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豆瓣8.5分以上的小說,我發現了成功小說必備特徵:三幕結構

2020-11-22 千夏語記

在一期《朗讀者》節目當中,董卿說《朗讀者》中出現的文本,很多是經過漫長時間檢驗的名篇佳作;即使是出於今人之手的篇章,此前也多已在讀者間廣為流傳。

既然讀書,就要選擇經典書籍。

因為它們擁有溫暖而強勁的力量,能夠長久不衰地體貼靈魂、撥動心弦,觸碰到我們情感深處最柔軟最深刻的部位。這種力量,並不會因時間流逝和年代更迭而減弱。

作為一名寫作愛好者,看經典小說是必不可少的。看了多篇豆瓣評分8.5以上的經典小說之後,從創作者角度來看,我發現這些小說之所以能夠吸引人,在於他們太會講故事了。

眾所周知,喜歡聽故事是人類的共性。

美國作家、編輯保拉.穆尼埃經手過數萬本小說的出版工作,她對於一本新小說是否受歡迎有著非常清楚的判斷。她說,好作品都有一個「抓人」的故事。

根據經典暢銷小說的共性和讀者的關注點,保拉.穆尼埃總結出了一套寫好故事的技巧方法,就是我接下來要介紹的這本書《如何寫出「抓人」的故事》。

要想寫出「抓人」的故事,從故事主題、情節、人物、場景、細節等,都要講究方法。但是,最核心也是最重要的要素是寫好三幕結構。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何謂三幕結構?

所有的故事都是由三部分構成的,開頭、中間和結尾。所以開頭、中間和結尾就構成了三幕結構:第一幕是開頭,第二幕是中間,第三幕是結尾。

在咱們中文寫作中,常見的一句話是:龍頭鳳尾豬肚。

一個好故事,開頭是吸引人讀下去的關鍵,中間關乎著作者能否讀完整個故事,結尾代表著讀者是否關心你的下一個作品。

無論寫什麼樣的題材故事,三幕結構都是根本,如同是一棵大樹的根枝,而故事中的人物、場景、對話描寫這是這樹枝上的葉子。根枝長粗壯了,才會枝繁葉茂。

在《如何寫出「抓人」的故事》這本書中,作者幫我們總結了一個簡單而實用的萬能三幕結構寫作「公式」,無論在哪種類型的故事中都受用。

首先,開頭交代故事背景,引出故事主人公,暗示主人公即將開始面臨挑戰。

其次,中間部分主人公會遇到阻礙,必須要經歷和「壞人」鬥智鬥勇的過程。

最後,結尾主人公終於戰勝了「壞人」,實現了了目標,生活往好的方向發展。

為了讓讀者們看得更清楚明白,我以大家都熟知的故事《灰姑娘》為例,來拆解這個故事當中的三幕結構。

灰姑娘的開頭是這樣說的:有一個美麗的姑娘,整日裡遭到繼母和繼母的女兒們(壞人)欺負。有一天,王子要舉辦一個盛大的舞會,邀請所有的女孩參加,灰姑娘也很想去,但是她的繼母和繼母的女兒們卻極力地阻止她。

這個開頭給了讀者濃厚的興趣,讀者們很想知道,灰姑娘到底有沒有參加舞會?那麼,第一幕成功地吸引到讀者繼續往下讀。

第二幕也就是中間部分:灰姑娘在仙女的幫助下,盛裝打扮,參加了舞會。在舞會上,她和王子盡情跳舞。王子在舞會上愛上了灰姑娘,但是因為魔法時間快到了,灰姑娘倉促離去,留下了一隻水晶鞋。

中間部分,灰姑娘戰勝了繼母和繼母的女兒們(壞人),成功地參加了舞會,但是由於魔法時間快到了,她不得不離開(障礙),無法與王子相認。(障礙)

結尾:王子帶著水晶鞋找和他跳舞的姑娘,終於認出了灰姑娘,兩人舉辦了婚禮,從此以後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結局圓滿)

