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亞心醫生雨夜驅車百公裡 施救七旬瀕死重症老人

2020-12-06 丁香園

「我父親能『起死回生』,繼續安享晚年,多虧那天深夜亞心醫院徐承義主任的幫助!」近日,家住武漢市新洲區的黃老先生家人致電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再次表達了他們對心內科重症監護室副主任徐承義的謝意。

(左一:黃老先生康復良好)

「生死大戰」緊急為重症老人換「心門」

說到 75 歲老父親的生還經歷,家住武漢市新洲區的黃老先生子女記憶猶新,感激不已。

10 月中旬,患有主動脈瓣重度狹窄、心衰等多種疾病的黃老先生因病情突然加重,被家屬送到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救治,接診的正是亞心醫院重症監護室副主任徐承義。

回憶當時,徐承義說,老人病情十分危急,出現嚴重的心衰,隨時有心臟驟停的可能,必須儘快手術。而在這種情況下,一分一秒對老人來說都是關鍵,考慮到患者年齡較大,最合適的搶救方案就是進行創傷小的 TAVI 微創換瓣手術。

一場驚心動魄的「生死大戰」打響。徐承義帶領手術團隊迅速開展急診手術,可手術還沒開始,老人心臟就突然驟停。「快,進行心肺復甦!」現場醫護人員立刻衝上前,立馬開始胸外按壓,同時徐承義冷靜的將瓣膜送入患者心臟。

( 徐承義副主任正在手術中 )

隨著瓣膜的打開,老人換瓣成功,隨著心電監護的心跳曲線再度規律,所有人才長鬆一口氣。

術後病情變化  家屬無奈放棄

術後第三天,當大家覺得黃老先生已經渡過危險期的時候,最不願意看的情況還是發生了,老人突發腦梗,出現偏癱、失語,同時合併嚴重的肺部感染,術後併發症讓老人再次陷入危急狀態。

此時已經不再是心血管病專家能解決的問題了,經過與家屬的溝通,在得到家屬同意後,黃老先生被緊急轉運到武漢市另一家綜合性醫院接受治療。由於轉運及時,老人很快進行了頸動脈血栓取栓術,術後在 ICU 進行恢復。

取栓手術後,雖然黃老先生的各項生命體徵都趨於正常,但老人仍然一直處於昏迷狀態,對此老人的家屬表示十分擔心。雖然醫生一再勸導家屬,認為患者病情穩定,如果再多觀察一段時間,老人很有可能會醒過來。

也許是家鄉的習俗,也許是家屬感覺希望渺茫,在與醫院多次溝通後,家人決定接黃老先生接回家,並開始張羅起後事。考慮到老人生命體徵穩定,家屬決定就讓患者帶著人工氣道、深靜脈置管、胸部引流管、尿管等一系列人工管道回家,到家之後再做處理。

意外操作 老人奇蹟般「起死回生」 

黃老先生一家人回到新洲已是當天晚上,為了讓老人看上去更舒適一些,家人開始著手準備處理老人身上的人工管道。可剛把人工氣管拔掉,奇蹟出現了,黃老先生居然「起死回生」,醒了過來。

看到這種情況,老人的家人都驚呆了,一時無所事從。倒是黃老先生發話了,說要把身體其它的管道都拔掉。於是家人又開始準備處理頸部的深靜脈置管。

深靜脈置管是通過位置比較表淺的靜脈,向深部的大靜脈和中心靜脈置入導管的一種治療方法。應用於各種搶救、各種重大手術,特別是心臟手術需要長期進行監測用藥、抽血、化驗等情況。但是一般情況下,深靜脈置管都會縫得比較牢固,不容易拔脫,所以情急之下,老人的家屬只能把管道剪斷。可這一剪不打緊,靜脈血一下子就湧了出來。

這下老人的家屬徹底慌了,完全手足無措。人好不容易醒過來,總不能因為流血不止再次出危險。好在他們留有徐承義主任的電話,立馬就給他打了電話。

風雨兼程 只因對患者負責到底

「亞心醫院的理念就是負責到底,所以我們一般都會把自己的電話留給患者,方便他們隨時聯繫我們。」徐承義回憶起當天晚上的情景。

( 徐承義副主任正在患者家中救治 )

「當時接到家屬電話,說老人醒過來了,我也是非常的吃驚。然後就在電話裡指導他們,如何先把血止住。」徐承義一邊與家屬通話,一邊準備了一些器械,準備連夜趕到患者家裡去。

「那天我剛剛值完急診班,正準備回家,在接到黃老先生家人電話後,我第一反應就是得馬上去他們家,只要是我們醫院的病人,我們都不會放棄。」當天晚上十點多,氣溫很低,天空還下起了大雨。就這樣冒著風雨,徐承義驅車近兩個小時從武漢趕到新洲黃老先生家裡。

