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武大人民醫院曝出一例令人惋惜的病例:一名28歲小夥罹患口腔癌,只能割臉保命。醫生究其原因發現,小夥居然有11年的嚼檳榔史,每天至少要嚼五六顆。
街頭探訪:
半條街有7家商店售賣檳榔
江大路上有兩家可多超市,在收銀臺旁的顯著位置都擺放著檳榔小貨櫃,每袋價格從10元、20元到30元不等。老闆說,這些檳榔賣得不錯,顧客都是年輕人。江大路上其他便利店、副食店等,也擺放著檳榔小貨櫃,是同樣的品牌。江大路上的中百超市裡也有一個品牌的檳榔。營業員說,賣得挺好,有獎促銷,經常有人來兌獎。
沿著江大路南側從建設大道路口往黃孝河路路口,不到500米的半條街有7家商店售賣檳榔。
在武昌珞喻路,從街道口一路逛到廣埠屯華中師範大學門口,先後走進20家副食店,其中9家出售檳榔。緊鄰華師的一家副食店老闆說,一天可以賣出五六袋,周末可以賣出十幾袋。
檳榔在網吧等場所銷售得更好。廣埠屯一家網吧老闆表示,自從網吧等公共場所禁菸,許多人用嚼檳榔來提神。
供應商:
開拓武漢市場比想像的容易
在江大路一家綜合商店門前,一男子用電動車拖著幾大麻袋的檳榔,他是某品牌檳榔的廠家送貨人,負責江大路附近幾條街的市場維護。
「檳榔賣得怎麼樣?」「還好!」「1個月銷量能達到多少?有沒有2萬塊?」「2萬塊?那不要喝西北風!一般一個月有五六萬,好的時候有七八萬。」「這麼多!武漢人也愛上嚼檳榔了?」「都慢慢帶動起來了。主要是開車時提神,吃別的東西影響開車不是?」「不是說嚼檳榔會有致癌風險嗎?」「都說抽菸會得肺癌,還有那麼多的人抽呢!」
廣埠屯一網吧內,給網吧供應檳榔的張經理透露,他們今年初才進入武漢市場,重點經營網吧的銷售,今年的銷售任務是100萬元。
「我先前還怕完不成目標任務,沒想到武漢的年輕人像我們南方人一樣愛嚼檳榔。」張經理說,為了拓展武漢市場,他們開展的有獎促銷動力度頗大,中獎率佔到兩成。
門診探訪:
嚼檳榔致口腔病變並非危言聳聽
有些愛好嚼食檳榔的人聽說過檳榔存在致癌風險,但似乎沒人相信這個不幸會降臨到自己頭上。
一位剛買了檳榔的年輕人說:「有同事經常買給我們吃,像零食一樣,嚼著嚼著慢慢就有些上癮了。」被問及知不知道檳榔是一級致癌物時,小夥子呵呵一笑:「聽說過,但總覺得沒那麼嚇人。那麼多人在嚼檳榔,也沒見哪個因為這得了癌症。」
那麼,嚼食檳榔究竟有沒有致癌風險?
武大人民醫院口腔醫學中心主任彭友儉表示:「每年都有20多個吃檳榔導致張口受限的病人。」
來自同濟醫院、協和醫院口腔科的數據顯示,兩院每年接診近百例因嚼檳榔導致口腔疾病的患者,其中有10多例需要做手術。
武漢大學口腔醫院的情況更是驚人。該院口腔黏膜科主任周剛教授介紹,因咀嚼檳榔引起的口腔黏膜下纖維性變,正從一種地方病蔓延成為一種全國病。近兩年,該科室每年接診1000多例病人,以十幾歲到三十來歲的男性為主,集中在司機、學生、群聚性務工人員等職業。大多數患者受好奇心理驅使,剛開始朋友送著吃,吃著吃著有點興奮,慢慢就上癮了。
嚼檳榔到底有多大危險?
2003年國際癌症研究中心將檳榔列為一級致癌物。
武大人民醫院彭主任介紹:曾經有一位28歲的患者,從17歲開始嚼檳榔,11年來只要提神就嚼檳榔,每天至少要嚼五六顆感覺這一天才算「完美」。結果上個月,該名患者發現張口困難,無法正常講話,口腔潰瘍一直無法癒合,找到彭主任一檢查,確診為口腔癌。彭友儉說,目前唯一的治療方案就是手術,而且必須「割臉」才能保命。
長期嚼食檳榔的人會出現口腔黏膜發白、發硬,繼爾發展成為口腔黏膜纖維化,導致張口受限,舌頭伸不出來,口腔出水泡、潰瘍、白斑、扁平苔蘚,最終可能會發生癌變。
口腔黏膜纖維化是一種癌前疾病,有百分之五的癌變機率,頰癌、舌癌、牙齦癌等都由此種疾病轉變而來。長期嚼檳榔還引起牙齒表面磨耗,牙釉質缺失,牙齒保護層破壞;同時,檳榔中含大量的檳榔素,具有細胞毒性,在嚼檳榔過程中,口腔黏膜會和檳榔中所含的生物鹼發生反應,導致口腔黏膜纖維化和其他相關病症發生,主要表現在口腔黏膜發白,不能進食刺激性食物,特別是酸辣燙的食物,張口受限,屬於癌前病損。目前對此沒有根治方法,損害不可逆轉。
網上一直流行這麼一張圖片,圖片上是一位口腔癌患者,配有一句話。
希望這些事例能夠給
熱衷嚼檳榔的人一個警醒
為了自己的生命健康
儘量做到自控
來源:武漢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