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光谷方艙醫院:當新冠肺炎患者遭遇心絞痛、耳石症……寧德這群...

2020-11-29 騰訊網

福建衛生報

你和健康之間就差這一點

關注

寧德市中醫院新冠肺炎救治醫療隊

是寧德市第五批支援湖北救治醫療隊

由20名該院醫護人員組成

在武漢光谷方艙醫院近半個月

他們全部邁入抗疫前線

其中很多非呼吸科的醫生

貢獻出自己的專業力量

解決患者的疾病痛苦

醫療資源有限

更要發揮各自的專業力量

2月16日,福建援鄂醫療隊被安排進駐武漢光谷方艙醫院,寧德市中醫院20名醫護人員也在其中。

進駐方艙,大部分病人雖為輕症患者,但是部分患者因有高血壓、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長期基礎疾病,隨時都有變症可能,身為寧德援鄂醫療隊的隊長,寧德市中醫院脾胃科主任劉兆雲叮囑隊員們在工作上應恪盡職守,確保病人的安全。

2月22曰,劉兆雲值班。

一名61歲的女性,被確診為新冠肺炎患者,收治入住光谷方艙醫院,當夜凌晨1點左右,患者突發胸痛、呼吸困難、氣短、胸悶。經醫生檢查發現,患者體溫37.1℃,脈搏120次/分,呼吸26次/分,血壓170/100mmHg,指脈氧97%,而且患者有高血壓及糖尿病病史10餘年。

「當時,我考慮這名女性患者可能為心絞痛發作,也不排除發生心肌梗死可能,情況十分危急。」劉兆雲見狀,立即為患者佩戴上呼吸機,給予吸氧,再在床邊行心電圖檢測,結果顯示患者竇性心動過速,心肌供血不足。

隨即,劉兆雲還為患者行卞託普利、速效救心丸含服,大概半個小時,患者胸痛,胸悶的症狀緩解,但呼吸仍急促,為了防止病情惡化,他向總值班室報告,安排轉入重症監護室進一步治療。

劉兆雲事後與隊員們說,在醫療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更要發揮各自的專業力量,把握好病人的病情,以防止患者突發變症,努力守護每一位患者的安康。

值班半夜一患者突發胸痛,查個心電圖

80後醫生第一次「進艙」

用手法復位解決「耳石症」患者痛苦

2月19日,孫清己當班,第一次進艙值夜班。

進艙前,他聽戰友說,光谷方艙醫院的病人病情雖然輕,但人數非常多,內心有點忐忑。

交班後,他依順序開始查房。正查到一半時,突然,值班護士一陣小跑,急切的呼喚:「醫生!27床,頭暈、嘔吐!」

新冠肺炎患者合併「頭暈」「嘔吐」,是病毒侵入大腦,是病情惡化,還是……腦中閃過一串串醫學名詞——腦膜刺激徵、病毒腦?今天可是第一次進艙,難道就碰上「硬核」。

容不得遲疑,孫清己立即奔向9艙27床。

27床的患者今年48歲,咳嗽發熱半個月,當下檢查體溫36.8℃,呼吸18次/分,脈搏78次/分,血壓108/70mmHG,血氧飽和度98%,額頭有汗、陣發性視物旋轉與頭部體位改變明顯相關,視物旋轉持續約十幾秒後可緩解,噁心、欲嘔在頭部轉到某個位置時可再次發作……

孫清己趕到時,只見「患者面色蒼白,神色緊張,呼吸有些氣促,雙眼緊閉,全身顫抖」,他彎下身子,詢問病情,根據檢查的情況,他初步判斷是「耳石症」。

孫清己長期從事神經內科、腦科的臨床救治,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耳石症,是神經內科醫生經常碰到的病例,手法復位治療則是他們經常釆用的臨床治療手段,這位患者很幸運。

「放鬆,不緊張,慢慢呼吸,縱行坐床,轉頭,快速躺下,患耳朝下,後仰。」孫清己一邊叮囑患者,一邊按照操作步驟,輔助幫助患者轉向頭側45°,一會兒保持固定姿勢、傾斜身體,一會兒下蹲、彎腰……口中反覆重複著「固定10秒」、「可能會難受,要堅持。」