相信通過對灰姑娘故事的拆解,大家對三幕劇結構已經了解了。簡單來說,就是引出問題——解決問題——大獲成功或者其他結局。

三幕結構能讓我們能夠寫出一個完整的故事,但是要是想讓這個故事寫得精彩,就一定要注重故事結構的寫法:是用情節關節點路線還是英雄之旅路線。

情節關節點路線由事件驅動,差不多適用於每個故事。英雄之旅則受人物驅動,適用於主人公需經歷一系列事件,是成長變化的故事。

這兩種模式沒有孰對孰錯,採用哪種模式,完全取決於你想寫什麼樣的故事。

比如我們常見的愛情小說,就是按照情節關節點路線來寫的。

風靡全球的電影《鐵達尼號》中,首先露絲在甲板上邂逅傑克,兩人相愛。

隨後兩個愛情遭到他人反對,傑克被陷害被捕,兩人被迫分離。

最後,兩人突破重重阻礙,終於在一起了。雖然結局傑剋死了,但是從愛情的角度來看,他們勝利了,獲得了幸福的結局。

在這個故事當中,推動著劇情走向的是情節,是一些重大的場景。每一次情節轉折,都會帶來新的故事發展。

作家布萊克.斯奈德說:「所有故事都是關於轉型的,每個故事中,都有一條毛毛蟲等著破繭成蝶。」

記住,情節故事點引導著我們的故事走向,你想讓主人公得到什麼樣的結局,就要提前設置好各種情節。

英雄之旅路線是由人物驅動來發展的。

我們常見的英雄之旅路線是——主人公某樣東西被搶走或者要去尋找新的目標,從而踏上了徵程。在這個徵程過程中,主人公會遇到許多艱難險阻。最後主人公經歷的一系列升級打怪,終於達到了目標。

看到這裡大家是不是很熟悉,這不就是我們電視上經常出現的大女主戲嗎?無論是《甄嬛傳》還是《羋月傳》,亦或是剛剛上映的《燕雲臺》,都是一個「普通女子」在經歷了種種磨礪後,最後變成了權傾朝野(英雄)般的著名人物。

總結起來就是:情節關節點路線是以事情的發展為導向,而英雄之旅路線是以人物的發展變化為導向。

這兩種模式有時候也會重合出現在一個故事中,情節變化和人物發展是相輔相成的。

以上是《如何寫出「抓人」的故事》中對於三幕結構寫法的介紹,當然這只是寫好故事的基礎,要想故事寫得出彩動人,在其他環節也不能少。

每一個寫作者都想寫出好故事,無論是傳統寫作還是新媒體寫作,這本《如何寫出「抓人」的故事》的寫作指導書都值得仔細閱讀學習,書中以寫作練習加專家建議以及作者書單,揭秘了好萊塢最受青睞的高概念故事模式,教會讀者如何寫出新人的故事情節,如何利用衝突懸念和節奏,寫出讓人慾罷不能的好故事。

其實,掌握了寫作技巧,寫出一個好故事也沒有那麼難了。至少我們都可以寫出一個完整的、具有生命力的故事!

