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彭飛 邵可強
而立之年,本是事業的奮鬥上升期,三十歲的汪明卻因沾染毒品改變了人生軌跡。這之前,他受過良好教育,當過文藝兵,轉業後在一家不錯的事業單位上班,收入穩定。
「發小說吸一兩次沒事,後來就進圈兒了」,「渾身沒力氣,多疑、幻聽,像螞蟻爬進了骨頭縫裡」,回憶起吸毒經歷,汪明後悔不已。
再有幾個月,汪明就要離開戒毒所,對於未來,他信心滿滿,也抱有期待,「我要和毒品一刀兩斷」,「一定會遠離圈子,找點事讓自己充實起來。」
一次相遇,被發小引入歧途
6月25日,記者在河南省第一強制隔離戒毒所見到了汪明。他看起來身強體壯,說話也鏗鏘有力。而在一年多前,他還被「惡魔」糾纏著。
1987年生的汪明,出身於南陽一個公職人員家庭,從小備受父母疼愛,受過良好教育,一直是父母的驕傲。1999年,他在同齡人中脫穎而出,通過特招成為解放軍藝術學院的一名學員。
2004年,轉業後,他在一家事業單位開車。後來,他認識了自己的妻子,並成了家。他一帆風順的人生,也在婚後發生逆轉。
婚後第二年,汪明的妻子懷孕,從天而降的幸福沒過多久,就變成了「晴天霹靂」。汪明說,一次孕檢中,醫生查出他妻子宮外懷孕,必須終止妊娠立即手術,以後再次懷孕的機會就小了。術後,汪明的妻子整天以淚洗面,他也借酒澆愁。
2012年的一天,在酒吧裡,他碰見了發小。發小得知情況後說帶他放鬆一下,於是就把他帶回家,拿出了吸食冰毒的工具。「吸兩口,抽完後就放鬆了。」出於好奇,他沒抵住發小的誘惑。「吸完後,感覺頭暈暈的。」汪明說,本以為會擺脫苦悶的心情,卻未料到陷入了毒品圈套,不能自拔。
「就像魔鬼纏身,想擺脫太難了」
染上毒癮後,汪明一次又一次地偷偷出去吸毒,一天要花上二三百塊錢,「就像每天吃飯一樣」。從2012年到2017年被強制隔離,汪明在毒品上花了六七十萬元。
剛開始家人沒發現,後來,他妻子發現後選擇離開他一段時間,他把毒癮戒掉才與他和好。汪明的心情更加鬱悶。2013年,當他第一次被警方拘留時,他父母也知道了情況,事後他告訴父母,「這是年輕人玩的東西,以後就不吸了。」
「一旦沾染上了毒品,就像魔鬼纏身,想擺脫真的是太難了。」他說,毒癮發作時,渾身沒力氣,也不想吃飯,像螞蟻爬進了骨頭縫,多疑、幻聽,走在大街上感覺被人偷窺。吸完後,他感覺異常興奮,可以兩三天不吃不睡,「在家一個勁兒地打遊戲,或者出去釣魚」。興奮勁兒一過,身體像散了架,又陷入惡性循環中。
到了2015年,汪明覺得吸毒「也啥意思了」。於是,就把自己關在屋裡自行戒毒,忍受著心理和生理上的折磨。戒了六七天後,汪明有些好轉,「想著自己有這個意志力」,可一出去看到毒品,就控制不住了。自己騙自己說,「就再吸兩口,不會有事的。」
和毒品一到兩斷,從不回頭
2017年,因吸食毒品,汪明被南陽市公安局強制隔離戒毒兩年,同年7月7日,南陽市公安戒毒所將其轉送至河南省第一強制隔離戒毒所二大隊隔離戒毒。
入所至今,汪明已經戒毒1年零3個月,並進入到了回歸期,馬上回到社會中去。此前,他先後經歷了入所適應期、生理脫毒期、康復訓練期。他也從開始的身體不適應,變得生活作息非常規律。
在戒毒所,他每天6點半起床,7點20開飯,8點到勞動車間工作,10點到10點半之間打太極拳,11點半下班。下午2點半到5點40之間也是勞動時間。晚上是自由時間,他選擇看電視或者看書。
由於遠離了毒品,並且有了科學健康的飲食和作息,汪明的身體也發福了。「我剛入所時是150多斤,現在是190多斤。」他笑著說。
汪明強制隔離戒毒的兩年期限不久要到來,對於未來,他表示要和毒品一到兩斷,從不會斷,遠離那個圈子。同時他也打算找點事情,充實下自己。
汪明也希望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大家:不管遇到何種情況,碰見什麼樣的苦難,都不要以任何理由去嘗試毒品,不要說你的意志有多麼的堅強,你的身體有多麼的健壯,你的財富有多麼的雄厚,在毒品這個惡魔面前,都顯得是那麼的弱不經風、不堪一擊,一旦你不幸陷落進去,那將是你永遠的夢魘。
(文中汪明為化名)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朱振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