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26歲重症小夥吃上「杭州中藥」!醫生微信上的照片令人心疼

2020-12-01 北晚新視覺網

他也是第一個吃協定方的重症病區患者。

「這兩天共為16個人開方,11人開了協定方,5人開了中 藥處方...」從2月11日凌晨3點收治病人開始,第三批援武漢醫療隊隊員、杭州市中醫院心內科主任中醫師、黨支部書記陳啟蘭,就在為中醫中藥治療新冠肺炎忙碌。

根據國家衛健委第五版新冠肺炎診療方案,她對武漢光谷醫院現有的中藥配方顆粒進行梳理,擬定了3種抗病毒協定方。

中醫必不可少,輕症病人可服中成藥

無效再考慮湯藥

這3種中藥協定方針對不同患者

陳啟蘭所在病區共有床位50張,收治的都是從方艙醫院轉來的重症患者,大部分人是緩慢走著入院的,稍微活動就胸悶氣短。

據陳啟蘭介紹,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死亡率很高,除常規西醫治療手段外,中醫中藥必不可少。中成藥適合輕症病人,比如疾病初起服用藿香正氣水,症狀輕的可以吃連花清瘟膠囊,目前看來,幾位病人都在康復。一旦服藥後病情沒有緩解,就要考慮開始服用湯藥了。

作為醫療專家,陳啟蘭參照了杭州市西溪醫院專家的治療經驗與建議,在新冠肺炎患者診療方案中,擬定並加入了3種中藥抗病毒協定方。

1號協定方適合早期以溼邪為主,舌質淡紅苔白膩的患者;

2號協定適合發熱胸悶,呼吸困難,舌質紅苔黃厚膩的重症患者;

3號協定方適合處於恢復期、身體虧虛、舌質淡紅苔白,需要扶正健脾的患者。

對早期輕症者,用霍香正氣水化溼解表,或協定方1號化溼解表、宣肺平喘;

對中期偏重患者用蓮花清瘟膠囊化溼清熱,或2號方化溼清熱、解毒活血;

對後期重症患者用芪藶強心膠囊益氣扶正,或協定方3號益氣健脾、化溼解毒。根據治療情況再調整。

第一個吃中藥協定方的重症病區患者

一杯下肚,「中藥的味道還不錯嘛」

昨天和今天,陳啟蘭共為16個病人開方,其中11人開抗病毒協定方,5人開中藥處方。

第一位拿到並服用抗病毒協定方顆粒劑的,是重症病區的一位26歲的年輕小夥。他是武漢本地人,病情加重後從方艙醫院轉來,之前發熱20天伴有胸悶氣急就診,2月7日和8日兩次核酸檢測為陽性。

小夥子症狀較輕,主要為發熱頭痛、咳嗽胸悶,而且舌質淡紅苔白膩,陳啟蘭開出了1號抗病毒協定方顆粒劑,同時附上醫囑:麻杏薏甘湯和霍香正氣散加減。

昨天白天開了方子,晚上9點左右,藥就送到了小夥子手上。看著像酸奶一樣的藥盒,他「咦」了一聲,攤開看了又看,拆開一盒放入杯子裡泡開,調皮地攪拌了很久。

一杯喝下肚,小夥子笑眯眯反饋,中藥的味道還不錯嘛。其實,陳啟蘭在配製抗病毒協定方時自己嘗過,特意加入了甘草、米仁等中藥食材,倒入開水悶上半小時,中藥顆粒化得正好,味道不會很苦。

按照正常療程,每位病人需要吃上5貼協定方,每天兩包。陳啟蘭告訴記者,她有信心,通過中西醫結合治療,大部分患者能夠好起來。

早在來武漢之前,她就曾用協定方治好了確診新冠肺炎的堂妹和疑似新冠肺炎的高中同學。

為病人查看舌苔是最危險的步驟

醫生的微信上,多了一張張舌頭的特寫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光谷院區有16個病區,共830張床位,大部分患者日常高流量吸氧,使用無創呼吸機,可以自行服用中藥。原則上,輕症病人和危重限水的病人服用中成藥,重症病人和中成藥效果不理想的病人服用中藥配方顆粒協定方,中成藥與3種抗病毒協定方可以實現續貫治療。