關注@千夏語記,分享更多優質內容。歡迎點讚、評論、收藏文章,你的每一次互動都是我獨一無二的喜歡。

相關焦點

  • 你還在讀《蘇菲的世界》?哲學科普入門書籍推薦!
    《蘇菲的世界》,豆瓣8.5分中國作家寫的西方哲學史科普書,比較有名的有《哲學家們都做了什麼》,作者是林肅浩。豆瓣評分8.6分這本書跟《蘇菲的世界》不同,《蘇菲的世界》屬於小說散文式的口吻,這本書則是以講段子的方式,可能會更有趣易讀一些
  • 深訪100位30小說用戶後,我發現廣告也擋不住小說迷
    我從 30 小說app發現官方QQ群,嘗試了在線問卷和私聊訪談兩種方式獲取用戶觀點,核心數據都來自於一對一訪談獲得。我已經對數據整理並可視化,從統計的角度看,如果數據服從正態分布,樣本量大於 30 則被視為「大樣本」。本文用戶研究部分僅依照獲取的樣本數據進行分析,如數據被引用後發現與實際誤差較大,作者概不負責,並且引用數據時請把本文連結作為來源註明。
  • 豆瓣2020年度中國文學(小說類)第一名《夜晚的潛水艇》書評
    陳春成的小說世界,是可供藏身的洞窟,懸浮於紙上的宮殿,航嚮往昔的潛艇,呈現漢語小說的一種風度與新的可能性。來源:豆瓣作者:阿廖沙在嗎去年夏天,我讀到了《音樂家》。讀完最後一個字,我想,如果這個叫做陳春成的陌生人能出小說集,我得為他寫點什麼。這種急迫乃至草率的欲望,出於什麼?
  • 豆瓣精心推薦的7本東野圭吾的小說,你讀過幾本?
    東野圭吾年輕時候可謂是不折不扣的廢柴學渣,他說:「我還是孩子的時候非常討厭讀書,看到姐姐們讀什麼世界兒童文學全集的時候,我覺得她們很蠢。」畢業後東野圭吾進入日本電裝公司工作,每天從早到晚都會像個機器似得幹個不停,他寫小說的動機是因為,寫小說不花錢,如果能得獎的話,會有大筆稿費進帳,說不定還能買得起房子,那樣就可以回大阪啦。所以,沒理由不當小說家!
  • 豆瓣8.5分,一部沒有特效的科幻電影,卻讓人浮想聯翩
    按照發射信號功率的大小,卡達謝夫將地外文明分為三個類型,而我們地球目前連「Ⅰ型文明」都還尚未達到。宇宙之廣袤,細思之下不免有些擔憂。本片上映於2001年10月,至今已有19個年頭,仍以豆瓣8.5分、好於94%科幻片的成績傲然挺立,屬於一部不可多得的小眾冷門科幻佳作。
  • 網絡小說的神奇用途:美國小夥讀中國小說戒毒成功
    ­  也就是在他人生最灰暗的時期,朋友問他:「讀過CD沒?」「你一定得讀CD!」­  當時卡扎德還不知道什麼是「CD」,「CD」是中國玄幻小說《盤龍》(Coiling Dragon)的英文縮寫,2014年,《盤龍》被美國網友「任我行」自發翻譯成英文,在網上連載.­  卡扎德在朋友的大力推薦下,讀起了中國網絡小說《盤龍》,從此愛上這部了小說。
  • 豆瓣8.4分 劉慈欣又一科幻小說將改編電影
    最難的《三體》電影一直沒有拍出來,但《流浪地球》創歷史的票房也刺激了國內科幻電影,劉慈欣又一個科幻小說《全頻帶阻塞幹擾》確定要改編電影了。網絡報導,《全頻帶阻塞幹擾》電影已經通過了備案,將由北京聚合影聯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拍攝,編劇為易常春。備案中介紹的電影梗概如下:未來,科技的高速發展激化了人類之間的矛盾,引發了大規模爭端。
  • 讀愛潛水的烏賊的網絡小說《詭秘之主》,我才發現,還有如此穿越
    書中還出現了許多奇怪的名詞,最重要的是,我完全從這本小說中讀不出「詭秘」二字來自何方。 而我以前也讀過不少穿越小說,那些穿越小說給我的感覺,或者是穿越到歷史某個時空,或者是穿越到某個異界當中,總之能夠讀到一個類似於真實的世界,或者是看到主角的升級模式,明白主角有一個特定的目標。但是讀《詭秘之主》這本網絡小說呢?讓我覺得這本網絡小說中的世界非常奇怪。
  • 三本完結多年仍被人津津樂道的小說,人氣足口碑高,書荒必備糧草
    關注我不書荒,無心帶你閱遍網文小說,本次為大家帶來三本完結多年仍被人津津樂道的小說,人氣足口碑高,書荒必備糧草!本書是滾開獸的封神之作,也是黑暗向小說的經典,完結六七年了,人氣一直都很高,常駐在各大小說排行榜單上,可以說是巫師流必看的作品。巫師三件套(巫師世界、巫界術士、巫師之旅)無心全部都看過,其他兩部小說都經不起推敲,基本上看過一段時間劇情就忘得差不多了,但是滾開這本看完好幾年依舊記得其中的情節、角色,可以說滾開的書不管什麼時候讀都不過時,誰能想像這是一本2012年的書?
  • 謝有順:小說如果結構失敗,就是徹底的失敗
