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省立醫院發熱門診醫生王京:等患者痊癒出院後,想給她一個擁抱
王京趕忙詢問她的病史:沒有武漢接觸史、沒有確診或疑似患者接觸史,但昨天洗了頭髮。「可能就是你洗頭時不小心受涼了。」王京一邊安慰,一邊為她開了檢查項目。等血常規、CT等檢查結果出來後,顯示沒有問題。但是女孩猶不放心。直到半小時後,女孩才接受了自己應該只是普通發燒,離開了發熱門診。「與這個女孩類似的情況並不罕見。」
-
氫氧氣納入最新診療方案,醫生:用於輕症患者,每天六小時
氫氧氣納入最新診療方案,醫生:用於輕症患者,每天六小時 澎湃新聞記者 朱雷 2020-03-04 18:07 來源:澎湃新聞
-
廣東醫生護航,武漢協和西院ICU新冠肺炎患者成功拔管
在武漢協和醫院西院重症監護病房裡,響起了一陣熱烈的掌聲。在廣東醫療隊醫護人員的共同關注下,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以下簡稱「廣醫一院」)重症醫學科醫生席寅、護士劉川為一例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順利拔除氣管插管,這是2月3日廣東醫療隊馳援武漢、接管武漢協和西院重症病房以來,首例成功拔除氣管插管的危重症患者。
-
新冠患者「復發」有三種情況?武漢醫生建議分類施策
導讀專家呼籲,針對復陽現象,要結合患者的年齡、基礎疾病、病情程度等因素進行分層管理,細化出院策略武漢一線醫生發文稱,大量病癒患者出院,部分患者出院後出現再次發熱、核酸檢測陽性的現象,原因多種,既與患者基礎帶病相關,也有臨床治療、核酸採樣等原因。多名臨床醫生提醒,新冠病毒狡猾,目前對其認識尚不夠全面。
-
臺盟盟員顏麗:患者康復是對醫生最大的回報
臺盟盟員顏麗:患者康復是對醫生最大的回報
-
新疆「熱」舞為武漢方艙醫院患者減壓
(抗擊新冠肺炎)新疆「熱」舞為武漢方艙醫院患者減壓 中新社烏魯木齊2月12日電 題:新疆「熱」舞為武漢方艙醫院患者減壓 中新社記者 孫亭文 巴哈古麗·託勒恆跳過無數次的「黑走馬」(新疆哈薩克族具代表性的民間舞蹈),但她覺得在武漢跳的這一次「黑走馬」最有意義。
-
六檔手動擋的車掛四檔跑120碼跑了兩百公裡,對車有多大的損傷?
六檔手動檔的車掛四檔跑120碼跑了兩百公裡,對車有多大的損傷?車主一:我的車是五擋手動的,120也就大概在3000多轉,1.3小排量的車。你那是6擋,大概也就在3000-4000轉左右,因為你排量肯定比我這個大一些,檔位也多一個,相對應的轉速肯定低,其實汽車高轉速多跑幾百公裡也有好處,清清積碳,拉拉高速往後更省油!你根本不必擔心,我曾經一個姐姐,自動擋,開手動模式一檔70-100照樣開。開了倆月。然後光告訴我車噪音大,後來一看是這麼回事。生生開了倆月。反正變速箱肯定有影響了,但你這個一點問題也沒有!
-
全球首位新冠肺移植出院患者救治過程公開
武漢明州康復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聶丹陽時刻跟隨著65歲的崔志強。7月21日,住院166天後,崔志強從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出院,轉至武漢明州康復醫院進行康復。崔志強是全球範圍內已經開展的10例因新冠肺炎接受肺移植的手術中,首位達到出院標準的患者。
-
武漢一新冠患者危在旦夕 如今奇蹟恢復
他的恢復狀態給了所有人驚喜和欣慰:曾經插滿他全身的各類10多個治療管道,而今只剩下一根氣管切開管和一根引流管;從毫無意識躺在病床完全依靠機器維持生命,到積極配合查房醫生的提示,完成了手捏皮球、對口型說話以及相應的肢體活動;當聽到國家肺移植專家組成員、武漢大學人民醫院胸外科林慧慶主任醫師叮囑他「國家組織了最好的醫療團隊救治你,你一定要努力康復」時,崔安會意地點點頭。
-
在線複診送藥到家 網際網路醫院緩解武漢肝病患者「一藥難求」困境
同樣犯難的還有家住江漢區的張女士,母親和自己同為B肝患者,日常就診的醫院已用來收治新冠患者,即使託付朋友四處尋找、自費購藥,仍然無法緩解用藥需求。微醫網際網路總醫院消化肝病中心、菊梅醫生集團首席醫療官王劍鋒院長介紹,「大多數B肝患者需要長期服藥,並且要定期複診,控制病毒指標,而一些常用的抗病毒用藥,如替諾福韋、阿德福韋等在一般藥店內無法購買。」哪裡才能買到藥?
-
中國頂級醫學專家堅守武漢,為重症患者阻擊死神!看「王炸」天團...