中醫講求望聞問切,開中藥前必須看一看病人的舌苔,這也是最危險的步驟。當每位病人張大嘴伸出舌頭時,氣流呼出,此時我們正對著他,很可能被感染。

▲醫生微信上查看舌苔

為了儘可能避免危險,陳啟蘭團隊制定了防護標準。進入隔離病房觀察病人舌苔時,與病人間隔一米遠,頭側一些。進入病房的其他醫生,會用手機拍下每位服藥病人的舌苔照片,諮詢3組當班醫生。

目前,浙江省已有437例病人康復出院。

在這一次的疫情中,

中藥治療再一次發揮了巨大作用。

浙江出臺4套中醫診療方案

在今天的浙江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中醫呼吸病專家、省中醫院中醫內科主任湯軍介紹:

中醫學在幾千年的發展歷程中,積累了豐富的傳染病的防治經驗。國家在肺炎的診療方案強調,積極發揮中醫藥的作用,加強中西結合,並特意列出了中醫治療方案。

在此基礎上,我們浙江省也根據本省的實際情況,也已經出臺了第4套的中醫診療方案。

我們按照不同的階段,根據主症、舌苔、脈象等情況,都列出了基本的處方,並依照病人不同的情況進行辨證治療,目前來看效果還是很不錯的。

在高風險人群的處方:生黃芪,白朮,防風,金銀花,藿香,蘇葉,蘆根,生甘草組成;

對於發病初期得肺炎輕症採用:荊芥,防風,羌活,輸液,蒼朮等;

再根據是否伴有高熱咳嗽,腹瀉等情況來加減藥味。

對於已經出院的病歷(出院並不代表完全康復),國家和我們浙江省省級的診療方案都談到恢復期,患者會有氣短、乏力、食欲不振、胃脹便溏等肺脾氣虛的表現,所以說出院並不代表呼吸道或消化道症狀的完全消失,也不代表肺炎完全吸收,仍需進行進一步的調理。

67歲的郭阿姨是當天出院的患者之一。郭阿姨告訴記者,她一共在這裡住了12天,剛開始的症狀主要是全身乏力、噁心、沒胃口,現在已經好了,精神狀況也很好。目前,主要是中藥調理,這次也是帶了不少中藥回家。

「剛進去很害怕,覺得這個並太厲害了,但醫護人員很關心我們。」郭阿姨告訴記者,醫生會經常來看他們,並且告訴她,很快就會好的,讓她按時吃藥,安心在這裡養病。慢慢地,自己的症狀就減輕了。

如今治癒出院了,郭阿姨最大的心願,就是早點回家,和家人見面。「最想見的是老公和女兒。」她說,自己確診後,家人都在家隔離,到現在都蠻好的,身體沒有出現異常症狀。自己回家後,會再休養兩周,之後去複查,複查沒問題後,就能恢復自由了。

