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朱雷
2020-03-04 18:07 來源:澎湃新聞
3月4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在一般治療中的氧療措施一則,增加了「有條件可採用氫氧混合吸入氣(H2/O2 : 66.6%/33.3%)治療。」
4日,武漢市普仁醫院心胸外科副主任醫師王傑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他們已經對一位新冠患者採用過氫氧混合吸入的治療手段。他說,氫作為一種抗氧化劑,可能起到保護肺泡細胞、減輕炎症反應、促進肺泡的血氣交換等作用。
王傑介紹,這種治療方法目前一般用於輕症患者。因為氫氧混合吸入的治療方法需要一天進行6小時,而新冠肺炎危重患者不能脫氧這麼久。
同日,上海交通大學氫科學中心兼職教授孫學軍向澎湃新聞表示,從效應的角度來看,氫氣的作用表現在抗氧化和抗炎症兩個方面。「最早研究發現,氫氣有溫和的、選擇性的抗氧化作用,主要是因為氫氣是一種比較弱的還原劑,結構相對穩定。後續更多研究發現,它在抗炎症方面的作用也比較確定,也更為重要。」
他還表示,由於氫氣的密度小,對感染新冠肺炎呼吸困難的患者來說,加氫氣對降低氣體在氣道中的阻力也有一定作用。
「現在氫氧混合氣主要用於輕型患者,如果能減少病情向重症轉換的比例,這有很大的意義。」孫學軍說。
2月27日,在廣州市政府新聞辦舉辦的疫情防控專場新聞通氣會上,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鍾南山院士曾介紹,他們與上海的一家企業合作,研發了一種可以把水轉換為氫氣加氧氣的儀器,通過氫氧混合氣吸入來治療新冠肺炎患者的缺氧和低氧症狀。
鍾南山表示,該儀器在氣道狹窄、慢阻肺疾病加重的患者身上,得到了成功有效的結果。初步在武漢嘗試之後,一些病人呼吸困難的症狀有所改善。「目前已經在全國進行推廣了,我們希望這些儀器對減少病人轉為危重能起到作用。」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輕症患者 新冠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