(原標題:中國頂級醫學專家堅守武漢,為重症患者阻擊死神!童朝暉是1月18日與北京協和醫院內科重症監護室主任杜斌教授、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邱海波教授一起,作為第一批援助專家抵達武漢的。他此行的目的,就是負責危重症患者的臨床救治。討論病例,查房,指導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治療……這就是這位國內知名的呼吸危重症專家過去62天每一天的生活。
-
武漢光谷方艙醫院:當新冠肺炎患者遭遇心絞痛、耳石症……寧德這群...
2月16日,福建援鄂醫療隊被安排進駐武漢光谷方艙醫院,寧德市中醫院20名醫護人員也在其中。經醫生檢查發現,患者體溫37.1℃,脈搏120次/分,呼吸26次/分,血壓170/100mmHg,指脈氧97%,而且患者有高血壓及糖尿病病史10餘年。「當時,我考慮這名女性患者可能為心絞痛發作,也不排除發生心肌梗死可能,情況十分危急。」劉兆雲見狀,立即為患者佩戴上呼吸機,給予吸氧,再在床邊行心電圖檢測,結果顯示患者竇性心動過速,心肌供血不足。
-
武漢亞心醫院為六萬患者「護心」
成功完成出生僅13個小時的新生兒心臟畸形矯正術,創下湖北省內超低齡患兒手術紀錄;88歲老人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I),刷新湖北省微創瓣膜手術患者最高年齡紀錄;建立危重嬰兒轉運機制,從隨州跨180公裡,成功轉運危重先天性心臟病新生兒,使患兒及時得到手術救治……建院19年來,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心臟外科手術總量突破6萬例,連續15
-
武漢市委書記王忠林:封控越嚴格,對大家越負責
3月2日上午,湖北省委常委、武漢市委書記王忠林再次採取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匯報、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層、直插現場的「四不兩直」方式,先後來到蔡甸區西板橋村萬灣,礄口區營南社區、寶地社區,江漢區航空路社區,實地察看農村村灣、城市老舊社區封控措施落實情況,查找漏洞。「現在還有沒有新增的確診患者?每天多少人次進出?居民支持配合嗎?
-
全身血液換了兩次,全球首例新冠肺移植患者救治細節公開
武漢明州康復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聶丹陽時刻跟隨著65歲的崔志強。7月21日,住院166天後,崔志強從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出院,轉至武漢明州康復醫院進行康復。崔志強是全球範圍內已經開展的10例因新冠肺炎接受肺移植的手術中,首位達到出院標準的患者。4月初,國家衛健委專家組還有20人留在武漢,赴各醫院處理重症病人。在各種對崔志強這批重症患者的救治方案中,肺移植被提上了日程。
-
安徽首例被確診的患者治癒出院:「要相信科學相信醫生」
安徽首例確診患者出院,接受採訪2月3號上午,經安徽醫科大學附屬巢湖醫院醫務人員精心診治和護理,安徽省第一例被確診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治癒出院。今天上午,接受了2周時間治療的汪某某,手捧鮮花、走出了病房,他激動地說,「感謝政府,感謝安徽醫科大學附屬巢湖醫院醫生護士這麼多天給我的關心和照顧,也同時提醒一些患者朋友們堅定信念相信科學,相信我們的醫生,能共同戰勝這次疫情。」據了解,患者汪某某為30歲男性,安徽和縣人,長期在武漢從事冷凍肉類工作,1月17日回到和縣。
-
拋開雜念 百公裡加速的意義是什麼?
而考量一輛車絕對動力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零百加速。相對於複雜的展現功率扭矩曲線,0-100公裡加速幾秒可以更直觀的展現一輛車的動力水平。當今大多數主機廠與媒體也都愛用0-100公裡加速來衡量一輛車動力標準。甚至在飯局上,一大群老爺們兒談論炫耀自己的愛車也都是誇自己的神車百公裡加速只需要多少秒。可是百公裡加速真的這麼「神」嗎?桶哥為大家一一道來。
-
糖尿病患者突然休克 武漢女醫生萬米高空施救
救人醫生(左)與病者老伴合影邱先生提供20日下午4點,萬米高空中,一場暖心救援展開,施救者是一位武漢醫生——泰國曼谷飛往武漢的航班上,6旬老人突發急病暈倒,與她同乘該班機的東西湖區婦幼保健院醫生陶鈞宇伸出援手,緊急救治讓其擺脫生命危險。
-
武漢十二時辰寅時:新冠患者因病焦慮煩躁 醫護輪番安撫
2020-04-15 14:36:01新京報 記者:吳琪 盧海燕4月7日凌晨4時許,武漢街頭早已關門閉戶人跡寥寥,但是武漢協和醫院內仍然是一片繁忙。幾名值夜的醫生護士繼續看護住院的新冠肺炎患者,例行查房、測體溫、問詢和抽血化驗。
-
救治重症患者,陝西第5批幹細胞製品送往武漢
3月13日,陝西省細胞組織庫馳援武漢的第五批六人份的幹細胞製品送至武漢,用於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救治。自2月21日以來,陝西省細胞組織庫先後五次向武漢輸送幹細胞製品,累計無償提供幹細胞製品近六十人份。這批幹細胞製品運抵武漢後,將交給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援鄂醫療隊,用於新冠肺炎重症病人的救治。根據反饋,目前,首批採用幹細胞治療的六位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已完成第一個療程的數次幹細胞輸注,治療效果明顯。(總臺央視記者 楊雨桐 高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