相關焦點

  • 為挽救1歲患兒,當陽26歲小夥捐獻造血幹細胞
    為挽救1歲患兒,當陽26歲小夥捐獻造血幹細胞 2021-01-05 09: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6歲小夥腦中全是蟲,癱坐路邊大小便失禁!跟平時喝水習慣有關
    來源|都市現場綜合深圳公共頻道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如刪除來源必究近日,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收治了一位特殊患者——一名26歲的小夥。之所以說特殊,是因為小夥所患的病,在全世界僅有3000例。醫生的醫囑不同尋常:不能亂喝水。那麼這個小夥究竟得了什麼病呢?
  • 吃了11年這個 28歲小夥患癌只能割臉保命 武漢街頭到處在賣……
    日前,武大人民醫院曝出一例令人惋惜的病例:一名28歲小夥罹患口腔癌,只能割臉保命。醫生究其原因發現,小夥居然有11年的嚼檳榔史,每天至少要嚼五六顆。街頭探訪:半條街有7家商店售賣檳榔江大路上有兩家可多超市,在收銀臺旁的顯著位置都擺放著檳榔小貨櫃,每袋價格從10元、20元到30元不等。老闆說,這些檳榔賣得不錯,顧客都是年輕人。
  • 「醫生急救車裡吃香蕉」上熱搜,真相讓人淚目
    近日一條醫生在救護車內吃香蕉的短視頻在網絡引發關注評論區網民 引發爭議的短視頻拍攝於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醫護人員的一次急救轉運途中「急救車上吃東西,還救不救人了?」也有網友心疼道:「有時間誰願意坐在救護車上吃香蕉?」「太辛苦了!吃飽飯,才有力氣救人!」那麼,不同聲音下真實情況究竟如何呢?
  • 吃中藥養生,半年查出肝損傷!醫生:這83種中草藥別再瞎吃了!
    浙江省海寧市人民醫院在微信公號發布了最近接診的一個病例,一位熱愛養生的患者周先生(化名)最近在體檢中查出了肝臟瀰漫性腫塊,懷疑是腫瘤,建議肝臟穿刺或手術準備。經過進一步檢查,醫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章益民對患者說「你的腫塊不是惡性腫瘤,你可以放心。」那肝臟上的腫塊是什麼?
  • 小夥吃兩個月中藥成「藥性肝」 當心!不少常見藥物會傷肝
    市民小陳(化名)是個年輕小夥,為了治療皮膚病,吃了兩個多月中藥,結果病沒治好,反而吃成了「藥性肝」,住進了醫院。醫生表示,因服藥不當而導致肝損害的案例時有發生。   A  吃中藥治療皮膚病  小夥兩個月吃成「藥性肝」   28歲小陳患有皮膚病白癜風,嘗試了很多方法,治療效果都不理想。後來,在朋友推薦下,到一個小診所看病,吃中藥進行治療。
  • 火神山醫院重症醫學一科主任張西京——「醫生的價值就是治病救人」
    深夜,一陣急促的電話鈴響起,打亂了正在駐地梳理患者資料的火神山醫院重症醫學一科主任張西京的思緒。 「張主任,3床的情況不太好,血氧飽和度不到85%!」值班護士打來電話。這名護士提到的3床患者,是65歲的陳大爺,本來患有高血壓和冠心病,感染了新冠病毒後來到火神山醫院,由於病情加重轉入重症監護室。 「我馬上趕往醫院,你們先做準備,我們要給患者插管(使用有創呼吸機)治療。」張西京意識到患者情況緊急,一邊穿衣服一邊對值班的醫生護士安排工作。
  • 26歲小夥拔牙後出血不止10天後腦出血死亡 醫生:血液裡全是細菌
    知乎網友爆料,5月25日,長沙26歲的劉國帆到醫院拔掉智齒後大量出血,到醫院就醫後,醫生診斷為急性白血病的可能性比較大,6月9日,劉國帆去世,死亡原因為腦出血並腦疝形成。家屬表示,從沒聽說劉國帆患有白血病,為什麼會在拔牙後大量出血不止,拔牙和劉國帆的去世有沒有關係,家屬在等待調查結果。
  • 90後小夥用這東西治白髮,結果全身「變黃」
    最近,一名26歲小夥為了治白頭髮 服用了據說能烏髮的「靈丹妙藥」 何首烏 結果 不僅頭髮沒有如願以償黑回去 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 患兒家屬給醫生送上計算器:醫生心疼我的孩子 我心疼醫生的眼睛
    「賀醫生,用手機上的計算器太傷眼睛,以後算藥量就用這個算。」  計算兒童化療藥物劑量是一門精細活  兒童常常被稱作「小大人」,但在用藥上絕不能簡單視為微縮版的成人。兒童用藥在臨床上醫生們往往遵循一些公式,再加上臨床經驗來進行計算。
  • 中藥救了我們全家的命-一名武漢新冠肺炎患者的日記