就這樣,半個小時過去了,孫清己滿身大汗,護目鏡模糊了,內衣也溼透了。

孫清己與耳石症患者

「隔著面罩,戴著層層防護的口罩,在容納著幾百號病人的光穀艙裡,和武漢人用帶著福建腔普通話交流,著實費勁、費力、費心思。」孫清己說,穿著笨重的防護服,除了要大聲說話外,還必須與患者反覆確認、講解、告知,更加讓人透不過氣,口乾舌燥、咽痛,頓時讓他輕咳起來,一絲涼意從脊梁蔓延上來,不由得打了個寒顫。孫清才想早已沾滿汗水的內衣開始發涼,可這層層包裹著的衣服,如何更換?忍一忍吧,病人要緊,他又開始了下一位患者的查房。

次日,患者再次見到孫清己時,感激地說:「昨天頭暈,天眩地轉,非常難受,我以為自己快不行了……謝謝孫清己醫生,今天一下子舒服了很多,福建醫療隊挺不錯的。」

孫清己告訴記者,方艙內的病人近1000號,福建隊負責7-9艙近200號病人,白天安排兩個醫生當班,一次查房近100個病人,時常站立太久,令他腰酸背痛,不過,患者們本著感激之情,一聲聲暖暖的道謝,讓他無比欣慰。

患者給孫清己的感謝信

中醫治療保障抗疫隊員健康

2月22日晚,這是寧德中醫院援鄂醫療隊隊員餘晴到武漢的第6天,由於武漢的氣候、飲食習慣與寧德相差甚遠,加上長時間和高強度的工作,她出現咽喉乾澀、疼痛,而且吞咽困難、食慾不佳、渾身無力,精神萎靡。

得知此事後,同為隊友,寧德市中醫院醫生胡濟淼前來探望。

經過檢查發現,餘晴的扁桃體I度腫大,還有少許膿點。

「結合她的這些症狀,是化膿性扁桃體炎發作。對付這類炎症,中醫療法有很好的療效。」胡濟淼發揮他熟知中醫學的優勢,採取「耳尖放血療法」,沒過多久,餘晴的咽痛、咽乾等症狀明顯好轉,也有了想吃東西的食慾。

胡濟淼用中醫療法緩解隊友的病痛

胡濟淼告訴記者,扁桃體炎屬於中醫乳蛾範疇,在中醫辨證理論中多為外邪侵襲,邪聚喉核,「耳尖放血」是中醫傳統療法之一,主要取耳尖穴刺絡放血,有清熱瀉火、抗炎退熱、明目止痛、洩胸膈以上之火等功效。