在經過初步的檢查之後,徐承義發現老人的意識清醒,身體機能都幾乎趨於正常。在與老人和家屬進行簡單交流後,開始了進行專業的消毒拔管操作。僅用了二十分鐘,徐承義就把老人身上的其它幾條人工管道都處理好,同時還叮囑家屬儘快把老人送到當地醫院進行調養,以確保病情的穩定。

目前,黃老先生已經從當地醫院康復回家,一家人重享天倫之樂。

回憶起這段經歷,徐承義說,老人當時主要是心臟瓣膜的問題和術後腦梗的問題,都得到了及時的手術治療,這也是他能夠奇蹟康復的根本原因,同時,當家屬操作出現問題後,能第一時間跟醫生溝通解決方式,這也幫助患者贏得了生機。

相關焦點

  • 武漢亞心總醫院——主動請戰 奮勇抗疫
    3月10日,在武漢亞心總醫院19樓2病區新冠肺炎隔離病房裡,90歲高齡的周奶奶結束了27天的治療,康復出院。「你們看,我都能好,你們一定更有希望康復。」出院前,她還給身邊的病友打氣。 武漢亞心總醫院是香港亞洲醫療集團旗下一家按三級甲等醫院標準建設的綜合性醫院,1月6日首批開設發熱門診。
  • 武漢患者越六百公裡擁抱醫生
    近日三位新冠肺炎康復患者從武漢趕到南京向江蘇醫療隊隊員表達感謝年過七旬的武漢老人李榮祥激動地為醫生楊剛送上「公主抱」這一抱,衝上熱搜網友紛紛評論「康復得確實很好」老伴去世醫護陪伴七旬老人走出陰霾今年2月14日持續呼吸困難
  • 武漢亞心總醫院最高齡新冠肺炎患者康復出院
    3月10日,武漢亞心總醫院19樓2病區新冠肺炎隔離病房裡,90歲的周婆婆說。歷經27天的住院治療後,她成功戰勝了疫魔,成為該院最年長的新冠肺炎康復者。老年人屬於新冠肺炎易感人群,且高齡患者一般患有基礎病,在治療上頗有難度。周婆婆已經90歲,伴有高血壓、腦梗死等基礎疾病,入院時已是重症,治療難度更高於一般患者。
  • 武漢亞心醫院為六萬患者「護心」
    成功完成出生僅13個小時的新生兒心臟畸形矯正術,創下湖北省內超低齡患兒手術紀錄;88歲老人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I),刷新湖北省微創瓣膜手術患者最高年齡紀錄;建立危重嬰兒轉運機制,從隨州跨180公裡,成功轉運危重先天性心臟病新生兒,使患兒及時得到手術救治……建院19年來,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心臟外科手術總量突破6萬例,連續15
  • 武漢亞心總醫院「開放日」:邀市民探秘「空中120」
    「亞心一號」這位「空中英雄」又是如何做到轉運成功率100%的呢?交通事故、意外傷害、突發疾病、自然災害面前,救援直升機又是如何「大顯身手」的呢?今天(6月27日),武漢亞心總醫院開展「健康嘉年華」開放日活動,首次將空地一體化急救中心向廣大市民開放,市民可以登上救援直升機,近距離感受「空中120」的救援工作。
  • 大連:七旬老人患熱射病 全身多臟器衰竭
    休克、全身多臟器衰竭、凝血功能異常……8月14日,本市一位七旬老人被發現昏倒在家中,送醫檢查後被確診為熱射病,至今仍在重症監護室(ICU)搶救。熱射病是中暑的一種,也是最嚴重的一種。今年暑期,濱城持續高溫,本報熱線中心先後接到多起關於市民中暑的報料。
  • 糖尿病患者突然休克 武漢女醫生萬米高空施救
    救人醫生(左)與病者老伴合影邱先生提供20日下午4點,萬米高空中,一場暖心救援展開,施救者是一位武漢醫生——泰國曼谷飛往武漢的航班上,6旬老人突發急病暈倒,與她同乘該班機的東西湖區婦幼保健院醫生陶鈞宇伸出援手,緊急救治讓其擺脫生命危險。
  • 醫生5秒內給七旬老人換心臟「閥門」,看得我深吸一口氣
    無影燈旁,站著麻醉科、心內科、心外科、心兒科等學科醫生,手術室裡護士和工程師協助,體外循環團隊待命。這場「生命之戰」勝負的關鍵,在主刀醫生與死神「搏鬥」的珍貴5秒鐘。 5秒種內,醫生要為一位主動脈狹窄成縫隙的七旬老人,在心臟跳動的情況下,完成心臟人工瓣膜置換。
  • 僅膠囊大小 亞心總醫院為99歲老人植入無導線心臟起搏器
    8月7日,武漢亞心總醫院心臟中心介入團隊順利將一粒膠囊大小的起搏器植入患者體內,成功為一名99歲老人植入一枚無導線起搏器。膠囊大小的心臟起搏器。(通訊員 供圖)今年99歲的任爹爹(化名)因出現長期慢房顫,最慢心率只有33次/分,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在朋友的介紹下,家人帶他前往武漢亞心總醫院心臟中心門診就醫。
  • 第十所方艙醫院建成 由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武漢亞心總醫院全面接管
    這所方艙醫院將由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武漢亞心總醫院以及來自甘肅、廣西、重慶、 黑龍江、內蒙的醫療團隊,總計600餘名醫護人員共同接管16日下午一點左右,武漢亞心總醫院與來自重慶的醫療團隊,一同召開討論會。
  • 大冶市中醫醫院獲亞心醫院技術支持 心臟疑難病症可在家門口解決