    現代作家的特徵也是轉向內心,回到自我,但和陀斯妥耶夫斯基比起來,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現代作家的熱情許多時候是給了藝術。在他們眼中,藝術上的陳舊是無法容忍的,那意味著這個作家缺乏革命性,固步自封。許多作家都說,我對生存的看法,就是我對藝術的看法。
  • 看過電影《流浪地球》,為什麼還要推薦你讀劉慈欣的原著小說?
    其中,《流浪地球》不僅獲得了電影《阿凡達》導演詹姆斯·卡梅隆的支持點讚,還讓多家機構紛紛調高預期,預測其最終有望斬獲45億以上票房。而這份成功也離不開獨具慧眼的阿里影業和淘票票,通過線上、線下的資源整合,從製作、宣傳到發行方面的鼎力支持,成功點燃了大家的觀影熱情,讓春節檔變身全民科幻季。
  • 一部現代穿越小說豆瓣評分7.1:和自己和解是最好的成長
    01在2019年,《在未來等你》搬上了螢屏,豆瓣評分8.5。這部劇是根據同名小說改編。小說《在未來等你》豆瓣評分也不低,7.1分,是現代文學作家劉同的第一部現代長篇小說。小說講述了主人赫大志在現實生活當中的種種不如意,在機緣巧合下回到自己的17歲,與17歲的自己共同生活,最終改變自己的性格,也因此獲得幸福的人生故事。
  • 盤點豆瓣評分8.5+的高智商懸疑片二十五部
    致命ID Identity (2003),豆瓣評分8.7 。是美國導演詹姆斯·曼高德驚悚劇情電影,由約翰·庫薩克,雷·利奧塔,阿曼達·皮特主演。該片劇情結構嚴謹,情節一氣呵成,結尾部分出人意料。影片於2003年4月25日在美國首映。獲土星獎兩項提名。
  • 何頓:我天生就是個寫小說的
    我不是一個對農民很了解的人。那個年代我讀書讀雜誌多,我自己搞文學不能不了解當代作家正在寫什麼,我發現寫農民的小說很多,寫鄉下人的很多,寫軍人、幹部、老師和工人的也比較多。我想我就找沒有作家寫的人寫。那些年,除了了解我的同學、知青,我還曾在靖港鎮住了兩次。一次住了三天,一次住了四五天。有個旅社小老闆就是我的同齡人,我們非常談得來,他給我提供了好多他的同學和朋友的故事。
  • 2017經典好看偵探推理小說排行推薦 15部豆瓣高評分懸疑小說
    6、《白夜行》豆瓣評分9.2  《白夜行》是東野圭吾迄今口碑最好的長篇傑作,具備經典名著的一切要素:  一宗離奇命案牽出跨度近20年步步驚心的故事:悲涼的愛情、弔詭的命運、令人髮指的犯罪、複雜人性的對決與救贖……  1973年,大阪的一棟廢棄建築中發現一名遭利器刺死的男子。
  • 8本孩子必讀的偵探小說
    文 | 木棉 編輯 | 金雀兒來源 | 布穀學習布穀老師:據說,美國兒童讀的第一本文學作品往往是偵探小說。在文學大國法國,喜讀偵探小說的佔全體讀者的35%;而前蘇聯的一項調查表明,在高學歷、高智能的科研人員中70%的人喜讀偵探小說。
  • 《夜行動物》豆瓣評分7.5分
    《夜行動物》在豆瓣上的評分是7.5,中規中矩的分數。豆瓣影評向來善意地高估影片,論分數,這部絕不在我的看片名單裡,但是衝著導演湯姆·福特的大名,我還是去看了,好奇跨界導演是如何調度資源,完成作品的。如果因為導演並非科班出身,而認為這部電影大大超出了預期,也許是沒看過湯福的上一部長篇《單身男子》。
  • 豆瓣8.8分,比《流浪地球》早4年,劉慈欣:我心中的《三體》電影
    去年賀歲檔,有一個黑馬級的科幻電影橫空出世,引領了觀影狂潮,那便是改編自劉慈欣同名小說的《流浪地球》。隨著影片人氣的不斷升高,原著作者兼編劇的劉慈欣再度進入大家的視線。這部影片的名字叫做《水滴》,在2015年的豆瓣年度最佳短片評選中,榮獲豆瓣年度最高短片,目前評分高達8.8分。青年導演王壬,用自己的方式向劉慈欣致敬。這部短片全場14分鐘,並且是一鏡到底。看似簡單,實際上暗藏玄機的動畫。
  • 作家李潔非讀小說《念頭》:存在與時間
    如今小說,仍如過去那樣斤斤於若干繩墨,再無可能。以我國為例,自上世紀八十年代興其變革之風,一路至今,藩籬屢拆、清規靡蕩,小說的藝術探索性、獨創性空前釋放,而作家各逞其性、率意而為,藝術自覺與自求盡顯亂花迷眼之致,個性真正成為了小說寫作的本體,確已到有什麼樣的作家便有什麼樣小說的境地。 作此感慨,與刻下讀儲福金先生長篇新作《念頭》關係頗大。
  • 今日精選書籍推薦—科幻小說
    今日的精選書籍為3本科幻小說類書籍,書名分別為《海底兩萬裡》、《呼吸》、《克萊因壺》。我個人很喜歡科幻小說類作品,讀起來特別帶感。其中最為推薦的是劉慈欣的《三體》,下次為大家專門推薦這本書。所以凡爾納被譽為「科幻小說之父」是當之無愧的《呼吸》作者:(美)特德·姜豆瓣評分:8.6本書介紹:作者出道30年,僅17個短篇,卻四獲星雲獎/四獲雨果獎/三獲 軌跡獎/三獲日本科幻大獎,此外還獲得過英國科幻協會獎/斯特金獎/坎貝爾獎。歐巴馬誠摯推薦:這是優秀科幻小說應該有的樣子。