在此次馳援武漢抗擊新冠肺炎防疫戰中,中醫藥全程參與治療、全方位發揮作用,不僅在患者疾病治療上取得顯著效果,也讓一線的抗「疫」醫護人員的健康得到了保障。

END

福建衛生報記者:張帥

通訊員:繆苑華

編輯:七重

猜你喜歡

●「去它的病毒!」福建支援武漢的00後護士,在防護服寫下這句話

●連線宜昌|「早7點出發,晚7點回」一張簡單的作息時間表,卻有滿滿的故事……

●今天,又有治癒出院了

●福建援鄂醫生回顧28天:直面過「隱形對手」的可怕,也收穫了3900萬人的支持

齊心抗疫

福建衛生報與你同在

我知道你「在看」,點一下吧

相關焦點

  • 馬曉偉主任調研武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和光谷方艙醫院
    在同濟醫院光谷院區,馬曉偉指出,在馳援湖北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這場生命大救援中,援鄂醫療隊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始終將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以疫情為號令,舍小家、為大家,義無反顧衝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爭分奪秒救治患者,使數萬名患者轉危為安,以實際行動為人民群眾構築起生命防線。
  • 武漢十二時辰·未時|從武昌方艙醫院首批走出來,恍如重生
    這天是2月11日,時辰正值未時,包括彭強在內,武漢武昌方艙醫院首批28名新冠肺炎患者出院。經歷除夕夜發病、居家觀察、往返醫院發熱門診輸液、入住方艙醫院醫治,彭強走出方艙時,恍如重生。近日,他向澎湃新聞回想往返同濟醫院急診科那幾日,下午1點至3點,自己多數是在輸液或做檢查;住進方艙醫院後,一天中的未時,多數是他服藥後的午休時間,後來也成了他出院的時辰。彭強出院一個月後,3月10日下午15點多,隨著最後一批49名新冠肺炎患者出艙,武昌方艙醫院在運行35天後完成使命,正式休艙,目前涉及的場館已交給持有方,消毒後交還社會。
  • 新疆「熱」舞為武漢方艙醫院患者減壓
    (抗擊新冠肺炎)新疆「熱」舞為武漢方艙醫院患者減壓  中新社烏魯木齊2月12日電 題:新疆「熱」舞為武漢方艙醫院患者減壓  中新社記者 孫亭文  巴哈古麗·託勒恆跳過無數次的「黑走馬」(新疆哈薩克族具代表性的民間舞蹈),但她覺得在武漢跳的這一次「黑走馬」最有意義。
  • 第10周時政周報|新冠肺炎疫情|新冠肺炎|方艙醫院|北京冬奧會
    6.梅仲明同志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不幸染病去世3日,湖北省武漢市中心醫院發布消息,該院眼科副主任、主任醫師梅仲明同志,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不幸染病,經全力搶救無效,於2020年3月3日中午在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去世,終年57歲。
  • 泰康同濟(武漢)醫院:為保衛武漢,我們打好遭遇戰
    2月8號泰康同濟(武漢)醫院正式獲得方艙醫院救助資質。經過短短的兩天準備,2月10號醫院開始接診患者。「我們其實打的不是阻擊戰,我們打的是不期而遇的遭遇戰。」柯賢軍感慨道。儘管不期而遇,戰士卻拼盡全力。在準備時間異常倉促的情況下,短短的三天之內,泰康同濟(武漢)醫院就收治了150人左右。
  • 武漢部分方艙醫院關閉拆除 預留萬張床位儲備
    央視網消息:目前,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經專家論證、現場調研,武漢決定關閉拆除部分方艙醫院,恢復其原有使用功能。同時,武漢也預留了13000張方艙醫院床位儲備,應對可能出現的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反彈。
  • 武漢保留4家方艙醫院至明年3月 其他方艙醫院將恢復原有功能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目前,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經專家論證、現場調研,武漢決定關閉部分方艙醫院,恢復其原有使用功能。武漢江漢方艙醫院位於武漢國際會展中心,8月14日,江漢方艙一樓中區和西區的擋板、床位,已經全部拆除轉移;東區和二樓的拆除工作正在進行。
  • 搶建「兩山」醫院方艙醫院,建院增床扭轉「武漢保衛戰」戰局
    2020年1月下旬,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武漢醫療系統全面告急。「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黨中央一聲號令,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火速開工建成,32家方艙醫院新增3萬餘張床位,改造定點醫院,開闢集中隔離點,從「人等床」到「床等人」扭轉了抗疫戰局。
