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之初,隨著交通通訊條件的提升,膠東地區的修譜也進入一個小高峰期,不少姓氏都在清代基礎上續修家譜,尤其是對一些規模較大的姓氏來說,修譜的範圍也不再限於一村一縣,而是擴展到整個膠東區域。1918年,萊陽、文登等多個縣的宋姓村莊,就聯合編撰付梓了一本《宋氏族譜》,因其覆蓋範圍幾乎遍布膠東,後世多稱之為「膠東宋氏聯宗族譜」。
按照族譜記載,這一大支宋姓尊奉宋信為始祖,宋信為元代人,原籍江西吉水縣,曾在般陽路(治所在淄川)任職,卸任後落戶文登宋村,後世子孫逐漸遷徙膠東各地。
(文登宋村鎮)
這本族譜卷帙浩繁,記載內容也相當詳盡,在開篇的序言中,就分別列出各縣宋姓名人以及「裡居志」。所謂「裡居志」,通俗來說,就是記載哪些村莊有這一大支宋姓後人的分布。根據記載,有超過100個村莊名列其中(這些村莊有的全部為宋姓,有的除了宋姓還有其他姓氏)。而按照現在的區劃,煙臺、青島、威海範圍的縣市區皆有,下面就簡要介紹一下。
當時的蓬萊縣範圍,共有3個村莊收錄在內,分別是蘆洋大趙家、泊子宋家和大宋家。其中,蘆洋大趙家位於後來的大季家鎮境內,如今已經在煙臺開發區境內。而泊子宋家村則是清末膠東名人宋慶(官至提督,一品武將)的故鄉。
黃縣境內,收錄在內的有2個村莊,分別是宋家疃和小欒家。值得一提的是,蓬萊和黃縣境內,其實還有很多宋姓村莊,但另有淵源,因此未參與聯宗。
福山縣和平度縣被收錄在內的村莊也不多,都只有1個,福山就是宋家疃(松霞路一帶),平度是丁格莊。
就村莊數量而言,萊陽(萊西)、寧海(牟平,包含現乳山北部和東部)、文登和即墨排名前列,是這一大支宋姓的主要分布區域。
(富水河畔的萊陽萬第鎮有不少宋姓村莊)
根據記載,當時萊陽縣境內收錄的村莊有:趙格莊、淳于、崔疃、北官莊、泉水、溝隔莊(現無此名,或為諧音)、垛山前、南山後、西諸麓、水口、石龍溝、徐 格莊、馬家夼、吳格莊、沙溝、望埠、石橋泊、崔格莊、河頭店、橫嶺口、東中荊、小格莊、大格莊、李全(權)莊、十字埠、萬第(玩底)、北山後、宅上、上夼、於山後、望嵐口、務備(武備)、教稼莊、山前夼、朱省、展家埠、大澤科、雨泊、北馬莊、譚格莊、楊格莊、蘆兒口、前司、鳳埠、林格莊、南官莊,以上共計46個村。
(萊陽水口村)
萊陽宋姓不僅規模大,在歷史上的名人也很多,明清兩代,出過不少進士,為當地望族。
即墨為萊陽鄰縣,收錄在內的村莊位數較多,有:窪裡、趙家、藍家莊、陸哥莊、範哥莊、廟東、泉水頭、西崔格莊、臥龍、北百裡、即墨縣(城裡)、南花園、王宿莊、南北顏武、東古島、趙家村(與前面的趙家不同)、小店疃、三泉莊、龍堂埠、起哥莊、楊哥莊、辛莊疃、西南關、皋埠疃、宋家莊、石原疃、葛村疃、前柘家莊、西官莊、七口疃、嵐西頭。
文登縣,為族譜記載的這支宋姓的祖居地,亦有不少村莊被收錄在內,包括:周格莊、大宋家、宋家莊、九裡水頭、庵裡、宋疃莊、韓家莊、大碑後、五柳、廒子埠、井東、南黃、下口、嶺東、下鋪、姚家莊、醜家屯、邢格莊、港頭。
(山下村,現屬乳山)
牟平縣(寧海)緊鄰文登,有宋姓分布的村莊也不少,如:下初、辛家疃、盧 頭、壘冢前、古初、北斜山、山下、山前、島子、小集、下初門樓、下初西莊、劉伶東莊、宋家莊、西澇口、南黃、曲水、玉林、史家疃、劉伶莊、日照莊、小水河。
除此之外,海陽縣、棲霞縣和招遠縣境內也有部分村莊收錄在內,海陽分別為:南泓、南江、北江、夏村、擇村(基本都在現在乳山市);棲霞分別為:榆格莊、西陡崖子、宋家溝、薄地(博地)、南榆疃、回兵崖、南埠、孫疃、泉水店;招遠分別為:石門宋家、北關街、湯上、宋家、史家、楊家莊、於家、年頭宋家。
族譜距今畢竟超過百年時間,以上村莊的名字和區劃,有些已經有所出入,但膠東宋氏之人丁興旺,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