所在。有朋友說,他可能是「亞健康」了,建議去看看中醫。
讓詹先生意外的是,在省中醫院治未病與健康管理中心,他發現中醫原來也能跟高科技融合。通過紅外線成像診斷儀和中醫體質辨識儀,幫助醫生進行更精準的「望聞問切」。
機器掃全身 能辨識出寒熱虛實
詹先生進入紅外掃描艙內,紅外熱成像鏡頭從各個角度開始掃描他。短短幾分鐘後,體檢結果就呈現在了醫生面前。
「你應該是典型的痰溼體質,胰臟部位的代謝值比較高,提示可能存在一些血糖代謝方面的問題。除此之外,四肢末端血液循環瘀阻,存在血管斑塊的風險。」中醫師魏澹寧一點點分析給詹先生聽,並提醒他,「你的身體接近亮紅燈的邊緣,應該重視起來了。」
魏澹寧建議詹先生先從飲食和生活習慣上調整,吃一些溫燥化痰的食物,如小米、薏苡仁、赤小豆、冬瓜、鯉魚等。飲食清淡,少食肥肉及甜、黏、油膩食物。
「這些儀器能很好地輔助中醫師,更精準地完成對人體的體質辨識。」省中醫院治未病與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楊瑞文說,原理是利用人體生理狀態變化所帶來的熱平衡破壞,通過體表溫度變化信息來評估人體健康狀態,了解受檢者身體的寒熱虛實及易患疾病。
中醫治未病體檢 插上科技的翅膀
當然,中醫體檢不僅僅是依靠儀器完成。儀器檢查前,詹先生需要先完成《中醫體質及健康狀況自填式問卷》。問卷包括年齡、職業、飲食喜好、作息時間、睡眠狀況、病史等78道題目。詹先生說,整個過程有點像做心理測試。醫生根據回答情況,給出相應分數。接下來,還要了解受檢者一年來的自我感受。
傳統的中醫四診「望聞問切」自然也是少不了的。最後,綜合各方面檢查情況,中醫師出具體檢報告,提示相關易患疾病風險,並給出相應建議。接下來,根據不同情況,中醫師也會採取中藥治療、中醫外治法(針、灸、推拿、燻蒸、耳穴等)治療、對應體質類型的生活方式改善、運動導引療法、心理治療等。
楊瑞文說,大多數人的印象中,中醫看病手法離不開「望聞問切」。但中醫體檢也在不斷創新,嘗試探索中西醫結合的途徑和方法,特別是在治未病中發揮作用。
中醫治未病,需要依靠各種手段和方法,達到早預測、早預防的目的,因此一些高科技儀器設備應運而生。據統計,在省中醫院治未病與健康管理中心接受體質辨識問卷的目前已有近1萬例,使用紅外線成像診斷儀診治的近900例。
哪些人建議做中醫體檢呢?楊瑞文表示,亞健康、免疫力低下、慢性病患者及病後康復等人群,可進行中醫體質辨識、中醫健康諮詢指導、健康體檢評估等。
159248568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