    黃大林 攝5月29日上午,在「六一」兒童節來臨之際,大冶市中醫醫院聯合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舉行「亞心醫生百縣行」、「六一愛心行」活動暨「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醫聯體醫院」籤約儀式,將先進醫療技術帶到大冶老百姓家門口。揭牌儀式後,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專家在該院門診部舉行了大型義診活動。
  • 寧國「七旬老人殺妻案」開庭審理
    寧國「七旬老人殺妻案」開庭審理 2020-09-14 17: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氣管切開的古稀重症老人重獲「新聲」
    是媽媽哼唱的搖籃曲,是愛人耳邊的呢喃細語,亦是寶寶學語時的咿咿呀呀……在武漢雷神山醫院ICU病房,有一種聲音讓上海援鄂醫生王維俊覺得最為動聽——氣管切開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恢復發聲說話,這其中有一個「神奇裝置」發揮了關鍵作用,那就是「說話瓣膜」。說話瓣膜目前在康復治療中應用較為普遍,如何能讓其發揮功能?背後是由醫生、治療師、護士組成的多學科團隊的深度合作。
  • 武漢26歲重症小夥吃上「杭州中藥」!醫生微信上的照片令人心疼
    「這兩天共為16個人開方,11人開了協定方,5人開了中 藥處方...」從2月11日凌晨3點收治病人開始,第三批援武漢醫療隊隊員、杭州市中醫院心內科主任中醫師、黨支部書記陳啟蘭,就在為中醫中藥治療新冠肺炎忙碌。根據國家衛健委第五版新冠肺炎診療方案,她對武漢光谷醫院現有的中藥配方顆粒進行梳理,擬定了3種抗病毒協定方。
  • 直通武漢|「白衣天使」成了「愛的信使」 護士李如芝為病區七旬...
    一條武漢市民給她送雞腿的視頻上了熱搜榜第一名,點擊量2000多萬。今天,李如芝又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好消息。每天出院病人大於入院病人,重症監護室裡患者也有所減少。我所在的病區85%左右的病人病情都相對平穩,都可以生活自理了。醫療隊也非常重視抗疫的一線人員,夥食改善了,醫療物資更充足了。春天的腳步帶來希望,櫻花的盛開帶來平安,我相信我們將在最美的季節迎來勝利!
  • 武漢4家非公立醫院入圍全國百強 亞心醫院位居前十
    長江日報融媒體6月28日訊(記者劉睿徹 通訊員王婷婷)武漢4家非公立醫院入圍非公立醫院全國百強。長江日報記者28日從全市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理事會上獲悉,下一步,全市還將對二級以上非公立醫院進行信用評價。
  • 聯想攜手Nutanix,讓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成功「邁上雲端」
    病曆本上醫生寫下的各種誇張的「符號」,其實是一套內部可以進行交流的特殊語言。醫生從書寫裡節省的時間,積少成多就可以治癒更多的病人。   隨著科技的發展,尤其是大數據和雲時代的到來,如今的醫療系統實現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高效。
  • 火車上撿到孩子的X光片 七旬老人從衡陽趕到長沙尋失主
    火車上撿到孩子的X光片,他從衡陽趕到長沙 憑藉醫院床頭卡,七旬老人跨城尋失主 華聲在線9月10日訊 善良的人有多善良?76歲的老人,在衡陽火車站撿到一個孩子的X光片。擔心孩子治療受到影響,他在火車站等了7個多小時,無奈沒有等到失主。
  • 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成功挽救新冠肺炎康復期主動脈夾層患者
    3 月 30 日下午,剛完成手術的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心外科副主任醫師王瀟對患者家屬說,聽到這個消息,在場的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剛剛完成的是一臺「特殊」的急診大血管手術,雖然與以往動輒七八小時的手術相比,這次手術的時間要短一些,但是無論是從身體上還是精神上,對亞心醫護人員都是一次嚴峻考驗。
  • 七旬老人患兇險型「主動脈夾層」 11小時換上「人工血管」
    七旬老人患兇險型主動脈夾層 11小時手術換上「人工血管」「從中午2點持續到凌晨2點,11個小時才成功完成了手術。」貴州省人民醫院心外科主任醫師劉秀倫向記者介紹了這一例特殊的手術——升主動脈置換+全主動脈弓置換+降主動脈支架植入+主動脈竇部成形術(孫氏手術)。都市新聞記者了解到,這位患者是一位74歲高齡的Debakey I型主動脈夾層致心包填塞休克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