    40多歲的王澤民第一次喝中藥,效果出乎意料。 「中藥救了我的命,救了我們全家的命!」王澤民領悟到中醫的博大精深,願意把他的經歷同大家分享,希望更多患者看上中醫、吃上中藥,早日戰勝疫情!
  • 微信上花4萬多買豐胸產品 不僅沒效果還被騙去了胸部照片
    浙江在線01月06日訊 豐胸是很多愛美女士的「心魔」,在杭州打工的王姑娘,花了4萬多元買豐胸產品,到頭來,用她的話說「沒有任何變化」。  不僅如此,小王說她還做了一件傻事,按照對方要求,把自己胸部的照片發了過去。  現在,小王覺得自己上當受騙了。
  • 醫生提醒:3種中藥別亂吃,使用不當,小心肝病找「上門」
    42歲,已將踏入更年期的她去年5月份就一直覺得自己身體狀態和氣色都不太好,於是她便找個中醫診所,醫生診斷後給她開了兩個月的藥調理身體。 王女士將藥吃完之後覺得身體有些好轉,便找了一家藥店,照著上次的方子又抓了一些藥,一直吃著。 今年6月份,王女士工作的單位組織體檢,王女士的體檢單顯示轉氨酶含量過高,肝功能出現異常。
  • 醫生:這83種中草藥別再瞎吃了!
    浙江省海寧市人民醫院在微信公號發布了最近接診的一個病例,一位熱愛養生的患者周先生(化名)最近在體檢中查出了肝臟瀰漫性腫塊,懷疑是腫瘤,建議肝臟穿刺或手術準備。經過進一步檢查,醫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章益民對患者說「你的腫塊不是惡性腫瘤,你可以放心。」那肝臟上的腫塊是什麼?醫生在分析了檢查結果後,問了一句:「你平時是不是服用某些藥物?」
  • 28歲嘉興小夥脖子疼想抗過去,結果這種「食肉蟲」差點要了命!
    嘉興電視臺文化影視頻道官方微信,更權威!更靠譜!楊嫻、陸家嘴、梁木等嘉興知名主持人牆裂推薦!美食、旅遊、健康每晚8:40Hello嘉興28歲嘉興小夥小郭脖子痛半個月,其實類似這樣的「脖子痛」小郭前兩年也碰到過,每次都是當地醫院醫生開點消炎藥,吃完就好了。
  • 小夥等媳婦剖腹產,卻誤被醫生叫去割了痔瘡
    首先向大伙兒道個歉,昨兒好不容易寫了個微信頭條,碼好幾千個字,上傳了大幾十張圖,居然在最後關頭,手癌發作把標題打錯了!(也就是說今天將總共產生20個幸運兒,中獎機率加倍哦)請關注新聞哥微信公眾號newsbro,我將從微信留言中抽取!
  • 熬夜加班凌晨才睡,30歲小夥嘴巴一直「爛」!醫生說可能是癌症
    今年杭州的秋天特別長,但這麼明媚的天氣,也會讓人產生煩惱。天氣乾燥,氣溫忽冷忽熱,人體抵抗力下降,口腔潰瘍隨之而來。 「粗略統計下,門診50個患者裡,平均有10-20個口腔潰瘍患者,多的時候一天有二十幾個看口腔潰瘍的。」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口腔醫院口腔黏膜科醫生陳方曼告訴記者。
  • 武漢亞心醫生雨夜驅車百公裡 施救七旬瀕死重症老人
    近日,家住武漢市新洲區的黃老先生家人致電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再次表達了他們對心內科重症監護室副主任徐承義的謝意。(左一:黃老先生康復良好)「生死大戰」緊急為重症老人換「心門」說到 75 歲老父親的生還經歷,家住武漢市新洲區的黃老先生子女記憶猶新,感激不已。
  • 小夥飯後不適莫名鎘中毒 昏迷不醒多器官出現衰竭
    一頓普通的自助餐後,廣州小夥麥峻彬從最初的胃脹到一周後覺得氣喘不已,送院後便昏迷不醒,至今仍在省中醫ICU搶救,生命垂危。診斷書顯示,阿彬被明確診斷為:鎘及其化合物毒性效應及中毒性休克症候群等,多器官出現衰竭。  據醫生介紹,懷疑重金屬鎘是通過食道進入體內,一般而言,「食用」這麼大量的重金屬鎘非常罕見。
  • 武漢皮膚變黑醫生皮膚已變白!此前系藥物導致色素沉著
    此前,兩位感染新冠病毒的武漢醫生易凡和胡衛鋒,經過兩個多月治療終於被救回,卻臉色發黑,引發各界關注。9 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中日醫院外科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療隊副隊長段軍介紹,兩位醫生皮膚變黑是因為感染太重,治療中使用了藥物多黏菌素 B,此藥物會導致色素沉著,皮膚變黑,但是皮膚顏色會慢慢恢復。發布會上,段軍展示了已經出院的武漢市中心醫院易凡醫生 5 月 9 日拍攝的最新照片,與 4 月 6 日的照片相比,他的皮膚顏色已經明顯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