  • 再見方艙醫院 願再也不見
    3月10日,位於武漢市的洪山體育館武昌方艙醫院舉行休艙儀式。在武漢的所有方艙醫院中,武昌方艙醫院是最後休艙的。當日,這個方艙醫院裡的最後一批患者將全部出艙。至此,武漢方艙醫院全部休艙。從2月5日收治首批患者以來,武漢16家方艙醫院共收治新冠肺炎輕症患者12000多人。在網友「祝早日關門」的念叨聲中,武漢方艙醫院終於全部休艙。
  • 武漢最早投入使用的方艙醫院開始拆除,將恢復展覽功能
    8月14日,隨著一隊工人將一排排隔離板依次放下,武漢首個投入的方艙醫院——江漢(卓爾武展)方艙醫院正式開始關艙拆除作業。江漢(卓爾武展)方艙醫院是由卓爾控股旗下武漢國際會展中心於2020年2月3日改建而成,2月5日晚9:00開始收治第一批患者,是武漢市第一家開艙的方艙醫院。
  • 武漢同濟醫院:如何利用信息化技術提高整體疫情防控水平
    這都需要統一規劃、統一指揮。2、設備人力緊缺由於正值春節期間,醫院的信息化設備,包括網線、伺服器、交換機、遠程設備、終端電腦、印表機等備貨較少,需要緊急採購,而春節期間武漢很多本地供應商基本沒有庫存,這給我們的信息化基礎設施改造構成極大的挑戰。
  • 中鐵十一局集團公司:武漢「方艙醫院」建設再立功
    繼火神山、雷神山醫院之後,2月3日晚武漢又決定連夜搶建3所「方艙醫院」,將提供3400張醫療床位專門收治新冠肺炎輕症患者。中鐵十一局繼支援火神山醫院建設後再次吹響集結號,先後參與了武漢國際會展中心、武漢客廳兩個「方艙醫院」建設。
  • 武漢首個投入方艙醫院正式拆除,走廊上貼滿對醫護人員的感謝信
    江漢方艙醫院由卓爾控股旗下武漢國際會展中心於2020年2月3日改建而成,2月5日晚開始收治第一批患者,是武漢市第一家開艙的方艙醫院。截止3月9日休艙,江漢方艙醫院共收治患者1848人,累計治癒出院1327人。
  • 武漢保留4家方艙醫院至明年3月 其餘將恢復原有功能
    原標題:武漢保留4家方艙醫院至明年3月 其他方艙醫院將恢復原有功能目前,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經專家論證、現場調研,武漢決定關閉部分方艙醫院,恢復其原有使用功能。武漢江漢方艙醫院位於武漢國際會展中心,8月14日,江漢方艙一樓中區和西區的擋板、床位,已經全部拆除轉移;東區和二樓的拆除工作正在進行。
  • 武漢保留4家方艙醫院至明年3月 其餘將恢復原功能
    目前,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經專家論證、現場調研,武漢決定關閉部分方艙醫院,恢復其原有使用功能。江漢方艙醫院於2月3日開始改建,2月5日收治第一批患者,是武漢市首批開艙的方艙醫院。截至3月9日休艙,江漢方艙醫院共收治患者1848人,累計治癒出院1327人,轉出521人。
  • 方艙裡的檢驗師:實驗室條件不足,就去金銀潭醫院借場地
    慎重考慮,向金銀潭醫院借場地  於思遠是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暨中國國際應急醫療隊(上海)的一名醫學檢驗師。「我們負責檢驗人體體液、血液、排洩物、感染微生物等標本,通過客觀準確的化驗指標,為一線醫生提供新冠肺炎的治療依據。」於思遠說。在他的日記裡,詳細記錄了2月7日這緊張又充實的一天。
  • 方艙醫院「魔方姑娘」獻血漿,還喊來了她的小夥伴
    昨日,「志願者歡樂多」微信群裡,一群在方艙醫院內結下「戰鬥友誼」的新冠肺炎康復者們,正在商量著要繼續捐獻血漿的愛心事宜。方艙雖休艙,戰友情誼仍深厚方艙「魔方姑娘」向向正是微信群中的一員,2月初,80後幼師向向在武漢客廳方艙醫院專心玩魔方的視頻,
  • 第十所方艙醫院建成 由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武漢亞心總醫院全面接管
    2月16日上午,經過一天一夜的忙碌,武漢經濟開發區民營工業園南區的一所物流倉庫,「變身」成為一座容納996張床位的「方艙醫院」。這是武漢開闢的第十所方艙醫院,它的建成,為感染新型冠狀肺炎的患者鑄就了又一座阻擊疫魔的「生命之艙」。
  • 同濟在武漢方艙醫院舉辦了一場特別的主題團課!
    搭建移動醫院成為方艙醫院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團課一開始,附屬東方醫院副院長、武漢客廳方艙醫院副院長、東方醫院援鄂醫療隊領隊雷撼介紹了東方醫院應急醫療隊21天來在武漢客廳方艙醫院開展一線醫療救治的情況。2月4日一早,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暨中國國際應急醫療隊(上海)55人整建制馳援武漢。
  • 武漢:首個投入方艙醫院徹底關閉
    來源:湖北日報8月13日,武漢首個投入的方艙醫院——江漢(卓爾武展)方艙醫院正式開始關艙拆除作業。該方艙醫院於2020年2月3日改建而成,2月5日晚9:00開始收治第一批患者,是武漢市第一家開艙的方艙醫院。截止3月9日休艙,江漢(卓爾武展)方艙醫院共收治患者1848人,累計治癒出院1327人,成為武漢開放最早、開放床位最多、收治患者人數最多、出院人數最多的方艙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